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1 平輿郝富民:自我發展增信心 勤勞致富忙脫貧

平輿郝富民:自我發展增信心 勤勞致富忙脫貧

“戴著‘貧困帽’不是一件光榮的事兒,脫貧致富關鍵是要靠自己勤勞的雙手。我有信心,相信黨和政府!”見到平輿縣李屯鎮普照寺村貧困戶郝富民時,他正一邊樂呵呵地給自家羊圈的20多隻羊喂草,一邊向筆者介紹。郝富民一家因病因學致貧,在脫貧致富路上,他不僅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他正用行動努力摘掉這頂“貧困帽”。看著他的這股精氣神,我們很難想象,不到兩年前,他還終日垂頭喪氣甚至以淚洗面。

6年前,郝富民與其妻子在鄭州經營一些小生意,通過賣紅薯與水果維持一家的生計,日子可謂過得津津有味。但一場重病的到來將這個六口之家驟然拉進深淵,作為家裡頂樑柱的他基本喪失了勞動能力。2012年,郝富民突感身體不適,四處求醫問藥,病情依然不見好轉,身體每況愈下,瘦得只有70斤。由於不能幹重活,家中生計全壓在身有殘疾的妻子吳紅一人身上。“那時,我被檢查出來得了肝腹水,開始了不斷住院與吃藥的痛苦回憶,每次看病的花銷太大,我們不得不放棄生意,返鄉養病。”郝富民告訴筆者。在鄭州大學附屬醫院的看病過程中,郝富民住院四十多天,花費近十一二萬元。在之後的複查過程中,郝富民大概每月都要花去兩千元。除了看病之外,還要供養家中三個孩子上學,一系列鉅額花費使得家中一貧如洗。直到2016年,在平輿縣審計局幫扶工作隊的幫扶下,郝富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16年,初次見到幫扶工作隊,郝富民和妻子吳紅忍不住大哭起來。當時,郝富民的兒子在讀大學,兩個女兒也在唸書,家裡債臺高築,交不起學費。孩子的學習成績很優秀,家裡牆上貼著滿滿的獎狀打動了幫扶工作隊,幫扶工作隊負責人當場自掏腰包資助孩子上學,並立即為孩子申請了貧困戶教育補貼。在之後的見面中,郝富民多次想將錢還給幫扶工作隊,但幫扶工作隊都沒有接受。也就是這件事讓郝富民在脫貧路上更加充滿信心。“以前沒想到的幫扶政策,幫扶工作隊幫忙落實了;以前打不開的增收渠道,幫扶工作隊幫忙打開了。”郝富民這樣說道。

隨著平輿縣脫貧攻堅工作的深入開展,幫扶工作隊精準施策,制定具體幫扶措施,為郝富民的妻子申請了殘疾人兩項補貼,接通了安全飲水,家裡辦理了低保,參加了入股分紅,對房子進行了重修,提供了公益崗位,代繳了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意外傷害險和養老保險等。在幫助郝富民落實“兩不愁三保障”等扶貧政策的同時,鼓勵他蓋羊圈、建豬場、養土雞、種西瓜,多元化發展養殖和種植,引導他通過自我發展脫貧致富。此外,幫扶工作隊還邀請農技人員到村裡開展農技培訓。駐村幹部也經常帶上書籍和光盤到郝富民家裡傳授種養技術,同時安排資金為他購買種子、化肥、飼料等,幫助他脫貧。郝富民一家人為此熱淚盈眶。

樂觀勤勞的郝富民“不想被人照顧一輩子”,他並沒有只等著依靠政府幫扶,而是積極發展生產,實現自主脫貧。“現在黨和政府為我提供的幫扶政策,讓我有了繼續奮鬥的信心與希望。現在,我最大的願望就是努力發展,用自己的雙手摘掉這個貧困帽子,奔上小康。”郝富民自信地說。

在幫扶工作隊的幫助下,郝富民不甘落後,發憤圖強,立志脫貧致富。2017年初,他在前院建了一座豬場,2017年底出欄了30頭豬。2018年用養豬賺的錢不僅擴建了豬場,而且還修建了羊圈。年初購進的9只母羊,在其悉心照料下,羊圈現在已經達到了24只。除此之外,他還飼養著220多隻土雞,種植著4畝西瓜與4畝花生。如今,郝富民的豬場、羊圈、雞圈中牲畜成群。盤算著一筆筆的收入賬,郝富民心裡樂開了花。心情好了,身體狀況也在慢慢恢復。

在國家扶貧政策的幫助下,郝富民看病的報銷比例比以往有了大幅度提高,切實幫助他解決了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隨著大兒子大學畢業走上工作崗位,在初中就讀的大女兒與在小學就讀的小女兒享受教育扶貧補貼,整個家庭的負擔大大減輕。“如果沒有扶貧政策,沒有縣委、縣政府的支持,沒有幫扶工作隊的幫助,我怎麼也不可能過上現在這樣的幸福生活!我一定會再接再厲,爭取早日脫貧。”郝富民感慨地說。

幫扶工作隊負責人說,郝富民點子多,自強不息,是普照寺村自我脫貧的典型,因此工作隊常組織其他貧困戶到他家裡參觀學習。作為村裡的能人,郝富民還積極帶領其他村民致富。在他的帶動下,現在已經有30多戶貧困戶發展了自己的脫貧項目。

郝富民的故事是平輿縣一名普通貧困戶自我發展的剪影,是他們對自身未來的憧憬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心中有夢,腳踏實地,脫貧致富之路就在腳下。(張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