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小麥已進入拔節孕穗期,如何管理才能高產?

用戶68576565


小麥拔節期如何管理能高產?

很高興收到悟空問答的邀請回答這個問題,歡迎大家閱讀。

田間小麥50%總結間基部深長兩釐米,進入拔節期。

小麥拔節期後,小麥生長明顯加快,這是小麥對水和肥料敏感的時候,也是疾病和昆蟲頻繁發生和和預防的關鍵時期。

小麥拔節期的管理應以強睡大睡為重點,提高產量關鍵點。

1,化肥的控制,拔節初期控制基部節,防止氮肥增加誘導,基部節間倒伏,對於田地裡密度不大的部分或者播種較晚的長勢不怎麼好的部分,不要去施肥。

拔節期追加施肥。

2,小麥基節間固定後,小麥業主適時施用拔節肥,以區別小麥幼穗形成大穗一般肥料充足一畝尿素8~15公斤,一畝追施不足。高氮磷鉀複合肥20~30公斤。無追加肥料,小麥返青,拔節施肥。

3,防蟲防害,拔節期是小麥紋枯病,蚜蟲和小麥蜘蛛等病蟲害的發生期,並租10%地塊與輸血或苯甲丙環銼時間率,噴施藥劑控制,但朱雅亮500以上選擇,吡蟲啉劈蚜酮或蚜蟲。

4,水分的管理,小麥拔節後需水量增加,但田間水分積累或土壤乾旱均不利,影響又水分化,注意做好田間清溝瀝水,避免與日天氣多,田間積水致害,影響小麥拔節後,自破口前高溫乾旱,土壤水分不足,田塊及時與傍晚或清晨進行灌膠,澆水不能過多不宜漫灌。





我是陳久


小麥拔節期的水肥管理十分重要,它關係到小麥以後的豐產豐收,但小麥拔節期的管理是一個綜合的技術管理過程。

先說一下小麥撥節期的概念,當麥田一半以上植株莖部第一節露出地面1.5--2釐米時即視為小麥拔節期,小麥從營養生長開始轉向生殖生長。那麼在小麥拔節期應該有哪些具體的管理技術呢?

一,小麥拔節期的時間。

在華北和黃淮,一般春分前後,平均氣溫10℃時進入冬小麥的拔節期,這時小麥節間長出地面2㎝左右,開始分化出有效分櫱和無效分櫱,並進入小麥整個生長髮育階段的最快最旺盛的時期,幹物質積累也進入迅速增長階段,所以加強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二,小麥拔節期技術管理。

1.主要管理宗旨,促苗早發。

在小麥在拔節期,根據苗情,控制或促進春季分櫱。這個時期植株莖稈和葉片生長迅速,同時開始分化幼穗,這時要補充小麥生長髮育所需要的各種營養成分,通過“促控”結合,協調地上部與根系生長關係。管理上要做到分類管理,科學肥水管理,控制病蟲害,提高小麥成穗率,為高產打下堅實基礎。

2.正確的肥水管理。根據苗情,施肥澆水。若群體正常,葉色變淡,這時可結合澆水每畝施速效氮肥10~15公斤;若小麥青苗旺盛,葉色深綠可推遲施肥澆水;若小麥乾旱、長勢較差、脫肥、苗不足,應提前至拔節前施用,可適量多施,追肥後及時澆水。總之,既要防止脫肥早衰引起穗少粒少而減產,又要防止過肥過旺,引起倒伏而減產。

3.及時早中耕,有利於增溫保墒促早發。立春以後,土壤蒸發量逐漸加大,小麥生長需要大量水分,而中耕劃鋤可保墒增溫,同時也可以消滅越冬的雜草。對於旱田,要鎮壓與劃鋤結合,提墒保墒,趁早春土壤返漿或降雨期溝施尿素每畝10公斤。

4.抗旱防澇,注意倒春寒。

麥田乾旱及時澆水,澇時及時排水;為防倒春寒,可提前澆水來保持地溫恆定,減小低溫危害。也可及時噴施葉面肥,有利提高植株抗性,及早恢復生長。

5.預防小麥倒伏。

小麥拔節前噴施多效唑,可降低株高,使莖杆粗壯,不易倒伏,同時可結合澆水適量施肥,有明顯的增產作用。

6.病蟲害防治。

主要防治對象包括鏽病、紋枯病、白粉病、麥蜘蛛、蚜蟲等,鏽病可選用三唑酮、烯唑醇等;紋枯病可選用噻呋酰胺、戊唑醇、井岡黴素·蠟芽菌等;麥蜘蛛可選用阿維菌素、噠蟎靈、乙蟎唑、高效氯氟氰菊酯等;小麥蚜蟲可選用吡蚜酮、啶蟲脒、氟啶蟲胺腈、噻蟲嗪等藥劑。

7.禁止使用除草劑。小麥在拔節期植株比較脆弱、敏感,抗旱、抗澇、抗寒、耐鹽鹼能力大幅減弱。這個時期使用除草劑,會產生不可逆的危害,輕者抑制小麥的生長,重者可使分櫱死亡,造成大幅減產,得不償失的,這個一定注意!

以上就是小麥拔節期的具體管理技術,希望我的文章對您有所幫助。








米濛


小麥拔節期是小麥生長的第二個吸肥高峰期,也是需肥零界點。此期的管理目標是提高成穗率,爭取壯杆孕大穗,防止小麥後期出現早衰,主要採取澆好水、施好肥及防好病蟲害等措施,為豐產奠定基礎。

小麥拔節期的水肥管理要因地制宜、看苗管理。對返青期沒有進行春季水肥管理的一、二類麥田,應在拔節初期追肥澆水。對地力水平高的一類麥田和群體偏大的旺長麥田,可在拔節中後期追肥澆水,以控制徒長,防止倒伏,促穗大粒多。追求高產的田塊,應追施鉀肥。對於墒情不足、生長差的麥田,應早澆拔節水,可以保穗、促花、增粒。

此期要注意防範“倒春寒”,在降溫前及時澆水,若一旦發生凍害,要抓緊時間追施速效氮肥和澆水,及早噴施復硝酚鈉、蕓薹素和磷酸二氫鉀等生長調節劑、葉面肥,促進小麥儘快恢復生長。

雲眾地服務宗旨:幫助農民科普種植技術知識,解決農民種植的難題。更多種植技術知識,歡迎關注【雲眾地】。


雲眾地


小麥拔節期是小麥整個生育期中最關鍵的時期,是小麥能否順利完成後面幾個生育期的重要過渡期。

這一時期也是小麥需肥高峰期,我們提倡的返青水適當晚澆就是為了保證拔節期的水肥供應。此期應該加強小麥肥水管理,以便保證後期的小麥孕穗、抽穗、開花、灌漿、成熟的關鍵。

1、施肥。拔節期施肥要根據田間生長生長狀況因地制宜,群體較弱的地塊應該在返青期即大水大肥,促進小麥有效分櫱的形成,增加田群體密度。

對生長比較旺盛,密度較大的地快應該適當減少施肥量和澆水次數,以免因為生長過於旺盛群體密度較大引起倒伏和白粉病、鏽病的發生。

2、澆水。拔節期不建議澆大水,尤其是群體較密長勢過於旺盛的地塊,如果有條件可以採取滴管或者噴灌,但是切忌大水漫灌,

3、病蟲害防治。小麥拔節期也是各種病蟲害的高發期,此期主要病蟲害有麥葉蜂、蚜蟲、金針蟲、紋枯病、白粉病、鏽病、根腐病、全蝕病等,所以此期病蟲害的防治必須要做到及時全面。


人已醉夢難醒


小麥進入孕穗期後,是否用心正確管理,對於最終產量的影響還是很大的,一些朋友,想去好好管理,但是又不知道怎麼去管理,所以,針對此問題,小幫手就給大家說說,小麥進入孕穗期後,都應該做哪些事:

1、追肥

這裡說的追肥也就是俗稱的追穗肥,有人說,我在返青期或者是拔節期,已經追過一次尿素了,這時候還用在追施嗎?一般情況下,是不用的,追肥一次即可,但是對於土壤貧瘠的地塊,一次追肥所提供的營養不足以維持小麥的正常生長,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再次追肥,同時葉片噴施的葉面肥,也少不了。

2、水分

相信大家澆返青水的比較多,但是,小麥在孕穗期時,對於水分的需求是很敏感的,也就是說,這時候小麥是非常需要水分的,看有些朋友留言說,他們當地從過了年以後,還沒有下過雨,土地比較乾旱,這時候即使澆了返青水,也要在孕穗期繼續澆水,不過,事情都有兩個極端,對於那些這時候經受連陰雨天氣的地方,注意田間不要有積水,及時排水,以免發生漬害。

3、病蟲害

病蟲害的防治要跟上,小麥孕穗期時候,病蟲害的爆發也是比較厲害的,比如病害,條鏽病、白粉病,蟲害如蚜蟲等,一旦發現病害蟲害,一定要在初期進行防治,特別是病害,如果是條鏽病的話,可以用丙環唑、三唑酮等唑類殺菌劑防治,而蚜蟲就很好防治了,常見的用吡蟲啉、功夫即可。

綜上來看,其實都是常見的管理措施,只要勤快,小麥的產量指定少不了,但是,說到這,小幫手給大家說一個情況,就是我們這邊經常發生的:我們這邊很多種植小麥的農民朋友,往往過了年澆一次水、打一次藥,然後就不管了,該出去打工的打工(等到麥收再回來),該做生意的做生意,這種情況下,如果地裡小麥出現了問題,該怎麼辦呢?

【我是農民的小幫手,感謝您的關注和點贊,查看更多小麥高產植保技術】


農民的小幫手




拔節孕穗期是決定小麥成穗率和結實率、爭取壯稈大穗的關鍵時期,也是春季管理的關鍵時期。所以,要抓好以下幾項技術措施:

一、施小麥拔節肥。要看苗、看種、看地來巧施拔節肥。(1)看色:拔節時葉色濃綠、莖稈白嫩細軟的小麥不能施;葉色比拔節前稍退淡的小麥可適量施;葉色發黃、莖稈發紅的小麥要多施。(2)看葉:葉片大的不能施,葉片上挺且窄小的要多施。(3)看品種:矮稈、耐肥、抗倒的,可適量施;高稈、不耐肥的,要少施。(4)看地:底肥不足,地力差的田地,可適當多施;地力肥、後勁足的田地,不施或少施;拔節前苗已發黃坐蔸或葉尖枯萎的可提早施。

二、拔節肥的施用要適量。(1)起身肥:凡小麥前期生長量不足,密度低的弱苗必須及時追起身肥,一般於拔節前10~15天每667平方米(1畝)追尿素7千克;壯苗、旺苗不施肥。(2)拔節孕穗肥:拔節肥的施用數量要根據品種的耐肥性及植株的前期生長情況進行,已達到壯苗標準的每667平方米可追尿素35千克;旺苗不施,弱苗適當增施。對於沒有施拔節肥的,孕穗有缺肥症狀時,要施孕穗肥。一般在旗葉露尖時,每667平方米追尿素23千克。

三、抗旱防漬,保根護葉。小麥漬害是由地表水、淺層水和地下水引起的,其中淺層水危害最大。故要做到溝直底平,溝溝相通,做到雨住田幹,雨天排明水,晴天排暗水,降低地下水,改善土壤通氣條件,為多雨環境下的小麥生長創造良好的土壤環境。



四、預防倒春寒 小麥拔節以後,抗寒能力減弱,若此時發生倒春寒,輕者只危害葉片,受凍部位多發生在葉尖或葉片的一段,受凍部位好像開水燙過一樣,經太陽光照射後便逐漸發黃乾枯:嚴重的幼穗受凍,受凍小穗會出現不孕,影響小麥的產量。因此,對於倒春寒要積極預防,發生後要採取措施及時補救,力爭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一是灌水預防倒春寒。由於水的熱容量比空氣和土壤熱容量大,在寒流到來之前澆水能使近地層空氣中水汽增多,發生凝結時放出潛熱,減小地面溫度的變幅。同時,灌水后土壤水分增加,土壤導熱能力增強,使土壤溫度增高。二是小麥受凍後,及時噴施葉面肥或植物生長調節劑,小麥儘快恢復生長,減少凍害損失。



五、搞好防控,防止倒伏。小麥的倒伏多發生在抽穗後,但倒伏的成因是在拔節到孕穗期形成的,對於高產壯苗麥田以及群體偏大有倒伏趨勢的麥田,為控制植株旺長,縮短基部節間,降低株高,防止倒伏,要在小麥起身期噴施20%的壯豐安乳油,每667平方米用量40~50毫升加水30~40千克,進行葉面噴施,或每667平方米用15%的多效唑可溼性粉劑8克加水75千克噴施,可起到矮化防倒作用,同時促進增產。噴施化控劑一定要注意噴勻,嚴防重噴和漏噴。



六、防治病蟲害。主要是防治小麥赤黴病、鏽病、白粉病和黏蟲、蚜蟲等

1.防治小麥吸漿蟲。當小麥吸漿幼蟲在地表活動時,每667平方米用40%甲基異柳磷乳油或辛硫磷乳油150~200毫升加適量水,拌細土25千克製成毒土,順麥壟均勻撒施,然後淺鋤,使藥劑翻入土中再澆水;也可以每667平方米用3%甲基異柳磷顆粒劑1.5~2千克拌細土20千克均勻撒施於土表。

2.蚜蟲的防治

蚜蟲剛發生時多在小麥底部葉片上,所以應注意觀察,早發現、早防治。可每667平方米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80毫升、20%百蚜淨60毫升、50%抗蚜威可溼性粉劑10~15克、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20克,上述農藥品種任選一種加水35~50千克均勻噴霧防治。通常情況下,也可667平方米用15克高氯或40克吡蟲啉混合20%粉鏽寧70~100毫升對水50千克噴霧,一次用藥兼治蚜蟲、紅蜘蛛及紋枯病、白粉病、鏽病等多種病蟲害。(圖片來源於網絡)


老楊說農


很簡單,三件事,做好了,增產顯著。

➊澆水。

➋追肥只用尿素【別的肥料都不如尿素】。只有尿素又省錢又高產高效。

➌噴施1~2次【爆發力一噴八防】8組合——4種殺菌劑,2種殺蟲劑,6種微量元素,10多種增產因子。可以起到對【病,蟲,倒伏,早衰,乾旱,鹽鹼,凍害】的很好防控,增產顯著。



北方農村網科技總顧問


小麥進入拔節孕穗期之後田間管理異常重要,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小麥從播種到孕穗,經歷了秋季,冬季和春季三個季節,生育期從十月初到五月初,近200天積累的養分都會在抽穗開花之後的灌漿期同化小麥籽粒千粒重,也就是說前200天的養分積累,最終都在最後一個月內轉化,因此小麥灌漿期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就小麥產量三因素來講,畝穗數和穗粒數基本上已經成型,灌漿期千粒重的高低將決定最終的產量,這也是灌漿期管理的重點,總體來說,要做好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一噴三防。這是一項成熟的簡便可行的技術,國家近幾天來一直在提倡。技術要點也比較簡單,就是在灌漿期噴施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同時添加抗病抗蟲的藥劑(不同地區選擇可能不太一樣。常規的來講會添加吡蟲啉和高效氯氰菊酯防治蚜蟲,多菌靈等防治病害),做到一次噴施綜合防治的效果。同時這項技術也是提高小麥抗逆性,延長葉片衰老,減輕乾熱風危害的一項重要措施。第二就是做好乾熱風的預防。乾熱風是影響小麥籽粒千粒重的重要因素,除了前面提到了一噴三防技術外,還可以通過適當補水等創造良好的田間小氣候,減輕乾熱風的影響。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歡迎多提寶貴意見!


南繁北育2017


不同地區,小麥病蟲害主要發生防治對象不同。


一般要根據當地小麥關鍵生育期主要病蟲害防治對象進行藥劑配方較好。

現以我地小麥拔節期、孕穗期主要病蟲害發生種類提供幾個成分配方以供參考使用。


拔節孕穗期:


主要以小麥赤黴病為主治對象,兼防蚜蟲、葉枯病、鏽病等,一般結合小麥一噴三防進行,利用促進灌漿提高產量。


可以選用戊唑·福美雙或氰烯·戊唑醇或氰烯·己唑醇或吡唑醚·戊唑醇等+噻蟲嗪或吡蟲啉或吡蚜酮等。

揚花期:


揚花期上述藥劑中可以+美洲星或海藻酸或氨基酸多元素葉面肥同噴,灌漿期上述藥劑中+磷酸二氫鉀+尿素水溶液+碧護或蕓薹素加吡唑醚菌酯,促進灌漿增加粒重。


總之,根據當地病蟲害發生情況,選用不同復配劑,或不同藥劑成分進行配方,結合長勢加入調節劑,葉面肥等。

以主治重要病害,兼治其它病害,增強促進作物生長健壯,增強抗逆性,結合加強水肥管理,利於最大提高小麥產量。


關於這個問題就講解到這裡,若有不足或其他問題,可私信找我諮詢,你的問題我解決!

稻麥巴巴團隊宗旨:用最質樸的語言,幫助農民分享經驗,高產技術,解決實質性難題。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首發今日頭條。 關注稻麥巴巴頭條號,在第一時間瞭解學習更多技術資訊。


稻麥巴巴


現在正是拔節孕穗期,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環節。養根護葉,延長莖部葉片的綠色,防止早衰或貪責,保花增粒,促進灌漿,保取粒飽粒重。做到以下幾點,才能達到高產的目的。

1:適時澆水。遇天旱時應及時進行灌溉,盛花期不宜噴灌。遇多雨天及時排澇。

2:防止倒伏。農諺有“麥倒一把草”之說,應選好伏良品種,有抗倒伏能力強的麥種,進行種植。孕穗期用磷酸二氫鉀噴施,有較好的抗倒伏作用。

3:根外追肥。花後期用磷酸二氫鉀噴二次,千粒增重2一3克,每畝增產10%以上。花後麥葉黃綠,有早衰的徵兆,可噴磷酸二氫鉀加尿素,濃度為1%一2%,切勿過濃。

4:防治病蟲害。用三唑酮、氟硅唑可治白粉病鏽病。用50%抗蚜威可可溼性粉劑5000倍液或吡蟲啉藥液可治麥蚜。用5%井岡黴素15一20克,三唑酮10一15克,兌水75一100Kg,或用12.5烯唑醇粉劑30一50克,兌水30一50Kg主治小麥紋枯病。用1.8%阿維菌素乳油或5%甲氰菊脂,防治小麥紅蜘蛛。用48%毒死蜱150一200ml,兌水75一100Kg,主治小麥吸漿蟲。

小麥病蟲害以早預防早治療為主,才能達到高產穩產的目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