06.15 濃情端午 歡樂同度

濃情端午 歡樂同度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並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併成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端午節的由來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

濃情端午 歡樂同度

濃情端午 歡樂同度

瞭解了端午節的由來,下面這些事情大家不要忘記呦!

吃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掛艾草

端午節前後天氣溼熱,蟲蟻蚊蠅滋生迅速,而艾草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所以端午有懸掛艾草的習俗。

掛香包

端午節掛香包的習慣已經持續了上千年,“端午至,五毒出”,說的是仲夏時節,各種各樣的毒都出來了,不但有毒蟲,如蛇、蟲、蚊、蟻,還有致病的毒“氣”,如暑邪、溼邪、疫病等。但只要懸掛草藥填充的香包,就能保護自己不受病災的侵擾。

喝涼茶

我國一些地區有端午熬涼茶、飲涼茶的習慣。涼茶,是將藥性寒涼和能消解內熱的中草藥煎水後當作飲料喝,以消除夏季人體內的暑氣或治療冬日乾燥引起的喉嚨疼痛等疾患。

喝雄黃酒

雄黃酒,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黃泡製的白酒或黃酒,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端午節的飲品。雄黃酒需在太陽下曬,有的從五月初一曬到初五。作為一種中藥藥材,雄黃可以用做解毒劑、殺蟲藥。於是古代人就認為雄黃可以剋制蛇、蠍等百蟲,“善能殺百毒、闢百邪、制蠱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

濃情端午 歡樂同度

除了上面講到的習俗外,從古至今更有很多經典詩文呦~ 快跟小編來了解一些吧!

濃情端午 歡樂同度

端午節詩句作品

《五月五日》 (宋·梅堯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後蹤。

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

《端午》 (唐·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

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 端午》 (老舍)

端午偏逢風雨狂,村童仍著舊衣裳

相邀情重攜蓑笠,敢為泥深戀草堂;

有客同心當骨肉,無錢買酒賣文章

當年此會魚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怎麼樣,這些詩詞大家都知道吧!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中區的這群小夥伴是如何來歡慶“端午”的吧~

濃情端午 歡樂同度

濃情端午 歡樂同度

看呀!他們講端午小知識,說端午故事、習俗。

濃情端午 歡樂同度

濃情端午 歡樂同度

濃情端午 歡樂同度

看呀!他們互相送香包,送祝福。

濃情端午 歡樂同度

看呀!小朋友們草帽塗鴉,雞蛋作畫,畫出心中的夢想,畫出歡樂的心聲。

濃情端午 歡樂同度

濃情端午 歡樂同度

濃情端午 歡樂同度

濃情端午 歡樂同度

濃情端午 歡樂同度

濃情端午 歡樂同度

看呀!更有精彩的演出,時裝秀、太極拳、聯歡會、廉政小調,內容豐富多彩。

濃情端午 歡樂同度

濃情端午 歡樂同度

濃情端午 歡樂同度

包香粽,品香粽,歡樂同分享呀!

濃情端午 歡樂同度

濃情端午 歡樂同度

濃情端午 歡樂同度

每逢佳節倍思親,城中區更是為特殊家庭送去節日的溫暖。

濃情端午 歡樂同度

濃情端午 歡樂同度

濃情端午 歡樂同度

濃情端午 歡樂同度

濃情端午 歡樂同度

粽葉飄香促團結,軍民共建迎端午,中區的小朋友們、大朋友們更是給我們的兵哥哥送去了家的溫暖呦!

濃情端午 歡樂同度


監製 | 李秀彥

來源 | 區總工會、區民政局、南川東路辦事處、南川西路辦事處、南灘辦事處、倉門街辦事處、總寨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