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工人有可觀的退休金,農民60、70歲只有每月90元,應該如何改善這種問題?

大龍29417782


經過9年的時間,我國逐步建立起全面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對於擁有13億人口的泱泱大國而言,農村養老制度跨出一大步,可以說十分不易。不過,相比職工養老,農村養老金水平確實有些低,每月幾十元的補助,很難滿足老人日常的開銷。在一些物價水平高的地區,更是杯水車薪。


總而言之,依賴養老金解決農村養老問題,不太現實。那麼,怎麼做才能幫助農民提高養老水平呢?金十君有幾個想法。

1,優先發展農村經濟,或成解決農村養老問題的關鍵

養兒防老,土地養老,仍然是中國農村當下的養老現狀。一般來說,有兒有女的農村家庭,也有田地,老人的基本生活過得不會太差。但是,一旦遭遇生病或失能,老人的生活往往會過得艱難。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提高農村養老水平,關鍵要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

觀察發達國家的農村養老,可以發現,它們通過發展工業化,城市化來提高經濟水平,完善城市養老制度,再逐漸擴展到農村地區。簡單來說,就是通過工業化發展國家經濟,採取工業反哺農業的方式,來保障農民的養老。當然,這種養老路徑顯得有些理論,被動,不符合中國可能“未富先老”的現狀。

2,發展各種形式的鄉村產業,實施差異化的養老投入

正因如此,近些年我國開始不斷重視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問題,根據國情變化,每年發佈最新的中央一號文件,對農村改革和農業發展作出具體部署。不難發現,當下農村發展經濟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發展特色農業,提高農產品附加值;發展鄉村旅遊業;建立生產合作社,共同發家致富;整合閒置宅基地,發展因地制宜的產業......

國家加大對農村養老的投入,是另一個解決的途徑。制定常態化制度,逐步提高農村養老保障水平,多關注一些經濟嚴重落後的偏遠農村和山村,也就是常說的重點扶貧區域,這些地區養老問題,更加迫在眉睫。

3,空巢老人現象突出,多儲蓄很重要

現在看來,中國人愛儲蓄並非沒有道理,因為廣大農村收入水平低,如果不積蓄些錢,未來的日子很難過下去。其實,城市很多的人口,說到底也是從農村轉移過去的。對於每月拿幾十元養老金的農民而言,通過其他收入方式多存錢,尤為重要。

目前,中國農村空巢老人現象同樣值得關注,這關係到農民的養老,照料及精神關懷等問題,其重要性一點都不亞於養老金。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與社會老齡化的步伐加快,農村留守老人,空巢老人在逐漸增多,“空心村”,“老人村”越來越常見。年老時孤苦伶仃,無人照料,正成為時下一些農村老人生活的真實寫照。不得不說,中國在各種農村老年人問題的解決手段上,還有進步和探索空間。


金十數據


我父母當年95.96年下崗,社保買斷也才幾千塊,後來做小生意,賣醃菜供我上的大學,在我的印象中只記得每天父母推著小車去菜市場,中午回來後匆忙吃過飯就兩把菜刀不停的剁剁剁一直到晚上九十點,夏天放暑假正是每年囤貨的高峰期,我也要幫忙,搞辣椒做酸辣椒和剁辣椒,搞茄子,搞刀豆,搞大蒜做藠頭,搞長豆角做酸豆角等等等等,我父母現在一樣還在做小生意。我現在也不是工人,我現在也做生意,剛畢業看了幾次進廠事故真嚇人,我是不想上班進廠,家裡也沒地,以後也沒什麼退休金,生意現在又難做,一點不景氣,真想自己有幾畝地還有個退路。

別把什麼工人想太好了,當年下崗的那麼多現在不一樣還在工作,工人≠公務員,現在的工人也就是農民工而已


差差大魔王


我60年代出生沂蒙山農村人,一直到9o年代累死累活的也掙下錢,自已來青島市收廢品,看酒店招工一月4O0元工資扣社保近百元,很多人勸我別投,但是我不聽一直投社保,慢慢地情況好轉把家人接來上班租房子住10多年.以後又貸款買了房子這是我的經歷,還有兩年退休了。老家有90歲的老人退休回來照顧他們.在難也要堅持住,受益的是自己,任何事情別給自己找藉口,最後害了自己也害了家人,如果我們農村人靠國家養老完全不可能的國家要發展,會先把資金優先大城市,糧食不夠他們進口.所以大家還是各掃門前雪吧


海景花卉1


工人有可觀的退休金,農民60、70只有每月90元,應該如何改善這種問題?



看到這樣的問題就有點兒心酸,作為一個農民一直在外打工,勞苦了一輩子也沒有什麼可觀的退休金,只有每月可憐的90元的最低生活保障金,想想老了就後怕,但是如何改善這種情況呢?下面個人見解,僅供參考。

一、趁著年輕多賺錢養老,這是農民解決養老危機的一個直接的辦法。儘量多存點錢,到老了就少發一點愁,多享一點福受一點罪。

二、在外打工儘量找一個穩定的工作,在企業裡打工並交納社會養老保險,滿足15年以後,可以享受到城裡人一樣的退休金。

三、國家提高農民年老以後的發放養老保險金額,讓農民更多的享受養老金的待遇,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所在。就像今年的農村低保問題,提得幅度特別大,農村的低保金已經提到了382元每月每人,儘管現在還沒有實施,但也是一種納入了計劃。

四、儘量減少農民的人群數,讓一部分農民轉為城鎮戶口,城鎮戶口的農民進行購買社會養老保險,並對新農村養老保險改革,讓農民交得起養老保險,這樣能更好的解決農民的養老保險問題。



總之,目前農民還是我國最大多數群體的人群,也是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的一個人群,貧困人口最多。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從農民的數量上減少,國家的扶持力度增大,這是解決農民養老的根本所在。


三農一姐


其實這也就說明一個問題,在社保方面付出與回報是成正比的。個人年輕時社保繳費較多,那麼退休後領取的退休金比較多;如果個人社保繳費較少,那麼退休後所領取的退休金是比較少的,這就正好符合了我國的養老金領取選擇,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個人繳納時間越長,繳納金額越多,在退休後領取的退休金也就越多。

在職職工在單位工作是單位繳納社保費用,社保費用是由單位和個人共同承擔,其中單位承擔較大比例,個人承擔較小比例。那麼總體來說,個人的社保費用金額是比較多的,是明顯高於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所繳納的社保金額的。如果按照最低檔次進行繳納,那麼個人和單位一年繳納社保費用也得1.5萬元左右,而個人。最高檔次繳納城鄉居民了保險也就為5000元,繳納費用金為職工社保的1/3,那麼可想而知,退休後領取退休金是少於在職職工的,也是非常正常得事情。

農民是非常辛苦的,這是毋庸置疑的,生活的困難,讓很多農民朋友倍感生活的壓力,人生的苦難。農民一下想改善自己的生活,從社保方面,那麼就應該年輕的時候稍微多交一些了保險退休後那麼就可以領取稍微多一點的退休金,但是再多也是無法解決農民的生活問題。一些地區也是針對這種情況也指定相關的政策,希望緩解農民朋友的生活壓力。

但是最根本的解決方法還是自食其力,只有一口自己才能活的長久的進步,生活的問題的解決。

我是一名基層社保工作者,歡迎大家關注我,我會每天分享關於社保方面文章。


華北小強


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我認為需要客觀冷靜看待這個問題:

第一:首先要搞清退休職工養老金哪裡來的。八十年代前沒有養老金,叫退休金。八十年代改革後,養老金提到議事日程上來。八十年代後期的大部分職工納入養老保險體系,就是企業交一部分,職工每月工資扣一部分,這種模式直至現在也是如此。它與退休金不同,企業職工不每月交納社保金,退休後根本就沒有一分錢養老金。

第二,社保局提倡農民也學習企業職工每月向社保局交納一定社保金,就象城市工人每月交社保金一樣,到退休年齡時,農民與企業職工一樣退休領取養老金。事實上現在農村有遠見的年輕人都每年交納社保金,當他們達到國家規定退休年齡時肯定依法享受養老金。而很多農民根本沒有社保金交納概念與習慣,不肯交納一分錢社保金,卻被人煽情要求不交納也要享受養老金。

第三有人將國家照顧老年農民的老年福利補貼金與養老金混淆,說什麼職工拿幾千元,農民每月拿90元,不公平不合理。這種移花接木誤導農民別有用心了。事實城市無工作無養老金的老年人享受老年補貼與農村差不多,農民還有一份田而城市老人沒有。

第四,有人說農民歷史上交公糧上河工不等同於工人自己從工資中扣除的社保金嗎?這個似是而非的問題頗具煽動力。請允許我細述:這個歷史問題要搞清楚。第一,歷史上農民與企業都是要交賦稅的,徭役的,從秦王朝時代起幾千年都是這樣,交錢曰稅,交糧曰賦,修長城築宮殿叫徭役,在共和國建立之初也是這樣歷史傳承,因為作為一個國家的人任何時代都要為國家承擔一點責任,這個責任就以賦稅徭役形式出現。在共和國到改革初僅三十年間,實行的是計劃經濟體制,所以當時時代工人僅拿到生活費而已,工人所有創造利潤自己分文不得全部給國家,甚至以命相拼奉獻給國家。這時如果老了國家給點退休費。而農民當年是大集體人民公社時代,交公糧上河工依承古制,上河工本質上治理水系仍然是農村本職工作之一,上河工主要是為農業生產服務為農民自己服務而不能說完全為國家服務。你不治理水系不上河工就沒有水土保持就沒有風調雨順,一干就旱一雨就澇還種什麼田,磨刀不誤砍柴工,這個道理是人都明白,有些人以上河工這種農業勞動胡賴是為國家而不是為自己服務,極不厚道。國家農村養老採用雙規制,有子女的採用子女養老,無子女的國家包下來叫五保戶,方式就是各地建立敬老院。第二,到改革實行市場體制,企業私有化後,企業職工勞動通過稅收形式上交給國家,而退休後不存在退休金,改為養老金,養老金與退休金區別是前者是自己和企業交的養老保險金,叫社會保險金,後者是計劃經濟時代國家包下來養老的。改革以後不存在退休金。也就是說工人既需要納稅,比如企業各類稅收,工人超過幾千元工資要交工資稅,此外每月還要交自己養老保險金。農民在改革初年搞聯產承包制,基本很少上河工徭役,交公糧那是一種稅收形式。改革深入後不存在大江大河治理讓農民一鍬一挖上河工,也不存在交公糧,免除所有農業稅。須知國家不生錢啊開支更大啊,都在哪裡來?全部來自工商業稅收,包括國家大面積扶貧資金,農村水利,道路,供電資金,各項農業補貼全部資金,農民老年補貼金,農村殘疾人全年補助金等等,全部來源於工商業稅金。所以請搞搞清楚,交公糧哪個歷史傳承對國家一種公民責任與改革後必須自己交納的養老金是兩回事,不要扯在一起,這是因為國家將土地這個生產資料分給農民了,所以在國家還困難時給你土地交少量公糧是應有之理。況且國家富起來後,首先免除所有農民交公糧,免除農業稅,農民不承擔一丁兒公民對國家義務,所以說交公糧完全不能等同自己交錢社保。因為交公糧是當時時代一種稅賦,而工人創造的賦稅早就以企業各類稅上交給國家了,如同工人必須在自己工資中另交社保金養老一樣,農民對改革初期交足國家的賦稅外,還必須在剩下自己的交社保金才有養老金,免除所有農業稅國家還給各類補貼後,農民自種自養自得,但想養老金仍然必須交納社保金,這個道理搞清楚再說,別不承認工人以企業集中形式上繳國家稅務,卻將農民曾經交公糧這種稅務不去等同於工人通過企業上繳稅務,卻去等同職工從自己工資中扣出的社保金,以此來要求象職工一樣養老金,這些道理廣大農民懂,卻有些煽情製造工農對立者故裝不懂,這不是無理取鬧又是什麼?

現在有人誤導農民,以為城市企業職工好象根本沒有付出,國家白養退休職工似的。其實錯了,城市企業職工每個月都交納社保金,不僅職工交,而且企業也給職工交納一部分養老金。更為殘酷的是,企業解體了,企業倒閉了,工人失業了,自己都沒有飯吃,但每月社保金鐵定要交,否則不交就退休無法領取養老金。所以題主拿企業職工比,內心是不是有些陰暗了?


東楚龍野虎


我家父母都是工人,母親去世了。現在老爺子一個月退休工資3500。我老丈人和丈母孃都是農民沒有收入,也沒有什麼存款。明顯的能感覺出來差距,每次過年老爺子給孫女的紅包都是1000。而岳父和岳母只能是我們事先塞好,由他們在給孫女。其實大家都明白,也就是為了就個面子。看病就更明顯了,岳父母有病都是拼命忍著,不敢說。我老爺子今年下雪摔了,住了一個月院,自己也就花了2000多。


落燈花1110


農民是交了一輩子的錢的,兩上交、農業稅,各種攤派,挑河治水,都是農民,老了什麼都沒有!交的時候都是安人口交的,一家幾個小孩,都有攤派任務的!不要跟我說,工人、公務員都是自己交的錢,所以才有養老金!在有五險一金前,農民一直在交錢,連剛出身的小孩都不放過!那時候交的錢,安物價來說,比現在多多了,吃不成飯都要交各種費用,不交連土房子都能給你扒了!我記得非常清楚,一年下來,絕大部分糧食都交了,經常餓肚子,樹葉、野菜都吃過,尤其是沒分田到戶時,連燒火草也只夠半年燒的,要去撿樹葉、草根!


萌翻了了了


我在抖音上看了一個退休工人說了一句話,很有感觸。他說:以前他是為了生活去掙錢,現在是隻要活著就掙錢,只要還喘氣,每天就有錢進賬。

這話讓人很羨慕,我就是農村出來的,我老家那邊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年邁的能自理的在家看孩子,做點莊稼活維持生活,青壯年的多數外出打工,有的找好一點工作,單位給交五險一金,但多數私人企業是不給工人交的,幹不動活了還得回鄉下,幹不完的活,這就是多少農村人的現狀。

一提到農村,無知的人,只會想到“拆”字,一葉障目。



哼哼唧哦


我就是農民,不幹活沒有收入,我們就到建築工地幹活,工地上像我們65歲左右的人很多,像我們在石家莊欒縣的工地每天干10個小時,最近降溫了,八月15號前那天不是在35-40度的高溫下幹活,怕熱不幹活沒人給錢吶,還的乾的快點呢,乾的慢了老闆就不用你了,有誰能體會到農民的苦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