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 企业如何通过自我吞噬来避免被颠覆

企业如何通过自我吞噬来避免被颠覆

最近这些年商业世界出现了很多流行语。其中最让人胆战心惊的流行语之一,就是“颠覆性创新”。一个初创公司,通过某种颠覆式的技术或者商业模式崛起。在它崛起的同时,其他行业巨头则受到极大的冲击。这个过程在商业史上不断发生。以零售业为例,沃尔玛对杂货店进行了颠覆;电子商务对沃尔玛进行了颠覆;结合了线上和线下零售的新零售业态,又在进一步产生颠覆性影响。

据说苹果创始人乔布斯讲过一句话:如果你不吞噬自己,别人就会吞噬你。自我吞噬成为一种避免被他人颠覆的手段。自我吞噬指的是,“公司主动淘汰一个产品或生产流程,或者以另一个成本较低的产品和流程取代。”苹果当年决定开发智能手机,就是因为,乔布斯知道,如果有谁能吞噬当时苹果大受欢迎的音乐播放器iPod的话,那就是手机,只需要把音乐播放器内置到手机中。

在指导公司如何进行“自我吞噬”方面,《哈佛商业评论》的一篇文章给出了四个方法。

第一个方法是,不怕设立新业务单元来同公司原有业务竞争。比如,苹果的iPad业务显然会对公司的个人电脑形成冲击;iPhone当然大获成功,但是今天,你已经很少看到有人用iPod了。腾讯的微信极大冲击了公司原来的即时通讯工具QQ。

第二个方法是,在产品升级、平台升级和突破性创新之间寻找平衡。“公司在淘汰现有的产品和平台的时候,可能会以越来越好的产品或平台代替,也可能会以一个完全不同的事物代替。”

以内容公司为例,一家内容公司的自我吞噬,可以想到的路径,包括:把自己的内容数字化,也就是开发自己的网站或者App,包括《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在内的公司都是这么做的;更进一步,建立一个全新的完全独立的网站或者App,比如《大西洋月刊》公司就是这么做的;再进一步,如果一个内容公司能够建立起一支庞大的算法工程师团队,自我进化到完全用算法来推荐内容,那就会更为成功。

第三个方法是,建立一套机制,让所有员工都可以直接向高层推销自己的创意。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让好的想法在公司内就得到支持的机会,而不是让这些有创意的员工辞职,自己到外部去寻找风险投资支持。比如,第一台苹果电脑其实是惠普的员工史蒂夫·沃兹在惠普工作期间发明出来的。但是沃兹却没能得到惠普的支持,因此和乔布斯一起创办了苹果。

第四个方法是,公司通过规则设定,要求把部分收入和员工时间投入到开发新产品上。比如3M公司著名的30%规则,也就是每个部门的收入,必须有30%来自该部门在过去四年中推出的产品。这个规定就让每个业务部门都必须分出精力来开发新产品,而不是只仰赖已经大受欢迎的产品。

以上就是《哈佛商业评论》总结出的,通过自我吞噬来避免被颠覆的四个方法。

企业如何通过自我吞噬来避免被颠覆

科技有温度,点击下方,关注「 酷玩儿 」带您发现新奇、好玩的科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