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家长应该如何走出“放羊式教育”的误区?你怎么看?


教育是一个严谨的系统,任何放松式的教育,终将带来的失败,没有任何侥幸可能。

其他家长有一种纯朴的教育理念,这种理念就是孩子长大了自然而然的就能成才,这是我们所谓的树大自直。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从自然界中根本就没有发现过这个道理,每一棵树都是经过了不同的削减然后才能成才,这是一个简单的自然进化规律,人类学习都是这个规律,没有人能够逃脱。

有的家长受了西方教育思想的蛊惑,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殊不知素质教育基本上就是骗人的,自己的孩子没有足够的背景,谈素质教育,简直就是把自己的孩子置于一种,自流的状态。

有条件提素质教育的人,只有像高晓松的家庭这样,其他的家庭都不要讨论,因为只能会害了自己的家庭,害了自己的孩子。

如果严谨一些,如果做事有规律的话,我们知道我们现在的社会任何一件事情都是在做好预算,做好计划,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前进,对于孩子的人生规划也应当是这个样子,虽然我们做了无数种假设的可能。

所以说,放羊式教育,这种放任自流的教育方式,把希望寄托于孩子,能够自然而然的有一个自制能力,重复到尾就是一个骗局。


义诚老师


一是抓住习惯养成黄金时期。怎么预习,怎么完成作业,怎么复习,这些都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一个老师面对50名的学生,班级学生难免有个别跟不上进度的,这就需要家长在家里好好指导。堂哥要每天观察木木的回家反馈的情况,根据他的情况,不断调整学习习惯,复习巩固当天的知识,而不是让孩子一回到家里就拼命地打游戏。

二是抓住学习兴趣培养的关键时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忙于做生意的家长就想着把孩子送去补习班就行了,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孩子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根本没有和孩子沟通,久而久之,孩子每天麻木地上学,去补习班,回家玩手机,对手机的兴趣大于对学习的兴趣,成绩肯定一落千丈。要多关爱孩子,多与孩子沟通交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亲人时时在关爱着他(她),要像朋友一样与孩子交流。有时不能当面交流,可定时与孩子电话交流,通过交流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了解孩子与老师、同学之间的相处的情况,了解孩子对是非的判断能力(如学校举行过什么活动,你班级表现怎样?你怎样做的?班里有没有发生让你不高兴的事?你有什么看法等),孩子做的好的应给以鼓励,做的不好的应给以指出。让孩子在交流中感受到亲人的关爱,让关爱的阳光弥漫孩子的心胸,让孩子在倾诉中宣泄心中的郁闷,让家长在倾听中把握孩子成长的脉搏。

  做教师的,需要教师资格证才能上岗;做司机的,需要驾驶证才能上路……各行各业都需要持证上岗。唯独做父母的,反而不要考取任何证书,就做了父母。可是,有多少父母是不称职,不合格的呢!放羊式的家长,“放” 养的同时,别忘了也要“收”。


黄猛铜仁报道


我认为家长最重要的职责,是教会孩子如何选择,但在孩子尚不具备这一能力之前,家长有责任帮助孩子做出有利于他们的选择,假如这些也采取放羊式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在这一前提下,放羊式教育+良好的引导,和按照大人想法去成长不矛盾,应该按照规矩做的比如说待人接物的原则,比如说如何规划人生。这个是必须要有的,也是不可逃避免的,家长必须做到,哪些需要放羊?在兴趣爱好方面该放羊,比如孩子是想学钢琴还是踢足球?跟A成为朋友还是B?今后成为的梦想等等,何时需要引导?每次重大选择前与后。当孩子具备了分析利弊、判断是非的基本能力之后,家长能做的,就是诚恳地告诉孩子每个选择可能面临的后果,在讲明白道理后,只要不是原则性上的大错误,就应该尊重孩子的决定。有的时候舍得让孩子吃点小亏、撞撞南墙,没有坏处,没必要每次孩子选错时都出面阻拦。孩子吃了亏之后,家长不要批评说:”看你不听我的话吧!“ 而是应该一起分析原因,总结教训。


陆忠民1968


放养式教育指的是让孩子在比较宽松的环境下成长,在小时候就接触社会和自然,进行合适的锻炼。在农村,孩子们基本上都是属于“放养”的状态,家长们为了生活,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管理孩子的日常,有时候也会让孩子帮忙收割稻谷、拔花生等。

对于孩子的教育会比较少,更多的是让学校里面的教师来进行教导。这也算是放羊式教育吧,但也会给这些孩子带来一些好处,他们可以比平常孩子更加自立,能在一些环境中有良好的表现。

与放养式教育相关的,还有监护式的教育。其实,两者都属于一个极端。

不管是偏向那一方,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孩子心中, 父母和学校的老师就是他们的领路人。孩子很容易受到父母的影响,如果父母一直使用放养式的教育,会让孩子在生理、心理上产生一些障碍,会让他们觉得父母不怎么管他。

孩子在拥有一些不同的思想时,想跟父母诉说,就有可能会被父母反驳。长久以往,放养式教育就会产生弊端,孩子很难拥有成熟的价值观。

我觉得作为父母,应该利用空闲的时间多多阅读教育孩子相关的知识,了解放养式教育和监护式教育所带来的结果。

自己说的东西要能够做到,这样才会有底气去教导自己的孩子。

放养式教育和监护式教育相结合,在孩子形成一些错误的价值观时,那么可以使用监护式的教育,帮助孩子理清思路,破解心中烦恼。而在孩子闷闷不乐时,可以采取放养式教育,让孩子去感受一下大自然的芬芳,缓解心中郁闷的心情。也许这样会是比较好的选择。

这只是我的一点拙见,希望对你有帮助。


烛光言教


所谓“放羊式”教育本指放任自由,不闻不问,漫水大灌等不負责任的教育方式,含有否定,批判的意思,在教育界基本是个贬义词。与之相对的是“手把手”“一对一”“面对面”等所谓“严师高徒”论。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兴起题海战朮,以考代教,以考促学,以分论学,以分取材,唯分论优劣等倾向,加重了教师和学生负担,以一好代三好的必然结果是学生体质下降,动手能力差,思想混乱,道德滑坡……于是“放羊说”又成了一种新的“时髦”。

其实叫个什么名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真实内涵。如果说教育有它自己的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知行合一,尊重个性,爱惜人才,启发诱导,承认差别,鼓励创新……那么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发现,培育,鼓舞,激励,诱导,纠偏……培养每个学生都成为独特的那个“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讲,说教师是一支“红烛”也好,“园丁”也罢,甚至于说成是“牧羊人”也没有什么错。但是此“牧羊人”与彼牧羊人却大相径庭,责任和道义确有天壤之別!教育作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肩负着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可不是鞭子一挥,任羊群在草肥水美的草原上驰骋那么浪漫!它是春风化雨,沁人心扉,它是蜜蜂採蜜,劳作不息,它是掏出红心化成火炬照亮黑夜前进道路的领航者,它是……如果说这些正是“牧羊人”的全部含义的话,那就让我们做个牧羊人吧!


泾渭分明29


我曾经接触过一位经常把纪伯伦那句“你的儿女不是你的儿女,他只是经由你来到这个世界“挂在嘴边的家长。她的孩子非常优秀。推崇放养式教育的人经常拿出纪伯伦这句话来印证自己的正确性。他们说孩子生下来就能量满满,不须要经过刻意的教育,只要给他自由的成长环境他就能成才。

但是这位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都会引导自己的孩子,连看一场电影结束后都要问四个问题让孩子来总结。

所以,那些整天说“放养式教育“的人真的是”放养式教育“吗?那些盲从别人也跟着喊“放养式教育”的人,真的理解“放养式教育”吗?

反正我搞教育搞了二十几年了,我到现在还不懂什么是“放养式教育”。但我知道孩子的成长期不能错过,该管教就得管教。

为了把我的想法讲清楚,我再举个例子。就是网络上很风靡的美国虎妈,她的子女不是都很优秀吗?

虎妈式教育不就是严格管制吗?这谁还不会啊。但是你并不知道“虎”只是她的一面,她还有你没看到的另一面。她为什么要标榜自己是“虎妈“,其实这些人都有一整套商业运作的。

所以,要走出一种误区,就得学习,全面了解。否则很容易错过孩子的成长期,等孩子长大了出问题了再去补救,非常难。


乐芝全脑教养


在我个人的理解中,放羊式教育是给孩子一种宽松、自由、有爱的环境,不过多的干涉孩子,不替孩子做所有的决定,不把自己的期望强加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孩子,给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让孩子健康的成长。

放羊式教育对父母的要求比较高,父母要有榜样的力量,放羊式教育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来影响孩子,让孩子自主的去学习,在模仿父母,在观察社会的过程中逐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成为一个健康,乐观,有用的人。

现在很多人曲解了放羊式教育,把不管,放纵,溺爱,娇惯等等都归为放羊式教育,孩子要什么给什么,不想做的事就放弃,无论对错孩子想就可以去做,所以很多家长教育出了一大批熊孩子,谢谢家长还美其名曰“让孩子快乐成长!”简直是不知所谓啊

各位家长,不要再把教育上的偷懒,认为是放养了好么,如果你达不到“放羊式教育”的高度,就勤勤恳恳屈从大众,为孩子的成才成人费心费力吧,别盲目的理解,害了孩子!

作为一个家长,无论你对孩子有多放纵、宠溺,不管你对孩子有多放养,对“放羊式教育”有多少曲解,请记住一点,你的孩子要在法律和道德的圆圈之内放养,你的孩子可以不成才,但是尽量让孩子成人!!


漫云舒ivy


造成家长“放羊式”教育的原因通常有三:1.少数家长为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的能力,有意为之。2.一些家长工作太忙或其他事情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不得已而为之。3.一些孩子比较顽劣叛逆,不服管教,家长想管也管不了,只得放弃。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的正确指导,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那种觉得自己教不好孩子,把孩子交给老师,寄希望于老师代劳的想法是错误的。

许多案例表明“放羊式”的教育是行不通的。家长要切实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和孩子一起讨论未来,制定人生规划。孩子出了状况,要及时和孩子沟通,帮助早日走出低潮。要经常和孩子老师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当然,也反对对孩子的过多干涉。该放手的时候还是要放手。


教寓乐


现在的家长和孩子都容易走进误区。以前的社会提倡“棍棒之下出孝子”,现在的家长很多时候以为自己赚了几块钱,自己的孩子就不得了了,什么地方都放任,不管,随孩子随心所欲。

其实这都是不妥当的,孩子毕竟是孩子,自制能力,自律能力都还不够成熟,容易犯错,容易养成不好的习惯。

家乡不应该放之任之,更多的是要和孩子沟通,积极的引导,在原则问题上,必须严格要求。

你认为呢?


大侠的冷箭


要从根源上解决。

首先要从大众的思想认知层面让大家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有千差万别,教育需要因材施教。这一教育上的客观公理。

有了这样的社会共识。

才会推动因材施教的落实。

教育一旦回归到因材施教。老师就会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那时候孩子会以自学为主。

这样好多的教育问题,就从根源上自然解消掉了。包括放羊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