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天干、地支與古代年、月、日、辰

時間,是人類用以描述物質運動過程或事件發生過程的一個參數。我們現代人已經將時間用最方便的方式利用起來,比如掏出手機看看時間,抬手看手錶,某些建築上有大時鐘。那在古代,古人們是用什麼 方式表達時間的?

天干、地支與古代年、月、日、辰

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簡稱干支,是我國古代人民用來記錄年、月、日的符號。天干有十位,依次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位,依次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與古代年、月、日、辰

用干支配合來記錄年、月、日是我國特有的現象。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最小公倍數是六十,將它們依次從頭到尾相互排列組合起來:用天干的首字”甲“與地支的道字”子“配合列為第一,名”甲子“,其次用天干的第二字”乙“與地支的第二字”醜“配合得”乙丑“……這樣配合下去,第六十位剛好是天干的末字”癸“,配成”癸亥“,再往下配,就又配到”甲子“,這樣就形成了”六十甲子“。

天干、地支與古代年、月、日、辰

年、月、日、辰

一、年

年、具體產生的時間無法考證。最初,人們把莊稼收穫一次規定為一年。到了後來,天文學家就把地球繞太陽運動一個週期規定為一年,一個週期為365.25個太陽日,即一年為365.25日。

我國在東漢初期開始用干支紀年,如”甲子年“。以後從未來間斷,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才改用公元紀年。

二、月

在陰曆中月的平均日數以朔望月(古代把完全看不到月亮的時候稱為“朔月”,把月亮最圓的時候稱為“望月”)為基礎,一個望月的長度為29.5306天。一年12個月,大月為30日,小月為29日。

在陽曆中,月所含的日數是人為規定的,一年12個月,大月31日,小月為30日,平年的2月是28日,閏年是29日。我國於1949年普遍採用陽曆。

三、日

日是古代人類最早認識時間的單位。地球繞太陽公轉,當地球被太陽照亮的時候就是白晝,沒被太陽照亮的時候就是黑夜,這樣便形成了晝夜交替的現象。古代就把一晝夜作為一日。

我國從殷商時代開始,用干支紀日,如把某一天定為甲子,,第二天就是乙丑,以此類推,到了第六十一天,又是甲子,如此循環。

四、時辰

自西漢起把一晝夜分為12個段(也稱為12時辰),用12地支來記錄。每個時辰又分為初和正兩部分,即12時辰也含24小時的意義,一個時辰為兩個小時。

天干、地支與古代年、月、日、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