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央行副行長“點名”支付行業四大亂象!這些共性問題屢查屢犯,透露下一步嚴監管五大重點領域

隨著賬戶分類管理、備付金集中存管等監管措施的落地,支付清算行業結束了野蠻生長的時代,但這並不意味著風險隱患的徹底消除,嚴監管正成為常態化。

11月28日,第八屆中國支付清算論壇在京召開。央行副行長範一飛就支付行業嚴監管所取得的成果、當前支付行業存在的亂象,以及下一步嚴監管的重點落腳點等方面發表主旨演講。中國銀行董事長劉連舸、民生銀行行長鄭萬春、央行支付結算司司長溫信祥等也出席並就支付行業發展發表看法。

範一飛表示,嚴監管常態化永遠在路上,下一步要重點從嚴從重打擊無證機構,規範創新嚴控交叉風險,進一步落實實名制管理,切實防範電子結算風險,以及全力保障清算系統運行等。

央行副行长“点名”支付行业四大乱象!这些共性问题屡查屡犯,透露下一步严监管五大重点领域

(央行副行長 範一飛)

“點名”四大支付行業亂象

範一飛稱,當前,嚴監管的常態化工作機制基本確立,監管理念轉變,突出包容審慎監管、依法監管、創新監管、分類監管、協同監管,壓實監管的責任,打造監管文化;從改革監管體制入手,設立基層支付結算監管部門和專門執法檢查大隊,調配監管力量,形成突擊檢查、專項檢查、隨機抽查和現場檢查組合拳,堅持頂格處理,樹立監管權威,形成剛性約束,支付監管的有效性明顯提升。

嚴監管雖然成效顯著,但範一飛也強調,完全消除風險不可能一蹴而就,一些老生常談的問題依然存在,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出現,有些問題偏離產業發展初心,不及時處置將嚴重損害產業發展成果。範一飛重點指出當前支付行業主要存在的以下幾點問題:

一是無證經營屢禁不止。他表示,支付業務屬於金融業務,必須持牌經營接受監管。當前無證經營成為市場亂象的重要推手。儘管2016年央行聯合多部門開展無證經營支付業務的整治並已取得不少成效,但這一問題依然沒有得到根治。

範一飛舉例稱,有些機構不熟悉監管政策,就要盲目上項目,開展支付業務;有的機構受到利益驅動明知故犯,特別是持牌機構無視監管,以身試法,希望這些機構負責人自覺自律,切實慎思慎行。無證經營還出現一些新動向,比如一些新型的平臺主體不斷湧現,還有一些境外機構或者平臺從事支付業務無證經營,給查處工作增加了不小的難度。

“無證機構遊離於監管之外,嚴重擾亂市場秩序,損害持牌機構利益。同時給客戶資金安全、信息安全帶來極大隱患,必須給予徹底根治。”範一飛稱。

二是共性問題屢查屢犯。據範一飛介紹,嚴監管實施以來,央行在全國範圍內對各類機構開展了大量執法檢查,在高頻檢查下發現,老問題持續高發,相互交織,查而不止。首先,商戶資質審核不嚴,准入管理流於形式,隨之而來的就是偽造、編造交易,使得交易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都受到影響。其次,核心業務外包,有些機構從事收單業務,既不捨得投入,把商戶審核的業務拱手讓人;又不善於管理外包業務,結果核心業務開展不利。再次,受理終端管理不嚴密,挪用支付機構買賣終端,一機多碼、一機多戶的現象頻繁出現。第四,為非法活動提供支付服務,一些商戶利用虛假商戶和和終端為網絡賭博、黑灰產業提供支付渠道。

“2019年以來,央行收到的支付領域投訴舉報近3200件,其中,反映銀行、支付機構涉嫌為賭博等非法活動提供支付服務佔比在7成以上。這些問題要高度重視,商戶資質審核不嚴,實際是實名制落實不到位;從深層次來看,是支付體系入口把關不嚴。務必要在檢查之後積極整改,以避免更嚴重的後果。”範一飛稱。

此外,範一飛指出,違規將收單業務變為本代本業務也值得高度關注。近年來,個別大型支付機構憑藉C端客戶優勢和補貼措施,以低價競爭手段搶奪高淨值客戶,嚴重扭曲了市場秩序。同時,將原本跨行收單交易轉化為本單交易,這些模式下,不僅支付交易的真實性和透明度難以保證,也增加了商戶成本和市場集中度,不利於公平競爭和產業長久健康的發展。

三是電子結算存在隱患。近年來,監管部門高度關注支付機構為特約商戶提供大額資金結算業務,其中的風險點值得高度警惕。當日結算的做法改變了傳統的次日結算,提前將資金結算推給商戶。當日結算所需的資金來源主要是支付機構的自有資金,或者是合作銀行的資金,其中,銀行日間授信最為普遍。無論採用哪種資金形式,都容易被垢病為支付機構變相為特約商戶提供信貸服務。

範一飛指出,當日結算容易滋生很多風險隱患,一些支付機構把銀行日間授信額度擴大,有些機構還通過關聯公司將銀行墊資款項挪做他用,比如向關聯機構放貸款,導致網絡借貸風險向支付領域蔓延;更有甚者,將銀行套取的短期授信資金投資於高風險資產,產生嚴重的期限錯配;有的還利用信託、券商層層嵌套,抬高金融槓桿率,導致風險擴張。

“從前期排查的情況看,已經發現有資金被關聯公司挪用的情況,甚至已經有風險暴露,希望大家要高度重視,務必審慎對待當日結算業務。”範一飛稱。

劉連舸也表示,伴隨新產品的不斷湧現,跨界合作不斷增強,支付與信貸、支付與理財融合發展趨勢更加明顯,既滿足了大眾的多樣化需求,也促進了行業的快速發展。與此同時,假借創新之名打擦邊球的現象屢禁不止,有的超範圍經營,直接或變相從事非支付類經營業務,有的甚至挪用客戶資金從事高風險業務,嚴重破壞市場秩序,非常容易引發市場風險,並造成風險的跨領域傳播。

四是清算系統運行壓力劇增。總體看,我國的資金清算系統運行良好,但面臨形勢不容樂觀。網絡支付高發成為常態,清算系統的峰值保障也隨之常態化,安全運維面臨不斷增長的壓力。

嚴監管成常態 五大領域成重點

在談及下一步如何以嚴監管保障支付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時,範一飛強調,支付業務與風險總是相伴而隨,因此,嚴監管常態化永遠在路上。

首先,從嚴從重打擊無證機構。範一飛稱,無證經營是影響支付產業健康發展的頑疾,要把嚴厲打擊無證機構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嚴監管常態化的一項工作。相應的,工作機制、打擊方法、力量調配都要著眼於持久戰。要堅持系統治理,改變“鐵路警察各管一段”的治理模式,從支付業務全流程、全鏈條的角度探索打擊方法,實時在線監測無證機構,使所有的機構都在監管視野之內。加強監管信息歸集共享和關聯整合,推行以遠程監管、移動監管、預警防控為特徵的非現場監管。堅持協同監管,在相關網站和媒體實時公佈無證機構名單,發揮震懾作用。

範一飛透露,未來央行將持續組織專項整治,根據當前無證機構的發展勢頭,加大精準打擊力度。探索推動跨行支付清算數據的綜合利用和支付行為的監測分析,加快對收單外包機構的直接備案管理,多管齊下,綜合治理收單市場。

二是規範創新,嚴控交叉風險。對依託支付賬戶開展的線上信用支付方式創新,準確把握其業務實質,合理評估業務風險,深入研究支付機構與信貸機構合作的潛在影響。特別要警惕圍繞支付業務大搞金融產品的嵌套,使得風險跨市場傳染、底層資產無法穿透、資金流向無人知曉、風險資產規模無法統計等重大風險隱患。

範一飛指出,持牌機構要把風險防控和業務合規放在首要位置,禁止通過各類所謂的創新,違規將新業務轉化為本代本交易,擾亂市場秩序。下一步,央行將重點檢查銀行卡收單情況和開立使用情況,並會同監管部門完善交叉性金融產品的監管規則。

三是著力狠抓監管制度落實。作為當前貫徹監管制度的重中之重,落實實名制,是從事金融業務的機構必須履行的義務,必須不折不扣地執行,央行對銀行和支付機構的這一監管要求是一致的。特別是隨著B端客戶規模的不斷擴大,亟待加強客戶識別,運用好已有的個人身份信息、企業信息聯網核查系統等核驗渠道,不斷探索完善客戶識別手段和機制。

四是切實防範電子結算風險。嚴禁通過虛構交易、虛構商戶等形式開展業務,挪用資金。對於性質惡劣、主觀故意挪用電子款項的支付機構將嚴懲不貸,持牌機構要堅決避免超範圍和未經許可開展的業務,已經開展的務必令行禁止。

五是全力保障清算系統運行。各運營機構要清晰的認識到零售支付系統在整個批發支付系統的互聯結點位置和雙向潛在影響,夯實各項安全應對措施。網聯要按照金融標準加快自身機房建設,完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加大突發事件應急演練力度,及時排查風險隱患。銀聯和網聯要圍繞自身的清算定位和信息轉結主業,不斷提升能力,合理制定標準,既要滿足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也要兼顧市場公平競爭要求。

溫信祥強調,建設現代支付體系要堅持防範化解風險,既要聚焦內部風險防控,又要化解外部環境風險。要強化源頭治理,把好安全關口,化被動防控為主動打擊,優化工作方法方式,通過打擊防範電信網絡詐騙,跨境網絡賭博等專項整治,提高行業管理防控水平。

此外,鄭萬春還表示,作為金融業的重要基礎設施,支付清算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建立一個統一的標準體系,打破行業壁壘,釋放更大的價值增長空間。他建議,統一條碼支付標準,市場調研發現,目前國內市場上支持二維碼的手機APP超過400個,背後對應的是已經和即將上線的近10種二維碼支付標準,部分市場參與主體通過自建二維碼標準,建立競爭壁壘,導致用戶手機APP和商戶碼標之間無法互認,用戶需要在不同的手機APP間切換,影響消費者的支付體驗;同時,由於缺乏統一的標準規範,也容易滋生偽冒詐騙的條碼交易,增加支付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