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父子村支書”致富不忘鄉親:“全村富才是真的富”

12月的一天,大英縣回馬鎮山河村的一間辦公室裡,爭論的聲音時大時小,時而拍手稱好,時而謹慎嚴肅。

“你一定要把一碗水端平,凡事都要做到公平公正,才能讓群眾信服。”一個是大英縣回馬鎮山河村黨總支部書記徐永,一個是花園村黨總支部書記徐浩,兩人既是父子,又是同事,兒子徐浩遇到不太懂的問題總會請教這位老書記,父親徐永老是叮囑這位年輕的職業村支書,不遺餘力傳授經驗,再三強調工作紀律。

多年來,父子倆返回老家,紮根農村,服務百姓,為當地推進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父子村支书”致富不忘乡亲:“全村富才是真的富”

徐浩時常到父親辦公室請教問題

致富不忘本

返鄉父子當上村支書

2016年,徐浩從內蒙古返鄉回遂,照顧生病的奶奶。一年後,正考慮是留是走時,老家易地脫貧搬遷工程正需要有經驗的技術人員,在當地政府的協調和邀請下,徐浩被推薦為脫貧攻堅易地搬遷工程的施工員。

80後的徐浩,當兵轉業後就到內蒙古打拼,和朋友承包建築工程。5年多時間的打拼,取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也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

“當時,村上脫貧攻堅易地搬遷工程建設正需要人手,我們就找到了徐浩。”回馬鎮黨委副書記鄧紅瓊回想起當時的情景,仍然記憶猶新。由於徐浩工作認真,能力突出,也讓群眾信任,組織認可,2018年他被選舉為窯埡村支部書記。今年6月,通過第二批考核選拔,正式成為了一名職業村支書。11月5日,窯埡村併入花園村,徐浩當選為新花園村的黨總支部書記。

走上職業村支書這條道路,徐浩也得到了家裡人的支持,特別是作為老書記的父親。2013年,父親徐永返鄉回到老家,被選舉為原花園村枯井村聯村黨支部書記。今年村建制優化調整後,被選舉為山河村黨總支部書記。“回家幹,和家鄉人民一起幹。”徐浩父子都有著這樣的共同感受,多年來也是這樣踐行著作為共產黨員和一名基層幹部的初心。

父子同心

齊頭並進開展“鄉村振興”

連日來,徐浩走村入戶,瞭解村情民意,特別是調研村建制調整優化後的花園村面臨的新問題。

這一天,完成了棘手的事情,他又去了距離花園村10多公里的山河村,帶著一些不懂的問題去請教父親——山河村黨總支部書記徐永。

在走訪村民中,徐浩收集到了村民各種不同的訴求,如何妥善解決村民的訴求,徐永告訴兒子說,“你一定要把一碗水端平,凡事都要做到公平公正,才能讓群眾信服。”徐永認為,作為一個村的帶頭人,自己就是天平正中的人,哪一方都不能偏,只有做到一視同仁,才能處理好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利益問題。

在探討鄉村發展問題時,父子村支書在爭論中有著共同的認識,脫貧攻堅接近尾聲,下一步的重點工作就是鄉村振興,核心問題就是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既是父子,又是同事,他們共同遵守著一個約定:“工作可以探討交流,前提是互不‘干政’”。

花園村以蔬菜種植為主導產業,全村流轉土地2000餘畝,種植白蘿蔔、辣椒、花菜等蔬菜,帶動貧困戶就業。在徐浩看來,花園村將進一步擴大蔬菜種植規模,同時增加水果種植。花園村將發揮靠近主城市、交通便利的優勢,結合鄉村旅遊,發展農旅產業。

山河村以養殖產業為主,目前發展養蝦100餘畝、養牛50餘頭、養梅花鹿150餘頭、跑山雞3000餘隻、水產魚400餘畝。今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預計將達到17萬元。徐永介紹,在山河村已有的產業基礎上,全村將整合養殖資源,做大養殖規模,打造適度規模的農業園區,做出特色。

“一個人富不算富,全村富才是真的富。”徐永常告誡徐浩說,家鄉才是最溫暖的地方,帶領家鄉老百姓一起致富奔康是很有意義的事情。(全媒體記者 王維 實習生 段妍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