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0 鐵凝《哦,香雪》小說中,香雪的鉛筆盒,和我上小學時的紅藍鉛筆

《哦,香雪》是很唯美的一短篇小說,當時還是女青年的鐵凝,憑藉此短篇小說在1980年初的文壇迅速走紅,迅速由女青年的身份,在那個文學熱的年代,躋身青年作家行列。

後來,鐵凝在而立之年成為全國最年輕的省級作家協會河北作協主席,主持河北作協多年,於2010年當選為中國作家協會主席。成為繼矛盾、巴金後第三位中國作家協會掌門人。

雖然,在《哦,香雪》這篇小說發表之前,鐵凝也發過幾個短篇小說,如《會飛的鐮刀》《夜路》、《不受歡迎的禮物》、《喪事》等,但這幾篇小說就像上個世紀70年代,放電影之前要先放的“假演片”一樣,算一個要立志成為作家的女青年在文壇熱身做了個鋪墊而已。


鐵凝《哦,香雪》小說中,香雪的鉛筆盒,和我上小學時的紅藍鉛筆

《哦,香雪》這篇短篇小說在當年的文壇份量有多重?

《哦,香雪》,這篇不長的標準的短篇小說,1982年在《青年文學》第五期上發表後,獲得了當年全國短篇小說獎,這個短篇小說獎,當時全國全年僅評選10篇。後被拍攝成同名電影,獲得多項大獎。《哦,香雪》這篇小說奠定了青年作家鐵凝的地位,形成了鐵凝小說創作的風格。

這篇小說發表後,歷數僅為鐵凝短篇小說《哦,香雪》寫評論的就有:在文壇獨樹一幟的荷花澱派作家,鐵凝的老師孫犁;以《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在1950年代末引起文壇轟動的,意識流派作家王蒙;著名文學評論家白燁給予了高度的評價,還有文學評論家李清泉等等。

僅有8000來字的短篇小說《哦,香雪》得到各界的評論文章,加在一起,字數說不定要超過這篇小說字數十倍也要多吧?為《哦,香雪》短篇小說寫評論的著名作家評論家陣容,在那個文學熱的年代,絕對不亞於,今天馮小剛一部電影發行會上,那些站臺的一干明星隊伍。

可以想象:如果短篇小說《哦,香雪》,寫得不好,沒有獨到之處,這些著名的作家和評論家們,誰會拿自己的聲譽為一個年輕的女作家站臺背書?而讓自己像今天文壇那些“開作品研討會”,拿走紅包後,去寫評論的閉眼瞎吹捧?那還是個文壇風氣尚好的純情時代。文學評論家們還沒學會鑽營。


鐵凝《哦,香雪》小說中,香雪的鉛筆盒,和我上小學時的紅藍鉛筆

短篇小說《哦,香雪》故事縮寫

上段文字,絕對不是譁眾取寵賣關子。對於沒有經過那個文學熱年代、沒有閱讀過鐵凝這篇小說的年輕讀者來說,這個短篇小說,故事情節簡單,人物關係更單純,通篇就四個推動小說情節的有“人物形象”的人物:

主角:17歲的山村姑娘“香雪”。

第二主角:比香雪年長的鄰居女孩“鳳嬌”。

配角:沒有姓名的列車員“北京話”。

配角:沒有姓名的要送給香雪文具盒的女大學生。

小說情節發生在政治性向人性化變革的1980年代


鐵凝《哦,香雪》小說中,香雪的鉛筆盒,和我上小學時的紅藍鉛筆

《哦,香雪》小說插圖,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太行山深處一股叫臺兒溝的小山村,因為新修的鐵路從臺兒溝村邊通過。

後來,臺兒溝有了車站,每天傍晚時分列車在臺兒溝停一分鐘,香雪和臺兒溝的女伴們,由開始看從山外開來稀罕的列車,到因為列車在臺兒溝停站一分鐘。村裡的女孩子擓著籃子,籃子裡裝著掛麵的、雞蛋的、核桃等山貨的姑娘們,在停靠一分鐘的火車下,把裝滿山貨的籃子舉到火車的窗口,換乘客們頭上的紗巾啦,髮卡啦等新鮮物件。

火車停靠後,香雪的女伴鳳姐專門找列車員“北京話”進行交易,鳳嬌總要多給列車員“北京話”兩包掛麵,鳳嬌對列車員“北京話”動心了,這瞞不過臺兒溝這群姑娘們的眼睛。

而還是中學生的香雪,擓著雞蛋籃子總是盯著火車內乘客們問:“她們臺兒溝的姑娘能上大學嗎?”“一個自動鉛筆盒多少錢?”在鳳嬌和一群姑娘看來,香雪的這些問題不算問題,但多不實際呀!不像他們拿山貨換來紗巾,戴在頭上實用而美美噠!

單純的香雪特別招旅客們喜歡,香雪跟旅客做買賣賣雞蛋時,旅客問一隻雞蛋多少錢?香雪總是怯生生地說:“你看著給吧。”香雪沒學會討價還價,不和旅客講價錢,一句“你看著給吧!”讓旅客不忍心拒絕香雪單純的眼神,所以,姑娘們中,總是香雪最早把籃子裡的山貨賣完。


鐵凝《哦,香雪》小說中,香雪的鉛筆盒,和我上小學時的紅藍鉛筆

冬天了。這天傍晚7點鐘,火車準時停在了臺兒溝村邊:

鳳嬌照例跑到第三節車廂去找她的“北京話”,香雪緊緊頭上的紫紅色線圍巾,把臂彎裡的籃子換了換手,也順著車身不停的跑著。她儘量高高地墊起腳尖,希望車廂裡的人能看見她的臉。車上一直沒有人發現她,她卻在一張堆滿食品的小桌上,發現了渴望已久的東西。它的出現,使她再也不想往前走了,她放下籃子,心跳著,雙手緊緊扒住窗框,認清了那真是一隻鉛筆盒,一隻裝有吸鐵石的自動鉛筆盒。它和她離得那樣近,她一伸手就可以摸到。

香雪想起了,在學校裡,她的同學那精美的、開關“啪!”地一聲的鉛筆盒。因為,香雪的鉛筆盒是做木匠的爸爸為她上中學,專門做的手工木製鉛筆盒。爸爸做的那笨重的鉛筆盒,好笨拙,以至於在同學的追問聲中,讓香雪感覺到了自卑,無地自容。

火車窗口內那個鉛筆盒,對於17歲的香雪來說是太重要了,她曾經幻想著,要多少雞蛋才能換回一隻那樣的鉛筆盒,在這剎那間,香雪下定了決心,她跑到火車門口,學著“北京話”的樣子,扒上了火車。

當香雪攀上了火車,嗅到了一股只有火車上才有的一種特有的味道,火車門咣噹關閉行駛了,雖然香雪的臉貼在火車門玻璃上,向外呼喊:鳳嬌,我怎麼辦?

但火車還是不管鳳嬌聽沒聽到香雪的呼喚,啟動了,而下一個站是距離臺兒溝30多里遠的西山口車站。

香雪沒有畏縮,而是勇敢的在車廂裡找到那個她心儀已久的鉛筆盒,當帶著校徽的女大學生知道了香雪的心事後,說自己要了雞蛋也沒法吃,執意要把她的鉛筆盒送給香雪。香雪不願意沾光,還是偷偷地把一籃子雞蛋塞在了女大學生的座位下。


鐵凝《哦,香雪》小說中,香雪的鉛筆盒,和我上小學時的紅藍鉛筆

得了心儀的鉛筆盒的香雪,在西山口車站下車後,還湊著熹微的夜光,仔細打量了一番鉛筆盒,然後驕傲地堅定地,沿著兩條鐵軌,跟火車反向朝她的家,臺兒溝走去。

夜路上,香雪的心事和夜路的環境描寫,個人覺得是《哦,香雪》短篇小說裡最精美的華章:山影,樹影,窸窸窣窣的聲響,為可愛的山村姑娘香雪仗膽,香雪的腳步加快,直到看見遠處鳳嬌和村裡的女伴,順著火車的方向來尋找她,一路上呼喚著:香雪,香雪香雪……

——如上就是《哦,香雪》短篇小說的縮寫,你可能覺得太過於簡單了吧!

讀《哦,香雪》小說中,香雪的文具盒,和我上小學時的紅藍鉛筆

自從1984年,讀了鐵凝《哦,香雪》這篇小說,勾起了我的很多記憶。

香雪是幸運的,她村邊有火車道,儘管火車在她的臺兒溝僅僅停留一分鐘。可是,香雪這樣的幸運,在中國廣大農村,有多少青年男女能有這樣的“待遇”。

香雪的經歷,讓我想起,我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大概是),那是多個年級彙編的農村小學班級。大概高我三年級的村裡的慶元哥,他有一支紅藍鉛筆,這鉛筆一頭是紅鉛,一頭是藍鉛。

這多麼稀奇呀!我們用的鉛筆都是炭黑色的,特別單調。我喜歡畫畫,說準確點是喜歡畫撲克牌,因為沒有紅色畫紅桃和方片。


鐵凝《哦,香雪》小說中,香雪的鉛筆盒,和我上小學時的紅藍鉛筆

高我三年級的,為啥記得這麼清楚?因為慶元哥和我哥是同學,這是今天倒推回去確定了的,不能錯。

慶元哥那支紅藍鉛筆成了我的嚮往,終於有一天,趁著下課,教室裡沒人,我把慶元哥那支,使得僅僅剩下有四指長的紅藍鉛筆偷走了。

儘管,慶元哥再尋找,我始終沒有承認,儘管我幼小的心靈是那麼的忐忑?那支紅藍鉛筆成了我一輩子的記憶,因此,讀了鐵凝的短篇小說《哦,香雪》,一下就把我拉到了那個1970年代。

這就是文學的力量吧!當然,當代小說都有一定的時代背景,不懂得,體會不到那個時代的人,是體會不到香雪的心境的。

因此,我個人覺得,我跟香雪心心相通,並且有點惺惺相惜。但香雪比我這個男人更純淨,這是我比擬不了的,也因此,我特別喜歡《哦,香雪》這個短篇小說。

渴望未知世界,永遠是一個少年對美好世界的期許

從1982年,《哦,香雪》這篇僅有8000來字的短篇小說問世,近40年過去了。今天讀來,香雪對鉛筆盒的嚮往,也是香雪和她臺兒溝的姑娘們對未來世界的美好期許。今天的年輕人可能覺得滑稽可笑。

但是,就我們今天自認為高度發達的信息時代,互聯網時代,再40年後,你扭頭穿越回來今天,你肯定覺得今天我還在寫讀《哦,香雪》這篇小說讀後感,是多麼可笑?你肯定會覺得,處在2020年時代的年輕人的期許是多麼的幼稚?

這就是時代,每一個時代有每一個時代青年的嚮往期許。

也正因為此,我們今天的年輕人才會甩開膀子,邁出步子,去創新去實現在2020年看來像天方夜譚一樣的幻想。


鐵凝《哦,香雪》小說中,香雪的鉛筆盒,和我上小學時的紅藍鉛筆

文學作品,在人類文明進程中,看似沒有科學技術來得直接,可觸手可得。

但是,我們穿越回古代那個人類衝破原始人的矇昧,開始向新石器發展的步伐中,每一次的科學技術創新的前夜,必須是一次人類文化的昌盛和導致哲學的思考,科學家是在哲學提出的構想中,通過“數學物理化學”等綜合學科,讓人類再一次蛻變。

從中國的唐詩宋詞,到宋朝的科技文化文明的頂峰,以至於歐洲的文藝復興後的科技發明,奪走了我們中華文明,他們成了世界文化科技經濟的中心,八國聯軍才會來打我們。

我的這些雜亂的胡言亂語,跟文學沾邊麼?當然。這個毫無疑問。要不,世界最高的獎項設置者,化學家諾貝爾,在以他命名的獎項中,就有一項文學獎,咱們中國人只有作家莫言獲此殊榮。


鐵凝《哦,香雪》小說中,香雪的鉛筆盒,和我上小學時的紅藍鉛筆

很顯然,鐵凝的一短篇小說《哦,香雪》,構不成文藝復興,但眾多的有責任的,想象力豐富的作家們的作品,堆起在一起,像山一樣高,文藝復興促發的思想解放,才能最終促放科技創新,層出不窮。

最後感慨,有多少個短篇小說能讓一個人記一輩子?

今天,宅在家裡,重讀鐵凝的短篇小說《哦,香雪》,仍然讓我感慨不已。

以後的日子裡,鐵凝寫出了《六月話題》,雖然也獲得了全國短篇小說獎。還有鐵凝創作的中篇小說《沒有紐扣的紅襯衫》,也獲得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但幾乎所有的普通如我一樣的讀者,和一些純粹的文學評論家們,無不對僅有8000來字的短篇小說《哦,香雪》,情有獨鍾。

《哦,香雪》這個短篇小說,在今天看來,無非是太精美的世外桃源裡才有的情節和人物記事。這篇小說,在今天看來,雖然多少帶有點圖解“時代政治”的味道,但每一個人每一個歷史事件,無不打著時代政治的印跡。


鐵凝《哦,香雪》小說中,香雪的鉛筆盒,和我上小學時的紅藍鉛筆

《金瓶梅詞話》《紅樓夢》《水滸傳》等等文學作品,無不是書寫了那個特定的時代,成為普通人瞭解歷史的細節補充,相信,鐵凝的短篇小說《哦,香雪》,也會成為歷史發展細節的補充。

好歹,我是一個純粹的小說閱讀愛好者,我的感受是:香雪所在的場景能讓我們浮躁的心緒平靜下來;香雪的行為能讓我們齷齪的想法,感到內疚;香雪和她的臺兒溝以及臺兒溝的姑娘們,還有那個停留一分鐘的車站,能讓我們今天的人們忽然覺得,那才是人生的歸宿。

以上僅為一家之言,願與各位文學愛好者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