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今年最猛的战斗基

年底了,对「可转债」这个大众普适的投资品今年的表现做个总结,也帮大家最后再梳理一遍相关知识点。

国金证券对「债券型基金」今年的回报做了个统计,结果是这样的:

今年最猛的战斗基

按照「收益中位数」来统计:

纯短债—2.73%

纯中长债—3.37%

混合一级债—4.91%

混合二级债—5.57%

可转债—17.44%

其中收益在20%以上的可转债基金有13支,10%以上的有26支。

为啥可转债如此牛逼?

核心原因还是行情好,是的,哪怕今年行情,对可转债来说也是好行情。

截至这个月,已经上市的90多支可转债只有9支破发,胜率超过90%。上市首日涨幅中位数是8.77%。

我的观点不变:这种高胜率+高频次的投资机会,无异于弯腰捡钢镚,是大A股的制度福利,也是小白最佳的上手路径。

如果可转债这种亏损概率和幅度都能让你抓耳挠腮的,撤吧!股票暂时还不适合你。

评价可转债的指标很多——转股价值、纯债价值、期权价值、回收触发价、强赎触发价、到期税收收益率...不熟悉的人很容易被搞蒙。

可转债到底是什么?

把它拆开,我们能得到四部分:

· 债券(会按约定的票面值+利息兑付)

· 看涨期权(股票会涨)

· 看跌期权(下调转股价条款)

· 潜在保底(回售条款)

举个例子:

比如我想打新,主要是冲着看涨期权,买入可转债相当于低风险地买了正股。正股涨了,可转债就跟着涨。

又比如我想买一个90元的可转债。它的正股价格远远小于转股价格,溢价率超过100%。转债比正股还贵,明显不划算!为啥还买?

其实我是冲着债券+看跌期权才买的。

债券的意思是,我以90元买入,到期后上市公司要以100元+利息还给我,到期税后收益率可能接近5%,也不赖。

看跌期权的意思是,正股价格和转股价格差距实在太大了,转股没希望。上市公司还不想还钱,于是下调转股价。于是可转债价格一下子从90元涨到97元,我还是赚钱。

比如今年就有18家公司下调过转股价:

今年最猛的战斗基

基本上只要下调转股价,平均立马涨9%。

这部分比较难理解,你只需要记住:

买大于100元的可转债(票面值附近即可,也别高太多),或者买入小于100元的可转债,都能赚钱,只是两种不同的逻辑。

最后再给一些可转债的定性结论和建议

1

影响可转债价格最最重要的因素非「正股」莫属,所以股市行情好,可转债一定好。

另一个因素是可转债的估值,是的,可转债也有估值,体现在「转股溢价率」这个指标上。

这两大因素正好先后影响了今年的两波可转债市场:

今年最猛的战斗基

第一波是一季度2500点—3300点的股票行情;

第二波是今年下半年,虽然股市一直在3000点徘徊,但因为资产荒等原因,可转债的性价比优势明显,于是估值提升,又走出一波行情。

2

买入可转债的姿势:

坚持打新,坚持多证多户打新,弯腰捡钢镚,偶尔捡红包。

也别太纠结首日破发这事儿,中了也就1~3签,破发补点儿不就完了。还是那句话,可转债的波动都接受不了,暂时不适合A股。

精选已经上市的可转债,买入后坚持持有,等待价格触发130元以上。

什么叫精选呢?有几个思路:

比如银行类转债,只要价格不太贵,都很安全,涨到130元以上的确定性也非常大。

或者大幅低于票面值、且公司没有大坑(比如商誉占比过高、大股东质押比例过高)。

参考可转债基金的前十大持仓买,或者干脆买可转债基金,兴全、长信、汇添富都有老牌知名可转债基金,规模也足够大。

具体哪些可转债最稳妥、哪些攻守兼备,哪些适合进攻博收益,今天的「人生要选对」知识星球更新里有分享。

祝读者大大们节日快乐,北京下雪了,挺应景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