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8 中国竹笛名家——俞逊发 篇

著名的笛子演奏家俞逊发(1946年1月——2006年1月),是建国以来南派笛子演奏风格的继承者,也是新中国第二代笛子演奏家的带头人,他是第一位成功探索南北派竹笛演奏风格,并将二者融为一身的演奏家;第一位在北京音乐厅举办笛子独奏音乐会的笛子演奏家;第一位通过比赛获得中国第一笛的演奏家;第一位发明“口笛”,并将“口笛”音乐艺术搬上艺术舞台的演奏家;第一位开办“笛文化研究所”的音乐理论家;第一位与世界各国笛子演奏家举办“即兴演奏音乐会”的中国笛子演奏家;第一位使笛子曲在国内民族器乐独奏曲创作比赛中获一等奖的作曲家。他和彭正元作品的《秋湖月夜》是国内唯一成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的笛子创作曲目。同时,他也是迄今开发笛子演奏技术最多的音乐家。俞逊发先生不仅为我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也为新中国竹笛音乐艺术系统工程建设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946年1月8日,俞逊发先生出生在上海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童年的清贫,并未压抑住他活泼爽朗和机敏性格,以及对音乐时常流露出极强的模仿能力。

童年,俞逊发先生曾在一座关帝庙开办的夜书班中学习过。寺庙内僧人做功德的丝竹管弦之音日日缭绕于耳,沁润着他童年那片急待开垦的赋有音乐才华的处女地。

如果说,寺庙内的丝竹管弦之音开启了他的音乐天赋之窗,而一只价值仅为两角钱的竹笛,则为他的音乐才华生出了起飞的翅膀——每天放学路遇的一位卖笛人吹奏的笛声,令他心旌摇动,俞逊发用他积攒了多日的二角钱买来一支竹笛。经过一段时间的玩弄,天生灵性的他,在学校和弄堂里已小有“名气”。

经过努力,12岁的俞逊发加入了上海“红孩子业余艺术团”。次年,我国南派笛子大师陆春龄先生慧眼识才,将其收于门下。1960年,上海民族乐团招收随团学员。为了梦想,更为了缓解家中窘迫的生活境况,14岁的俞逊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民族乐团,开始了他梦寐以求的艺术之路。

乐团浓厚的艺术氛围,为他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优质的学习条件。他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在先辈们的教诲和影响下,他懂得任何一个事业上有成就的人无不都是用勤奋和钻研换来的;任何一个事业上的天才也无不来自于勤奋和钻研。因此,他在练习笛子时异常刻苦。晨星未落,他笛声已起,月上中天,他笛声依旧。每天十多个小时,笛不离手,曲不离口,春去秋来,日复一日,他如同一位痴迷的攀岩者,一步一步,向着竹笛演奏艺术的高峰执著地攀登着。时至今日,当笔者在采访俞逊发的同事、先辈、同行、学生和家人朋友如陆春龄、闵惠芬、王铁锤、詹永明、唐俊乔、刘一、刘波、王益亮等人时,均对俞逊发的勤奋和钻研赞叹不已。

16岁时,俞逊发笛艺已初露峥嵘。1962年第三届“上海音乐之春” 音乐会上,他完美的演绎了笛曲《欢乐歌》和《喜报》,获得了该届音乐会最高奖——“优秀表演奖”。

在俞逊发先生的笛艺之旅中,曾有幸得到冯子存、刘管乐、赵松庭等竹笛宗师的指导。他不仅传承了大师们的绝艺,汲取了大师们的精华,且随着自身文化底蕴的不断加深,对笛子演奏艺术亦有了独特的见解。

通过大胆的尝试,精心的研究,俞逊发先生在前人陆春龄、赵松庭、冯子存、刘管乐、王铁锤、刘森等演奏家探索南北风格的基础上,对传统竹笛的演奏理念做了有益的革新。即在不破坏原有演奏风格的前提下,将南北两派的竹笛演奏特点与技术进行了科学、系统和有机的融合,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演奏风格。正如他借用佛学中的一句话:“迷时师渡,悟时自渡”。他不但能吹奏《欢乐歌》、《鹧鸪飞》《三五七》等细腻含蓄的江南风格笛曲,《五梆子》、《扬鞭催马运粮忙》、《牧民新歌》、《荫中鸟》、《牧笛》等高亢粗犷的北方笛韵也同样驾驭自如。可以说,俞逊发是众多探索我国南北两派竹笛演奏艺术风格中成功的第一人。

1975年,中国艺术团成立之初,俞逊发先生凭借其高超的演奏技术,南北兼容的演奏风格,征服了所有评委,成为了中国艺术团的一名演奏员。同年,与当时全国选拔出来的各专业的佼佼者一道,参加了新中国第一部中型专业电影歌舞片——“百花争艳”的拍摄(《东方红》属音乐舞蹈史诗)。片中,俞逊发高质量地完成了独奏和伴奏的任务。该片的问世,在当时影响热烈,并风靡全国。也正是百花争艳的问世及他在片中演奏的《歌儿献给解放军》、《扬鞭催马运粮忙》和口笛曲《苗岭的早晨》,全国的音乐界及音乐爱好者认识了俞逊发。

1984年1月16日,俞逊发先生在北京民族宫举行了“俞逊发笛子独奏音乐会”。本次音乐会,是建国以来第一次真正公开的、以演奏笛子音乐为目的的独奏音乐会。俞逊发先生不仅将《三五七》和《喜相逢》等具有传统的南北方特色的乐曲一并搬上了舞台,笛曲《秋湖月夜》、《汇流》等一批新作品的展示,诠释了他对当时笛子音乐发展的前瞻性。同时,音乐会还掀起了人们对笛子音乐艺术的思考,为后来的演奏家能够举办不同风格、不同设想的独奏音乐会,和为此而创作大量的曲目开辟了先河,为竹笛艺术在创作、演奏等方面的科学系统性的发展,特别是南北演奏技术的交融起到了率先垂范的作用。俞逊发先生曾说:“艺术必须以民族魂为根基,才不容易被异化”。为此,他常深入到民间,学习昆曲、婺剧、绍剧、河南梆子、京剧、囊玛、花儿、信天游、二人台等各种戏曲和民歌,了解乡土文化,使他的音乐始终保存着浓郁的民族风味。同时,俞逊发不时汲取西方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他演奏的朱践耳先生作曲的《第四交响乐》,于1990年秋荣获第十六届瑞士“玛丽-何塞皇后国际交响乐作品”大赛奖,这是中国人乃至亚洲人有史以来第一次荣获该项大奖。该曲灵活地运用西方现代作曲的技法,并借鉴吸收了中国民族音乐的表现手法。俞逊发先生将竹笛极富民族特色的韵味发挥的淋漓尽致,且与西洋弦乐器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副大千世界丰富与深奥的画面,使整部作品具有极强的哲理性、民族性和国际性。

中国竹笛名家——俞逊发 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