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9 80后职场血泪史:月薪5万不是混出来的

01 老板抛弃你时,从不说抱歉

最近一些刷屏文章,叫嚣着干掉职场上的7080后:

《90后:我们干掉80后时,从不说抱歉》

《下不了手开除7080后,公司死了谁负责》

《靠经验主义混职场的中年人,应该被干掉》

现实同样上演残酷的淘汰大剧:

华为清理34岁以上员工,中兴裁员、程序员跳楼,高盛交易员被AI取代……

中年人的职场,危机四起、硝烟弥漫。

曾为公司立下汗马功劳的老员工,如今活在刀口之上,任人宰割。

不少人咒骂企业负心汉,资本家冷血:

“榨空老员工身体,就赶走原配,爱上新欢,过河拆桥,冷酷无情!”

80后职场血泪史:月薪5万不是混出来的

如此困局下,有人激流勇进,依旧在浪潮中保持无法取代的竞争力。

有人待在舒适圈,一心只想吃老本,就只能走到死胡同。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说,“30多岁年轻力壮,不努力,光想躺在床上数钱,可能吗?”

狼群里的著名法则,即是“忍,狠,滚”。企业要生存,员工要养活,老板没理由为弱者买单。

更何况,大把年轻耐操、体力好精力好的90后、00后等着取而代之。

残酷吗?当然。

无情吗?当然。

合理吗?当然。

80后此刻的职场危机,也将是90后未来要面临的。

如果不全力奔跑,这些危机会在你30岁,35岁,40岁时卷土重来,并且一次比一次激烈,而你会一次比一次无力。

毕竟,月薪5万,月薪10万,月薪百万,从不是混出来的。

80后职场血泪史:月薪5万不是混出来的

02 职场没有功劳簿,只有成绩单

联想的创始人柳传志,说过一句话,“员工和公司的关系就是利益关系,千万别把公司当家。”

挺冷漠的一句话,但你不得不承认,它是对的。

在职场中,拿努力说事,没人会心疼你;拿业绩说话,才会得到尊重。

表弟公司有个老员工,辛苦为公司打拼近10年,刚来不到1年的90后,却拿着和他一样的工资。

老员工自然心气难平:

10年来我勤勤恳恳,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为公司带来的利益也不少。更何况,谈资历,比经验,拼人脉,他哪一点比得上我?

老员工当然很努力,只不过到了后来,这种努力只是重复性的努力,创造不出新的价值。

80后职场血泪史:月薪5万不是混出来的

相反地,90后进来后,创造性地提了几个方案,加班加点和团队研发项目,让一个部门的营业额,在短短5个月内,完成了一年业绩。

职场没有功劳簿,只有成绩单。

对老板而言,不可替代的能力,看得见的业绩增长,才有可能让他乖乖掏腰包。

而一切没产出的努力,都是浪费资源。

80后职场血泪史:月薪5万不是混出来的

03 你看老板是傻逼,老板看你亦如是

职场中有很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心里总在盘算,如何让自己利益最大化。这本无可厚非,但老板不会傻到为此买单。

之前办公室来了个高材生,名牌大学的硕士。脑子灵活,学习能力强,领导很器重他,想锻炼他,分给他的任务就多了一些。

他却觉得很委屈,凭什么工作多了,工资不涨?所以草草完成工作,照样准点下班。

领导也不爽,我还在为项目奋斗,你竟然撤了?

80后职场血泪史:月薪5万不是混出来的

某一次,他在重要的合同上写错了数字,这种玩忽职守的态度,让领导再也不敢委以重任,升职加薪自然也就没他的份了。

职场不是托儿所,不是学校,不会无限度地包容一个人的任性和错误。老板更不是傻瓜,你对我没价值,我何必付高薪给你。

聪明的人,不会忙着抱怨老板刻薄,而是想法设法达成要求,因为他们明白:你得先有底气,才能跟人谈判。

80后职场血泪史:月薪5万不是混出来的

04 你能做的就是把自己变成超级U盘

罗振宇曾经提出一个形象化的概念:U盘化生存。

大致意思是,当一个人像U盘,随时能插到下一台计算机上,随取随插、不用缓冲,就能立即投入新工作状态,那这个人不论在换什么工作,在哪个行业,都能大放异彩。

不想被抛弃,不想被取代,就得成为这样一个超级U盘。

80后职场血泪史:月薪5万不是混出来的

马东,就是这样一个超级U盘。

这些年,他从主持人做到导演、制片人、央视管理层,再到创业打造《奇葩说》、《饭局的诱惑》一系列年轻人最喜爱的网综。

在别人准备退休时,他仍处于不断吸收、学习的状态。他说自己是拥有一颗90后心的60后。

他谈创业时说,“关键是你要有那种爬山的状态。”

80后职场血泪史:月薪5万不是混出来的

把自己当超级U盘的人,从不会觉得努力很累,也从不认为自己是在为公司工作。

他们明白,努力的最大受益者是自己,多干活,多积累,多储备,绝对不会让自己吃亏。

最后,送你们三个职场忠告,共勉。

1.职场里,有业绩才有尊严。

2.多扛事,多积累经验,核心竞争力才是你和老板谈判的最大筹码。

3.要有危机意识,随时保持充电、学习状态。

把自己变成野兽,会有千山万水等着你闯荡。

80后职场血泪史:月薪5万不是混出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