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4 宋朝大將狄青,出身低微因平定叛亂而成名,最終鬱鬱寡歡而死

對於北宋這個朝代,很多人都是比較瞭解的。不管是發生的史實,亦或者存在的名人大家,我們都有所耳聞。其中有一個稱得上國家英雄的人,就是狄青,從小到大不管是課文還是閱讀書之中,對於這個人的具體描述不是非常多,但是對於他的一生,卻很少有人瞭解的非常透徹,但是即使是現在,對於他死亡的原因,一直都算是不為人知的秘密。

先細細分析一下狄青的整個人生,在戰爭開始之初,他只是一個負責衝鋒陷陣的小士卒罷了,但是因為其作戰風格勇猛,而且軍事謀略才能比較出眾,之後被尹洙發現,並和他進行了多次的談話。在談話的過程之中,狄青的戰略能力讓他感覺到驚訝,認為這不僅僅是一員猛將,更是完全可以帶兵征戰的虎將。

宋朝大將狄青,出身低微因平定叛亂而成名,最終鬱鬱寡歡而死

因此尹洙將這個年輕人,推薦給了當時的范仲淹等人,一時之間,朝廷之中的眾多大臣,都非常的看好狄青。在多方面的重視之下,狄青的各項能力得到了鍛鍊,更是有幸學習到了《左氏春秋》等書,因此軍事能力得到了非常全面的發展。

之後的人生就像是開掛一樣,狄青多次平定叛亂,並且因為自己超前的戰略眼光,幫助當時的朝廷解決了很多難題,就這樣成為了功高名厚的一員大將,手握兵權。

按理來說,這樣的功臣對於君王來說是非常值得信任的,在加上這個人天性謙虛低調,非常的樸實,在朝廷之中並沒有因為張狂而為自己帶來政治敵人。所以很多後世的史學家都認為這樣的大將,在當時必然是順風順水,人生美滿的。

宋朝大將狄青,出身低微因平定叛亂而成名,最終鬱鬱寡歡而死

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因為種種原因,他的官位一再降低,最終因為嘴上長了毒瘡,不過五十的年齡,就走上了黃泉之路。

所以對於後世來說,更多人都認為他真實的死亡原因,是抑鬱。畢竟對於古人本身而言,想拜託自己的平民身份,最好的方法不外乎做官為將。而狄青更是將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極致,成為了一朝重臣,對於他自己而言,人生彷彿就此改寫,擁有了自己之前完全想象不到的美好生活。但是卻因為一些小事,不斷的被降級發配,其中的心緒跌宕,對於沒有經歷過的人來說,完全是不能想象的。

宋朝大將狄青,出身低微因平定叛亂而成名,最終鬱鬱寡歡而死

因此他因為這些人生經歷,對自己的前途命運充滿了疑慮,是完全說得通且合理的。對於正常人來說,人生之中這樣的大起大落,實在是沒有辦法去徹底接受。因而深陷抑鬱之中,最終鬱鬱寡歡而死,才是他生命終結的最根本的原因。

說到底,還是和當時的社會風氣有非常大的關係。通讀歷史之人都明白,宋朝是一個非常輕視武將的朝代,很多名將虎將,最終的結局都讓人感覺到悲嘆惋惜。即使狄青本人並不是張狂無理之輩,但是因為權利一天天的增大,多多少少引起了同僚乃至皇室的恐慌。畢竟口說無憑,沒人會相信他到底有沒有反骨,更沒有會去相信他就這樣甘願當一輩子的武夫。

宋朝大將狄青,出身低微因平定叛亂而成名,最終鬱鬱寡歡而死

正是因為這樣的猜忌,讓朝廷眾多大臣選擇聯合起來,共同想辦法將他的權利不斷消弱,地位不斷降低,最終下放到陳州,孤獨終老不說,抑鬱而死的結果,實在是令人感覺到一種悲慘。

作為一個後世之人,我們沒有辦法去決斷當時朝政走向的錯和對,只能對像狄青這樣有著悲慘晚年遭遇的忠誠之士,送上自己的惋惜之情。就算是現在的社會,每年因為抑鬱症而失去生命的人,其數量也完全不在少數。這樣的死因,對於如此功成名就的大將之才來收,不可謂不是一種殘忍。

當然了,雖然在他逝去之後,宋神宗還是對這位名將送上了皇家的敬意,將其畫像放到自己的皇宮之中,並且親自為他撰寫祭文。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之下,這樣的待遇無疑已經是非常好的了,因此由此來看,狄青確確實實為宋朝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勞。

雖然最終的結果還是讓人容易接受,但是其跌宕的人生,對於後世來說絕對是有著巨大的警示作用。一代名將卻因朝政的輕視武將,悲慘落得一個抑鬱而終的結果,再加上其事件相比起眾多著名史實顯得毫不起眼,對於這個偉大的國家英雄,其實我們都應該牢牢銘記,關於他的一生,更是值得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