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果将淘汰的歼6歼7改为无人机,挂载空对舰的导弹可行吗?

陶佳奥


解放军用千架歼6改装的无人机,能够很牛逼吗?

可行是可行,但实战意义有限。

台湾专家反复研究大陆攻台的种种战法.其中之一,就是所谓千架歼6改装的无人机 实行人海战术。千机攻打台湾,萨沙看到这番言论真的忍俊不禁,我们就来分析分析。听萨沙说一说吧。

首先需要肯定的是,改装退役的歼6成为无人机,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

台湾专家自己也说了:早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就成功将F4鬼怪战斗机改装为无人机。

40多年前美国人都可以办到,今天的解放军自然也可以。

以解放军先进的无人机技术,改装歼6问没什么难度。

目前我军的歼6已经全部退役,总数有数千架之多。

萨沙上周刚刚去了北京昌平(好一个大农村)的航空博物馆,看到大量的退役歼6。这些歼6排成无边无际的一排,很是气派。

除了作为展览品外,退役歼6主要三种处理方式。

第一就是封存。至少三分之一保存完好的歼6被封存起来,以应付将来可能出现的世界大战。

这种飞机对付敌人战斗机自然是不行,用于地面支援和打敌人直升机无人机,倒还是凑合。

第二是拆解,回收铝材,一架飞机也能拆不少钱。

第三就是台湾专家说的,改成无人机了。

台湾专家根据卫星侦查图认为,在靠近台湾的福建和广东的解放军机场,都部署了歼6无人机。

那么,没有可能出现:千架歼6无人机攻击台湾的情况?

绝对是不可能的,原因也不复杂。

首先,歼6改装的成本不低。

美国改装F4成无人机,每架需要花费数百万美元。

即便巴基斯坦将退役歼教5改装成单一的靶机(只能呆板的飞行),也要近百万美元。

这主要是改装歼6这种飞机,并不简单。需要拆除大部分机载设备和机炮,改装操纵系统,加装自动驾驶系统、自动导航系统、自毁装置、加装自动武器发射系统等等。

以如此高的价格改装一种老旧的飞机,性价比实在太低。

要知道,解放军先进的翼龙无人机也不过100万美元,还是外销价格。

其次,歼6无人机性能很烂。

改装后的歼6性能也相当弱,最多只能进行简单的地面支援(装备对地导弹),想要空战完全不可能(机炮都拆了)。

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直接使用全新制造的无人机呢?

目前中国有种类繁多的大量新式无人机,性能优秀,一些还具有空战能力,挂载能力惊人,抗干扰能力还强。

放着这么多先进的无人机不用,去用歼6无人机,岂不是脑子坏了。

再次,歼6也不可能大规模使用。

上面已经说了,即便用了歼6,肯定也是廉价改装,采用很简单的遥控传输方式。这样一来,就存在被干扰的可能性。使用无人机时,不能一次使用太多,不然全都要完蛋。

况且,操纵1000架歼6无人机,也就是说需要1000个操纵员,这是什么概念。军用无人机操纵员可不简单,不是民用无人机,是需要长时间训练培养。

再说,以台湾如此小的地方,哪里需要1000架无人机,这完全是找群众演员壮声势了。

一旦开战,单单解放军空军,就已经能够控制台湾狭窄的领空。解放军无人机主要是捡漏用的,而不是攻击主力。

那么,你搞那么多歼6无人机干嘛呢?

真的是拍电影吗?

最后,歼6养护费用很大。

相比新式无人机,歼6无人机仍要作为正规战斗机进行养护,还需要专门的机库。

这样一来,就等于抢占了战斗机的机场和后勤资源。

如果说歼6无人机性价比极高,挤占战斗机倒也可以咬牙接受。

关键是它根本没用,那还搞什么呢。

所以说,歼6无人机对于攻台是没什么意义的。

即便用了,主要也是作为吸引台军弹药的靶机,用于第一轮进攻而已,根本无足轻重。


萨沙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们改了大约300架歼-6无人机。外观上很好辨认:

改装成无人机的歼-6是没有驾驶舱的。

这些改装后的歼-6主要用做飞行靶机,并不具备实战攻击能力。

很多人会脑洞大开例如将无人版的歼-6携带空对舰导弹对航母实施攻击。但这就仅仅是脑洞而已了,并不具备太大的实战意义。


原因有三个:

第一个是老的歼-6并不具备对海探测和攻击能力。如果假装大功率的对海雷达,歼-6和歼7这样的战机也无法进行安装。

第二个是,歼-6无人机携带导弹飞行实际上仅仅起到了一个导弹增程的作用。帮助导弹到达一个更近的距离发起攻击。这样计算的话效费比很低。例如我们的鹰击导弹往往会使用轰-6作为载机。

这是因为轰-6具备大航程优势。但如果将同一型号的导弹搬到歼-6上,那么歼-6也就只能为导弹增加大约300公里的射程。如果有这样的需求,不如我们换一种型号的导弹进行打击。

第三个原因,歼-6如果外挂导弹进行攻击,那么控制设备的复杂度将大幅度提高。虽然我们目前有很多的无人机成功案例。但是对于歼-6来说,本身并不是电传控制的机型。那么如果要将歼-6改成双向电传控制的话,那么还缺一大堆这种东西:

把他们安装在歼-6上改变了原有控制方式那么难度并不亚于重新设计一架新的战斗机。

可能很多人问那么为什么歼-6改成无人机可以飞呢?主要是飞行包线和飞行姿态问题。改成无人机的歼-6充当靶机,这时仅仅是小范围内的机动动作。但如果是携带导弹突防,那么就可以说这件事一不小心就玩大了。


实际上反过来想下这个问题,给导弹增加几百公里的射程,要比改一架老飞机携带导弹技术难度要低得多,也靠谱的多。


军武数据库


随着歼10、歼11、歼16、歼20等多款新型战斗机的服役,曾经守护祖国天空数十年的老歼6和歼7逐渐退役,歼6从1960年下线到1983年停产,总共生产数量超过5200架,而歼7从1966年首飞到2013年停产,产量也将近1600架!目前歼6已经全部退出现役,而歼7虽然还保有一定数量,但是在不久的将来也将全部淘汰。那么数量达数千架的歼6和歼7飞机退役后就只能销毁或者封存吗?我们能不能将其改装成无人机用来执行反舰任务呢?

(歼6)
(歼7)

从理论上分析,任何一架有人飞机都可以被改装成无人机,只要钱到位,坦克也能给你改上天,但是歼6和歼七其实并不适合向这方面发展。首先从航程上看,它们哥俩都是采用油耗超高的涡喷发动机,虽然可以超音速飞行,但是作战半径只有800千米左右,要执行大范围搜索的反舰任务,可能连目标都没找到,油就烧光了,如果要增加航程,只能换发动机,而高性能涡扇发动机的价格在几百万美元一台,完全不现实。
(歼7所使用的涡喷7发动机)

其二、从成本上来看也划不来,虽然是改装,但是从有人机到无人机,几乎就是把有人机的人为控制系统、维生系统、逃生系统、通信系统等等完全拆除,最后只剩下一个发动机加飞机外壳,最后再在这个基础上装上自动飞行系统、战场光电感应系统、远程控制系统、智能化投弹系统等等自动化设备,最后才能攒出来一架具备战斗力的无人机。这样的改装规模庞大,费时费力,并且由于歼6、歼7本身的构造与专用无人机完全不同,为了匹配其内部空间,还必须专门研制生产尺寸相符的零配件,成本就更高了。


(美军F16改装的QF16三代靶机,改装费300万美金)

其三、以目前人类的科技水平即使改装也只能改成无线电遥控模式,完全自主搜索目标并且进行AI作战的无人机现在来看,根本没有可能实现。美军曾经发展过完全依靠电脑控制的X47B无人作战飞机,最后还是因为技术问题不得不下马,所以全世界无论是捕食者、彩虹系列查打一体无人机几乎都是通过人工远程无线电遥控无人机来控制。这种控制方式具有相当的延迟性,完全不能和有人机的瞬时反应速度相媲美,更重要的是无线操作模式很容易被干扰捕获,面对不成体系的反政府武装还有一战之力,真遇上具备完整完整防空能力的正规军也是分分钟被击落。如果想着用歼6或者歼7执行反舰任务,对方航母战斗群直接起飞舰载机分分钟玩个团灭,宙斯盾作战系统指挥下下,各种防空导弹你也没什么办法规避。



其四、歼6、歼7都是早期的高空高速空优战机,它们的主要作战方式就是贴身肉搏,使用的武器主要就是航炮和火箭弹,外挂能力十分有限,即便能够挂载也是体积和重量都比较小的空空导弹。空舰导弹的体积和重量都比较大,以歼6歼7的挂载能力以及机翼强度都不足以承受这种体量的武器。例如我国第一款成熟的空舰导弹鹰击6,其重量达到2.6吨,只有轰6级别的飞机才能够进行搭载。即使是目前重量只有800千克左右的鹰击83也不是歼6歼7这种最大挂载只有1.5吨的飞机能够承受的。如果必须硬着头皮上,那就必须对歼6、歼7的机身结构进行脱胎换骨的加强,而这和重新造飞机有什么区别呢?
(歼6机炮装弹)(歼7发射对地攻击火箭弹)

目前退役的歼6和歼7也确实有一些被改造成了无人机,不过这些无人机并不是用于作战,而是用于空战训练的无人靶机。但即便是这样经过简单改装的亚音速无线电控制歼6靶机,其改装费用也很难低于百万美元,几乎可以买一架全新的彩虹3无人机了,所以这类金贵的全尺寸靶机一般都是用于歼10C、歼16或者歼20之类的三代半和四代战斗机用于实弹打靶,其他普通飞机则只能用早期型号的长空系列靶机了。不过歼6歼7改装为无人靶机除了成本过大外,也难以进行超音速飞行,并且无法真实模拟隐身飞机,所以即使是无人靶机,改造歼6歼7也并不是最优选择。目前退役的歼6和歼7更多的是作为地面靶标,用于检验对地攻击武器的毁伤性能。为国防事业化作一朵绚丽的烟火,这或许就是歼6和歼7们最好的归宿了!(歼6地面靶机)


军武吐槽君


一直以来大家对于退役的数千架歼5、歼6甚至老歼-7改造成“无人海上杀手”有很大的期望,甚至有自媒体号称一夜间多3000架战机。其实从理论上将这是可以的,但这种改造所需的经济成本和人工成本不如直接造远程巡航导弹及现代化的专业无人机,好的巡航导弹比这种所谓的“无人机”要靠谱的太多。所以其实歼-6和歼-7大量退役后并没有什么大的动作,反而是出现在了很多博物馆甚至“小公园”当中当做展览品。

以前有消息说“中国将数千架退役歼-6和歼-7都改成无人机随时可以上天作战”,这种说法吧有对有错的地方,对的是中国确实改了一部分歼-6,错的是不能用于作战也没有数千架这么夸张。这些经过改造的歼-6其实是用于靶机用于各种弹药测试和实弹打靶,这种靶机在新制式武器研发中很重要,因为只有实弹打靶才能获得一手准确数据,不然都放在纸面上永远得不到武器的实际性能。下图是1架在天上被“击落”的无人靶机

下图是1架被改成无人靶机的歼-5,另外最老的歼-7也有部分被改成无人靶机

这种无人靶机在世界各国都是很普遍的装备,美国经常从“飞机坟场”中拉出封存的F-4“鬼怪”战斗机改造成QF-4靶机。后来F-4都消耗完了就开始把封存的老F-16改成QF-16当靶机,首架F-35未来也有可能变成QF-35,看起来似乎有点“奢侈”。

至于改无人机,理论上可以但是代价太大了,不如改为生产反舰巡航导弹,无人机作战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歼-6、歼-7性能太弱

歼-6、歼-7本身是上世纪60-70年代的产物,早期歼-7甚至连雷达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将这些飞机改为一整套可以发射导弹的无人机必须要增加雷达和火控系统,即便只是接受数据链数据那么也要增加数据链系统和飞行计算机进行火力系统控制。就歼-7还好说,歼-6本身只是7.5吨的超轻型战斗机,内部空间根本不富裕,恐怕要大量拆除其他设备。

另外,歼-6本身“体型”非常小,7.5吨的最大起飞重量也只有1吨出头的载弹量。而原歼-6一直以来只能携带轻型空对空导弹,对地攻击时也只能挂载250公斤级常规炸弹。即便挂760升副油箱也只有600公斤左右。就目前来看,我国现役的反舰导弹中,最小的是直-9挂载的C701,弹重100公斤,但射程只有15公里,基本上是贴脸攻击,就歼-6的生存能力攻击可能性为0。如果挂载中远程反舰导弹,射程120公里的C802重量达到720公斤,远远超出歼-6的单挂点最大载弹量。如果想要携带C802那么机翼要增加强度,甚至机身也要增加强度,那么就等于部分结构要重新制造。

即便挂载C802弹,但是歼-6歼-7采用的老式涡轮喷气式发动机,油耗大、航程短,歼-6只带机炮和近程防空导弹最大作战半径才680公里。如果改挂重量达到700公斤的C802会进一步削减其作战半径,如果要突破对方防空网那么又必须要全程超音速飞行(歼-6最大飞行速度不过1450公里)。大载荷+超音速飞行+机载电子设备,基本上作战半径连350公里都没有,加上C802的120公里射程,最大威胁距离不到500公里,而且基本没有返航的可能性。歼-7比歼6要强很多,但是也没有那么理想化,老歼-7的最大起飞重量8.6吨,但挂载能力依旧有限,也要进行机翼结构增强。

还有,歼-6歼-7本身没有电传飞控,都是老式的机械传动形式,也就是说改造时不仅仅要增加无线电遥控这么简单,还要额外加飞行控制系统。飞行控制不一定非要改电传,但至少要增加一个控制臂来控制操纵杆,不然机械传动不会像电脑那样自动下达舵面控制指令。


改造成本太高

很多朋友觉得改无人机就是从库房里拖出来加一套遥控就搞定了,这种想法大错特错。一般来说启用退役封存战机是由严格的步骤的,因为战机在封存时为了保证封存安全性都要将发动机、电池、塑胶件、部分航电拆除,所以启封战机时必须还要将这些拆掉的部件重新安装。安装后还要对战机进行充电、加油、重启测试等等一系列维护和检测工作。这些工作都是需要专业的人员花费大量时间去完成的,不是拉出来清理一下灰尘就能用。

另外,无人机的改造除了增加控制系统之外还要重新对座舱结构大改,对机体进行重新配平。大改方面好理解,上面我们提到的要增加数据链、增加机载电脑、增加飞行控制系统、增加无线电遥控系统等等,反正座舱肯定是要塞得满满的。配平方面,去掉飞行员、增加其他子系统后的战机机头部位肯定结构和重心位置发生偏移,所以需要重新对战机进行配平,如果配平后重量变化太大那么还会间接影响作战半径,使打击范围进一步缩短。

这样我们来看,增加数据链、传感器、机载电脑、加强机体结构、无线电遥控系统、飞行控制系统,这几乎就是对这架战机进行“大手术”,仅增加的这部分设备的成本就不下千万元。而我们生产一枚射程400公里的超3倍音速鹰击-12重型反舰导弹也不过1000万元左右,成本大致相同,但鹰击-12在突防能力、制导水平比那些歼-6改的无人机强多了,毕竟歼-6那么一架大飞机在几百公里外就被雷达照射的清清楚楚,想要凭借1.3马赫的速度突破防空网简直是天方夜谭。无论怎么算,拿这些二代机改无人机仅从物料成本上就不如生产全新的反舰巡航导弹。

除了这些“大手术”外,我国歼-6早已退役多年,最后出厂的机体年龄也已达30年左右,可以说老化严重。而随着歼-6的全部退役,其生产线也完全关闭,改造战机过程中要有零部件更换又成了大麻烦。虽然可以通过拆机的方式来补,但是再怎么拆也是老零件,根本没有足够的可靠性。如果重新启动生产线,那么为什么不干脆重新建立一条巡航导弹生产线呢?

除了物料成本之外,这样大的改动不是普通一般维修工位能够完成的,通常要返厂(大修厂)进行大改。这样就等于把有限的生产资源要分出一部分改造无人机,这样势必要降低导弹和战机的产量,这就等于得不偿失。况且现在我国的远程重型反舰导弹技术日新月异且非常成熟,大型反舰导弹可以兼顾空射、舰射和陆射,无论在抗干扰、制导和突防能力来看都是世界一流水平,RCS只有零点几平方米在10-20米高度超低空飞行,末端达到3倍音速加机动变轨给对方近防系统的反应时间只有区区几秒钟,成功率远远高于二手无人机。这样分出大量宝贵的资源和技术人员铺在无人机上面着实是很浪费。


其实我国的无人机技术已经得到了新的发展,比如这次阅兵亮相的攻击-2无人机,可以打击威胁小的小型海上目标。而攻击-11无人机,这是一种采用飞翼结构的隐身无人攻击机,仅从突防角度考虑就比那些所谓的“二手无人机”要强太多,甚至突防概率要增加几百倍。还是那句话,与其对老旧的歼-6歼-7拉出来改造不如将这些宝贵的资源用于生产大型无人攻击机、巡航导弹这类现代化的攻击兵器上,不然根本就是本末倒置。21世纪的战争早就不是靠人海战术来达成战役胜利,高科技装备的不断进步本来就是淘汰这些老旧的兵器。


雏菊西瓜Peterpan


我国歼-6、歼7退役后共有5000多架,其中歼-6有3000多架、歼-7有1500多架。那么多飞机除了封存、进航空博物馆、给学校做教学品、还有就像题目所说的改装成无人机和靶机。然而事实上并没有全部改装。但是用无人机歼-6/歼-7挂载空对舰导弹,对舰艇、航母进行打击“天明”认为有点勉强,意义不是特别大。
去掉座舱的无人机?(图)

歼-6/歼-7改无人机存在的问题

一、机型老旧需对各部位进行加强和改装

用歼-6/歼-7是我国退役或者即将退役的二代机中的两种机型。因为使用时限过长、机型老旧,如果需要在退役的状态下进行无人机改装需要对其结构进行加强、飞控操纵要进行改装、如需要挂在反舰导弹还需要对其武器系统、航电系统都需要进行升级等,这中间是一个很繁琐的事情。

事实上歼-6改并没有将舱盖去掉(图)

二、歼-6.歼-7腿短是硬伤

由于机型结构构造的问题歼-6/歼-7的作战半径较短。歼-6航程1690公里(带副油箱2200公里)、作战半径680公里、升限17500-17900米、载弹量500公斤;歼-7航程1480公里(带副油箱能达到2000多公里)、作战半径600公里、升限18700米、载弹量1000公斤。从这两款机型的数据上看腿短是他们的硬伤。我国无人机翼龙最大航程能达到4000公里,最大续航时间能达到20小时。
歼-7也改无人机(图)

三、歼-6/歼-7隐形性差,无法进行近距离攻击只能作为发射导弹平台

从飞机的飞机的结构、外形上看,歼-6/歼-7改装无人机在隐形上没有采取任何处理,歼-6/歼-7的全金属框架很容易被舰艇雷达和护航飞机的雷达探测到,而歼-6/歼-7由于自身条件无法安装过大、先进的雷达,探测距离也短,所以歼-6/歼-7无人机根本无法对舰艇进行近距袭击。只能作为一个发射平台,通过预警机或卫星制导对舰艇进行攻击。但是如果数量多不计代价,却是可以用数量去代替质量对目标进行疯狂式的打击,这是任何一个对手都不愿意面对的一种战争模式。当然不到最后关键时候双方都不会愿意采取这种自损一千,伤敌八百的方式。


翼龙Ⅱ无人机(图)

我国无人机领域迅速发展

当然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在无人机领域,逐渐强大起来。如翼龙、彩虹、蓝剑、天眼、WJ-600等达到了30多种之多,应用在各个领域之中。如侦查、航拍、勘测等,特别是WJ-600这款无人机,据专家介绍具有隐身、可高速突防、能空中侦查、深入敌区进行对地攻击、对空打击等任务的无人机。装配光电侦查设备、合成孔径雷达等设备,反应速度快,的多用途战术无人机是可挂载反舰导弹,对舰艇进行偷袭的最佳原则。所以根本用不着歼-6/歼-7挂载反舰导弹去攻击舰艇。


WJ-600多用途无人机(图)

歼-6/歼-7老矣,尚能饭否?

当然,歼-6/歼-7虽老,但是还能发挥他最后的光芒!歼-6/歼-7改无人机也就是一种过度阶段和对退役飞机的一种处理方式,让废变宝,不让那么多飞机停放在那变坏,最大发挥老机的作用,给曾经为我国航空付出的歼-6/歼7找到了一个最好的归宿,在战场上发挥出他最后的光芒!
歼-6虽老当然能战!(图)



出图夕阳正应景,但歼-7仍在战场燃烧出最后的光芒!(图)

谢谢阅读!如有认同“天明”观点,麻烦点赞、关注支持,谢谢!如有不同观点或想补充的读者可以在下方评论区进行讨论!


墨家荊天明


将老飞机改成无人机,当然是可行,美国将退役的F4鬼怪战斗机,卸掉雷达,卸掉机炮,安装无人驾驶系统改为了QF4,作为靶机使用,而且,用战斗机改装成的靶机可以说是各国导弹最理想的靶标。



但是你指望将早就被淘汰的歼6和歼7挂载反舰导弹?

那就是完全不可行了。

至于为什么这样说,原因非常简单,

歼7系列战斗机没有一架可以发射中距空对空导弹,歼6系列战斗机有雷达的都没有几个。你让这些老飞机拿头扔反舰导弹?


真觉得苏联推崇导弹制胜论事,纯粹因为苏联领导人脑子进水吗?

在那个年代机载导弹尚不成熟,大多数飞机反舰依旧是靠铁炸弹,要么就靠水面舰艇逼近以后,使用反舰导弹。所以说苏联追求的就是,航空母舰提供安全区让飞航导弹核潜艇,飞航导弹潜艇,现代,再加上光荣级,基洛夫级等,装载了p500p700系列反舰导弹的战舰,发射反舰导弹。

仔细想想,可曾找到f14携带大直径反舰导弹的图片?甚至于时至今日,欧美国家用于打击水面舰艇的武器,要么鱼叉,要么飞鱼,总之一个比一个废柴。(所以说当年弓箭要么用轰炸机用反舰导弹,要么直接上核弹头)

就是拿歼6,歼7,改自杀式无人飞机,都要比改装成无人导弹运载机靠谱的多

毕竟自杀式无人机学的仅仅是拆掉航母拆掉导弹挂架,拆掉雷达,然后安装上操作系统上去接着就是无人机 然后再装上一些炸药,那就是自杀式无人机

但是指望用歼6和歼7改装反舰导弹发射机,那么还得先给它装上一个能够看到300公里以外水面舰艇的雷达,有这钱还不如直接造一个反舰导弹呢,因为就从这种改装规模,它可不比造一架新飞机便宜多少,有这钱还是用来升级现有的歼7e和歼7Ge吧


啸鹰评


这些年咱们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装备日新月异,许多老旧的二代、二代半战机如歼6、歼7、歼8的早期型号不断退役,于是乎,怎么处理这些退役战机就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

说实在的,歼7、歼8还好办,可以把它们进行封存,也可以改装一下卖给老外赚点外快。像朝鲜、孟加拉、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刚果(金)、坦桑尼亚等等第三世界的小国家还是派得上用场的。可歼6就麻烦了,毕竟太落后了,没什么人要了。

不过,网上倒有人指出,可以将它改装成无人攻击机,一旦打仗的时候让它们挂上导弹或炸弹去执行自杀式攻击的任务。甚至还有网友脑补了歼6无人攻击机出击的情景:成群结队的歼6挂载着各类导弹、炸弹飞向目标,先是发动导弹攻击,消耗敌人的武器弹药,然后是自己载着炸弹一头撞上去。在敌人一片混乱,弹药被消耗得差不多,疲惫不堪的时候,我们的歼10、歼11、歼20等战机杀到,“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这脑洞开得确实不错,但也就YY一下而已,要变成现实是不可能的。因为无论是从改装的成本、技术以及维护、使用等各方面来说,歼6改无人攻击机都是不靠谱的。

首先,我必需得说明,歼6改成无人机是可以的,但也只能改装成无人靶机而已。如果想要改装成无人攻击机,成本实在太大了,不划算。这怎么说呢?咱们都知道,歼6是机械操作的飞机,并不是电传操作的。假设你要把它改装成类似于翼龙2、彩虹4/5那样的察打一体无人机,你就得要对它进行脱胎换骨式的大改造。

要改什么呢? 首先,要把机械操作改装成电传操作。这里面就包括得编写一套飞行控制软件,得在机身机翼安装飞行感知系统,得在机上安装双向数据链、卫星通信天线、各种侦察、火控系统,还得有一套强大的计算机处理系统。有了它们,操作无人机的地面人员才能给它下指令,并根据安装在机身机翼各处的飞行感知系统采集的数据反馈到地面控制台才能判断这架飞机是否执行了你下达的指令。有了它们,无人歼6也才能实现搜索、发现、锁定并对敌方目标实施攻击。这么一大堆的东西塞进去,以歼6目前的布局显然是装不下的,必需得对它进行重新设计才行。比方说为了方便安装雷达火控系统、光电侦察系统、红外、微光夜视侦察系统,你就得将目前歼6的机头进气改成机腹或者两肋进气。

其次,目前歼6使用的是涡喷发动机,耗油量大,给它加满油留空时间也就一两个小时。如果在开加力的情况下,连20分钟不到就没油了。所以,必需得把它换成耗油量低的螺旋桨发动机。此外,气动外形改变了,你就得对它重新进行各种飞行测试、然后再定型。这么折腾下来,各种改装费用、研发费用、试飞费用,都够直接研制一架新飞机了。

最后,我们目前出口到中东的翼龙和彩虹系列无人机,高配版也就500万美元左右,低配版的两百多万美元,标配版的在350万美元左右。我们自己用的不会高于这个数。但歼6一翻魔改下来,各种费用加起来绝对不会低于500万美元/架。况且翼龙和彩虹系列无人机都是长航时的。在执行侦察、打击任务时,可以留空20个小时以上;如果单纯的执行侦察任务,留空时间更是超过30小时以上,航程达到5000公里。可歼6的航程能有1000公里就已经万岁了。两者一对比,谁更划算,还用得着说吗?

有人说了,没必要对歼6做如此深度的魔改,只要给它装上一套无线电遥控装置,让它变身巡航导弹就可以了。可这样的巡航导弹比二战时期德国的V1能强多少啊?在现代战场上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前些年,伊朗就用电子欺骗技术俘获了一架美军的RQ170隐身无人机。大家可以想像,RQ170这么先进的美军无人机都被俘获了,如果真到战时,在现代战争复杂的电磁环境下,所谓歼6“巡航导弹”能有什么用?别说敌人放电磁干扰了,说不定己方的各种电子设备一开机,它都要变成无头苍蝇了。 所以,从改装成本、技术和性价比来说,歼6改无人机不靠谱。

说完了改装,咱再说维护保养。开车的朋友都知道,车买回来后并不是就可以万事大吉了,你就算不开它,也要定期做维护和保养,要不然它就变成一堆废铁了。飞机也是一样。就假设说咱们把歼6无人机弄出来了,可它也得要维护和保养啊。咱就不苛求它能“随时可用”了,就要求它达到“短时间内可用”就行了。可它的维护保养也是要花钱的呀。它的发动机、各类电子系统、线路都要定期维护保养的。而这些工作可不是随随便便在街上拉个人回来就做得了的,得需要专业的人员才行。要维护保养网友口中的上千架歼6无人机,恐怕得要找上万名各类专业人才才行。每年给他们开的工资、奖金、福利,保养维护飞机所需要的材料、零部件、工具……,那都是一笔巨大的开支,不会比维护保养三四个歼10航空兵师少。而三四百架歼10的作战效能肯定要比所谓的上千架歼6无人机高得多。所以,从维护保养的成本来算,歼6改无人机也不划算。

最后,从作战来说,歼6改无人机也不划算。目前,无人机编队还是个难题。从阅兵式上可以看到,咱们的无人机接受检阅时都是装在车上经过天安门广场而不是像有人驾驶飞机那样编队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的。歼6严重依赖机场,留空时间短,又不能像有人驾驶的战机那样编队升空。为了防止它们在空中相撞,只能让它们一架一架的间隔一段时间再升空,给它们留出足够大的距离和间隔。可在战争时代,时间就是生命啊,前线的机场肯定会被各类战机和支援保障飞机停得满满当当的,哪里还有时间和空间给歼6无人机腾地方啊?闹不好它们来了不但没帮上忙反而还更添乱呢。 所以,把歼6装上个遥控装置改装成无人靶机是没问题,但改装成无人攻击机就不现实了。它们最好的归宿还是到军事博物馆、公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做展示;其次是改装成无人靶机,用来测试武器的威力以及给部队演习时打靶之用,发挥最后的光和热;最后当然是拆了回炉了。


血染战旗红


不可行!理由如下:

当年的歼-6无人是无奈情况下的无奈之选。2004年、2005年,“彩虹”与“翼龙”才刚刚立项,离服役还差得远。由于斗争形势紧迫,有一批歼-6战机的确改成了无人机,并部署在了东南方向。一架歼-6无人机可以挂载8枚小型普通航空炸弹,飞抵目标一次性投下去,使命也就完成了。即使不能有效攻击地面目标,消耗对方昂贵的地空导弹也是相当划算的。歼-6无人机可以跨越200公里的海峡形成巨大军事与心理压力。所以说,如果不是战争迫在眉睫,不会选择将老旧的歼-6/7战机改为无人机。

歼-6无人机

改装技术难度大,似乎是重新制造一架无人机。歼-6\\7战机使用液压传动系统人工驾驶飞行,无人机驾驶系统必须完整设计飞控系统与伺服动力系统,成本极高,不亚于一架现代无人机。

系统越复杂,越容易出问题。歼-6/7战机服役了三四十年,技术状况早就堪忧,可靠性并不高。三四十年的技术与现代无人机技术兼容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再给歼-6\\7加装侦察、航电与武器系统电子设备,电力供应与载重也很难支撑。

歼-6无人机

歼-6/7战机作战半径只有600至800公里,滞空时间不超过2小时。特别是滞空时间只有现代无人机的1/10,完全不能发挥长时间侦察与攻击的作用。更要命的是,歼-6的载重只有500公斤,根本挂不了一枚空射型鹰击-83反舰导弹(900公斤);歼-7G的载重是1500公斤,也只能挂载一枚鹰击-83反舰导弹,效率太低。

不能自主作战的无人机,战斗力将大打折扣。给歼-6\\7战机重新换装航电、侦察系统是非常不经济的,那么歼-6/7无人机升空后,必须依赖军舰、预警机等其他平台提供战场情报与引导攻击。

“云影”大型无人机可挂反舰导弹

“翔龙”大型无人机

当然,空射型反舰导弹有明显的增程效应,无人机携带反舰导弹将是未来海空作战的一个重要方向,舰载无人机、隐形无人机,以及超大型无人机都是优异的攻击平台。


红龙军团长


从目前的战场形态来看,可行但不可取!意思很简单,将它们改造成低成本的无人机很简单,但是它能发挥的功效很有可能不及改装费用!我是军武奇兵,本文将给大家带来最详细的分析!

在一月份的时候俄罗斯的“猎人”无人攻击机现身并没有多长时间,但是它的出现给许多人带来了诸多疑虑,甚至有人一度认为它是俄罗斯的“六代机”。当然俄罗斯一再宣称它只是一款亚音速的无人机,但是它的许多特点未免让人有些“不能小觑”。首先它的个头够大,足有20吨。其次它装备了和苏-57战斗机一样的发动机,极有可能会超音速飞行。最后它是一款隐形无人攻击机。仅这三点包含的东西就许多!

可以看到巨大的铲雪车都没有猎人无人机大

在多年之前我们中有许多人可能都听到过将老式歼6/7改装成无人机的战法,它们可以进行无人攻击或作为马前卒“趟地雷”、挡子弹、扰乱敌人视听,为后面真正的战斗机开路,然而就目前来看这确实已经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第一点,虽然这些无人机有一定的数量优势,但是在现在密集的防空火力打击下这些恐难奏效。第二点,改装的难度和程度。第三点,敌人的制电磁权会不会让它们纷纷失灵。

歼6/7不具备隐身能力,而且飞行速度也较慢,如果大改已经没有必要,被击落后得不偿失。小改则发挥不了太大战力,可能成为鸡肋,有可能不到目标空域就被悉数击落。

所以这里要特别提到一点,那就是隐身性能。如果有一定的隐身性那么还有可造之力,但是如果就这样改装一下挂上反舰导弹进行对海作战绝对没有这么容易。预警机会在反舰导弹的射程外发现它们,最先进行拦截的将是敌方舰载机和远程防空导弹,而这意味着这些毫无空战能力的“无人机”将面临灭顶之灾,敌人甚至可以用机炮将这些无人机打下来。

即便如此,歼6/7这边的改装必须要智能化,这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设备,它们改装后需要统一的控制和指挥,由大型预警机操作最为可靠。敌人在接触这些“无人机”后马上就会将情况报告指挥部,那么如果来了电子战飞机,这些通过遥控操作的飞机就会受到强烈电磁干扰,可能出现乱飞或者接受不到发射指令等情况。

俄罗斯苏-57尾翼的喷绘一直让我们产生某种联想,也许六代机是“主机”控制“无人机”的协同作战的时代,但是无人机必须要有一定自行处理任务的能力,也就是人工智能水平必须达到新的高度。

所以歼6/7改造之处最大的缺点就是缺乏隐身性能,在未来作战更不会出现以数量而取胜的,隐形突防才是王道。而唯一能起作用的地方就是没必要进行挂弹改装,只要能控制它们起飞,达到混淆敌军雷达视听的效果,战斗机隐秘在机群中伺机攻击,这样才是唯一可取之处。

最后我们再致敬一下这些曾经的老将,为我们国防事业做出的贡献!

我是军武奇兵,欢迎您的交流与观点,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战武奇兵


为什么老盯着歼6、歼7不放呢?中国缺这点钱吗?这种想法令人深恶痛绝。


这种老式战斗机,挂载能力差,起降能力差,还必须占用宝贵的机场空间。可以说,将这些改装无人机用于战争,只有坏处,没有好处。特别是,有时候前线机场往往就那么几个,战斗机容纳数量可能只有两百架,难道还要腾出一百架放这些低效的改装无人机吗?



随便哪一款新型无人机,比如彩虹系列、翼龙系列等等,都不会挤占军用机场,只需要简易跑道甚至普通公路。而且,载弹量、起降能力、续航能力、操控性都优越的多,而且还可能更便宜!



仅以彩虹和翼龙来说,滞空时间高达12小时以上甚至一整天,可以持久地控制战场。然而,歼6和歼7的飞行时间不过是一两个小时,高速飞行时还要短,只能做短促突击,作战灵活性和作战价值都低得多。而且,歼6和歼7也就是能带几个炸弹而已,挂反舰导弹?配套的导航和火控系统,包括反舰导弹本身,都可能比飞机贵。


所以,饶了六爷和七爷吧,真不差这点钱。都今天了,我们还非要拿用过的手纸做浆糊?这是贪小便宜吃大亏,费效比远不如真正的攻击无人机。(陶慕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