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1 平舆郝富民:自我发展增信心 勤劳致富忙脱贫

平舆郝富民:自我发展增信心 勤劳致富忙脱贫

“戴着‘贫困帽’不是一件光荣的事儿,脱贫致富关键是要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我有信心,相信党和政府!”见到平舆县李屯镇普照寺村贫困户郝富民时,他正一边乐呵呵地给自家羊圈的20多只羊喂草,一边向笔者介绍。郝富民一家因病因学致贫,在脱贫致富路上,他不仅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正用行动努力摘掉这顶“贫困帽”。看着他的这股精气神,我们很难想象,不到两年前,他还终日垂头丧气甚至以泪洗面。

6年前,郝富民与其妻子在郑州经营一些小生意,通过卖红薯与水果维持一家的生计,日子可谓过得津津有味。但一场重病的到来将这个六口之家骤然拉进深渊,作为家里顶梁柱的他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2012年,郝富民突感身体不适,四处求医问药,病情依然不见好转,身体每况愈下,瘦得只有70斤。由于不能干重活,家中生计全压在身有残疾的妻子吴红一人身上。“那时,我被检查出来得了肝腹水,开始了不断住院与吃药的痛苦回忆,每次看病的花销太大,我们不得不放弃生意,返乡养病。”郝富民告诉笔者。在郑州大学附属医院的看病过程中,郝富民住院四十多天,花费近十一二万元。在之后的复查过程中,郝富民大概每月都要花去两千元。除了看病之外,还要供养家中三个孩子上学,一系列巨额花费使得家中一贫如洗。直到2016年,在平舆县审计局帮扶工作队的帮扶下,郝富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6年,初次见到帮扶工作队,郝富民和妻子吴红忍不住大哭起来。当时,郝富民的儿子在读大学,两个女儿也在念书,家里债台高筑,交不起学费。孩子的学习成绩很优秀,家里墙上贴着满满的奖状打动了帮扶工作队,帮扶工作队负责人当场自掏腰包资助孩子上学,并立即为孩子申请了贫困户教育补贴。在之后的见面中,郝富民多次想将钱还给帮扶工作队,但帮扶工作队都没有接受。也就是这件事让郝富民在脱贫路上更加充满信心。“以前没想到的帮扶政策,帮扶工作队帮忙落实了;以前打不开的增收渠道,帮扶工作队帮忙打开了。”郝富民这样说道。

随着平舆县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帮扶工作队精准施策,制定具体帮扶措施,为郝富民的妻子申请了残疾人两项补贴,接通了安全饮水,家里办理了低保,参加了入股分红,对房子进行了重修,提供了公益岗位,代缴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意外伤害险和养老保险等。在帮助郝富民落实“两不愁三保障”等扶贫政策的同时,鼓励他盖羊圈、建猪场、养土鸡、种西瓜,多元化发展养殖和种植,引导他通过自我发展脱贫致富。此外,帮扶工作队还邀请农技人员到村里开展农技培训。驻村干部也经常带上书籍和光盘到郝富民家里传授种养技术,同时安排资金为他购买种子、化肥、饲料等,帮助他脱贫。郝富民一家人为此热泪盈眶。

乐观勤劳的郝富民“不想被人照顾一辈子”,他并没有只等着依靠政府帮扶,而是积极发展生产,实现自主脱贫。“现在党和政府为我提供的帮扶政策,让我有了继续奋斗的信心与希望。现在,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努力发展,用自己的双手摘掉这个贫困帽子,奔上小康。”郝富民自信地说。

在帮扶工作队的帮助下,郝富民不甘落后,发愤图强,立志脱贫致富。2017年初,他在前院建了一座猪场,2017年底出栏了30头猪。2018年用养猪赚的钱不仅扩建了猪场,而且还修建了羊圈。年初购进的9只母羊,在其悉心照料下,羊圈现在已经达到了24只。除此之外,他还饲养着220多只土鸡,种植着4亩西瓜与4亩花生。如今,郝富民的猪场、羊圈、鸡圈中牲畜成群。盘算着一笔笔的收入账,郝富民心里乐开了花。心情好了,身体状况也在慢慢恢复。

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帮助下,郝富民看病的报销比例比以往有了大幅度提高,切实帮助他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随着大儿子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在初中就读的大女儿与在小学就读的小女儿享受教育扶贫补贴,整个家庭的负担大大减轻。“如果没有扶贫政策,没有县委、县政府的支持,没有帮扶工作队的帮助,我怎么也不可能过上现在这样的幸福生活!我一定会再接再厉,争取早日脱贫。”郝富民感慨地说。

帮扶工作队负责人说,郝富民点子多,自强不息,是普照寺村自我脱贫的典型,因此工作队常组织其他贫困户到他家里参观学习。作为村里的能人,郝富民还积极带领其他村民致富。在他的带动下,现在已经有30多户贫困户发展了自己的脱贫项目。

郝富民的故事是平舆县一名普通贫困户自我发展的剪影,是他们对自身未来的憧憬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心中有梦,脚踏实地,脱贫致富之路就在脚下。(张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