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何评价湖南军阀张敬尧?

历史晓事


作为被刺杀最成功的汉奸之一,张敬尧也算是一个知名人物了,今天就和大家来讲讲张敬尧。

北洋骁将张敬尧的发家史

张敬尧1881年出生于安徽一个贫苦家庭,后来辗转流落到山东,因为放荡不羁犯了杀人罪,最后只能逃往京津一带混。

恰逢当时袁世凯招募北洋新军,因为年纪小,张敬尧也加入随营学堂,后来又到保定军校培训,1911年在辛亥革命爆发时,最先开往武昌镇压革命,因为表现良好被升为标统,晚清末北洋初的军衔是镇、协、标,相对应的是师、旅、团,当时张敬尧已经算是团长了。

孙中山发起二次革命的时候,张敬尧被从湖北被派往江西,随即被擢升为旅长兼任南昌卫戍司令。

1914年白朗起义爆发后,张敬尧随即开赴河南镇压起义,因为“剿匪”有功,随即被升为陆军第七师师长,

在1914年的时候,真正能够称得上陆军师的,全国也就33个正式编制,像冯玉祥这样的也就是个混成旅,张作霖是27师师长,由此可见当时张敬尧在北洋中的实力。

护国战争期间,张敬尧担任第二路军司令进攻四川,由此被晋升为陆军上将,1918年被任命为湖南督军,成为主政湖南的大军阀。

张敬尧作为北洋骁将,能够做到湖南督军这个位置,也算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

张敬尧督湖南期间为害地方遭受驱逐

其实张敬尧应该也算是皖系的成员,其发迹很大程度上也有段祺瑞的身影,在皖系执政期间,自然也是张敬尧的光辉岁月。

然而张敬尧却并不懂得珍惜,在担任湖南督军期间,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横征暴敛,蹂躏百姓,张敬尧的第七师在湖南算是进了天堂,所到之处,烧杀掠夺,“堂堂呼张,尧舜禹汤(张氏四兄弟名),一二三四,虎豹豺狼,张毒不除,湖南无望”。

说的就是张敬尧及其弟张敬舜、张敬禹、张敬汤,依仗张敬尧的势力无所不为,坏事做尽。

当时湖南生产矿产,张经纬为了取得外国列强的支持,开始出卖湖南矿产,1919年张敬尧以湖南全盛尚未开发的矿产作为抵押,向英国借款三千万元,因此引发大规模的矿工罢工事件。

不仅如此,张敬尧连银行也不放过,以整顿金融为借口,操纵金融,废除湖南银行,设立新银行然后吸收先进。

在张敬尧主政期间严重破坏了湖南经济、金融的发展。

最可恨的就是张敬尧镇压反帝爱国运动,不断激起湖南人民的驱张斗争,最终段祺瑞的皖系政权倒台后,张敬尧也被驱逐出湖南,如丧家之犬一样投奔于张作霖、吴佩孚、张宗昌之间。

张敬尧甘当汉奸,最后被军统成功暗杀

张敬尧的最后一个靠山是张宗昌,然而随着张宗昌被北伐军击败后,张敬尧也逃到大连去避难,因此与日本人搭上关系。

九一八事变虽然是日本人长期侵华的计划之一,但还是由于事发突然,而显得准备不足,为此,日本开始大量招揽曾经在北洋政府中拥有一定影响力的政客下水,为其卖命,张敬尧的资历完全是符合日本汉奸标准的,为此,1932年开始张敬尧下水出任伪职。

1933年初,日本在发动完淞沪事变后,开始向平津渗透,并且打算扶持一个傀儡政权的领导人,开始的时候日本人选中了孙传芳,但是孙传芳没有下水,张敬尧则表现很积极。

张敬尧将此作为其东山再起的机遇,积极为日本人卖命,并且拉拢自己的旧部,此事当时已经震惊到了蒋介石,蒋介石顾及张敬尧在北洋政府中的威望,决定让军统铲除张敬尧。

戴笠随后下达命令给华北特区区长郑介民商量,决定由郑介民亲自带队,率领日后被称为军统四大金刚中的北平战站长陈恭澍和天津站站长王天木一起行动。

最终让军统年轻杀手百世维于1933年5月7日凌晨在洗手间将张敬尧击毙。


史论纵横


可以用一大堆贬义词来形容张敬尧:背叛祖国的汉奸、镇压革命的爪牙、小日本的巴儿狗、毒害一方的黑恶势力,最后落下一个混号“毒张”。

张敬尧1881年出生在安徽的一个贫苦家庭,父亲是个教书先生。张敬尧从小就是个“混世魔王”,犯了命案流窜到京津地区。1896年,张敬尧参加袁世凯北洋新军随营学堂,由于一身的好功夫和好枪法,在部队中平步青云一步步走上人生巅峰。

由于在镇压辛亥革、镇压二次革命、镇压白朗起义以及护国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张敬尧节节攀升,先后任北洋陆军第六师十一旅二十二团团长、北洋军官第三混成旅旅长、江西南昌镇守使、陆军第七师师长、护国军第二路军司令等,成为北洋军阀中鼎鼎大名的悍将,北洋皖系军阀中重要的一员。

1918年3月,张敬尧任湖南督军,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他贪婪和狠毒的本色也显露了出来。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张敬尧的一个哥哥和两个弟弟也在湖南作威作福,兼并大量土地,实施残暴统治,引起了公愤,有人写对联讽刺“堂堂呼张,尧舜禹汤,一二三四,虎豹豺狼。”

1919年12月,由于镇压学生的反日斗争,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驱张运动”,上万名学生、教员罢课,同时派人赴全国各地做宣传,同时利用吴佩孚直系军阀以及湘军与张敬尧之间的矛盾,将张敬尧赶出了湖南。从此,张敬尧惶惶如丧家之犬,来回投奔各路军阀。

1931年,日本发动“9.18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同时策划成立了“伪满洲国”。毫无廉耻之心的张敬尧为了一己之权欲,主动投奔日本侵略者,做了日本的先头兵。1933年,日本封张敬尧一个“平津第二集团军总司令”,让张敬尧提前潜入北平,勾结北平的流氓以策应日军攻城。

民国政府发现了张敬尧的阴谋,于1933年5月派“锄奸救国团”特务郑介民在北平东郊民巷的六国饭店刺杀了张敬尧。


萌叔观世界


张敬尧,如果不是作恶多端,怎么会被忍无可忍的湖南人民赶走?

(张敬尧)

民国的军阀,各种各样的都有,像张敬尧这种被所有人唾弃的,其实并不多。

1881年,张敬尧出生在安徽省霍邱县的一个贫苦家庭中,早年混迹社会,因为杀了人才跑到京津地区避难。

1896年,他进入了袁世凯的北洋新军学堂,开始了军旅生涯。因为天性残忍,所以在辛亥革命爆发的时候,带领军队在武昌血腥镇压革命,被提升为了团长。尝到甜头的张敬尧继续挥舞刀枪,大肆屠杀革命群众。

民国七年,张敬尧被北洋政府任命为湖南督军兼省长,开始了对湖南人民的残暴统治。张敬尧兄弟四人,称霸湖南,搞得民不聊生,激起了公愤。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湖南各地学生也积极响应,参与反日斗争。张敬尧看到这一情况之后,直接派兵镇压学生。湖南人民忍无可忍,一万多名学生和教员总罢课,要求驱逐张敬尧,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1920年,张敬尧终于被赶出了湖南。他随后又投靠了张作霖、吴佩孚、张宗昌,依然手握军权,为非作歹。

(张敬尧)

1932年,张敬尧公然投靠伪满政府,成了汉奸。后来,张敬尧按照日本人的命令,带着700万元经费,化名常石谷,偷偷潜入北平,勾结地方流氓混混,妄图在日军攻城的时候充当内应。

国民党情报机关得到消息后,报告给了蒋介石。蒋介石于是命令戴笠,想办法除掉这个汉奸。

1933年4月,国民党特务处副处长郑介民亲自化妆成商人,住进了北平六国饭店,寻找暗杀张敬尧的机会。经过多日的观察,郑介民发现了张敬尧的起居习惯。

张敬尧虽然每晚会更换房间睡觉,不好下手。但是他有早期的习惯,会去饭店的洗脸间洗漱修面,这是个最好的机会。

于是,郑介民立刻周密计划了暗杀、掩护、撤退等一系列事宜,交给北平站人员白世维执行这一任务。

1933年5月7日凌晨,张敬尧早早起身来到洗脸间之后,白世维忽然出现,迅速连开三枪,打死了张敬尧,然后顺利的钻进前来接应的小轿车,离开了六国饭店。

(张敬尧遇刺报道)

罪恶滔天的汉奸张敬尧,就这么被打死了。

如何评价他呢?残忍贪婪,毫无民族气节,死有余辜。


七追风


张敬尧不是湖南军阀,而是出身北洋军,即使在北洋军阀里,他也算是坏透顶的人物。民国时湖南有个很有名的全省性事件——“驱张运动”,就是因为湖南人民不堪张敬尧的统治而引发的,而且他晚年还想着做汉奸,由此可见张敬尧是个什么货色。

这里要说一下,张敬尧参与了镇压辛亥革命、二次革命,积极拥护袁世凯复辟,反对护国运动,因此一路高升。袁世凯死后,他又投靠了段祺瑞,成为皖系军阀的一员大将。1918年,段祺瑞鼓吹武力统一,借助曹锟、冯玉祥等人的力量打下了湖南,不过回头就任命了张敬尧为湖南督军。

张敬尧在湖南任上可以说是坏事做尽,张敬尧和他兄弟们——张敬舜、张敬禹、张敬汤虽然名字不错,合起来就是尧舜禹汤,不过他们很不是东西。张敬尧视湖南为殖民地,和兄弟们一起搜刮地皮,天高三尺,烧杀劫掠,奸淫妇女,镇压学生爱国运动,所以被湖南人民取了个外号叫“屠夫”,还编了民谣讽刺他们兄弟四人:

堂堂乎张,尧舜禹汤,一二三四,虎豹豺狼,张毒不除,湖南无望。

为了驱赶张敬尧,湖南人民罢工罢课罢市,组成代表团奔赴各地争取舆论支持。曹锟、冯玉祥等人本来就对张敬尧摘桃子的行为大为不满,借着舆论宣布撤军。3000湘军乘势反击,所谓哀兵必胜,虽然湘军弹药匮乏,张敬尧有数万大军,但是却依然不敌湘军,湖南人民也纷纷展开游击战,围攻张敬尧所部。张敬尧被杀的大败,仓皇出逃,张敬汤则被湘军抓获击毙。

湖南的请愿团

直皖战争以后张敬尧也随着段祺瑞下台,不甘寂寞的他先后投靠张作霖、吴佩孚等人,最后甚至还和日本人勾勾搭搭,试图出任伪职,1933年5月7日被军统派人刺杀,也算恶贯满盈。

湘军政治领导人谭延闿和军事领导人赵恒惕


不沉的经远


清朝灭亡后,中国进入北洋政府时期,虽然北洋军阀之间的混战从未停息,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但总的来说,诸多军阀头子还是有底线的,不但彼此在混战之中很少下死手,面对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绝大多数都能站在国家的立场上予以谴责,对日本的拉拢也严词拒绝。

北洋军阀时期

但正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北洋军阀的数量为数众多,出现败类也很正常,曾担任湖南督军的张敬尧,正是败类中的“佼佼者”。

由于倒行逆施,最终被赶出湖南之后,没有了自己军队的张敬尧先后混迹于多支军阀中,他曾投靠过张宗昌,也在吴佩孚的麾下干过,甚至还曾担任过张作霖安国军第二方面军副司令。

然而,这些职务地位虽高,但却没有什么实权,在有枪才是草头王的民国,在曾经统治一省之地的张敬尧看来,他自己自然郁郁不得志。为此,早没有底线的张敬尧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为了个人私立和权势,投靠了日本,成为了一名可耻的汉奸。

张敬尧

1933年,随着日寇不断掀起对于中国的鲸吞蚕食,北平、天津岌岌可危,早成为汉奸的张敬尧被日寇任命为所谓平津第2集团军总司令,秘密前往北平,试图利用曾经的影响力,召集旧部、流氓、地痞等,策划北平内乱,为日本攻城作内应。

张敬尧潜入北平的情报被国民党获悉之后,1933年5月7日,在蒋介石的命令下,由时任特务处长的戴笠策划,郑介民亲自带队,最终将化身为“常石谷”的张敬尧刺杀于北平六国饭店。这个曾经是北洋军阀的汉奸,遭到了应有的惩处。

如同大多数北洋将领一样,张敬尧也是贫苦人家出身,机缘巧合之下进入北洋新军学堂和保定军官学校学习,并以此获得北洋军任职资格。

北洋军

而张敬尧这一批进入北洋军中任职的军校生,正巧赶上了北洋军发展最为迅猛的阶段,再加上他们又是根红苗正的嫡系出身,因此,包括张敬尧在内的一大批军校生迅速被提拔,并开始在北洋军中担任要职。

凭借良好的机遇以及自身敢打敢拼,张敬尧在北洋军中升职很快,他历任陆军第6师22团团长、第三混成旅旅长、陆军第7师师长等职,逐步成长为北洋军举足轻重的一方大员。袁世凯死后,张敬尧所属的军队隶属于段祺瑞的皖系,因此从派别来说,张敬尧属于段祺瑞一派。

段祺瑞

然而,作为段祺瑞的部下,张敬尧却丝毫没有段祺瑞的个人操守。尤其是1918年3月开始担任湖南省督军、成为湖南统治者以来,张敬尧横征暴敛,贪婪成性,短短两年的时间,就遭到了湖南上下各界的一致反对。军阀之中横征暴敛的人虽然不少,但能引起公愤,并最终引发全民反对的,也是凤毛麟角。

1920年,即民国8年,一贯残暴的张敬尧再次派兵镇压湖南学生的反日运动。以此为契机,以湖南学生为主的驱张运动爆发,湖南师生们不但举行了罢课,在全国各地宣传请愿的活动,并利用直系军阀吴佩孚与皖系之间的矛盾,最终将张敬尧赶出了湖南,为湖南人民驱除了这一大害。


鸢飞九天2018


张敬尧属于皖系军阀,生于1880年。字勋臣,安徽霍丘人。早年投身于袁世凯,后被袁世凯送去随营武备学堂学习。1906年又进入保定军官学校,毕业之后在北洋军中任职。1911年出任北洋第六镇第十一协第二十二标标统(团长)。


民国之后,张敬尧所部改称陆军第六师第十一旅第二十二团团长。“二次革命”时,张敬尧所部被调去江西攻打革命军,张因功升任陆军第六师第十一旅旅长兼南昌卫戍司令。1914年参与镇压白朗起义,任第三混成旅旅长,同年9月所部扩编为北洋陆军第七师,张敬尧担任该师师长。袁世凯复辟帝制时,张敬尧积极响应。1916年升任第二路司令并被派去四川和护国军作战。袁世凯死后,张敬尧投靠段祺瑞,成为了皖系军阀的一员。

1918年至1920担任湖南督军,由于贪婪成性。毛泽东发动了“驱张运动”,将湖南督军张敬尧驱逐出了湖南。九一八事变之后,张敬尧接受了日本的邀请,打算出任伪职。1933年,戴笠的蓝衣社特务在北平六国饭店将其除掉。


历史军魂


张敬尧,在我看来他只能算是封建式的军阀。他身上只有那个时代军阀的贪婪,狡诈,穷奢极欲,而没有段,张,曹等人该有的民族气节,不可否认北洋军阀的确做了许多有害民族的丑事,段,张,曹,更不例外,但是他们能在中日民族矛盾冲突下坚守民族气节,难能可贵。而张敬尧的的确确是个民族败类,在担任湖南督军期间,肆无忌惮的吞没湖南人民的劳动成果,同时残暴统治,引起了湖南人民的愤怒,当地人民写到:“堂堂呼张,尧舜禹汤,一二三四,虎豹豺狼”,当湖南爱国学生组织抗日游行的时候,他派军队残酷的镇压,极度残酷。后来,他彻底投靠日本人,当日本进兵唐山,天津之际,潜入北平,策动内部并勾结流氓做日军攻城内应,被国民党情报机关侦破,暗杀在北京东交民巷的六国饭店,结束其劣迹斑斑的一生。在当年,中国面临日本的全面进攻,民族存亡之际,大批热血男儿,巾帼英雄,背起枪杆奔赴战场,为祖国流尽最后一滴血,向祖国最后一次敬礼,当年的风风雨雨已经过去,今人当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尽忠于国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