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民国最后的才女张充和,她的书法小楷“漂亮得可以下酒”

民国时期的才女有不少,她们有的在中国文学上抹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比如张爱玲、丁玲、萧红等,也有的在建筑设计行业卓有成就,比如林徽因,更有在政治上如鱼得水的,像宋家三姐妹中的两位,但是要说起书法的话,还是要首推九如巷张家四姐妹中老幺张充和。

民国最后的才女张充和,她的书法小楷“漂亮得可以下酒”

张家四姐妹在民国时期就是典型的一家子女神的代表,个个都如花似玉,且才华横溢,就连大教育学家叶圣陶也曾经感慨:“九如巷张家的四个女孩,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三姐张兆和与作家沈从文的爱情故事,也算是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而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张家四姐妹中最小的妹妹张充和,她还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号“民国最后的才女”,可见评价之高。

民国最后的才女张充和,她的书法小楷“漂亮得可以下酒”

张充和刚出生的时候,家里人看到是一个女孩,大家都不说话了,当然并不是说张充和家里人不喜欢女孩,而是前面已经生了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三个姐姐了,本想着第四个孩子能是个是带把儿的小子,没想到还是个女孩,因为家里女孩已经“饱和”了,而身为李鸿章侄女的叔祖母却一直膝下无子,于是就将张充和过继给了叔祖母养,叔祖母对张充和也是视如己出,非常爱护她,将她带回合肥老家好好照顾,还给她找了最好的老师考古学家朱谟钦教她。

民国最后的才女张充和,她的书法小楷“漂亮得可以下酒”

朱谟钦教学极严,每天早上8点到下午5点都要在书房中学习,中间只留一个小时的吃饭时间,每10天才能休息半天,这可比今天的上学还艰苦,但这为张充和打下来很深的国学功底,学到了很多知识,她同时也接触了《牡丹亭》、《紫钗记》、《桃花扇》等等优秀古代民间文学作品。

民国最后的才女张充和,她的书法小楷“漂亮得可以下酒”

16岁后,叔祖母去世,张充和这才被接到了苏州父母家中生活,也就是在这里张充和接触到了昆曲,并成为她一生的爱好,更为难得的是,张充和养成了练书法的习惯,她的书法写得很好,作家董桥曾经评价:“张充和的毛笔小楷,漂亮的可以用来下酒。”

民国最后的才女张充和,她的书法小楷“漂亮得可以下酒”

民国最后的才女张充和,她的书法小楷“漂亮得可以下酒”

民国最后的才女张充和,她的书法小楷“漂亮得可以下酒”

民国最后的才女张充和,她的书法小楷“漂亮得可以下酒”

民国最后的才女张充和,她的书法小楷“漂亮得可以下酒”

民国最后的才女张充和,她的书法小楷“漂亮得可以下酒”

民国最后的才女张充和,她的书法小楷“漂亮得可以下酒”

抗战爆发期间,张充和流落到西南,当时生活简陋,家具什么的都没有,可是尽管如此,张充和还是找来四个煤油桶,上面放上一块木板,然后摆上笔墨纸砚,就开始练字了,对此张充和直言:“我饮食方面尽可以简陋,但是毛笔一定要最好的。”

民国最后的才女张充和,她的书法小楷“漂亮得可以下酒”

抗战结束后,在三姐夫沈从文的帮助下,张充和得以到北京大学教书法和昆曲,又在沈从文的介绍下认识了她后来的丈夫傅汉思,1949年,张充和和傅汉思坐轮船前往美国,可是张充和随身携带除了几件衣服和笔墨和一盒有将近五百年历史的古墨,这是她最珍惜的几件东西。

民国最后的才女张充和,她的书法小楷“漂亮得可以下酒”

在美国,傅汉思因为要攻读博士学位,专心学习之余实在没有办法找工作赚钱,张充和就一个人扛起了家里的经济重担,后来不得已还将自己最喜欢的古墨给买了,在干细活的时候,张充和就哼《牡丹亭》之类的小曲,若扫地拖地便唱《刺虎》一类慷慨激昂的曲子,也乐得自在。

2015年,张充和去世,她过完了自己诗情画意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