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最逆襲的“初中生”譚建榮:從普通工人到中國工程院院士

很多人認為在體制不太完善的建國初期,出現了很多人才破例成長的案例。有人把這歸於時代的福利,但不能不說,個人的實力和努力在這裡發生的作用更加重要。在那個年代,因為物資匱乏,牛人的堅持遠比我們想象得困難,然而他們仍然創造出了奇蹟——既是個人奇蹟,更是國家奇蹟。

譚建榮院士就是這樣的人物。命運的軌跡似乎從出生時就已經軋好,然而,卻生生憑藉自己的努力走出了另外的人生。

譚建榮,男,1954年10月出生於浙江湖州。1969年,進入湖州機床廠當普通工人。1982年,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機械工程和電子工程兩個專業畢業,升格任湖州機床廠技術員。1985年,考入華中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工學)。1987年,跨專業考上浙江大學數學系博士。1992年,晉升為副教授。1994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1995年,晉升為博士生導師。200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寧靜致遠”、“上下求索”,這分別出典於諸葛亮《誡子書》和屈原《離騷》的八個字,並肩站立在“浙江大學工程及計算機圖形學研究所”、“浙江大學國家工科基礎課程工程圖學教學基地”兩行大字的上方浙江大學校標的兩側。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主任譚建榮教授說,“這個佈局是我設計的,這八個字,也可以說是代表了我對人生、對事業的理解和追求。”

確實,各種各樣的研究所、基地、實驗室的“牌”,在大學校園裡是最平常的景觀了,但把“座右銘”標識在“牌”上,不可不謂是一道獨特的風景。沿著這道獨特的風景,認識創造這道風景的人——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也就不難了。

最逆襲的“初中生”譚建榮:從普通工人到中國工程院院士

蘆葦杆房裡求學,一直讀到博士學位

譚建榮今年65歲,這個年齡段的人,都能理解什麼叫“求學無門”。1970年,譚建榮16歲正逢中國一個特殊的時期,沒書讀了,初中畢業的他只能進湖州機床廠當了機械工人。

艱難的經歷,頑強的毅力和對科學始終不渝的追求,使他鑄就了孜孜不倦的好學,好鑽研的性格。當時譚建榮的住所只有五、六個平方,事實上只是用水鄉最多見的蘆葦杆在樓梯下隔出了一片相對獨立的空間,在這裡,他邁出了求知的第一步。在大多數人還對“高等數學”知之不多的時候,他自學了大學課程,做完了《數學分析7000題》。在小屋的牆上,數學公式和圖表是陋室最美的裝飾畫。

在中央廣播電視大學開始招生的時候,他成為電大首屆學生,邊工作邊學習,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使他對機械工程和電子工程都充滿了興趣,他在三年中修完了兩個專業的課程。1982年,譚建榮電大畢業,此時他已升格為廠裡的技術員,在與他一起進廠的同齡人看來,人生就將這樣順流而下,也很不錯了。

然而就在此時,他決心重回大學。直接跳過大學本科,報考研究生。1985年,譚建榮憑著成績上的強勢彌補了學歷上的劣勢,以同等學歷考入華中科技大學,成為該校機械學專業的研究生。這不是一張普通的研究生入學通知,因為:譚建榮從沒踏進過高中的校門,也沒讀過大學本科!

1987年,他從華中科技大學畢業後來到浙江大學工作。7月11日,譚建榮到浙江大學報到,學校按常規通知他8月31日開始上班。他一想,還有一個半月的時間,不能就這麼無所事事,就徑直找到了當時的機械系,要求提前工作。當晚,他便在教學樓的一個倉庫裡住下了,第二天就參與了教研室老師們的科研。“白天和同事們一起,晚上就一個人在倉庫繼續幹。”這一干就是20年,而且20年不變,一天三個單元時間,上午、下午、晚上,只要不出差,同事和學生都可以在研究所見到他,從年初一到年三十,天天如此。同事們說,他成果累累不是偶然的。

最逆襲的“初中生”譚建榮:從普通工人到中國工程院院士

在浙大,譚建榮師從梁友棟教授和彭群生教授,攻讀了應用數學的博士學位,1992年,破格晉升為副教授,1994年,他獲得了首屆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在49位獲得者中,譚建榮是為數不多的中國培養的博士學位獲得者和副教授技術職稱,在中南海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以連續的出色成果,譚建榮相繼被特批為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指導教師。

解決大批量定製問題,讓國產產品打入國際市場

“不斷學習和不斷提高是人生永恆的主題。”譚建榮說,“在浙大20年了,我只是換了種方式學習,通過研究來學習。所謂研究就是不斷提出新問題、解決新問題。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困難,也只有通過學習才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從工程實際出發,不斷髮現問題解決問題,再返回工程應用的方式,就是現在譚建榮作為一個學者的學習方式。

譚建榮主要從事機械設計及理論、數字化設計與製造方面的研究。進行了大量的企業調研,尋找應用中的問題。在與企業的長期接觸中,譚建榮發現,國產機械產品的開發週期較長,導致在國際競爭中處於劣勢。“產品設計階段決定了產品生命週期累計成本的70%-80%,對定製品的交貨時間、總成本和質量都有重要影響。”在對200種國產機械產品的抽樣中,這些產品的平均開發週期長達18個月,而在美國,由於運用了“大批量定製”技術,早在1990年,產品的平均開發週期便只需3個星期。這一差距,促使譚建榮下決心找出實現“大批量定製”的奧秘所在。

最逆襲的“初中生”譚建榮:從普通工人到中國工程院院士

經過建模和多次反覆論證,結合國產重要裝備和國內企業的特點,2002年,譚建榮團隊提出並用軟件實現了批量與定製相結合的大批量定製的技術體系,形成信息化的大批量定製設計製造系統,可實現大批量定製的高效率低成本設計製造,為解決設計個性化與低成本之間的矛盾提供了保障。這一科研成果在企業應用後,大大擴大了企業的產品種類,如使以往需要半個月才能完成的電梯設計方案縮短到4個小時就可完成。

對大型訂單定製的設計時間也由原來平均42小時縮短為6個小時,設計週期達到了國際同等先進水平,企業產品也因此打入了國際市場。譚建榮院士的成就對於中國產品出口、與國際產品站在同一根起跑線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針對製造企業的需求,譚建榮又提出整數維與分數維相結合的特殊狀態建模與數學樣機集成技術,在一批關鍵產品和重工軍工項目中得到成功應用,他提出的數值與幾何相結合的複雜裝備多部件關聯、多層次配置與多參數分析計算設計技術,從設計上提高了裝備產品的整體性能,在國產重要裝備設計中成功應用。發表的論文被引用1600次,其中代表性的48篇論文他引746次。

在過去的20年中,譚建榮將自己15年機械製造企業的技術工作經驗與理學博士的理論基礎相結合,將理論研究與工程應用相結合,將工程科學研究與工程教學相結合,為我國產業的信息化建設做著自己的貢獻。他說“成績只代表過去,即使是院士,主要任務仍是推進科學發展,為實現我國傳統制造業的信息化、現代化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