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 “大雪”養生常識知多點!

今天是“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大雪”一般在每年的公曆12月6~8日。大雪和小雪、雨水、穀雨、小滿等節氣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大雪的到來,意味著天氣會越來越冷,降水量漸漸增多。大雪,顧名思義,雪量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大雪時節,除華南和雲南南部無冬區外,中國大部分地區均已披上冬日盛裝。東北、西北地區平均氣溫可降至-10℃,黃河流域和華北地區氣溫也穩定在0℃以下。大雪以後,各地氣溫顯著下降,常出現冰凍現象,“大雪冬至後,籃裝水不漏”就是這個時間的真實寫照,但是有的年也不盡然,氣溫較高,並無凍結現象,往往造成後期雨水多。

“大雪”養生常識知多點!

“大雪”☃☃☃☃☃☃養生小知識:

一、健康起居,防寒保暖:

大雪時節,萬物潛藏,養生也要順應自然規律,宜在“藏”字上下功夫。冬日陽氣肅殺,夜間尤甚,起居調養宜早眠晚起,早睡以養陽氣,晚起以固陰精,特別在南方要保持肺氣清肅。早晚溫差懸殊,老年人要謹慎起居,適當運動,增強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

大雪節令空氣乾燥,溫度降低。我們應注意避免風邪、寒邪入侵,尤其是頭部和腳部。很多疾病的發生都與沒有注意好防寒保暖有關。中醫認為,人體的頭、胸腹、腳這三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襲。中醫認為,頭是“諸陽之會”,天氣寒冷,會使血管收縮,人會出現頭痛頭暈的症狀。尤其對於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心腦血管基礎病的人來說,寒冷很容易誘發腦血管病,由此可見,頭部保暖非常重要。冬天風寒侵人人體,首當其衝的還有胸部和腹部,胸部和腹部受寒之後,易折傷體內陽氣,從而引發心臟病的發作。此外,寒冷還可誘發胃腸病的發生,所以,胸腹部保暖也不容忽視的環節。俗話說,“寒從腳下起”,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慢而少,皮下脂肪層較薄,保暖性較差,一旦受寒會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細血管收縮,使抗病力下降導致上呼吸道感染,因此,大雪節氣還要注意足部的保暖。寒冷的大雪節氣,首先要根據氣候的變化適當增減衣服;戴頂帽子、配條圍脖、穿雙保暖鞋不失為防寒的最佳選擇。衣服要隨著溫度的降低而增加,宜保暖貼身,不使皮膚開洩汗出,保護陽氣免受侵奪。夜晚的溫度會更低,夜臥時要加多衣被,使四肢暖和,氣血流暢,這樣則可以避免許多疾病的發生,如感冒、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腦血栓形成等。南方此時正是季節轉換,晝夜溫差變化較大,是中風易發作的時節,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的中風高危人群,以及曾中風已愈的人群,更要時刻警惕再次中風。

“大雪”養生常識知多點!

二、適當進補:

大雪是“進補”的好時節,素有“冬天進補,開春打虎”的說法。冬令進補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促進新陳代謝,使畏寒的現象得到改善。冬令進補還能調節體內的物質代謝,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貯存於體內,有助於體內陽氣的升發,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此時宜溫補助陽、補腎壯骨、養陰益精。 大雪時節,地冷天寒,人們由於天氣寒冷,人體為了保存一定的熱量,就必須增加體內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的分解,以便產生更多的能量滿足機體的需要。所以,冬天可以適當多吃富含糖、脂肪、蛋白質和維生素和易於消化的食物。大雪節氣可進補羊肉,羊肉具有驅寒暖胃、益氣補虛,促進血液循環功效,可增強禦寒能力。羊肉還可以增加消化酶,幫助消化。冬天食用羊肉進補,可以和山藥、枸杞等“混搭”,營養更豐富。推薦兩款簡單的冬季滋補湯給大家:

1、枸杞肉絲:枸杞20克、瘦豬肉100克,青筍20克、油、鹽、砂糖、味精、紹酒、麻油、幹澱粉、醬油適量。此方藥食合用,為陰血雙補,明目健身的藥膳方。對於體虛乏力、貧血、神衰、性功能低下、糖尿病患者均有強身益壽之效。

2、木耳冬瓜三鮮湯:冬瓜150克,水發木耳150克,海米15克,雞蛋1個,食鹽、水澱粉、味精、麻油適量。可生津除煩,清胃滌腸,滋補強身。

“大雪”養生常識知多點!

三、調節情志:

大雪過後,寒風凜冽,萬物凋零,易引起人的悲傷之感。現代醫學研究也證實,冬天容易引發抑鬱症,使人情緒低落,抑鬱寡歡。而且不少疾病都與情志失調有關,如結腸炎、消化性潰瘍病、過敏性結腸憂鬱症、神經衰弱、失眠及一般胃疼等均與情緒壓抑有關。因此冬季在精神調養上要控制情志活動,保持精神情緒的安寧,寒而不露,避免煩擾,使體內陽氣得以潛藏。

“大雪”養生常識知多點!

情志,即指喜、怒、憂、思、悲、驚、恐等人的七種情緒。任何事物的變化,都有兩重性,既能有利於人,也能有害於人。同樣,人的情緒、情感的變化,亦有利有弊。生活中,誰都難免產生這樣或那樣的不良情緒,但是我們應當善於控制和調節它,能夠及時地加以消釋和排除,從而使我們免受或少受不良情緒的刺激和危害。調節情志可運用運動移情法來調節,李東垣《脾胃論》裡說:“勞則陽氣衰,宜乘車馬遊玩。”這說明利用旅遊,可驅除煩惱,有利於身體健康的恢復,當思慮過度,心情不快時,應到郊外曠野鍛鍊或消遣,讓山清水秀的環境去調節消極情緒,陶醉在藍天白雲、花香鳥語的自然環境裡,舒暢情懷,忘卻憂煩。在情緒激動與別人爭吵時,好的方法是轉移一下注意力,去參加體育鍛煉,如打球、散步、打太極拳等,或參加適當的體力勞動,用肌肉的緊張去消除精神的緊張。同時應多曬太陽,參加娛樂或者運動。否則會內傷腎氣,到春天易發生痿厥一類的疾病,難以充分享受來年春天的“生”氣。

“大雪”養生常識知多點!

另外大雪過後,氣溫漸降,感冒、氣管炎、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人會比平時多好幾倍。所以,我們要多注意,以保護自己的健康。推薦幾個可預防感冒的小方法:

1、冷水洗臉:

每天洗臉時要用冷水,用手掬一捧水洗鼻孔,即用鼻孔輕輕吸入少許水(注意勿吸入過深以免嗆著)再擤出,反覆多次。

2、鹽水漱口:

每日早晚、餐後用淡鹽水漱口,以清除口腔病菌。在流感流行的時候更應注意鹽水漱口,此時,仰頭含漱使鹽水充分沖洗咽部效果更佳。

3、溫水泡腳:

每晚用溫熱的水(溫度以熱到自己剛好可以忍受為宜)泡腳15分鐘,要注意泡腳時水量要沒過腳面,泡後雙腳要發紅,可預防感冒。

4、按摩鼻溝:

兩手對搓,掌心熱後按摩迎香穴(位於鼻溝內、橫平鼻外緣中點)十餘次,可以預防感冒及在感冒後減輕鼻塞症狀。

5、有氧運動:

體育鍛煉是不可缺少的,可根據自己的年齡、性別、體質、愛好,選擇不同的項目,須注意的是不要在大風、大霧中鍛鍊,現代科學認為,在大風大霧時,空氣中懸浮的有害物質較多,呼吸這樣的空氣,對健康有害。每天進行30-45分鐘的有氧鍛鍊,如散步、騎車、跳舞等,可極大增強人體抵禦感冒的能力,避免患上呼吸道傳染病。

“大雪”養生常識知多點!

本文資訊來源微信公眾號“健康哈哈樂”,配圖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