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亮剑》李云龙刚接手独立团时,申请将孔捷留下来当副团长,这么做有什么用意?

影视北阁


在整个抗日战争中,李云龙都与独立团产生了不可分割的关系,毕竟在中国对日正式作战的八年抗日战争期间,有五年的时间李云龙是在独立团中渡过,在李云龙接手的时候,独立团是一个声名狼藉的步兵团,被日军打得一败涂地,缺少装备补给,所以上级交给李云龙的任务是让这个团如何活过来,凭借李云龙的能耐,只要有时间的准备,这并不是一件难事,但他在来到独立团之后,却选择将孔捷留在独立团担任副团长,恐怕很多人迷惑不解,毕竟作为独立团的老团长,有着绝对人脉的孔捷一旦留在独立团,某种程度上对于李云龙来说也是一个威胁,甚至有未来直接被摘桃子的风险,明明有独立带团的能力,李云龙又为何选择将孔捷留下?



选择留下孔捷,一是两人之间的战友情谊,但更重要的恐怕还是为了孔捷和独立团的实际情况,不依靠独立团打一个翻身仗,孔捷和他的团队很可能会一辈子抬不起头来。

杨村遇袭战,可以算的上是孔捷职业生涯中的一个污点,擅长夜战的八路军竟然被日军在夜间偷袭,还打出了200比0的悬殊伤亡比,孔捷和独立团一夜之间就到了声名狼藉的地步,所以初到独立团的李云龙非常清楚,要想重新恢复独立团的生机,光依靠恢复人员编制和补充武器装备远远达不到这个目标,孔捷和独立团必须要在原地打一个彻底的胜仗才能在八路军的体系中抬头,重新恢复独立团的士气,所以作为老战友,李云龙有必要拉孔捷一把,这也是多年去旅生涯所建立起来的战友情谊。



但除此之外,面对建制已经被打残的独立团,李云龙必须要对全团重新进行人员建设,至少在初期他需要一个助手来帮助打理这一切工作,而孔捷就是最好的人选,杨村之战独立团虽然惨败,但孔捷仍然在全团中保持着绝对的威望,一旦他被撤职查办,对于全团的士气和人心的恢复也会带来消极影响,面对人心已经产生浮动的独立团,李云龙也有必要选择留下孔捷来继续稳定人心,同时也可以减轻对孔捷的处分,毕竟降职为副团长跟撤职查办可不是一个概念!



而当得知自己能够重新留在独立团,同样作为老战友的孔捷自然也明白了李云龙的良苦用心,甚至差点砍下自己的手指头来“报答”李云龙,这并不是虚假的作秀,而是孔捷自己明白有自己的坐阵和李云龙的加盟,独立团打一个翻身仗只是时间上的问题,选择让孔捷留下等同于让他重新翻身,因此建制已经打残了独立团,不但没有继续萎靡反而重新焕发了战斗力,万家镇之战歼灭伪军骑兵营,罕见的在八路军上步兵团中建立了骑兵连,李家坡之战更全歼日军山崎大队,彻底洗刷了过去的耻辱,重新建立起独立团的荣誉,孔捷也成功转正前往其他团队担任团长。

当然心眼儿很多的李云龙在这一刻也露出了自己贪婪的獠牙,老子早就料到孔捷你会靠在我身上摘桃子,重新担任团长自己一个人去就可以了,原独立团的武器装备尤其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骑兵部队,还是留给老李我慢慢享用吧!谁让你欠我呢!


辽宁资深球迷


李云龙是一个心思非常缜密的人,他老李不光打仗是一把好手,而且搞政治工作也是一把好手,他接手独立团以后,申请把孔二愣子留下当团长,看似是李云龙不经意间的提议,其实这是李云龙处于多方面的深思熟虑才做出的非常有战略眼光决定。



一,留下孔捷当副团长可以很好的稳定军心,让独立团尽快恢复战斗力。独立团是孔二愣子一手带出来的,以前也打过不少硬仗,虽然这次吃了亏,被上级叫做“发面团。”但是,如果就此把老团长孔捷调走,势必会影响战士们的情绪,搞不好独立团从此会一蹶不振,成为真正的发面团。所以李云龙从安抚军心的角度考虑,向上级申请留下孔捷当副团长。孔捷留下以后,独立团战士们悲观的情绪都得到安抚,再加上他老李从被服厂巧取豪夺来的二百件新军服,独立团的士气一下子就提上来了。从后来独立团的屡屡得胜来看,李云龙的这步棋确实高明。



二,留下孔捷是处于对老战友的同情和帮助。虽然李云龙和孔捷平时见面就掐架,其实人家是关系非常铁的老战友,从红军时代,李云龙,孔捷和丁伟就是一个班的战友,他们一起出生入死,早就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他李云龙深知作为一名指战员被贬去打杂的滋味真是不好受,因为他以前就被罚当伙夫和马夫,八路军副总指挥还曾调侃道:“没想到这小子还真是个多面手。”所以,当他看到吃了鬼子哑巴亏的老战友孔二愣子被上级罚去喂马时,他出面力挺孔捷留下来当副团长,也算是对老战友的同情和帮助,更重要的是,孔捷继续留在战斗部队,将来一定会有机会一雪前耻的。



三,李云龙刚刚上任,如果要想尽快干出成绩,离不开孔捷的帮助。何况孔捷正面接触过这伙日本特种兵,比较了解敌人的情况,留下孔捷,可以更快地掌握敌人的信息和战斗特点。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更别说他老李初来乍到,没接触过这么强悍的敌人呢,所以李云龙从部队战略的角度考虑,留下孔捷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李云龙留下孔捷,可以让他帮自己应付以后新来的政委。因为在李云龙到独立团上任之前就和旅长提出了过份的要求,那就是让上级不要派政委了,团长政委他要一个人干,他的这个无理要求当场就被旅长拒绝了。所以他老李担心会和新来的政委尿不到一个壶里去,所以他坚持留下孔捷,这样既能让孔捷会在他和新政委之间斡旋,关键时候他又能和孔捷同穿一条裤子,后来他和孔捷瞒着政委搞掉了伪军的骑兵营,足以说明他老李还是有先见之明的,如果没有孔捷,他老李是很难瞒着政委一个连的兵力的。只是这位新来的政委竟然成了他一生的战友和兄弟,这应该是让他老李始料未及的。


总之,李云龙绝对不只是一位只知道打仗的普通指战员,他还是一个精明的有战略眼光的部队政治工作者,他善于团结战友,善于把自己信奉的亮剑精神灌输给自己身边的每一位战士。让他带领的部队成为一个斗志昂扬,不怕牺牲你主力部队。也真是他的这个提议,让孔捷能顺利地一雪前耻,很快又去了新二团当团长,于是才有了后来让鬼子闻风丧胆的晋西北铁三角。


月下清溪浣旧裟


这个事得从陈赓大将的一句容易被忽略的话提起“首先要给我解决的是士气问题!”要解决士兵的士气问题,李云龙总得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作为刚到独立团报道的新任团长,李云龙看到了士兵们对孔捷的不舍,也看到了他们心理的委屈,正如李云龙怒吼赵刚时说的“我也有感情!”所以他完全可以体会孔捷与独立团战士之间深厚的革命情谊,特别是听到有战士说明自己就是为孔捷而战的时候,李云龙的内心一定十分感动,加上孔捷是自己的老战友,无论出于哪种情分,李云龙都有理由力保孔捷留下来。

第二点,当时缺军事干部,丁伟的学习计划都被取消了。所以李云龙需要一个得力的副手,就像需要张大彪一样。孔捷有号召力,也是前任指挥员,又是老战友,彼此都很熟悉,配合起来直接跳过磨合期。

第三,新团长为号召力极强的老团长求情,这事传出去更加有利于提高士气,树立威信,这个见面礼可比那200套新军装更加弥足珍贵。

第四,李云龙了解孔捷的为人,跟他搭班子不会吃亏,甚至腹黑一点想,还准备联合老孔挤兑走未来的政委呢!这一点后来他对赵刚坦白过。

于情于理,李云龙都有替孔捷求情的充分理由,至于他这么做的动机,个人认为除了想挤兑走未来的政委之外,也是良好的,不存在“拉山头”行为


清秋绮梦



李云龙到独立团上任的一开始,也没有说要把老孔留下给他打下手。他当然也很清楚,他李云龙杨村之战后被总部撤职,发配去被服厂当厂长时间不长,就被调来接替老孔,老孔这种纪律性强,又吃苦耐劳的军事干部,早晚也会和他一样,又去当团长的。所以,用不着他李云龙同情人家老孔。

但是在他到独立团之后,孔捷让警卫员打背包准备走人的时候,独立团的战士们围在院子里要让老孔把他们也带走。还有个战士说,他打仗不敢不拼命,是因为知道孔团长在后面看着他呢,孔团长走了,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干八路了,不想干了。

孔捷当然义正词严的说,你打鬼子是为我孔捷打鬼子吗?你是为你爹,为你娘,为你的姐妹兄弟打的。我孔捷走了,你也一样要好好干八路,好好打鬼子。这样才是一个合格的八路了战士。但下面的战士仍然是群情激奋,大有孔捷走了就要散伙的架势。


新团长李云龙站在门口目睹了这一幕,知道了孔捷再独立团的分量和威望,才明白了要想平稳的接手独立团,并且尽快把士气提上来,没有孔捷的配合是不行的,让孔捷和战士们一起从摔倒的地方爬起来,独立团的干部战士才能对他李云龙心服口服。

所以,李云龙看完了这一幕,马上就回去给总部打电话,请求把孔捷留下,戴罪立功,免了让孔捷也像他去被服厂一样,要不去炊事班背黑锅,要不就是去总部喂马,反正都是惩罚,二留在独立团虽然降了级,但毕竟还是在前线,在战斗部队,再立功官复原职就快得多了。

之后旅长到独立团来的时候,吼完了李云龙要离开的时候,孔捷端着一碗酒要让旅长喝了,并且说,你要是不喝,我就一直举着。旅长的回答也很干脆,那你就一直举着吧,完全没有给老孔面子。但是出了房门,旅长看到独立团的战士们也逗端着一碗酒,要让他喝,他才喝了。


旅长之所以还是喝了这碗酒,就是因为她可以不给孔捷一个人面子,但是不能不给独立团的战士面子,孔捷仍然是独立团的代表,是独立团的灵魂人物。而这时候旅长和李云龙在独立团的干部战士眼里,都还是个客人。所以旅长也深受感动,喝了这碗酒,就等于接受了孔捷戴罪立功。

之后在李家坡之战中,孔捷要求带队冲锋,李云龙同意了,孔捷说老子就等这一天,等得都快憋疯了。这一仗独立团从团长李云龙到炊事班的伙夫都冲上去了,大胜而归,孔捷和独立团的干部战士白终于一雪前耻,走出了之前战斗失利的阴霾。

这之后不久孔捷就调任新二团团长了。这就意味着,孔捷终于不是背着战斗失利的罪过离开部队了,而是和独立团的其他干部战士一样,在一场胜利之后重新挺直了腰杆子。这时候,独立团的干部战士才终于完全接受了李云龙这个新团长,在精神上脱离了孔捷。


萧武


《亮剑》迷们大多忽略了一个细节,孔捷被撤职并非完全因为“杨村战斗”,而是那会的孔捷的部队已经快赶上国足了。被新一团炮兵连长柱子干掉的那个老鬼子坂田信哲大佐,他的联队之前与楚云飞的晋绥军358团和孔二楞子的八路军独立团都有过交手,根据方立功参谋长的回忆,358团的战斗结果是一个照面下来伤亡300多人。



而我方张大彪转述的情况是,独立团在与坂田联队发生遭遇战时团长孔捷负伤、政委李文英牺牲,先不说部队伤亡多少,仅凭军政主官一死一伤的代价,怎么算都是一场败仗。孔捷的伤才好利索,部队刚刚拉到杨村整补,又摊上了山本特工队夜袭大夏湾,还是一场完败的遭遇战。

打鬼子步兵联队不行,对付山本特种部队还是稀里哗啦,总部首长忍无可忍才怒斥其为“发面团”的。胜败原是兵家常事,仅凭一次失利就给独立团定性显然是不公平的,问题是孔捷已经连吃败仗,组织上已经对他产生信任危机了。如果真的就此去喂马,恐怕他的军事生涯就要结束了,最多将来恢复成闲职,而不可能再成为军事主官。



孔捷被撸去喂马与李云龙降职绣花可是有着本质区别,李云龙虽然战场抗命但打的是胜仗,老总只是稍作惩戒而已,方方面面都知道他早晚官复原职,果然撤掉孔捷还没有一分钟,副总指挥就开始追问:

李云龙在哪?李云龙在哪?

能打仗会打仗的军事干部总归是宝贝。孔捷却是因为损兵折将丢掉兵权的,部队里就是这样,作为主力团长打不好仗,到哪都得碰见白眼,喂马他都抬不起头来。



尽管曾是四方面军的老战友,李云龙起初也没有打算留下孔捷当副手,毕竟互相之间太过熟悉,既不好合作更不方便指挥,同时总部也没有这个任命,之前丁伟接手新一团同样也没让李云龙留下当副团长,命令就是命令。赴任之初老李还在嘲弄孔捷指挥不力仗打得太窝囊,一副幸灾乐祸的嘴脸,哪有准备一起共事的态度?

但是改变李云龙想法的最重要因素,还是他逐渐发现了事情的不寻常,孔捷很可能是被冤枉了。



遗留的弹壳和钢盔,以及通过孔捷对敌人“打了就走”作战方式的描述,李云龙判断这是一支精锐的日军小分队,并且目标根本不是驻防杨村的独立团;再参照军用地图上山本特工队行动轨迹师:“划出来一道漂亮的弧线”,李云龙凭直觉认定敌人的目标是大夏湾八路军总部,孔捷和他的战士们其实是为老总挡了子弹,可谓虽败犹荣,用孔二楞子自己的话说:全团打光了都值。

然而这些仅是李云龙个人的猜测,在魏大勇从敌营逃回来之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支日军特种部队的存在,上报总部也是无凭无据。换位思考下,就算杨村换成他的老部队新一团,也未必就能讨了好去,所以李云龙才收起阴阳怪气的态度,从鄙视变成了同情和尊重。



他留下孔捷要做两件事:第一是尽可能多的了解和掌握山本特工队的情况,第二是给倒霉的老战友一个翻身的机会。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就像孔捷在李家坡战斗之前所说:不打个硬仗你能翻身吗?真要是去总部喂了马,哪还能捞着硬仗可打,那孔捷重新当回团长的日子可就遥遥无期了。当然,独立团战士们情绪的激烈也是影响李云龙的一个因素,“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啊”。但这终究不是李云龙改变态度的决定因素,八路军的队伍不是某个人的,就算孔捷不在,李云龙一样能凭本事带好这支队伍。



最难的其实还是请求总部更改命令,什么叫军令如山?已经通知孔捷去总部当饲养员,盛怒之下的老总是不会轻易改变决定的,所以狡猾的李大脑袋先在电话里搞定了129师师长,那是386旅独立团的直接上级,确实也希望部下孔捷有个戴罪立功的机会。众所周知,师长跟副总指挥那也是红一方面军的老战友,既然替老李张嘴求个情,面子总归要给的。

李家坡一战,独立团雪耻,孔二楞子抡起大刀立下战功,日军特工队的情报也已得到证实,于是调升新二团团长,李云龙用实力彻底掌握了独立团,皆大欢喜,条友评语:此人虽未婚配,不过情商极高。


度度狼gg


电视剧中有三个场景可以解释:

第一个场景,李云龙看到牺牲的战士中弹部位都在前额,并且在现场捡到几个不同寻常的子弹壳,而晋西北的日军从没使用过这种武器,就断定这帮鬼子不同寻常,孔捷可能不是指挥失误,总部对他的处分偏重了。

第二个场景,李云龙看到独立团战士对孔捷的不舍之情,感到自己要聚拢人心还是很有困难的,别忘了,李云龙在上任之前,旅长给他的首要任务就是振奋士气,人心不服怎么重拾信心,所以需要孔捷当副团长过渡。其实,被处分过多次的李云龙比谁都清楚,孔捷不会养一辈子马,也不会当一辈子副职,正如丁伟所说:现在缺军事干部。

第三个场景,李云龙打电话给孔捷求情,副总指挥没太坚持就同意了,说明身为八路军前线总负责人,也具有敏锐的战场研判和解读能力,分析出杨村战斗的鬼子不一般,否则怎么能打垮主力团。只是当时由于愤怒,处罚孔捷重了,但作为三军统帅,一言既出收回成命会影响权威性,而正好李云龙给了副总指挥一个台阶下,这从侧面反映八路军队伍中上级和下级的知根知心,很有默契。

所以,让孔捷当副团长正符合李云龙农民式的狡猾(赵刚原话)。就比如甲和乙赌博,乙把地输给了甲,但地原先是乙的地,要用乙的长工干活,最好的方法是还请乙回来当长工头。


貔貅旗


第一,孔捷的独立团被山本特工队突袭,损失惨重,事出有因。总部首长把孔捷撤职是治军的需要,也是一时气愤,李云龙关键时刻拉战友一把,是兄弟情义。

第二,也是最关键的原因,独立团长期由孔捷带,李云龙初来乍到,如果没有孔捷坐镇,李云龙在独立团很难打开局面。孔捷当副团长,部队的思想工作就不用愁了。

第三,孔捷本来要去喂马,这下子又成了副团长,肯定对李云龙感恩戴德,一定会努力工作,这对提高独立团战斗力是很有好处。

第四,山本特工队第一次出手就遇到独立团,以李云龙的个性,其实心里已经锁定了这个山本特工队,后来围攻平安县城,口头上是为了救新媳妇秀芹,实际上是双方多次交手积累的仇恨的集中爆发。


毒刺剑客


第一、独立团是孔捷多年经营的部队,战队力和新一团相比,独立团战斗力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但独立团在冀西北也是很有实力的部队,正常情况下不至于被山本的小分队打的如此狼狈;在后来全歼山崎大队就可以证明其实力,当时的山崎大队可算的上是日本最有战队力部队之一,李云龙、楚云飞等部队都和山崎大队交过手,都知道其部队的实力惊人,都吃亏山崎大队的亏,可见山崎大队实力的恐怖程度,然而就是这种实力恐怖的部队被独立团全仟,可见独立团的实力,并不是吃素的。



第二、独立团的战斗力如此为何被山本打的如此狼狈,这个和日本部队的新打法有很大关系,因为在独立团遇到特工队之前,都是正面或者敌后碰撞,从来没有遇见到过如此隐秘和单兵作战如此强的小分队,独立团吃了如此大亏,就是因为还没有这种反偷袭意识,不单单是孔捷领导的独立团会发生这种情况,其他八路军的其他部队也是一样的情况,此次独立团遭遇偷袭可以理解为代人受过或者第一个吃螃蟹之人,并不是孔捷本人不会带兵打仗。



第三、就这在这个时候八路军总部首长让李云龙空降独立团代替孔捷,李云龙心里很清楚这样的安排对孔捷很公平,为了安慰和让这位昔日的老战友重新振作起来,李云龙便向总部领导申请孔捷留下来当副团长。



第四、孔捷是经历了此次偷袭军事主管,多少了解些这支小部队的作战手法,此时留下孔捷可以借鉴对付这支特工队的经验,避免独立团再次吃亏。



第五、李云龙是空降独立团的,对部队的情况了解不多,留下孔捷当自己的副手,可以帮助自己快速的展开工作,让这支被总部首长称为发面团的部队迅速形成战斗力,重新走上正轨。


蹉跎的美男子


《亮剑》是一部非常经典的小说和电视剧。小说中,李云龙一直是独立团的团长,但在电视剧中,他本来是新一团的团长,后来因为战场抗命,被下放到边区的被服厂的绣花去了,之后就被调到了士气低落的独立团去接替团长孔捷。

孔捷被撤换的原因也很简单,是因为他首先在和坂田联队的战斗中,被敌人打了个惨败,自己负伤,政委也阵亡。其次又被山本特工队偷袭,伤亡惨重,二营的编制被打垮,全团上下都像霜打的茄子一样,成了首长口中的“发面团”,在盛怒之下首长决定撤换孔捷,让他去喂马了,而把之前因错误被降级的李云龙给火速送到独立团去任团长。

李云龙刚被调到被服厂几天,他还没有因为他战场抗命而被免职的伤痛与愤怒中走出来,就是死活不去,在旅长陈庚的一番“思想教育”下,他总算是勉强同意。当时李云龙被丁伟接替新一团团长的时候,他走得很干脆,而等到他到独立团当团长的时候,按照上级命令孔捷应该去喂马,可是李云龙却自作主张,把孔留下来给自己当副团长,这有什么用意吗?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李云龙和孔捷的关系,他俩是老战友了,在同一个班里干过。在原著中,本来李云龙和孔捷两人都练过武,互相看不服气,有次孔捷在战场负伤后被李云龙背下火线,孔捷说老子从不欠人情,我剁两根手指头还给你,李玉龙吓得连连服软说兄弟你真是条汉子,之后两人就成了好朋友。电视剧中虽然没有表现这么详细,但两人是自身朋友这个事实,确实也能看得出。

李云龙有个特点是重情重义,他肯定不能看自己的老朋友丢掉大好前途。因为他知道他自己被下放只是一时之事,并且他能打仗,不久之后又会把他重新起复。但是孔捷不一样,孔这次犯的过失,不是非战斗性质的,而是因为他指挥不到,连续输掉战役,已经在首长头脑中形成了一种孔捷是个无能之辈的印象,如果真的被下放,那可能就真的没有再起用的机会了,所以李云龙自然要冒着风险把他留下。



但是把孔捷留下真的有在战斗力的提升上或者战略上的必要吗?我看没有,李云龙也认为没有。首先来说,在晋西北铁三角李云龙孔捷丁伟这也三个人中,李云龙属于脑子最活,谋略最多,最能打仗的人,他在新一团的时候新一团是旅里绝对的主力,才干了一年就轻枪机枪重机枪火炮都有了,到了独立团之后,独立团立马变得嗷嗷叫,连续打了很多胜仗,并且攻下了平安县城,部队扩充了近三倍,李云龙有了8个营,乐的他走路都不知道迈哪条腿了。但是丁伟孔捷就没有多大起色,孔甚至还被逼无奈想起了收编土匪的戏码。所以李云龙的水平应该是比他俩要高了,李云龙肯定是不用孔捷来帮他的。

其次李云龙在军事指挥上相当独断。他恨不得所有人都听他的,在孔捷跟他争辩的时候他就大声嚷嚷,他到底是你说了算还是我说了算。在赵刚刚来独立团的时候,李云龙就迫不及待地跟他强调军事上的事儿我说了算,生活上的事儿你说了算,生怕赵刚分他的权力,在攻打平安县城的时候李云龙力排众议,要把4个门都设为主攻方向。



由此看出李云龙是一个有指挥能力但也要指挥权的人,肯定是不愿意孔捷留下来分他的权力。他对孔有一个很准确的定位,说孔捷就是一个麦克,是给他打短工的,说不定哪天就要转正。所以留下他这条策略,可以说在战略战术上没有太大的作用。那么除了情义方面的考虑,留下他还有什么用意呢?

第一点的考虑是为了凝聚人心。李云龙是一个非常心细的人,他深知一个部队凝聚力的重要性,并且着力建立他的部下对他的忠诚度,他手下的大将比如张大彪和尚段鹏等人都对他忠心不二。李云龙麾下的士兵,也都乐于跟着他打仗,并且愿意为了保护团长突围而献出自己的生命,绝无二话。这都得得益于李云龙的争取人心的功夫。他刚到独立团来就利用之前任被服厂厂长的职务之便,偷运了200件军服,分发给战士们,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也算是收买人心。



可是当他看到独立团的士兵们围着原来的团长孔捷不让他走,激动的士兵围满了整个院子,并且说出独立团只有你一个团长的时候,李云龙就知道,如果执意要让孔捷走,很可能很快就会产生信任危机,队伍不好带啊。所以他当时就有留下孔捷的念头,这样才可以稳定人心,让自己和战士们度过磨合期,从而更好地实现顺利过渡,所以留下孔捷中不仅是为了孔捷,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他自己。

第二点的考虑,是因为孔捷很有可能是被冤枉的。在当时山本特工队一出场时,在八路军总部还并没有认识到这只特工队不是一支普通的日本部队,而是一支训练有素能够以一当十的特种部队时,他们都认为孔捷的失败不可饶恕,但是李云龙他们率先发现了这个部队的神奇之处。



首先是李云龙在地图上画出的特种部队运动轨迹,其次是孔捷部下在战斗中捡到的阳光下不反光的钢盔,以及来独立团报到的政委赵刚路上救下的魏和尚所说的自己在训练场遇到的日本特种兵,都指向了山本特工队的存在,李云龙和赵刚一拍即合,准备向八路军总部汇报,可李云龙又发现了另一项事实,孔捷他是被换到杨村驻防了,敌人之前并不知情。他有可能是在敌人行进的路上,被当成了目标,稀里糊涂挨了打。那么如果山本特工队的目标不是孔捷,那是哪里呢?看附近的地图,很简单,正是八路军的总部大夏湾。



所以李云龙一脸凝重的对孔说,你小子很可能是为八路军的首长挡了子弹。孔捷也乐了说,为首长挡子弹,我全团打光了都值。所以以李云龙敏锐的观察力,其实这次独立团被偷袭,责任其实在于他们并不知道这股小股部队的战斗力,对此毫无戒备,并且特工队的战斗力实在是太强了,在后来的剧情中,他们偷袭李云龙团部所在的赵家峪,整个团部就跑出了8个人来。

就算那时的独立团也很难抵挡住山本特工队,此时战斗力弱的时候就更不用说了。但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孔捷这可是无意中保护了八路军总部,按李云龙的逻辑,这叫功过相抵,不予追究,哪里应该把孔捷撤职呢,所以他思考之下决定以自己的方式对孔捷同志进行嘉奖,就自作主张把他留了下来。

李云龙的做法也很聪明,他没有在找正在盛怒中的总部首长,而是直接找到了市长刘伯承,得到他的首肯之后,就顺利地留下了孔捷,孔也不负众望,在随后的战斗中就率领突击队打垮了坂田联队,自己也因为负伤被送到了后方修养,等他再次出现就是新二团的团长了,可以说,这次多亏是李云龙救了他。


历史漫谈君


其实,作为孔捷老战友的李云龙,这里首先是出于帮助老战友一把,其次也是帮助了自己!


《亮剑》这部电视剧可以说是抗日题材电视剧中最经典的一部。李云龙的“逢敌亮剑”精神也是得到大家的一致推崇。

在这部剧中有太多的经典桥段,而孔捷因为遭受到山本一木特种小队的突袭而给新一团带来了巨大损失被上级撤职这一段也是经典桥段之一。

山本一木是当时日方在德国收到过特种作战培训的新派军人。他的特种作战就强调的是“擒贼先擒王”,因此,他们来中国的第一战,就是希望直插我军指挥部心脏,想对我军指挥部来一次打深度打击,但是现在看来,他的确没有李云龙那么牛掰,可以一炮干掉日军指挥部!在行军途中就被孔捷的新一团阻挡,当然新一团也被来了突然袭击,在慢半拍的反应下,遭受了一定程度的损失。

孔捷也算是挨了个冤枉!为后方指挥部挡了枪子,这是李云龙来到西一团发现的。虽然说孔捷在李云龙提醒下,也意识到乐这个问题,但是李云龙也毫不留情面的指责了孔捷,毕竟搞突然袭击,灵活作战也是我军擅长的!

为什么李云龙要让孔捷当自己的副团长

纵观整个剧情,李云龙的像个就属于装横跋扈,专治独行,连团长政委都想一个人干了的人,肯定不愿意给自己留下一个副团长,而且是之前的团长作为自己的绊脚石?在我看来,留下孔捷当副团长绝对是李云龙最佳选择,原因如下:

首先,孔捷也是因为厉害的团长,这次战斗的失败并不能代表孔捷的无能、况且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次的失败就让孔捷撤职多少多他有些不公平,而作为孔捷老战友的李云龙,此时肯定不会选择落井下石就让自己的老战友满足子委屈的去放马,而是让他当自己的副团长,也算是帮自己战友一把。

其次,新一团本来来就是孔捷一手带起来的,团以下的所以官兵对于孔捷的感情和爱戴是绝对的。从孔捷打算离开同战士的对话留可以看出来。团长要走,他们也不干了,李云龙是多么聪明的人,就算他拥有多么强的领导能力,要短时间将新一团带起来,对他唯命是从,他知道是不现实的。如果留下孔捷,不但在管理上方便直接的多,这样也可以短时间赢得战士的拥戴!对于一个做惯生意得陕西人,他知道这单买卖不亏。

最后,孔捷本来就是一名悍将,就算短时间内让他去放马,一有机会孔捷肯定会被重新启用的!这其实和李云龙一样,战场违抗命令被派到被服厂当厂长,但是一旦有用人需求,马上就会被启用!李云龙也清醒的认识到这点,所以这个人情还不如让李云龙自己卖了!而且后来,李云龙率领新一团全歼孤军深入的日本小队,让孔捷报报仇扬眉吐气,顺带被起用当团长,都证明李云龙的选择没错!

而且到后来的李云龙率全团之力攻打平安县城就可以看出来,在危难时刻,孔捷毫不犹豫的派兵出击,还有丁伟,这个所谓的铁三角!这就是长期战斗过程中形成的铁一般的战友关系!

所以,凭李云龙的才智,这样的选择并不足以为奇!反而是最好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