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長沙縣:打造升級版河湖長制 描繪新時代《水經注》


長沙縣:打造升級版河湖長制 描繪新時代《水經注》

江背鎮五福村草塘墈河金銀壩。彭家瑞攝


長沙縣:打造升級版河湖長制 描繪新時代《水經注》

瀏陽河長沙縣段,這裡傳頌著“一渡二河三上岸,四洲五里六筒車”的美麗故事。章帝攝


長沙縣:打造升級版河湖長制 描繪新時代《水經注》

樣板河湖:金井河高橋鎮金橋段。周童 攝

姜國 高新良
  全面推行河湖長制是黨中央為維護河湖健康生命、保障水安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作出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也是深化水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一項重大舉措。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長沙縣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在考察岳陽時強調“守護好一江碧水”的重要指示,把河湖長制工作重心從“全面建立”到“全面見效”轉變,在長沙縣這片熱土上譜寫出了一部壯麗的新時代《水經注》。


  常態巡河踐行初心 三級河長擔當使命
  踐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方針,按照系統治理的總體思路,今年以來,長沙縣各級河長、各部門、各鎮街緊緊圍繞河湖長制工作目標,在河湖保護中守初心、顯擔當,並取得了明顯成效,全縣主要河湖整體水質持續改善,河湖生態環境不斷提升。今年,主要河流水質達到優良以上(Ⅲ類以上)的斷面較去年同期上升15.93%。
  成效的取得離不開全縣上下高度重視。長沙縣出臺了《瀏陽河、撈刀河(長沙縣段)流域管理辦法》,長沙經開區黨工委書記、長沙縣委書記、長沙高鐵新城黨工委書記沈裕謀任縣第一總河長,多次對撈刀河、瀏陽河流域及主要支流和排口開展巡查,組織現場調度,要求以問題為導向,點對點、硬碰硬、面對面抓流域綜合治理,堅決打好水汙染防治攻堅戰。
  對於問題較為突出的梨江港,長沙縣委副書記、縣長、縣總河長張作林採取“兩週一次”巡河調度,聚焦水質改善目標,攻堅克難,精準治汙,督促責任單位做到久久為功,完成突出問題整改。同時定期巡河督查,帶領全縣上下朝著全面消除不達標水體目標不懈努力。
  在長沙縣,各縣級河長既掛帥又出征,密集開展巡河調度,為鎮、村兩級河長巡河履職作出示範,縣級河長在每月巡河時,對年度重點任務進行重點跟蹤、調度和督辦,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建管並重治水興水 同心建成全國樣板
  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產”。統籌生活、生產、生態用水需求,全面落實水資源保護三條紅線和國家節水行動,以水資源科學配置為抓手,強化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徵收管理,促進用水、節水和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跨流域聯動提升水資源綜合配置能力,完成城區星沙、廖家祠堂、 梨3個水廠併網供水,實現了瀏陽河與撈刀河水資源互補互濟;農村段則以白鷺湖、金井水廠為核心,聯網承擔10個鄉鎮供水,正規劃與黃花、星沙等水廠聯網,在建的白石洞水庫將於2020年開始蓄水,將全面提升我縣北部地區水資源調度能力。對縣區所有規模以上企業實行取用水計劃管理,對年用水量在30萬立方米以上的31家企業進行用水量動態監控,實現了工業用水的精細化管控。新增農業節水灌溉2萬餘畝,湘豐集團成功通過省級先進節水載體專家評審,有力提升農業灌溉用水效率。全面開展全縣取水工程核查登記,為進一步規範和加強取用水管理提供依據。
  堅持“依水築基、依水治源”。投入5.08億元,實施水塘垸堤防達標工程建設,年底完成一期主體工程建設,二期工程即將啟動;完成三合垸、回龍垸、高沙垸工程達標建設可研、初步設計等前期工作;投入2.15億元,實施瀏陽河江背南北垸,撈刀河銀龍村段,中小河流白沙河雷家橋段與高倉段、金井河老高橋段與青山段,中小河流重點縣草塘墈、三叉河、喬裡河、胭脂港等項目綜合治理。開展農村河道黃興鎮大塘港與石壩港、金井鎮新沙河、高橋鎮百錄河、青山鋪鎮早耕河、開慧鎮雙江口河及山田源河與飄峰河、北山鎮榮合港與聖毅園區域河道、果園鎮楊泗廟渠道等生態治理,完成黃花、安沙水系疏通工程,建設影珠山天澗溪公園水環境部分,解決了農村河湖防洪排澇、灌溉供水、生態涵養等問題。

  堅持“水面管理、岸上防控”。完成撈刀河、瀏陽河干流長沙縣段及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松雅湖的管理範圍的劃定,完成桐仁橋水庫管理範圍劃定並確權發證,完成金井、高橋、路口3個鎮的山塘管理範圍劃定,正在開展其餘中型水庫及140座上型水庫的管理範圍劃定工作。禁止各類河道管理範圍內亂佔、亂堆、亂建、亂採等違法行為,規範砂場建設和運營。嚴格落實“一單四制”管理,整治河湖“四亂”問題100個,並建立長效機制,防止問題反彈。
  近年來,長沙縣治水的經驗、做法也被迅速“擴散”:中小河流治理建成全國樣板,農田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成為全國典型,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建立“長沙模式”;全國農田水利改革和創新培訓班上,長沙縣水利改革經驗被全國推介;《全省農田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和創新運行管護機制試點經驗彙編》出臺,長沙縣12項改革經驗全省唯一全部收錄並推廣;全省高效節水灌溉培訓班在長沙縣參觀並作典型經驗推介;水渡河大壩獲評全國水利工程建設“大禹獎”;長沙縣水利局獲得全省“芙蓉杯”水利建設管理先進單位稱號;松雅湖獲評水利部長江經濟帶美麗湖泊以及湖南省水利廳“水美家鄉”美麗河湖稱號。
  凝聚精準治汙合力 刷新全域河湖顏值

  水汙染防治是治水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往往 “問題在水中,根源在岸上”,長沙縣以河湖長製為統領,加強部門協作,緊盯問題根源,著眼流域綜合治理、汙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建設、農業汙染防治、執法監管,推進系統治理,全力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水環境。投入方面,在近兩年對水汙染防治上予以重點傾斜,在資金上予以重點保障,截汙治汙投入超18.53億元,其中縣級財政投資約3.87億元,融資投入7.5億元,經開區投資約7.16億元。
  近年來,長沙縣不斷加快推進瀏陽河、撈刀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改善流域水環境質量;加強重點工業汙染源排查整治、重點實施排口截汙改造,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加快城鎮汙水處理設施建設與提質改造,完善城鎮汙水收集管網建設,對新建城區實行雨汙分流,對現有合流制排水系統逐步實施雨汙分流改造,同時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先後建成江背工業園、潯龍河、城西、臨空等城鎮汙水處理廠,完成城北、城南等城區汙水處理廠提標擴建,已累計建成投產10座汙水處理廠,投資將近22億元,配套排水管網總長度達1000餘公里,汙水處理能力由42萬噸/天提升至76萬噸/天。同時對春華、路口等15個鄉鎮汙水處理廠進行提標改造,縣內所有鄉鎮汙水處理廠排放標準全面提升至一級A以上,達到了國家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的最高要求;在次集鎮、集中居住區新建分散式一體化汙水處理設施23個。目前,已啟動新建毛塘鋪工業園和星沙產業基地等汙水廠工程、星沙汙水廠提標擴建工程,後期全縣城鎮汙水處理總規劃設計規模將達131萬噸/天,實現汙水處理設施全覆蓋。

  全面推動農業汙染防治,今年全縣化肥用量較上年減少2.3%、農藥使用量較上年減少3%;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汙處理設施配套率達100%、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達88.4%;禁養區退養工作已按要求全部完成。
  加大河湖執法監管力度,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實施聯合執法、專項執法,採用無人機巡河,實現了河湖水域環境動態監管。大力查處非法排汙企業和單位,做到涉水違法問題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今年查處涉水案件202起、處罰款215.3萬元、取締散亂汙作坊133家。
  通過抓河湖長制工作任務的落實,河湖長制各成員單位攜手共進、攻堅克難,河湖治理成效凸顯,呈現出河湖澄澈映江天的美麗景象,境內河湖構成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讓長沙縣更宜居、宜商、更具現代魅力!
  高新技術當“硬通貨” 區域協同顯“軟實力”
  水源需要保護,河湖需要管理,被汙染的水體亟須修復治理,興建高技術的汙水處理廠就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城西汙水處理廠建成投產後,此前被列為黑臭水體的土橋撇洪渠得到了有效根治,極大地改善了周邊水體環境。
  能夠取得如此突出成效,得益於城西汙水處理廠採用的“預處理+改良型AAO生物池+MBR膜反應器+紫外消毒”先進工藝。其中MBR工藝是一種由活性汙泥法與膜分離技術相結合的新型水處理技術,具有出水水質優質穩定,剩餘的汙泥量少,對氨氮及難降解的有機物處理效果好等優點,且操作便利,可實現自動控制,非常適用於城西片區以生活汙水為主的現實情況。城西汙水處理廠的尾水執行目前國內汙水處理廠出水最高標準——地表準Ⅳ,汙水經處理後排入撈刀河,對河流水體影響較小。

  新技術的應用在長沙縣比比皆是。在楊家灣撇洪渠,採用遠程監控攝像、明渠超聲波流量檢測、自動水質監測等技術在線檢測水位、流量和河流水質,採用非接觸式雷達物聯網技術,實時傳輸數據,實時線上預警預報,為河長決策提供數據支撐。將星沙汙水處理廠進廠水質、出廠水質、出境水質等7個實時數據和撇洪渠現場監控視頻整合,在自行開發的手機APP平臺顯示,撇洪渠整個運行狀況一目瞭然。並採取曝氣裝置增添河流溶解氧含量、增植水生植物等生態處理措施,有效提升河流生態修復能力。
  有了技術手段的“硬通貨”,治水還需要管理層面的“軟實力”。 白沙河發源於汨羅市李家塅鎮,流經長沙縣、開福區,最終匯入撈刀河,涉及長沙、岳陽兩市,過去是長沙縣治理的重難點流域。為此,縣第一總河長、總河長和縣級河長全面協調統籌,召開了白沙河流域(長沙縣、開福區、汨羅市)河長制聯席會議,並出臺了《長沙縣白沙河流域綜合治理方案(2018-2020)》,實施多方聯動,形成了上下游、左右岸跨區域協同治理機制,通過各級河長密集調度,各單位緊緊圍繞河湖長制工作抓落實,白沙河水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
  打通河湖“任督二脈” 修復小微“毛細血管”

  若把撈刀河、瀏陽河主要干支流比作支撐長沙縣經濟騰飛的“主動脈”,那小微水體便是關乎長沙縣民生民情的“毛細血管”。長沙縣快速推進截汙治汙項目的實施,堅持因地制宜、標本兼治、精準治理,撈刀河、瀏陽河主要干支流水質得以明顯改善。並完成了17條樣板河創建,其中瀏陽河入選全國首選示範河湖建設名單、草塘墈河入選全省50條美麗河湖遴選對象。
  打通“任督二脈”見效快,修復“毛細血管”少不了。長沙縣圍繞小微水體“無垃圾、無違建、無淤積、無損毀、無汙染”的“五無”目標,紮實推進全縣農村小微水體整治和管護工作。
  據統計,全縣共有小微水體58369處,涵蓋村管河流127條、山塘41687口、溝渠15985條,河壩570處。長沙縣結合實際,按村(社區)對小微水體劃分片區,並逐片設立了片區河長和管理員,明確管護責任,實現管護範圍全覆蓋,打通了河湖管護的“最後一米”。同時,製作小微水體片區河長公示牌2350塊,通過公示各個小微水體片區河長及管理員姓名、聯繫方式、責任劃分等信息,強化社會監督,以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針對小微水體的突出問題,長沙縣強化了分類整治,2018年以來,投入1.2億元,以“民辦公助”、“小農水”項目計劃,整修灌排溝渠小型河道813處,整修渠道共計20.5萬公里,山塘整修2077處,山塘清淤110處,山塘清淤擴容4200畝,全縣小微水體環境面貌得到有效改善。

  同時,長沙縣還全面開展小微水體管護示範片區創建工作,推動全縣小微水體管護升級。2019年,全縣通過整合鄉村振興、農村五治、美麗鄉村建設方面的資金,完成7個市級小微水體和10個縣級小微水體示範片區創建,以點帶面促進流域水環境質量逐步改善,真正做到讓水留下來、流起來、淨起來、美起來,提升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人人爭當“民間河長” 聚力實現“全民共治”
  只有人人關注、人人行動、人人參與,才能真正帶來河湖水生態環境的改變。為了廣泛宣傳,發動全民參與治水,今年長沙縣相關專題活動不斷。
  結合“世界水日”“中國水周”舉辦了“長沙縣河湖長制宣傳月”活動,展示了近年來長沙縣河湖長制工作主要成效,並面向社會公開招募千名監督員,共同節水、管水、護水、治水。聯合環保公益組織,開展“為家鄉的河流奔走——環松雅湖2019綠行家20公里公益徒步活動”,進一步宣傳和發動全民關心、支持、參與、監督河湖管理和保護。
  縣河長辦聯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開展“2019江河衛士—民間河長在行動”系列活動,通過開辦“民間河長講習所”,組織河湖管理保護講座,組織“小報童”參觀汙水處理廠,表彰“最美民間河長”,與民間河長進行經驗交流座談等方式,增強“民間河長”使命感、榮譽感。聯合市河長辦舉辦首屆長沙市“最美河湖”網絡攝影大賽,搭建河湖長制信息交流平臺,聘用40餘名縣級“民間河長”“社會監督員”,設立24小時在線投訴舉報熱線,落實“舉報有獎”的河湖長制監督機制,充分發揮群眾參與河湖管護的積極性、主動性,引導更多的“民間河長”積極參與河湖管理保護,讓群眾從“話題討論”落到“實際行動”中,極大提高了治水的行政效率和效能,也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不棄微小,方成善政。所獲榮譽反映了長沙縣治水從大江大河到小溝小渠的全覆蓋,展現了長沙縣對治水工作的認識逐步深化,也體現了“河湖長制”在長沙縣的強效落實。肩負著老百姓對“綠水青山”的更深期待,長沙縣治水工作幹在實處,走在前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