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硬笔书法一定要写出毛笔的感觉吗?

沙龙巴斯21929713


虽然同为书法艺术,但硬笔与毛笔性能不同,二者还是有较大差异的,各有自己的审美特色,硬笔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写出毛笔的感觉。



二者的区别来自笔头构造的不同。毛笔笔头由兽毛制成,柔软和顺,弹性大。而硬笔笔头由金属或木质、竹质材料制成,尖锐、坚硬,弹性小。这种差异也直接反映在书法上。

一、笔法


毛笔软,故用笔提按而产生方圆转折的变化,笔画有粗细丶枯湿、疾徐等对比。而硬笔没有侧锋,不用关注藏头护尾,笔画均匀细劲圆润。硬笔虽然也注重笔法,但不如毛笔那样强调。

二、结体

毛笔可通过轻重、疏密等对比,来调整字的重心,通过转折等追求方圆的变化,结体的方法更丰富。

硬笔则因线条细,形态小,结体上更强调匀称,不能强调毛笔“疏可跑马,密不透风”的效果。

三、墨法

毛笔书法用墨汁在宣纸上书写,利用宣纸的洇化性,可产生浓淡的变化,即所谓“墨分五色”,墨色丰富。

明代王铎利用水洇化快的特性,创造了涨墨法,更是极大地丰富了墨法。


而硬笔则不能表现出墨色的变化,墨法单调。

正是由于上面的不同,毛笔与硬笔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有极大不同,章法也有极大区别,所以想以硬笔表现出毛笔的效果,是舍本逐末。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练字儿,归根结底还是练手上功夫,同时炼心。都说修身养性。。

通过练字,练的是自己对帖或者范字的品读能力,领悟能力。如何通过其形,找其内在的意,韵,势。甚至去感悟作者的行笔时的意境。一笔一划地死临帖,死拼凑,没意义!写出来的字即使形似,也无生机。

进步非常缓慢。

再说硬笔写字,个人还是觉得终归会回到实用性书写这条路去。甭管如今网络上1.0楷书有多火。当然了,存在即合理,究竟是昙花一现,还是另辟蹊径,开辟了硬笔写字的另一条康庄大道。。。后人自有总结评论。😂😂

当今硬笔界名家,谁这么写呢?没有。。

这么写的所谓大家名师们,算网红而已。

火爆的1.0中性笔楷书,奇葩的笔法,归属于描,画的范畴。网络平台上看多了,会觉得千篇一律,只能说好看,没有内在的美!

总结一下个人观点:

1,要想追求出锋,不如练中楷毛笔,或者毛笔小楷。

2,硬笔写字,还是应以实用性书写为主。

3,硬笔要想追求毛笔的极致出锋,一支秀丽笔轻松搞定,不用像1.0中性笔那样转来转去,顿来顿去那么累。

4,存在即合理。

既然很火,别人厉害的自己又不会的东西。那就都可以去尝试,去学习。去了解认识了,再自己决定该走什么样的路~~

5,练字抱着玩儿的心态,感觉挺好!😹😹😹











回家的路680


其实我觉得这个问题有一点问题,问的不对,不管是毛笔还是硬笔,它们都是书法,由于工具的不同,他们写出来的风格是不一样的,但是它们二者又都是以中国古代的碑帖为范本,所以二者风格又是一样的。

所以我觉得这里题主所说的毛笔的感觉,其实意思就是书法的感觉,就是要问写硬笔字要不要写出书法的感觉?


这才是题主要问的问题,题主自己没有写明白。那么,这样问题就好回答了,钢笔书法属于书法的范围,书写的时候当然要写出书法的味道,也就是毛笔的味道了。

钢笔书法要写出毛笔书法的味道,但同时也有着自己的特色。硬笔书法既然属于书法的范围,当然要以古代的书法字帖为范本,写出毛笔书法的味道是应该的,因为它本来也是脱胎于毛笔书法的。

由于毛笔是软的,能写出非常丰富的用笔,而钢笔是硬的,很难写出那么丰富的变化来。所以硬笔书法实际上是发挥了硬笔工具最大的可能性,让字体更加接近毛笔书法。有一些硬笔书法家还采取了一些措施,让钢笔能够写出丰富的变化,比如使用美工笔、在书写纸下面垫一张软垫子等等。

不管怎样,硬笔字要想达到一个高度,必须去古代的优秀的书法碑帖里面去汲取营养,要不然也只是硬笔字而已,谈不上硬笔书法,既然是硬笔书法就要写出书法的感觉,也就是毛笔的感觉。



不二斋


硬笔书法与毛笔书法因为书写的工具不同,应该是各具风采,硬笔书法不必去追求书写效果有毛笔书写出的感觉,但是,书法的技巧方面是相通的,因此,硬笔书法可以借用毛笔书法的技巧来改进书写。

硬笔书法的特点是注重形质,主要体现在字型方面,而毛笔书法则是“唯笔软而奇怪生焉”应该发扬毛笔的特性,因此,两者各有所长,应该发扬各自的优点,以达到百花齐放的艺术效果。

一、硬笔的特性

硬笔,是指含水笔、钢笔、铅笔、粉笔、圆珠笔。记号笔等硬质的书写工具。

硬笔的优点在于易学、能够快速入门且可以借助于古代书法的技巧与神采来不断丰富书写效果。另外,硬笔是近代时期所发展起来的,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材料方面的发展,为硬笔书法将来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了很大的一片天空。

硬笔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由于其笔头偏小,因此,在使用方面会受到局限,比如:匾额、对联等需要大字的地方,硬笔书法就派不上用场。

硬笔书法重在形质,在字型构造的书写上风格独特,其刚健有力、金石味道较浓厚是由于其书写工具本身所具备的特点决定的,而毛笔书法在这方面若不是长期的练习是很难一下子达到这种书写效果的。

二、毛笔的特性

毛笔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唯笔软而奇怪生焉”。

由于笔软,使其所书写的线条形态多样,变化丰富多彩,且其依据毛笔的材质不同对书写的效果也是变化各异。例如:狼毫笔书写的线条偏向刚劲有力;羊毫笔书写的线条偏向圆润丰腴;鸡毫笔书写的线条瘦硬挺拔;兼毫笔书写的线条则根据其组合的不同呈现各种结合的风格效果。

毛笔按照其大小的不同,书写用途也是各异,例如:榜书写匾额等;大号笔写横幅、斗方等;中号笔写条幅、对联等;小号笔写手札等。

另外,按照毛笔笔锋的长短不同,其所书写的线条形质也是表现各异,以此相应用的笔法也是有所变化。

等等。

综上所述

硬笔书法是近现代发展起来的,成为中国书法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与传统书法的使用工具的不同,更是应该发扬其硬质笔头书写的特点,继承古代书法的技巧和神采为硬笔书法所用,为硬笔书法发展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艺术门类来,而不必去刻意追求与毛笔所书写出的效果。


我是书法有云,一个书法爱好者,从事书法软、硬笔基础教学,偶尔有点疯,喜欢,就关注我吧。


书法有云


没必要,如果用硬笔非要追求毛笔的感觉那还不如直接用毛笔写。

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是有很大区别的,二者不能等同对待。虽然它们同属于书法范畴,但是它们有各自不同的属性。在古代没有硬笔书法艺术一说,全部都是毛笔书法。而硬笔书法在当代是特别流行的,硬笔书法属于毛笔书法的一个分值枝!

▲强哥临摹文征明的《千字文》选句

书写硬笔书法的时候,没有必要追求和毛笔一样的笔法。而且认为书法永远也写不出毛笔书法的丰富线条。他们二者的各自的属性不一样,硬笔笔尖比较坚硬,而毛笔材质比较柔软。正是因为二者有很大的区别,所以他们在书写的时候运笔手法也肯定不一样的!

目前有很多人用硬笔临摹古帖,临摹古帖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求古帖的毛笔笔法,而是要学习人家古贴的结字。

如果真的想用硬笔追求毛笔的笔法,书写起来会非常的迟钝,因为毛笔笔法当中的中锋用笔、侧峰用笔以及藏锋、半藏锋、捻管等笔法是硬币永远无法达到的。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材质属性已经被限制!

我们看上图的永字,这是毛笔的永字八法。如果非要用硬笔去模仿这个永字八法的话,其实也能写出六七成的像。但是当我们能把这个字写好的时候,那么黄花菜都凉了。因为毛笔,对比法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因为相对毛笔来说,对笔法的要求就没有那么高了!

毛笔书法的运笔当中,有很多时候都采用的是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的过程,如果用硬笔也采用这种手法书写的话,那这不是写字,而是在画字。俗话说,写字不让描拉屎不让瞧。如果一味的追求毛笔书法的味道,那就肯定是描字了,同时也就失去了硬笔书法的特点了。

综上所述,硬笔书法真的没有必要去追求毛笔的书法的感觉。所以说我们练习硬笔书法一定要发挥硬笔书法的特性。把硬笔的特性发挥到最大化。如果真的想用硬笔写出毛笔书法的感觉,那我们就没有必要练硬笔书法了,就直接选择练毛笔书法就可以了。

强哥浅谈。想了解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强哥书画”!


强哥书画


硬笔书法源于毛笔书法,是时代特性产生的,是书法的一部分。上个世纪7.8十年代,硬笔书法发展迅速,被大众所接受,小到孩儿,一上学就接触硬笔,所以,写好字,是大众所关心的问题,字如其人,写得一手好字,是值得骄傲的事情!

回到问题所在,硬笔书法是否要写出毛笔字的感觉呢?个人认为,很有必要,不管毛笔还是硬笔,我们学书法的都知道,要临帖,而且建议临古帖,古人在长期的书写实践中,把字的笔画和结构和形态都研究透彻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老是强调的法度,书法发展经历了两大高峰时期,一是魏晋时期,另一个是唐代时期,产生了很多书法大家,至今这两个高峰时期,我们都没办法逾越,所以今人学书法,大多以这两个时期的优秀碑帖作为模版,这就意味着,我们学硬笔书法,想要得到更高的水平层次,就要以古为鉴,古帖都是以毛笔为法。

硬笔在书写上没办法跟毛笔相媲美,硬笔本身硬,笔画线条基本雷同,很难写出毛笔那种气势磅礴的大气之美,也很难写出毛笔焦墨那种表现力。那既然很难做到,为何要写出毛笔的感觉?这个局限,我们没办法去改变,我们能做的就是无限的去靠近古帖的那种笔画,气韵,遵循古帖的法度,通过努力,才能写出高古的感觉,字也耐推敲,而不是平白无故的创造,一些字的写法凭空出来,这样的字,肯定不可能写得好!写书法的人经常会提出一句话:临古不临今!大家可以去对比,一个临今人的字和一个临古帖的人,两个人写出来的字,差别肯定很大,起点不同,一般结果都会有较大的偏差!

欢迎各位关注交流!


斌少追梦


既然是谈书法层面上的事儿,当然需要写出毛笔的感觉才对。这种感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笔法动作,二是笔画形状,三是字形神采。这是书写技法基本功,如果没有毛笔书法基础,尤其是没有毛笔小楷书法功夫,单凭硬笔字的底子,很难写出毛笔韵味!

我认为,硬笔书法的特点是着重表现实用书写性,因笔尖的特性所致,笔画粗细变化很小,所以,应该重点研究笔法、字法,不必过分强求突出笔画起止和转折处的棱角,只需意到为止,行笔婉转流畅,看着舒适自然就可以了。用硬笔书写,如果故意施加顿笔、回描、托带等修饰性的笔法动作,把笔画形状弄得像毛笔字似的,实际上,那不就不是自然书写技法了,属于印刷体美术字写法。

网上硬笔书法视频当中,大部分写法是不正确的!特别是用粉笔、铅笔、中性笔写的,几乎都是刻意顿笔、回锋……一个字不一气呵成,写一笔停一下再另起笔,像摆积木式的,笔画之间没有笔断意连、呼应顾盼、相互引带,笔法动作没有节奏,整个书写过程没有气韵贯通、行笔流畅之感。

如此矫揉造作、故弄姿态,以粗劣技法写出来的字,有形无神,规规矩矩,方整生硬,死气沉沉。乍一看挺漂亮,仔细端详就没有书法艺术味道了,这样的写法根本不符合传统书法意义上所讲的自然书写技法准则。

只是仿其外形,未得书写法理,这样的字等于画出来的,是没有意义的。这个问题,精熟毛笔小楷的朋友能懂我说的是什么意思。

▲图为本人书写的毛笔小楷

我认为,书法美=形质美+神韵美+意境美+……自然美。

有人说: 别管怎么写,字形好看就行。我觉得,这样的书法理念是错误的!好看和美感,这是两个层面上的概念,好看是外在的,美是内在的,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才是人们最喜闻乐见的!

另外,硬笔书法,按其字体功能特点与适用范围不同,分实用类、艺术类两种,主要是笔法动作不一样。将两者的精要元素合二为一,即可以应用,同时又能写出艺术个性,要做到这一点,只有以毛笔小楷字帖作范本,适当的加以变通,就可以写出毛笔感觉来,而这种感觉主要表现在神采气韵和线条律动上,并非只浮于笔画形状刻画方面。

▲图为本人教学示范——硬笔楷书字体

不过,需要说明一点。硬笔书法与毛笔小楷,执笔法、运笔法、结字法……书写技法是一样的,只是笔不同罢了。由于硬笔、毛笔的性能特点各有所长,所以,写出来的笔画形状彼此不一样,这是正常现象。比如,用普通中性笔书写,正常情况下,表现不出来毛笔那种棱角分明的形态,其差异是笔尖材质、性能所致。

其实,毛笔书法中很多画的棱角并不是顿笔,也不是描画出来的,而是在书写过程中通过提按、驶转,笔锋柔软富有弹性自然产生的。

▲图为本人教学示范——笔法动作

所以,倘若真想追求毛笔味道,使用弹力好的钢笔,或特制的弯尖美工笔,或在书写纸下面垫上橡胶板、鼠标垫之类软质材料,增加笔尖起伏余地,只要是稍加提按,写出棱角与粗细变化轻而易举,无须附加特技笔法动作。

▲图为八十年代本人改制的弯尖钢笔

总之,我觉得,中性笔原本是日常书写用具,大多数人用中性笔练字,主要目的是为了日常应用所需,并非专门研究硬笔书法。因此,没必要追求毛笔字的笔画特征,只要掌握基本笔法和字形结构,能够快速书写就可以了。如图:

▲图为本人用中性笔书写的〈心经〉草稿

上图是我在拟写毛笔小楷〈心经〉之前,用1.0中性笔设计的一张草稿,像平时抄写文稿那样的,书写速度很快,实际上是有提按意识的,可是,为什么笔画粗细变化效果不明显呢?因为,这是一个设计章法的临时草稿,并不是写硬笔书法作品,况且,字体很大,足有两厘米多,笔画形状和线条粗细是很难做出来。这种属于正常写法,没有故意顿笔、回锋去表现笔画棱角,只注重了行笔节奏感与书写速度,也就是说,专注笔法、字法,忽略棱角修饰,但是,毛笔书法神采和韵律感还是有的。我把这种写法称之为实用型硬笔书法。如果字体小于1厘米,笔迹效果会好一些。

同样是两厘米多的字,用毛笔书写,与硬笔笔书写时的笔法动作是一样的,就特别容易出效果。请看下面的对比图:

▲图为本人在用毛笔抄写小楷《心经》

特别提醒初学者,如果只是想练一手好看、快捷、实用的硬笔字,选择毛笔小楷字帖,在临帖的时候,笔画起、止和转折处,只需将笔尖稍停一下就可了,千万不要使劲儿顿笔,以免影响书写速度。否则,即使写得多么漂亮,平时用不上。

▲图为赵孟頫毛笔小楷《太极图说》

以上是我的教学心得,仅供参考。感兴趣的朋友请点赞,或关注我,翻阅之前发布的信息,会有惊喜。谢谢支持!


潘茂生书法文化研究


不是应不应该的问题,而是属于水到渠成的问题,就像一个人练功夫,问能不能把一普通人干倒一个道理,我经常看我老师的作品就明显硬笔书法中带毛笔效果,笔划钢柔相济,楷书方正有力,行书行云流水,很具美感,同理毛笔练到一定功力后,笔笔似刀锋,又有种硬笔的效果,这可能也就是人们常评论一个人的字看起来有力度,入木三份的说法!当然要达到这效果一定是一个长期勤学苦练,艰苦付出的过程,个人观点,有兴趣朋友关注愚墨斋帐号,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愚墨斋书画院


不一定,硬笔由于是小而硬的金属类笔尖,如果硬要写出毛笔的感觉即效果,叫做吃力不讨好!

固然硬笔可以写出毛笔小楷字的感觉,这是费了老鼻子劲做出来的,完全没有必要。现在有人把硬笔书法培训做成了一个文化产业,简单是对时间和金钱的极大浪费。

请注费两点:一、硬笔的书法不是毛笔书体,因为工具性质完全不同,一硬一软,无法对接。所以到此为止百分之九十九的硬笔教学都是错误的。硬笔书法的教学法应该是被淘汰了的刻钢版腊纸的铁笔书写法,特点是横平竖直,类似仿宋体美术字。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变化出行书体,形成真正的具有硬笔特色的硬笔书法,而不是去辛辛苦苦地模仿毛笔的感觉。

二、如果有人一定要用硬笔写出毛笔的感觉,也很简单,去书店买一本自己喜欢的硬笔字帖,直接用硬笔在字帖上描着写即可,写完几遍后字帖写破了再去换一本接着描,写破五本字帖硬笔字便端正好看多了,根本不用去上什么硬笔书法培训班,因为没有什么复杂的笔法。


王乃栋说书画


硬笔书法是否要写出毛笔书法之感觉的问题,是一个涉及硬笔书法理论的基本问题,是硬笔书法能不能写出传统毛笔书法所具有的韵味、法则、意境以及节奏和气息等艺术内涵的问题,是硬笔书法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实现对传统书法继承和发扬的问题,问题的核心不在于要不要,而在于能不能。

关于硬笔书法的造势。中国传统书法在起、落、转、承方面非常讲究造势,在造势中形成特定的笔态,但硬笔的造势能力较之毛笔显得非常不力,如果过分追求造势,必然有过多的滞笔和顿笔,反而弄巧成拙,与硬笔的流畅相脱节,所以硬笔在造势上应讲究顺其自然,有多大能造多大势,反而合乎传统书法的自然韵味。



关于硬笔书法的布局。中国传统书法从秦小篆起,就讲究笔画布局的匀称和对称,到晋韵书法时更是讲究笔画间的协调以及和谐,之后各体皆讲究笔画的粗纤相倚、轻重平衡以及正反相欹,而硬笔的重笔形态有限,因此不能一味追求毛笔的布局笔法,而应在硬笔书法布局中继承古人笔画布局中协调、和谐及匀称的笔法思想,反而更能表现出毛笔书法的感觉。



关于硬笔书法的用力。中国传统书法常讲力透纸背和入木三分,主要指用笔之功夫,并非只讲重按不讲轻提,并非只讲粗笔线块不讲细笔线条,硬笔的提按区分本来就不甚明显,因此硬笔更应讲究运笔中的按笔与提笔,硬笔书写中提笔比按笔更需功力,提笔之笔书写得精致,则更能反映出能硬笔书法的逆笔、锋出、丝连和相牵的效果,更有传统毛笔书法的色彩。



关于硬笔书法的节奏。中国传统书法的楷行草体都有或快慢和疾缓,或徘徊和闪萤,或长途和颠沛,或搜寻和查看的节奏感,而硬笔笔尖相对于毛笔笔锋而言,如滚轴飞轮,如剑锋划过,本身就是一种快速的笔具,因此硬笔书写不必拘泥于古人的运笔节奏,让硬笔笔尖在快速行进中实现特有的舒畅感和笔画的优美感,事实上有的古代书法大家用毛笔甚至不比今人用硬笔的节奏慢,同样创作出千古不朽之篇。



关于硬笔书法的字体。传统书法讲究笔画所占空间和画隙所留空间的比例协调,笔分大小,字分大小,楷分大小,小楷字大不过厘米,画粗不过毫米,如果硬笔也受此观念缚束,那么硬笔笔尖毫米左右,硬笔字体也只能固步在厘米见方之内,如果打破陈规旧习,发挥硬笔在布局、造势、用力和节奏上的优努,硬笔字体大小再有所扩展,更类似于毛笔书法的笔路和筋脉,硬笔书法的地位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所以硬笔书法要不要写出传统书法感觉的问题,是一个依靠广大硬笔书法爱好者继续探索和不断总结的实践性问题,更是关系到是硬笔书法发展前途的大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