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儒家经典那么多,为什么关羽只爱看《春秋》?

临汾舆情焦点


《春秋》以道义。太史公司马迁曾说过:“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春秋》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明辨是非,崇尚忠义。关公只爱看《春秋》,这个在《三国志》中好像没有什么记载吧?《三国演义》是宣传忠君爱国思想的,这和《春秋》宣传的主旨不谋而合。关公为人忠义,只知有汉,不知有曹,一生与刘备不离不弃,助汉反曹,义薄云天,忠贞不屈,明辨是非,正是《春秋》道义的实践者。因此罗贯中就在《三国演义》中刻画关公的形象和秉性,与儒家经典《春秋》提倡的仁义礼智信很相似,关公爱看《春秋》是其秉性使然,当在情理之中。《三国演义》里有关公有夜读《春秋》的场景,以此说明关公明理忠义,都是深受《春秋》影响的,是《春秋》义理的化身,是永远值得后世敬仰学习的。


sunjin72976689


关羽不看《春秋》,看《故事会》?

关羽选择看《春秋》的原因大概有那么几个原因吧,凑合着聊聊。

一、关羽镇守荆州,不看《春秋》没法混。大家都知道关羽的脾气,看不起士大夫,喜欢士卒。而荆州之地则是荆州学派的聚居地,虽然刘备带走了很多,曹操整跑了不少,但整个文化氛围还是很浓厚的,作为主要领导,不看春秋,怎么能领导地方豪族呢?

二、关羽看春秋是在研习兵法和战例。《春秋左传》是春秋三版本中最重要的一个版本,传说与周朝史官左丘明所著作。其实是战国时期的作品,内容详细,文辞优美,本人看过一点,没看懂。其中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例分析以及记载过程都比较多,关羽作为武将,自然要通读。

三、关羽到底是看了一个版本还是三个版本,史书也没写,大概率的是《春秋公羊传》和《春秋左传》,因为在东汉末期一直到晋朝,是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的斗争时期,虽然东汉大儒郑玄创造了通读经学,实现了儒家经学的小一统。但是,文人士大夫的看法还是比较分裂,这两个版本代表了两个经学学派。比较有名的来光和孟敏就是因此斗了一辈子,一直到九十多岁。而刘备的师傅是卢植和郑玄,关羽看春秋的目的,还在于揣摩刘备的思想品格,学习他的领导作风,毕竟从小他和张飞两个都比较服气他哥哥。

当然,关羽还需要学习这些文化,提高自身修养,搞好社会关系,融洽民间群体,做好各个方面的思想工作,也是重要的原因吧。

不知道各位网友对此的看法是啥子,欢迎赐教。


江琯


古代中国,是一个农耕社会,从有文字记载起,就有专门的史官记载春秋季节的农时,祭祀,后又祥分了冬夏。因此,把国史的记载称为《春秋》,现存的巜春秋》从鲁隐公记载到鲁哀公,历十二代君主,计240年。

如果说周文王演释巜周易》是为今后的治国构思,作了遵循大自然规律的大政方略,那么《春秋》就是记载大量本国(鲁国)的诸侯、大夫、老百姓等失礼非礼之事。这应该是孔子的著述。

这部《春秋》著作的背景是此时"周道衰废…",尊崇礼仪的传统废驰,所以孔子"克己复礼"而作《春秋》。

司马迁对巜春秋》一书赞不绝口:"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辫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䂊,善善恶恶,贤贤贱不消,存亡国,继绝世,䃼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



关羽担任蜀汉政权的领军第一人后,在战争之余,自然要深深的思考天下大事。

汉未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

我认为是中国封建社会人民最痛苦的时候,这时的社会矛盾激化,朝廷与百姓的关系犹如"使饿虎守庖厨,饥虎牧羊豚"。尤其是黄巾起义造成的社会空前的混乱局面,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历时之长,破坏之烈,高居历次农民起义之首一一大半个中国血流成河、尸骨如山、千里无烟、白骨盈野。

然而这却是一个思想、精神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

董仲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完善"礼乐",大张"孝悌","仁义"⋯,汉初政治家、思想家陆贾醉意十足的说:"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

无疑,这是一个思想大解放的杰出时代!

巜春秋》一书深深的吸引了崇尚"仁义礼智信"的关羽青睐,戎马倥偬之中,中军大帐粛然,通明的烛光下,面如重栆的脸色凝重,一字一句读着精辟的文字,精彩处不禁抚髯长叹!

中国的老百姓通过巜三国演义》小说、戏曲、影视的传播,深深为关羽"春秋大义"所折服,在他去世后的一千多年,祭祀关公的"关爷庙"遍布城乡,人们尊崇关羽不忘旧主,不嫌旧袍、千里送嫂,夜读春秋的形象。


这种形象是如此的深入人心,不夸张的说,这是理想的中华美德的典范。

杨州北门石灰巷有座关帝庙,大殿两边楹柱的对联即是直接明说:"心存汉室三分鼎,志在春秋一部书"。简单明嘹!

广东新会县前乡一座文武庙撰有一联:

孔夫子,关夫子,二位夫子;

作春秋,读春秋,一本春秋。

对联上下相当工整,意味深长,二十个字概括了巜春秋》一书的内涵。

宋代名臣赵普曾经对太宗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

广东宝安县有关羽、赵普合祀庙,有一联录下:

地居廉让之间,三分流水,三分农圃;

学有经济者贵,半部巜论语》,一部巜春秋》。

足见关羽夜读巜春秋》是缘于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而不是消遣捱时。


良人执戟2


因为儒家经典里的《春秋》写的是“意欲令诸生严夷夏之防,切复仇之志,明义利之辨,知治己之方”。他所指明“春秋大义”。是中华文化中的一种基本精神,旨在明辨是非、邪正、善恶、褒贬。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实际上和一个中等诸侯国地位相近。各国之间互相攻伐,战争持续不断,小国被吞并。各国内部,卿大夫势力强大,动乱时有发生,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春秋》和《左传》中记载的弑君事件达43起之多,主要集中在春秋前期,这也反映了西周东周交替时权力的急剧变化。西周时,除周天子称王外,边裔地区一些小国君长在国内也自称王。进入春秋以后, 除周天子仍称王外,楚国国君在春秋早期楚武王时开始称王,晚期的吴国、越国国君也称王,但是在中原的诸侯国家还是恪守着周时旧制,按封爵的爵位高低以公、侯、伯、子、男相称,如宋国君称“公”,晋国君称“侯”,秦、郑国等国君称“伯”,邾国君称“子”,许国君称“男”等等。在中原国家的意识中,周天子地位虽然微弱,“礼乐征伐”已“自诸侯出”了,但“王”号还是由周天子独享。

1、《春秋》由其字面本意来说,是四季平衡的季节。代表着公平,孔子以此为书名表明自己记录的客观,不偏不倚。关公读春秋,象征着一种公平正义。“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而关羽做为忠义的代表,也让乱臣贼子惧。

2、春秋时期是著名的乱世,周室衰微,群雄割据。三国也是著名的乱世,同样是汉室衰微,群雄割据。关羽能从春秋中看到对现实的解释,大丈夫生逢乱世,究竟该怎样做!

3、关公读春秋是他在过五关斩六将的时候,过五关斩六将已经充分表现了关于的勇武,那读春秋增长谋略的一种方式。

“春秋”是儒家经典的代表,关羽的一生便是践行儒家“忠、义、仁、勇、礼、智、信”的精神:



文利wenli


文夫子,武夫子,两个夫子 著《春秋》,读《春秋》,一部《春秋》

文圣孔子和武圣关羽就这样因为一部《春秋》联系在了一起。但是,孔圣人所作的和关圣人所读的真的是同一部《春秋》吗?

关羽夜读《春秋》,是《三国演义》为关云长量身打造的经典形象。关羽为什么夜读《春秋》?

孟子说:“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孔子亲手编订《春秋》,见到此书,乱臣贼子都会心惊胆战。

所以“夜读《春秋》”是为了凸显关羽忠肝义胆的红脸形象,与曹操白脸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冲突。

《春秋》是孔子根据鲁国的历史文献修订、整理而成的。以今天的概念来看,可以说《春秋》是一部鲁国简史。

“简”到什么程度呢?举个栗子大家感受一下

基本上每年只记几件大事,每件事只有一句话。我们看一下开篇第一年记事的原文:“元年春王正月。三月,公及邾仪父(fǔ)盟于蔑。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翻译过来全书可以说基本都是以下这种模样:某年某月,某国领导来我国访问;某年某月,我国领导到某国访问;某年某月,某国攻打某国,赢了;某年某月,某国攻打某国,输了;然后,一年就这么结束了。无论是例行公事的寻常安排,还是轰轰烈烈的宏大事件,都这样被一笔带过,从不交代前因后果,也不去评论是非曲直。一部《春秋》就这样寡淡淡地编年记事。

所以如果关羽每天就拿着这本孔子的《春秋》看的津津有味,拿真是敬佩无比,真的是反人性的趣味阅读爱好.

然而关羽真正读的是什么呢?

史书《三国志江表传》记载云:“羽好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三国志吕蒙传》云:“斯人(关羽)长而好学,读《左传》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气。”

《春秋》讲一件事,无论多大的事都是一语带过,而《左传》讲同一件事往往就是千言万语,不但“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尾”记叙文六要素一应俱全,而且还会交代事件的背景,渲染人物的对话,甚至夹叙夹议,引入第三方的评论,那是怎样一个活灵活现,怎样一个千回百转,让读者看得心潮澎湃,欲罢不能。

所以我们的关圣人手里拿的是《左传》

读《春秋》的关羽和读《左传》的关羽究竟有什么不同?答案其实简单:演义塑造关羽“夜读《春秋》”的形象,是为了凸显他的忠义;正史记载关羽爱读《左传》,表示他有着武将最为必要的军事修养。

关公在历史名将中不仅是威震华夏、万人之敌的著名战将,更是对《左传》的精通熟读并用于日常生活、工作和处世的春秋大义精神践行者

我是唐不三不四藏,为学日益,关注我,每天多了解一点历史知识


唐不三不四藏


在汉代的儒家经典有易、诗、书、礼、春秋。这五部经典较为重视,其中书和春秋都算散文式的历史文献,但书讲得内容比较早,涉及到夏朝,也就比较生疏难懂。

然后你让关羽选择,关羽可不是文人。读易的话,我担心他读不懂啊,易经篇幅少超级简洁,就算是正儿八经的文人也只是略懂略懂。然后诗的话,其实那个时候的诗就是歌词的,配上音乐就可以翩翩起舞、不知所以了,拿着大刀纵情高歌也别有一番趣味的说。然后礼的话,就是各种各样的规矩规章,各种各样的行为约束……呃,说的我都烦了,关羽提着杀人的刀,看着让人守规矩的礼,还真的可以说一句:不是我杀人,是人家往我刀上撞。



然后为什么选春秋呢??主要是那个时候独尊儒术,能看的正儿八经的书少,其它都是歪歪书。然后儒书当中春秋就是写史再加上个人看法的,现在来说就是跟《明朝那些年》有点类似,容易懂还不太枯燥,能装逼还有点营养水平。


关羽左手拿春秋,右手拿大刀,威风凛凛,昂首阔步,气势非凡啊。这是我的看法,春秋适合关羽读的。


星海拾史


第一,人物形象塑造需要。从史料记载中,关羽并无此习惯,关羽看《春秋》应是《三国演义》中情节及人物形象塑造的需要。

第二,暗示关羽忠义思想来源。所谓春秋大义,基本上可以归纳为明是非,辨忠奸,知忠义。关羽原本乃一平民,没有受过教育,如何知晓仁义礼智信?所以,必须读书,孔子修《春秋》而定大义,《春秋》是儒家最重要典籍,微言大义俱在其中,最适合关羽来阅读。

第三,启智,成为关羽智慧来源。在关羽陪同刘备征战的一生中,关羽不仅仅靠武力取胜,其中不乏精彩计谋和智慧显现。那么,关羽的智慧从哪里来?不可能自主产生,从战争中学习又太低端,唯有读书才符合身份。《春秋》蕴含大智慧,最适合。

第四,作者儒家思想的体现。《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是元末明初人,当时儒家已成为社会正统思想,作者作为儒生,写作中肯定要把儒家忠君爱国思想贯穿其中,因此关羽的忠义,读春秋,就不难理解了。

第五,没有其他书可读,唯有《春秋》最适合。《三国演义》体现的是儒家思想,所以关羽必须读儒家经典。武帝尽管采用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但在汉末,儒家依旧未能完全占统治地位,法家、墨家、纵横家等依旧活跃。此时,儒家四书还没有完全成型,五经中《诗经》是诗歌,《尚书》是上古历史文献,《周易》是预测计算,《礼记》是周礼,祭祀礼仪,只有《春秋》是孔子编写的儒家经典,最能体现儒家思想。

可以这么说吧,关羽要读儒家经典,知忠义,增智慧,必须读《春秋》,因为除了《春秋》,他无书可读。总不能随身携带一本《诗经》吧?

那场景。。。哈哈😄


雷哥趣味读史


关羽喜欢读《春秋》,这个可能和关羽的家风有关。我看到有清康熙年间,解州有人修古井,发现了关羽的墓砖,上面记了关羽家庭情况,资料比较详细,因此还写了《关侯祖墓碑记》。

据墓砖文字记载,关羽的爷爷叫“关审”字问之,而且“关审”好道学,常以《易》《春秋》训其子。关羽的父亲叫“关毅”字道远。

如果要这么说的话,关羽喜欢读《春秋》还是受了家风的影响。

要说关羽读春秋也就三国吕蒙对关羽的评价,斯人长而好学,读《左传》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气,然性颇自负,好凌人。

由此可见,“关羽”识知“春秋大义”成为了义的化身,加上关公之义,符合儒家思想。

综以上的两种原因,所以才是关羽喜欢看《春秋》的理由。


夏有凉风61


关羽是忠义的化身,深受华夏儿女的祟拜!

儒家思想经典很多,关羽独爱《春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关羽自然而然的也是如此!仁义礼智信贯穿《春秋》,忠贞不二,明辨是非,深明大义,义薄云天!!因此,关羽的性格刚毅,非常符合关羽的特点,而《春秋》也造就了关羽的正义的化身,相得益彰!

这也许是关羽关老爷喜欢《春秋》的缘故吧


福乐缘475


关公读《春秋》,是后世描写他的时候塑造的形象,《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忠义千秋的关公读《春秋》,确实特别符合他老人家的人设。

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中,关公读的不是《春秋》而是《左传》,《左传》与《春秋》的关系非常密切,但是毕竟不是同一回事,简单地说,《左传》是《春秋》的注解,《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史。

在古代,一开始实际上《春秋》与《左传》等三传不是并行的,而是分别流行的,《春秋古经》和《左传》的配合现在一般认为是始于杜预,杜预是司马懿的女婿,他主要活动在西晋时期,也就是在关公生活的时代之后。

因此,关公读的《左传》大概率是单行的,从中可以了解《春秋》的史事,但是与《春秋》并不一样。

关公爱读《左传》可能有两个原因:

第一、《左传》汇集描写了春秋时期大大小小的实战战例,有战前部署交涉、有战中的起承转合,有甲方视角也有乙方视角,对提高战将的军事素养特别是谋略水平很有帮助。

第二、《左传》中也体现了《春秋》的微言大义,而且还有汉为尧后的记载,为大汉王朝的合法性背书,这对尊刘崇汉的关公来说也特别对胃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