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安居客”用户信息遭泄露,隐私保护形同虚设?

近日,苏州市民赵先生向江苏新闻广播新闻热线025-84658888反映,他在“安居客”手机应用软件上浏览二手房信息,并且使用该软件自动生成的虚拟号码向当地一家中介公司进行咨询。可电话刚挂不久,中介公司方面就掌握了赵先生的真实电话号码,个人信息疑似遭到泄露。多位中介公司人员确认,他们确实能从安居客网站后台获得用户个人号码信息。

公开资料显示,安居客房产网品牌创立于2007年,总部设在上海,是一家网上找房信息服务平台。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全国十多个城市有分站点。

用户咨询过后 信息就遭泄露

苏州的赵先生去年底想改善住房条件,他通过安居客手机软件浏览二手房信息。随后,他又使用该软件提供的170虚拟电话功能向当地一家中介公司进行咨询。很快,这家中介公司就掌握了赵先生的真实电话号码,并且回电过来。这令赵先生感到意外。

安居客用户赵先生:他为什么弄虚拟号码呢?就是为了保护我的隐私。如果我愿意的话,我会把号码告诉他,我不愿意的话,我还会一直通过这个平台的电话来沟通。前面是虚拟号码,后面就轻而易举地获得我的真实号码!

记者验证 遇到相同遭遇

“安居客”用户信息遭泄露,隐私保护形同虚设?

为了验证此事,记者也注册了安居客手机软件,并通过虚拟号码拨打了一家南京中介公司电话,记者遇到了和赵先生相同的遭遇。

记者:我昨天是用隐私号码拨打你电话,你怎么会有我号码的?

中介经纪人:这样说吧,您打我电话隐私,我打您电话隐私,但是我们这边一个系统里会出现您的号码,安居客这个。

中介明确表示 可以看到真实信息

一家中介公司经纪人明确向赵先生表示,她可以在后台看到咨询该公司房源的用户信息,赵先生提供了一段通话录音。

中介经纪人:来电确实是隐号。

赵先生:但你在后台也能看到?

中介经纪人:对,是的。你想想我们这个行业如果不知道顾客联系方式,能么获得顾客呢?

与记者联系的中介人员也表示,在未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他也可以在后台看到咨询用户的真实信息。

中介经纪人:因为你的号码被隐私,我的号码也被隐私,大概过十个小时左右,我就能看到你的号码,相当于回访。

业内人士分析背后可能存在的原因

“安居客”用户信息遭泄露,隐私保护形同虚设?

那么,中介人员是怎么得到咨询客户的真实电话号码的呢?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安居客手机软件分为客户端和中介公司经纪人端,安居客和第三方中介公司可能是共生的关系,因此,发生这样的事也就不足为奇了:

业内人士:因为安居客没有线下店面,他们如何去存活?靠大小中介花钱开端口,我要买他的经纪人端口,我才能发布房源,发完之后,客户觉得房子好,打过来电话之后,这个经纪人能看到,别的经纪人看不到,因为他花了钱,买了端口了。

安居客明确承诺保障用户隐私安全

其实,用户在注册使用过程中,“安居客”就在注册协议中明确承诺:非经法定原因、本协议的约定或您的事先许可,安居客不会向任何第三方透露用户的注册账号、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码等非公开个人信息。记者注意到,获得赵先生信息的中介人员自称属于易居房友房地产经纪公司工作人员,获得记者联系方式的中介人员自称属于中环地产顾问有限公司工作人员。

安居客全国统一客服热线4006209008的客服人员也曾向投诉人赵先生一再承诺,未经用户同意,安居客平台绝对不会向第三方中介公司泄露用户个人信息。

“安居客”用户信息遭泄露,隐私保护形同虚设?

客服人员:安居客平台上是不会将找房客户的个人联系方式通过什么方式给到中介这边,这个信息平台确实不会泄露用户的私人联系方式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五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从事经营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遵守法律和商业道德,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网络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义务,承担产品和服务质量责任,接受政府和社会的监督。

记者致电安居客总部核实情况 暂未有回复

既然法律有规定,商家有承诺,用户的个人信息为何仍遭泄露呢?为此,记者多次拨打安居客全国统一客服热线4006209008,但一直处于忙碌无法接通的状态。3月28号下午,记者致电安居客总部——瑞庭网络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核实此事,前台客服表示,她将向公司方面反映此事。

前台工作人员:我把这消息和联系方式都给我领导。

记者:那我等你回复?

前台工作人员:好!

律师:如果泄露用户隐私 严重者将获刑

江苏天煦律师事务所张赛律师表示,如果有证据证实安居客在未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就向第三方泄露用户的个人信息,第一个,安居客显然没有兑现当时的承诺;第二个,即便在合同中安居客没有作出这样的承诺,安居客也不应该将获取到的公民信息泄露出去,这构成了法律上的侵权行为,侵犯隐私权,相关权利人甚至可以要求侵害者承担精神损害的法律责任。

张赛律师还表示,如果说情节不是太重,一般是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理,对于侵犯公民个人隐私,将隐私泄露出去的,相关责任人可能被处以拘留罚款的处置。如果商家泄露用户信息情节严重,涉案金额比较大,(责任人)侵犯我们国家《刑法》二百五十三条当中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比如:向他人出售、提供个人信息,并且情节严重,那就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问题了;如果说情节特别严重,那就是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了。

中介如此获取个人信息 涉嫌违法

此外,律师还表示,在未经用户许可的情况下,中介人员以非法方式获取用户个人信息,并且经营获利5万元以上,涉事人员也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截至发稿前,记者仍未收到安居客方面的回复。

江苏新闻广播记者郑风、燕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