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北极熊的阴影--沙皇俄国的“东进”战略

引言

19世纪末期,世界各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高潮,沙皇俄国也不甘落后,大肆对外扩张。但是由于自身实力不足,沙皇俄国在各个方向上的扩张势头均受到挫折,并逐渐陷入孤立。为了摆脱困境,沙俄一方面调整对外政策,缓和与各列强的矛盾,另一方面又积极寻找新的扩张突破点,力求打破僵局。此时的中国正处于清朝晚期,由于其自身的腐朽没落而更加衰弱,一时间成为各列强掠夺的重点对象,沙俄也顺势将扩张的主要方向转向远东地区,开始执行“东进”战略。

北极熊的阴影--沙皇俄国的“东进”战略

沙俄树敌太多

作为一个欧洲国家,沙俄为什么要向把扩张重点转向遥远的远东?他的“东进”战略到底做了哪些事情呢?今天小编简单谈一下沙皇俄国推进“东进”扩张战略的始末。

既定国策:走向四大洋

沙俄诞生之初,就开始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到了彼得大帝时代,他更是提出了“走向四大洋”的基本国策。数百年以来,沙俄不停的进行扩张战争,四面出击,逐渐从一个仅有弹丸之地的莫斯科公国成长为横跨亚欧大陆、疆域辽阔的大帝国,领土面积扩大了数百倍。但是,由于俄国的扩张的领土主要在高维度地区,气候寒冷,虽然他得到了北冰洋(摩尔曼斯克)与太平洋出海口(海参崴),但是这两个地方太冷了,经常封冻,作用受到很大的限制,严重影响了沙俄争霸世界的战略。因此,获得温暖的不冻港,成为历代沙皇一个坚定的目标。

北极熊的阴影--沙皇俄国的“东进”战略

彼得大帝的战略:走向四大洋

拿过一张世界地图,我们可以看到,沙俄想获得不冻港,有四个方向可以出击:

第一是向西推进到大西洋沿岸。沙俄建国之初,扩张的方向是全力向西的,自莫斯科向西吞并了东欧平原大片领土。到彼得一世时期,通过与瑞典的北方战争,沙俄获得了波罗的海出海口,但是这个港口是个内陆海港口,无法直通大洋,沙俄还是被封锁在内陆。这条路走起来相当艰难,西欧列强林立,英、法、普鲁士、奥匈帝国哪一个都不是好惹的主。沙俄向西的扩张阻力太大,最后只能止步于波罗的海沿岸。

第二条路是博斯普鲁斯海峡出海口。为打通这条通道,沙俄与奥斯曼帝国先后进行了11次大规模战争,从奥斯曼帝国手中夺取了黑海北岸、高加索等大片领土,沙俄也获得了黑海出海口。但是对于关键的博斯普鲁斯海峡,俄国则一直没有办法拿下。英国为了防止俄国西出地中海,威胁对自己至关重要的苏伊士运河航线,积极援助土耳其对抗俄国,数次在奥斯曼帝国威亡之际给予强力援助,甚至直接出兵与俄军作战,多次挫败沙俄夺取伊斯坦布尔的图谋,这条道路一时之间也难以突破。

北极熊的阴影--沙皇俄国的“东进”战略

俄土战争

第三个方向是自中亚地区南下印度洋。自19世纪后半期起,沙俄逐渐吞并了面积广大的中亚地区,势力扩展到伊朗-阿富汗一线。在这里,沙俄与大英帝国两大强权再次碰撞,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夺。英国为了确保对自己至关重要的英属印度殖民地的安全,绝不允许沙俄南下印度洋。几个回合下来,沙俄败下阵来,被迫与英国妥协,英国再次挡住了沙俄南下印度洋的扩张脚步。

第四个方向是远东地区,由沙俄远东地区南下,通过中国的东北地区,到达辽东半岛、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那里有很多温暖的出海口。在19世纪中期,沙俄已经通过对清政府的各种讹诈威胁,割走了中国外东北、外西北的大片土地。在外东北,沙俄得到了海参崴,在远东正式拥有了港口,势力也直抵太平洋沿岸,为在远东地区的进一步扩张奠定了基础。

北极熊的阴影--沙皇俄国的“东进”战略

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示意图

亚洲扩张战略

19世纪末期,西方列强瓜分世界的斗争加剧。沙皇俄国太过贪婪,四面出击,导致他与其他列强关系十分紧张,陷入了孤立。为了摆脱困境,沙俄调整了对外政策。先是利用法德矛盾,与法国结成攻守同盟。再与英国签署了划分阿富汗、伊朗势力范围的协议,缓和了与英国在这一地区的矛盾。又与奥匈帝国签订了维持巴尔干现状的条约,结束了两国的紧张对峙。这个时期对于俄国来说,各条战线都进入相对平静的时期。不甘寂寞的沙俄立即把扩张的矛头指向了远东地区。

北极熊的阴影--沙皇俄国的“东进”战略

亚历山大三世

自19世纪中期以来,俄国国内鼓吹“东进”的扩张情绪叫嚣尘上。以乌赫托姆斯基伯爵为首的“东进”派竭力宣传俄国人与亚洲人之间的“血缘关系”,为“东进”扩张制造舆论。他说:“俄国之鹰的翅膀已经延伸至广阔的亚洲,丝毫不容怀疑,我们将来誓将完全吞并这些地区。”沙俄西伯利亚的总督也上书沙皇,请求对远东予以重视,把俄罗斯远东地区建设成为争霸远东的前哨基地。在这些人的鼓动下,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决定“东进”。他说:“从长远看来,特别关心东亚事态的发展,在东亚确立和扩张俄罗斯势力,正是我们统治世界的课题”。他企图以远东扩张的胜利来打破俄罗斯面临的困境,改变在列强中的不利地位,继续推进对外扩张、称霸世界的战略。

北极熊的阴影--沙皇俄国的“东进”战略

辽东半岛旅顺港

此时的中国正处于大清帝国末期,国势日衰,已经沦落为列强的重点掠夺对象。沙俄“东进”政策的首要目标是吞并中国东北,获得那里梦寐以求的旅顺不冻港。对此,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曾经直言不讳的说:“俄国无疑必须领有终年通行无阻的港口,此一港口应在中国大路上,并且必须与我们以前所领有的地带相连接。”很明显,沙俄要吞并中国的东北领土。著名的沙俄末期名臣维特说的更直接:“瓜分中国,是远东政策的实质。”

西伯利亚大铁路

长期以来,沙俄扩张的方向主要在欧洲,他在远东地区的力量并不强大,限于遥远的距离及不便的交通,使沙俄向远东投送力量极为困难。同时,沙俄对于远东地区的开发程度也很低,经济落后,不足以支撑其征服远东的野心。欲想解决这一问题,修筑一条连接莫斯科与海参崴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的计划被提了出来,此方案得到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大力支持。他曾说道:“我阅读了西伯利亚总督的许多报告,我必须以遗憾和抱愧的心情承认,对于这块富饶的地区,政府以前实际上没有做任何事情来满足它的需要,它被忽视了,但现在是时候了,而且照旧是该采取行动的时候了。”1886年,沙皇发布了修建西伯利亚铁路的命令:“要按最短的路程修建一条横贯西伯利亚的铁路”。

北极熊的阴影--沙皇俄国的“东进”战略

西伯利亚大铁路

这是一条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交通大动脉,它将俄罗斯的中心地带与遥远的远东地区连接起来,极大推动了远东地区的发展,给俄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铁路修通以后,原本人烟稀少的西伯利亚迅速繁荣起来,人口迅速增长。1863年时,西伯利亚人口仅为286万人,到1914年已达962万人。大量移民有效地缓解了西伯利亚地区劳动力匮乏的状况。在大铁路沿线两侧,众多的城镇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种发展的速度被当时国际舆论誉为“美国速度”。

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开通也深刻影响了远东地区的国际形势。随着“东进”战略的推进,沙俄在远东的实力迅速得到增强,沙俄开始加紧了扩张步伐。他首先将矛头指向了中国,为了加强对中国东北地区的渗透,沙俄提出西伯利亚铁路穿越中国东北到达海参崴的方案,即中东铁路计划。在沙俄的软硬兼施之下,腐败的清政府最终同意了这个方案,并签署了《中俄密约》,沙俄由此攫取了中国东北大量权益,从此东北沦为沙俄的势力范围。

北极熊的阴影--沙皇俄国的“东进”战略

《中俄密约》

正在崛起的日本认为西伯利亚大铁路会极大增强沙俄在远东地区的力量,对日本的利益造成严重威胁,四处游说列强阻止该铁路的修建计划,但是没有成功。日本开始加紧扩军备战,以应对来自北方沙俄的威胁。

黄色俄罗斯计划

沙俄皇太子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即后来的沙皇尼古拉二世,是“东进”政策的坚定支持者。1891年,为了积累自己的政治资本,也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远东形势,尼古拉二世决定访问远东地区。他先后访问了中国、日本等地,远东的富庶深深的吸引了这位俄国皇太子。通过这次远东之行,他深刻感受到清帝国的腐朽与衰落, 同时也感受到了日本的野蛮与不安分,由此更加坚定了他吞并远东的狂妄野心。

尼古拉二世继位以后,亲自炮制了“黄色俄罗斯计划”。该计划的要旨是从新疆中俄边境的乔戈里峰直到海参崴划一条直线,将此以北的土地全都划归俄罗斯。他梦想着有一天,变中国北方为“黄俄罗斯”,使“黄俄罗斯”像小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那样成为俄罗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何其的贪婪!何其的狂妄!

北极熊的阴影--沙皇俄国的“东进”战略

黄色俄罗斯计划

为了使中日两国相互削弱,沙俄积极怂恿日本对清朝发动战争。最终,日本如沙俄之愿发动了战争并取得了胜利,但是日本割走了辽东半岛。这大大出乎了俄国的预料,沙俄没想到中国如此不堪一击!也没想到日本的胃口如此之大。沙俄意识到日本割让辽东半岛的行为严重阻碍了沙俄在远东的扩张,不能不予以干涉。于是沙俄组织了“三国干涉还辽”事件,迫使日本吐出了辽东半岛。此后,沙俄又以“还辽功臣”自居,利用清政府的仇日、恐日心理,通过软硬兼施的手段诱迫清政府签署了《中俄密约》。

义和团运动爆发后,沙俄又以“镇压义和团运动”的名义,出动大军占领了东北全境。义和团运动被镇压后,沙俄不仅拒绝撤军,还积极在东北建立殖民统治。沙俄通过广办学校教授俄国文化、发行报刊杂志、建立教堂、成立各种学会等手段对中国东北进行大肆文化渗透。短短几年间,中国东北地区的俄罗斯元素便随处可见。这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彻底吞并中国东北,实现沙皇的“黄俄罗斯计划”。

沙俄侵占中国东北的野蛮行径,损害了列强在该地区的利益,引起了他们的一致反对。日本反对尤为激烈,四处活动,组织抗俄联盟,企图迫使沙俄撤军,但是沙俄对各国的一切警告均置若罔闻。在此情况下,日本决心开战,1904年。在英美的支持下,日本发动了日俄战争,沙俄惨败,沙俄“走向四大洋”的扩张政策再遇挫折。

北极熊的阴影--沙皇俄国的“东进”战略

沙俄在东北的扩张引起众怒

在日俄战争中遭到失败的沙皇俄国损失惨重,国内革命运动高涨,政局不稳。与此同时,欧洲形势再度紧张起来,沙俄也卷入欧洲列强的纷争之中,一时无暇东顾。后来,随着1917年十月革命的一声枪响,沙皇俄国这头“北极熊”轰然倒下,其“东进”战略最终化为了泡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