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朱元璋曾留给朱允炆一支王牌军队,为何靖难之役中朱允炆不动用?

无聊芒果


虽然说有王牌部队,但是关键朱允炆可以指挥得动。如果做皇帝的是朱标,再加上这支部队的首领沐英还活着。那么就算真的发生了靖难之役,最后败亡的也肯定是朱棣。



王牌部队是谁?此人是朱元璋养子沐英

正如我前面所说,里面提到了沐英。这个人在明朝的地位可谓是不可忽略,他曾经是朱元璋的养子,后来被朱元璋安排去镇守云南地区。

沐英原来并不是叫这个名字,应该说是朱英更加准确。但是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考虑到要将儿子分封天下。如果有了沐英这边,可能会有很多的麻烦,所以就让他改了姓氏。

为何说这支队伍是朱元璋留给朱允炆的王牌部队那?其实这句话并不严谨,这支队伍是王牌部队不假,朱允炆没有登基的时候,沐英就已经死了。不过就算没有沐英领导的沐家军,战斗力不代表弱。

但是到底是不是朱元璋留给朱允炆的呢?这一点要值得考究一下,因为当时朱元璋根本没有考虑过朱彪会死,很早就已经把沐英的部队安排在云南。

而且根据后来的情况来看,其实朱元璋也不认为他的其他几个儿子会造反。所以说这个王牌部队,并不是留给谁的,只是负责镇压这处边陲之地。

那么另外的问题又来了,在靖难之役的时候,朱允炆为什么不调兵遣将?调来这支王牌部队,来围剿这支“造反之军”?要知道当时正规军可是三倍于朱棣的部队。

朱允炆为何不调?因为根本来不及。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这次靖难之役,看一下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说皇帝来不及调兵遣将?明明打了快要4年的战争,为什么说还来不及?


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后,为了保证子孙后代能够千秋百世,于是把所有的儿子都封了藩王,让他们镇守边疆地区。当然也给了很大的权力,少的有3万人,多的有十几万人。

比如说燕王朱棣就有10万大军,宁王朱权有8万大军。因此等到朱允炆登基的时候,就开始惦记这些叔叔到底会不会害自己。毕竟自己相对来说不是嫡长子,也不是嫡长孙。

再加上藩王的势力越来越大,因此在朱朱允炆登基之后,就开始想着削藩的问题。朱允炆登基第一年,接连削藩,惹得藩王哀声载道。

谁都可以看得出来,这个新上任的皇帝手段有点狠,而且做事有点操之过急。至于说权力比较大的燕王朱棣,自然也在朱允炆的削藩之列。

后来朱允炆派了人来查看朱棣的动静,朱棣装疯卖傻躲过一劫。结果他装病的事情被人高密,所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来个造反。

但是造反也得师出有名,现在百姓过得也不是特别苦,只能说是从元朝还没缓过气。想来想去想到了朱元璋留下来的祖训:

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

意思就是说,为了防止有人篡位,朱元璋留下了一条规矩。朝廷有奸臣出现的时候,藩王可以清君侧。有了这个理由就简单得多了,于是朱棣发起了这次靖难之役。

起义时间为1399年的7月初,仅仅过了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基本上在北平周围所有的地方全部清理完毕。一是由于这里本来就是自己的领土,另外基本上是一呼百应,这些人很多都是直接归顺。

如果说当时朱元璋没有大肆屠戮功臣,朱允炆只要稍微选一个开国将领,基本上都能扫平此次叛乱。 关键是朱元璋做的太狠了,开国将领病得病死,被杀的被杀,又有几个人老得不能动。

最后只得重新启用耿炳文,可能也是因为年纪大比较糊涂了,结果被朱棣偷袭成功,躲在城里面不敢出来。建文帝听说这个消息之后,又派了曹国公的儿子李景隆担任将军。

但是李景隆只是草包一个,收拢了耿炳文的一些部队,再加上自己带的人,差不多也有50多万人。而反观朱棣这边,起义之初有10万不到,后来加上一部分人的投靠,满打满算也只不过十几万人。

所以这次力量对比,基本上就是3比1的情况。古代打仗主要是靠人头,外加上计策。以少胜多的战役不是没有,但是主要是靠指挥官。

然而李景隆就是个猪队友,朱棣这边略施小计,就把他诓骗,结果打了败仗。但是朱允炆不清楚内情,在别人的诓骗之下,甚至还给他奖赏。

也正是由于这次的战败,造成朱棣有机会合并了宁王的部队。因为当初朱棣造反,朱允炆召宁王回来,宁王直接拒绝了,因此朱棣合并了宁王的部队,人数又是一个激增。


后来朱允炆又再次派兵镇压,于是在建文二年的时候,还是李景隆怪帅,虽然说是号称百万,但是实际上只有60万大军。然而对待朱棣二十万不到的人,还是3打1的情况。

在李景隆这个草包的带领下,大军前期也是一败再败。后来这件事情被朱允炆得知后,撤掉了李景隆的官换了将军,这才算是稍微好了一点。但是关键在于朱棣屡胜轻敌,东昌战役战败,朱棣被包围。

后来战役进入僵持阶段,但是基本上还是朱棣胜的多。因为别看朝廷这边人多,但是缺少比较好的指挥官。所以说朱棣才可以多次以少胜多,但是总有点力不从心,因为朱允炆人太多了,这样下去早晚都会败亡。

在这样的一个紧要关头,突然从皇宫里面跑出来一个太监。告诉朱棣南京城空缺,可以绕过山东直取南京。可不是嘛,基本上能派出去的都派出去了。

朱允炆想的是60万还干不过十几万?就算是干不过,最起码的挡住还是可以的,要是真的有什么情况,朱允炆还可以从别的地方调兵谴将,就比如说云南地区的沐家军。

虽然想是这么想,关键没想到朱棣直取南京。所以在建文帝四年的时候,燕王都已经打到了徐州,在山东的大军才知道回援。不过也不算太晚,后来还是在淝河打了起来。

结果朱允炆担心京城没人守,就把徐辉祖从前线调了回来。战役打了这么长时间,60万大军早就缩水很多了。再加上是回援,并不是所有人都赶了过来。朱允炆这一调兵,结果前线空了,反而给了朱棣机会。

结果等到当年6月份的时候,朱允炆想一人一半割地求和,结果被燕王拒绝。随后燕王一路打到了南京城下,皇宫失火朱允炆下落不明。

整场战役的转折点在于越过山东直取南京,前面打了两年半,然而这次仅仅只是半年时间。真正有着非常明显的败势,也只不过是几个月的时间。

从南京到云南,可不像现在有着飞机高铁。当时只能靠马,一来一回时间就已经非常长了。再加上这是大军调动,不是说一个人骑马就能跟过来的。所以说这个时候朱允炆再想调兵遣将,也根本就没有机会。

总的来说前期没想过会败,所以根本没用到这支部队。后来想用到的时候,根本就来不及了。


史之策


朱元璋临终时曾留给朱允炆一支王牌军队——沐家军,这是由朱元璋的义子沐英亲自培养的、一支拥有30万精锐的“敢死队”。


朱标病逝后,朱元璋根据嫡长子继位的原则,越过众儿子们立了朱标的长子、自己的长孙朱允炆为皇位继承人,朱允炆一上位就对自己的叔叔们实行削藩。

朱允炆的四叔朱棣身经百战,所向披靡,他本来就对朱允炆的继位心中不服,这次朱允炆削藩更触动了他的底线,他借机“清君侧”发动靖难之役,攻打建文帝朱允炆,并成功登上皇位,成为明朝的第三位皇帝,而朱允炆的结局是在一场大火中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关于“清君侧”本来是朱元璋赋予藩王的权利,目的是防止权臣篡权。

《皇明祖训》中说:“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

朱元璋万万没想到自己的苦心成了朱棣夺权的借口。

有很多人不免对正统的皇帝朱允炆心生可怜、可惜的感叹,另外对朱允炆手里那一支30万的精锐部队——沐家军抱有希望,如果这30万大军过来,朱棣根本不是对手,那么在危机的关头朱允炆怎么就不用这些精锐呢?

首先,沐家军离的太远来不及赶到。沐家军起初是沐英带领的,固守西南边疆云南,离京城数千里,长途急行军确实不便,另外面对朱棣大军压城也已经来不及。

其次,沐家军的领导人更替频繁,当时的领导者对朱允炆的衷心远远达不到祖辈们对皇帝的衷心,所以他们不愿调动沐家军。其实沐英和朱标的关系很不错,可惜朱标病逝,沐英也因此悲痛而死。沐英死后他的长子沐春接替父亲带领沐家军,可是不久沐春也死了,就有他的弟弟沐晟接替掌管沐家军。

再次,沐晟对沐家军的领导权和朱允炆上位在时间上差不多,而此时西南叛蛮刀干孟多次叛乱,分割占据很多地盘,朱允炆命沐晟随时镇压叛乱,护卫好西南阵地。此时如果调动沐家军怕云南会有新的叛乱出现,危急边疆局势。

另外,朱允炆太自信。起初朱允炆认为没必要调动沐家军,朱允炆在和朱棣战争前期胜算在握,他认为动用沐家军多此一举,就没有调动,后来想调动时已经来不及。

最后,站在沐家军的立场上看,他们的确不好出面。老朱家的人内斗,沐姓作为一个外姓掺合进来对自己百害无一利。他如果站在朱棣一边的话,打赢了,自己虽能保全,但可能会留下不忠的骂名;如果站在朱允炆一边,赢了还好,如果输了整个沐家军都会被株连。而保持“按兵不动”的话是忠于职守,无论他们谁赢谁输他沐家军保卫的都是朱家的江山,朱允炆和朱棣谁在皇位上对他们来说都一样。

事实也是如此,沐家军得到保全。朱棣登基后对沐家恩重如山,他封沐晟为黔国公,岁禄三千石,赐世袭的铁券,此外朱棣还将自己的心爱的、恭慎有礼的五女儿常宁公主下嫁给了沐英的幼子沐昕。

《明史·卷一百二十六·列传第十四》:论功封黔国公,岁禄三千石,予世券。

而沐家军也一直对朱家江山忠心耿耿,坚持守卫到明朝灭亡的那一刻。


小姐姐讲史


朱元璋确实给朱允炆留下一支王牌军队,这就是朱元璋养子沐英(原名朱英,朱元璋登基后担心儿子们对养子有敌意,改名沐英)的沐家军,在靖难之役的时候,沐家军正在云南镇守边疆。

为什么说这是一支王牌军队,而朱允炆又为何不用呢?接下来我继续为你详细分析。


一、王牌军队沐家军

沐家军的创始人沐英,也就是朱元璋养子,他8岁时就被朱元璋收养,从小与朱元璋最喜爱的儿子朱标在一起玩耍,两人关系亲密,情同手足。


沐英12岁就跟随朱元璋四处征战,18岁被朱元璋授予帐前都尉,1376年,与邓愈一起去征讨吐蕃,立下战功,被朱元璋封为西平侯。

1381年,沐英与傅友德、蓝玉三人率兵30万,征讨云南,这支部队先后征服云南临安、曲靖、广南、浪穹、土著首领思伦、东川土酋、贵州普安、建昌等数地的叛乱。

1389年,沐英率领三万精兵大战思伦三十万大军,结果大获全胜,同年冬天,沐英率军出征景东,再败麓川,思伦发乞降进贡。此后,云南彻底平叛,沐英奉命留在云南镇守边疆。

1392年,沐英在云南病逝,朱元璋命令归葬京师,追封沐英为黔宁王,赐谥“昭靖”,侑享太庙。沐英死后,长子沐春袭封西平侯,代替沐英镇守云南。

沐英的四个儿子沐春、沐晟、沐昂和沐昕从小是在南京长大,与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建文帝)关系很好,这也是沐家军是王牌军队的原因之一,信任度高。

虽然沐家军失去创始人沐英,但是战斗力并没有衰退,依旧能力非凡。比如1397年,干孟造反,沐英长子沐春亲率沐家军前往镇压,很快就取得胜利,可见这支军队战斗力保持完好。



可惜沐春英年早逝,年仅36岁就死去(没有儿子),让弟弟沐晟继承爵位,继续带领沐家军在云南镇守边疆,当靖难之役发生的时候,沐家军统帅正是沐晟。


二、为什么朱允炆不用沐家军?

通过以上对沐家军的分析,我们会发现沐家军不仅战斗力十足,而且沐家军统帅与朱允炆关系还十分亲密,可信度很高,有这样一支30万大军的王牌军队,为何朱允炆不加以使用呢?其实原因主要就以下3个。

1、朱允炆轻敌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是以“清君侧,靖国难”为口号发动的,之所以要说清君侧,主要是因为朱元璋留下祖训“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朱棣当时所谓的朝中奸臣就是齐泰和黄子澄,所以以此为由发动靖难之役。

作为燕王,朱棣虽然在北京有十几万大军,可始终也只是一个地方军队,朱允炆控制的是全国200万左右的大军,试想一下10万对200万,怎么可能胜利,朱允炆当然没有任何必要动用朱元璋留下来的王牌军队沐家军。

可是朱允炆确实轻敌了,朱棣这个家伙运气好得很,再加上朱允炆的残忍削藩,引起各地藩王的不满,如今朱棣揭竿而起,很多藩王都在隔岸观火,静待佳音。


所以朱棣很快就取得不错的胜利,尤其是北京周边的城市,基本都是不战而败,直接就归顺朱棣,让朱棣的信心大增。

2、考虑到云南边疆

朱元璋在世的时候,叫沐英的沐家军去镇守云南是有很多原因的,云南当时叛乱很多,而且连通周围很多小国家,朱元璋担心那些小国家攻打云南,才派强悍的沐家军去加以镇守。

如今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正是危机重重,要是朱允炆不是特殊时候就把沐家军从云南调动过来支援自己,而让云南处于失守状态,万一周围国家趁虚而入,岂不是得不偿失,与朱棣争来争去江山始终姓朱,要是云南被其它国家占据,那朱允炆不是成为千古罪人。

在面对这种大是大非问题上,朱允炆断然是不会轻举妄动的,除非实在迫不得已,才可能调动沐家军。


3、来不及调动

朱允炆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一个国家的武装力量,居然会被朱棣一个地方军给搞得措手不及。

靖难之役刚开始的时候,朱允炆派出56岁的老臣耿炳文带领13万大军去平叛朱棣,结果朱棣老奸巨猾,采用游击战术突袭,搞得耿炳文猝不及防就失败损失几万人马。

意识到情况严峻的耿炳文提出守城不出,熬死朱棣的措施,可惜朱允炆觉得方法不妥,就在黄子澄的建议下任用没有作战经验的年轻将领李景隆。

李景隆太年轻,没有实战经验,更是节节挫败,导致朱棣有时间缓冲去到内蒙古把弟弟朱权的八万大军借来一起反抗,这个时候朱棣的实力大增。

但是区区不到20万军队,还不是一个国家的零头,按理来说朱允炆胜算还是很大,可是朱棣不按套路出牌,直接绕过山东直逼首都南京,一下子朱允炆懵了,来不及调动前线部队回来支援。


原本好好的一场胜算巨大的战争,就这样在朱棣攻打南京之时发生逆转,朱允炆意识到问题严重性打算调动远在云南的沐家军,发现已经来不及,因为从攻打南京到拿下南京朱允炆不知去向,总共也就几个月时间,在那个时候,从云南去到南京,搞不好就要半年一年的时间。


结语

朱棣的胜利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谋略的运用恰到好处,结果遇上没有经验的朱允炆,还有一群傻乎乎的大臣,这样的战争,简直就是天助朱棣,没办法不胜利啊,等到朱允炆恍然大悟,一切早已浮生若梦!



嗔痴历史观


看过小说《鹿鼎记》的人,应该对里面的沐王府印象深刻,在小说里,它可是影响力很大的一派江湖势力。

其实沐王府并不是真正的王府,它的主人世袭“黔国公”,始祖就是明初的著名将领沐英。只不过,沐英后人一直镇守云南,保卫当地的黎民百姓,出于尊重,大家就称它的府邸为王府,言下之意就是把沐家人的爵位拔高了一个等级。

沐家世代为大明效忠,所以在《鹿鼎记》里,已经失去爵位的沐家人,还在一直从事着“反清复明”的活动,这多半就是在尊崇祖训。

沐英——朱元璋养子,和朱标感情深厚

沐英不但军功累累,而且与朱元璋的私人关系不浅。他八岁的时候,遇到朱元璋,并被其收为义子,朱元璋夫妇待其如同亲子,长大后就随同朱元璋征战四方,并立下赫赫战功。大明建立后,被朱元璋派到云南去镇守,为明初局势的稳定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沐英比朱标大了十一岁,但兄弟俩的感情非常好,朱标死后,沐英痛苦万分,仅仅两个月后,就在悲痛中病逝。从南京到云南,即便快马传递消息,也需要花费很长的时日,可以想象,沐英正是在接到朱标噩耗之后不久去世的。

沐家军——传说中朱元璋留下的一支王牌军队

也就是说,沐英与朱标一样,都是死在了朱元璋之前。然而近些年来,网上却有一种说法,说是朱元璋临死之前,特意给朱允炆留下了一支王牌军队,以备不时之需,可是朱允炆到死都没有运用,这支王牌军队,正是沐英率领的几十万大军。很显然,这种说法完全没有道理的,靖难之役发生之时,连朱元璋都已经死了,更何况死在他之前的沐英?

不过即便如此,王牌军队一说也不见得就完全错误,毕竟沐英虽死,其子却可以为继,就是换了一个将领而已,在必要的时候,朱允炆仍然可以调用。再者,以沐英和朱标的关系,他的儿子也应该与朱允炆关系很好才对。可为什么靖难之役一连四年,却不见沐家军的身影呢?

靖难之役时,沐家已不复当初

要说这里面,还真有值得探究的地方。沐英死了之后,接替他位置的是长子沐春,这个人的志向与父亲一样,也是太子朱标一党,更与朱允炆关系非同一般。然而可惜的是,朱允炆继位才几个月,沐春就因病去世了,比他老爹沐英还要短命。沐春无子,于是由其异母弟沐晟接位。

所以说,靖难之役发生之时,远在云南的沐家军其实正在经历一场轮换,而且是突然发生的轮换。沐春死时才三十六,正常来说,作为弟弟的沐晟是没有可能接班的,更不可能在此之前就做好接班的准备。

哥哥死后,沐晟肯定要做一番整顿,以便树立自己的威信。在这种情况下,恐怕就是朱允炆主动调他勤王,他也得掂量掂量,毕竟内部的整合都是个问题,他又怎敢轻易离开云南的大本营呢?

鞭长莫及,朱允炆有心无力

另一方面,镇守云南本身也是一大要事,倘若朱允炆贸然调离沐家军,恐怕南方后院就会立刻失火。如此一来,北有强敌,南有叛乱,他这皇帝还怎么当?

所以说,除非是情况特别危急,朱允炆是断然不会调动沐家军北上的。然而真到了危急时刻,就算他想动用沐家军,也是毫无可能的,毕竟云南离南京实在太远,圣旨传过去,就得一两个月,再等到沐家军北上勤王,恐怕局势早就翻转了。

不过据野史记载,朱允炆并没有直接死于靖难一役,而是逃到了云贵一带躲藏起来。倘若这份传言为真,那至少可以说明,沐家军在朱允炆的心中,始终是一大依靠,以至于他失败之后,也会优先逃向由其镇守的地盘。从这个层面来看,朱元璋留给他的王牌军队,也确实是“派上用场”了。

《明纪》等


汗青正浩


很高兴能回答您这个问题,您问题中所谓的王牌部队指的是云南沐王府吧。我们先来说一下这个沐王府的来历。

沐王府的主人是沐英,他是朱元璋的干儿子,沐英从小就跟着朱元璋南征北战,可以说是战功赫赫,深得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喜爱,由于和太子朱标是同龄人,他们两个关系也非常好。1381年(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封沐英为副将军,跟随征南将军傅友德征讨残留在云南的元朝势力。两年后,云南初定,朱元璋召回傅友德和蓝玉等人,而把沐英留在了云南。沐英不但打仗是一把好手,管理地方政务也得心应手,他安抚夷越百姓、发展教育和生产,社会风气持续向好,云南在他的管理下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

至于靖难之役时,沐王府为什么没有参与,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当时沐英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沐春继承了他的位置,朱允炆和沐春的关系没有那么好,不像朱标和沐英那样是发小(据说沐英听说朱标死后,也吐血而亡)。

2 朱允炆当时是要削藩,他们沐家在云南势力很大,如果朱允炆削藩成功,他们自己的利益也会受到影响。

3 也可能是云南太远了,远水解不了近渴。

再加上这是老朱家的内乱,不管最后谁做皇帝,他们忠的是大明王朝,所以没有在这场皇族贵族中的战役中站队,估计也还来不及站队。所以说所谓的留给朱允炆的王牌部队这一说是不存在的,准确的说法是留给大明一直王牌部队。人们都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沐家的后人做得也很够意思,在明朝灭亡后,沐家人一直反清复明上百年,甚至还帮助救国。


渊源历史小课堂


最近明朝电视剧好像备受关注,对历史上的朱允炆也颇有争议,当年朱元璋下令给朱允炆留一支明朝王牌部队,这些士兵几乎是全朝的精锐之师,为什么到靖难战役里,朱允炆没有调动这支军队呢?

公元1399年~1402年明朝发生“靖难之变”。当时朱家内斗,燕王朱棣窥视皇位已久,不顾叔侄之情誓要率兵攻陷北京,而朱允炆则获得朝廷军队的支持跟朱棣对抗。双方的夺权战争一共打了4年之久,期间老百姓受难无穷,叫苦连天,而结局是朱棣顺利攻陷金陵城池,并自封了明太祖,传说朱允炆见到大势已去,万念俱灰,逐在烈火中失踪。

这个结局估计会把朱元璋气的炸坟,他当年非常爱马皇后,朱标又是他跟马皇后的长子,所以朱元璋偏心想让朱标来称帝,可惜太子朱标不争气年纪轻轻就染病死了。

后来朱元璋把希望寄托在皇太子朱允炆身上,在跨辈分扶植他登基,但自己年事已老,生怕死后,皇太孙年纪小被人趁机夺权,于是才在有生之年把有隐患的官臣逐一除掉。可以说,朱元璋给朱允炆铺平了道路。然而远在藩国的燕王朱棣是一个有野心之人,朱元璋可以防外人杀外人,但不可能杀自己的儿子,于是当他一死,朱棣就开始逆反了。

那朱元璋曾留下的王牌军队,为何靖难之役时朱允炆不用?原因难以置信

朱允炆跟朱棣同室相残,外人很难插手,而朱元璋当年留给朱允炆的那一支精锐王牌部队,据说驻扎云南边境,由统帅沐英管辖。可能是离中原太远的原因,朱允炆被能等到这支王牌军赶回来就被朱棣打败了。

不过另有一说是,朱允炆早就想调用这支部队镇压自己的叔叔朱棣,可是1392年的时候沐英就死了,其比朱元璋死得还早,所以该部队成了一个谜,因此说朱元璋留给朱允炆王牌师的说法还有待考证。

另外朱元璋留下的部队,军心稳不稳还是一个问题,当年他农民出身,打得天下后格外珍惜,特别不信任外人。后期为了巩固朱家江山,还滥杀功臣,导致外姓官员跟怒不敢言。特别是朱元璋看到爱子朱标病死后,显得更加疑神疑鬼,动不动就杀人,感觉某人将来会谋反就按个罪名处掉,就算是身边的亲信功臣也不放过。

就这样,朱元璋在世时已经把大半忠诚于他的官臣杀完,剩下的则是“墙头草”。不过,驻守在云南的沐英,是马皇后认的干儿子,通过这层关系,沐英还是安全的。特别是沐英贫困户出身,自幼挨穷,七八岁就被马皇后认干儿子,一直受到朱元璋夫妻的关照,所以沐英应该会忠于朱元璋,若是他当年在云南听说朱棣谋反后,肯定会班师回朝,支援朱允炆,可惜历史没有记载他救援事迹,只能说明他在朱元璋就之前已经死了。

加上朱棣率兵夺权初期,朱允炆获得满朝文武以及明朝百姓的支持,占于上风位置,因此他可能没有想过会输给朱棣,就没有下令调回这支王牌军。然而战争变幻莫测,战争打到后期,朱允炆太过自信,且用人不贤,使得朝廷正规军犯下诸多错误,导致接连惨败。战局随即开始扭转,而朝中官员多数是“随风倒”的人才,忠臣几乎被朱元璋斩绝,所以当朱棣占据上风的时候,这些官员就开始靠不住了,这使得朱允炆最终无人可用,就算有权也施行不起来,最终导致他没能真正唤回这支王牌军队。


猫眼观史


这只王牌部队指的是镇守云南的沐英,沐英是能打,可是沐英在洪武25年(1392)就去世了。靖难之役发生在1399年,所以沐英也不可能7年后从坟墓中爬出来,帮助建文帝朱允炆平定燕王之乱。

朱允炆在靖难之役中为啥会失败?

1、无将可用

朱元璋统一全国后,向南打到云南,向北横扫漠北。之后朱元璋觉得天下太平了,就开始诛杀功臣,这些能打的名将战死的战死,病死的病死,剩下的几乎让朱元璋诛杀殆尽。

朱元璋费尽心思,好不容易给朱允炆留下一个“善守”的耿炳文,结果还是难逃岁月的魔爪。朱允炆点耿炳文上战场平乱时,耿炳文上马都费劲,就别说指挥作战了。结果不出大家所料,耿炳文一个回合就被就被朱棣打的避城不出。

朱允文没办法,只好将耿炳文换下,让李景隆为帅。李景隆喊朱元璋为“舅爷”,他和朱允炆是表兄弟,虽然头上顶着王爷的称号,但这人就是个草包。李景隆没上过战场,就读过两本兵书,听父辈讲过一些打仗的故事,他就就觉得自己也是名将了。

结果李景隆率领50万大军和朱棣对峙,朱棣当时就笑了,声称“李景隆有五败”,就是说李景隆犯了5条兵法大忌,所以必败。结果李景隆被朱棣引到北平城下,朱棣自己去了内蒙,找他19弟宁王求助,宁王将精锐之师朵颜三卫交给朱棣,朱棣这才回去救援北京城。

可就这样,李景隆的50万人还没将北京的一群老弱妇孺拿下。等到朱棣回转,李景隆顶不住了,自己先撤了。这下可好,几十万军队连带物质全归了朱棣,朱棣实力大涨,战争的天平不断向朱棣倾斜。

2、朱允炆的错误理念

朱允炆还是太年轻,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残酷,一味的讲仁义,讲道德,当然这是跟他多年读“圣贤书”是分不开的。

在战争期间,朱允炆觉得还是要讲亲情,于是下令,不得伤害朱棣。这就等于给朱棣加了一道“护身符”,没人敢碰他。

可朱棣不是朱允炆这样的“仁义君子”,一场战争下来,朱棣就看出其中端倪。朱棣乐了,于是每次出战,朱棣都是冲锋在前,排在第一个。这下朝廷军队傻眼了,没见过这么无赖的,这怎么打,朝廷军队只好眼睁睁的看着朱棣带着部队冲过来,也不敢放箭,怕伤着朱棣啊,就是短兵相接,也得让过朱棣。

这下可好,哪里有危险,朱棣往哪冲,他冲到那,所有的朝廷军全住手,这仗是没法打了,朱允炆哪有不败的道理。

3、朱棣技高一筹

朱棣在济南和朝廷军对峙,可是朱棣耗不起,他的资源本来就不多。于是朱棣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就是绕过济南、徐州,直扑南京。

朱允炆 也没想到朱棣会这么大胆,敢孤军直入,这可是”兵家大忌”。

可是非常时刻就得有非常手段,朱棣是夺皇位,不是平定天下,所以他敢冒这样的险。结果也证明他是对的,他一举拿下南京,取得了胜利。

乱石稿

实说历史


这支王牌军队就是指镇守云南的沐英,但是题主的问题并不正确,因为他并不是朱元璋留给任何皇子的军队,既不是朱标,也不是朱允炆。

而且,“靖难之役”整场战争打下来根本用不上沐英,为什么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沐英镇守云南的意义

当时云南大部分被段氏占据(就是金庸小说里的那个大理段氏),于是在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命令蓝玉、傅友德以及沐英帅兵进攻大理,并取得了成功。

但是云南的形势比较复杂,蓝玉等人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他们一离开就立马发生了叛乱,最终沐英返回平定了叛乱。

出于长期维护云南以及边疆的政治安全,朱元璋于是下令沐英世代镇守云南。这一点沐英和秦始皇时期派遣五十万军队南征岭南,巩固边疆的意义是相同的。


师出无名的朱棣

随着朱允炆上台,他开始着手进行削藩政策,朱棣借着《皇明祖训》中“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的名义打出了“诛齐黄,清君侧”,或“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起兵。

但实际上朱棣一开始就出师无名,因为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明确规定须“天子密诏”,而且必须“既平之後,收兵於营,王朝天子而还”。

所以,哪怕朱棣最后击败了朱允炆,但是他也不能自己当皇帝,最多只能惩治奸臣。所以,朱棣后期才会大量诛杀朱允炆时期的官员,以便使自己的皇位合法化。


靖难之役初期朱允炆占据优势

“靖难之役”爆发后,朱允炆积极调派军队围剿朱棣一方,在初期的作战中,朱允炆一方的南军实际上占据了许多优势,燕军从北平起兵,一路南下,虽然击败了朱允炆一方的耿炳文,但是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不久便退回北平。


不过,朱允炆听说耿炳文失利后,就换了“寡谋而骄,色厉而馁”的李景隆做帅,可以说正是这一步棋走错了。

耿炳文是沙场老将,早年击败张士诚,跟随徐达、常遇春征战多年沙场。尽管在和朱棣的作战中屡屡失利,但是比起李景隆这个完全不知运筹帷幄的纨绔子弟,至少耿炳文有经验,有一定能力。

李景隆上台后,朱允炆一方节节败退,战争形势急剧转下,但我为什么说朱允炆一方依然占据优势呢?

●兵源充足,辎重充足

●人心所向,师出有名

●形势有利,朱允炆是以一国之兵剿一藩王

相比较于朱允炆,朱棣一方各方面都显得不足,臂如病源不足,常常攻占了一个地方,却无法流派士兵驻守,只能是打一个丢一个,无法有效扩大领地。

所以,“靖难之役”一直是打打停停,一会谈判,一会打仗。


中途换帅后朱棣屡屡受挫

鉴于李景隆的无能,朱允炆换了盛庸上台,并且在“济南之战”中险些活捉朱棣,在接下来的“东昌之战”中,朱棣也是屡陷险境,屡次差点被捉,但都因为朱允炆的一句“毋使朕有杀叔父名”,让士兵陷入了被动。

因为既不能伤害朱棣,但是又难以一下子活捉到他,这么一来,朱棣反而成了一个自由人,士兵看见他也没办法,只好让他自由活动了,可见战场是不能有半点仁慈的。

就这么着,朱棣在盛庸的手下吃尽了苦头,双方各有胜败,但朱棣根本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最后他决定不再和朱允炆驻守在各国的军队纠缠,转而进攻京师,这才较为顺利。

来不及的朱允炆

而这时候朱允炆再想调派沐英北上勤王已经来不及了,或者他根本就没有想到要沐英勤王,因为“靖难之役”实际上并不是全面战争,而是一场局部战争,很多人都觉得朱允炆会胜利,他占据了太多优势。

实际情况也表明朱允炆一方在战争上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最后朱棣回过神来直捣黄龙,这倒打了朱允炆一个措手不及,从建文三年十二月到建文四年六月,仅用不到七个月的时间朱棣就攻进了京师,但真正算起来,朱棣的转机是在五月才出现的。

五月发生了的“灵璧之战”使得朱允炆一方的主力军队受到重创,说起这个“灵璧之战”还有一个巧合,当时深陷困境的朱允炆军队决定以三声炮响为突围信号,而朱棣一方也决定以三声炮响为进攻信号,慌乱之中,朱允炆的军队误把对方的信号当成自己的信号,士兵都忙着逃命,军队大乱,朱棣因此获得了胜利。

自此直到六月十三朱棣进入南京,只有了一个月左右,朱允炆一方就彻底战败,形势之快,根本来不及调动沐英。因为在五月之前,朱棣和盛庸的军队一直处于胶着状态,当时朱棣一方失利,士兵甚至要求返回北平休整,但被朱棣拒绝。


可见,朱允炆并不是不想调动沐英,而是他根本来不及,或者压根就没有想到要调动沐英北上勤王。而朱棣也违背了“清君侧”的旗号,也违背了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的遗训“在京不过五日而还”,进入南京的朱棣不到半个月就登基做了皇帝。

实际上,所谓的“清君侧”从一开始就是彻头彻尾的谋反。


围炉谈史


朱元璋一介布衣出身,能够推翻元朝政府的统治建立明朝,他所依靠的不仅仅是自己聚集了当时大量的人才为自己所用,更加重要的是朱元璋是一个很有谋略的皇帝。



明朝建立初期,北元势力经常骚扰边境地区,并且对中原地区虎视眈眈,朱元璋吸取了前朝的经验,将自己众多的儿子都立为藩王,让这些藩王替自己守卫着大明的边疆,分封给自己的儿子老朱还是十分放心的,但是朱元璋在当时好像没有考虑到手足相残这件事情。


太子朱标的早逝让所有藩王对这个皇位都是虎视眈眈,但是最后朱元璋居然讲皇位传给了年幼的朱允炆,一个毛头孩子,要政绩没有政绩,要军功没有军功 ,这样的人何德何能能够当上皇帝。而且这个毛头小子胆子还不小,一上位就下令削潘,在五个藩王都被废除之后,朱棣知道自己就是自己侄儿的下一个目标,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主动出击!朱棣要向天下人证明,自己才是名正言顺的皇帝!

朱元璋在病逝前也算到了藩王迟早要造反,有一只王牌部队一直潜伏在大明朝的西南边境,这镇守云南的沐家军。当年沐英率30万大军征讨云南,昆明守军不攻自破,云南纳入了明朝的版图,沐英也被朱元璋任命世代守卫云南。朱允炆继位之后,认命沐英的沐晟继续镇守云南,而沐晟也是听从朱允炆的指挥的。



但是“靖难之役”自始至终朱允炆都没有调用过沐家军,甚至在朱棣包围南京之后也没有让沐家军勤王。这其中的原因可能与朱允炆的优柔寡断的性格有关,靖难之役证明了朱允炆还是太年轻,纵使朝廷的兵力是燕王的数倍,但在错误的指挥之下还是兵败如山倒,并且燕王的推进速度太快,朱允炆根本没有时间讲镇守云南的沐家军调往南京地区,所以不是朱允炆不想用,而是在开战之前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一眛的相信自己的实力,到头来却丢掉了皇位。


七七谈历史


神秘大军


从1399年到1402年,朱棣很快从侄子手里夺过皇权,但建文帝却生死不明。后人对建文帝生死说法不一,大都倾向于建文帝逃掉的说法,认为建文帝可能出家隐藏,但朱棣倾其后半生,发动万人去找都没有找到。关于建文帝生死之谜,为何不反向思维?是不是朱棣打着找建文帝的幌子而派出密探,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势力而做给明朝看呢?很多事情只有当事人知道。 建文帝作为一个正统的皇帝,后人不明白,为何当时没有勤王大军呢?因为朱元璋留给建文帝能打将领不多了,而且朱棣打的旗号并不是谋反旗号,即使有勤王大军也被朱棣收拾掉了。不过建文帝依然不缺兵,特别是镇守云南的沐家军,因为长期在南方作战,实力最强大。这支军队就是朱元璋义子沐英所统领,而沐英与朱标情同手足。朱标死后,沐英还吐血了。后来沐英后人继续镇守云南,为明朝守好南大门。这直沐家军实力在明朝来说不可小视。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为何沐英后裔没有前去勤王呢?

资力浅不敢动


此时镇守云南的沐家军首领是沐英的次子沐晟,沐晟从小长在南京,与建文帝从小玩大,也算是发小之情。1399年,朱棣靖难之役前,沐晟承袭父亲爵位,就被建文帝派到云南平乱。此时沐晟刚刚统兵,无论资历还是战功,他与其老子沐英差很远。 当年沐英镇守平定云南时,曾有一支30万大军。但如此大的一支军事力量并不是沐英本人所有,只是听命于他。按照明朝体制,这支大军没有朝廷之命,不敢动轻易调动。 1399年,沐晟刚到云南平乱,随后不久就发生了“靖难之役”,沐晟即使想去勤王,手下将领和军队也恐怕不会全部听命于他。此时沐晟做的也正确,因为朱棣与建文帝胜败还未分晓,贸然出动就会授人以柄。

无精力不能动


沐晟被建文帝派到云南后,主要任务是平乱。而云南部落之乱,并不是沐晟一时所能平定完的。据史料记载,思伦死后,云南各部族争先分抢思伦之地盘自立,沐晟派兵讨伐后,再次平定麓川。而云南这些部落因为沐英当年在云南平叛,早就知道沐家军的大名。如果沐晟带大军勤王,长途跋涉不说,如果到时勤不了王或者失败,恐怕沐晟连回到云南的机会都没有了。这就会使沐晟造成两面为敌为地的尴尬境地,所有罪责都在他的身上。从史料记载看,沐晟的能力与其父差距很大,以他的能力与朱棣打,恐怕战胜机率很小。

战机瞬息万变

朱棣南下攻克南京,谁也没料到朱棣能以这样快的速度打下南京。虽然期间朱棣、朱允炆爷俩也有过谈判,但朱棣最后决心攻下南京,其速度之快连朱棣也没想到。所以即使朱允炆下令让沐晟来勤王,昆明离南京有2089公里,以每天四十公里的行军速度,需要52天时间,沐晟的军队根本赶不到。但接不到建文帝命令,沐晟不敢动。此时的建文帝也没有机会下令让他来勤王了,此时早已大势已去。 明朝历史上,对留在云南这支沐家军十分看重。朱棣当皇帝后,沐晟也归顺了朱棣。反正争来争去都是老朱家的,淋晟能不识时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