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大明王朝:海瑞上諫“治安疏”揭龍鱗,為什麼最終還能全身而退?

(楊角風談《大明王朝1566》第161篇文章)

前面講到到了嘉靖帝移居萬壽宮的日子,結果百官嚴重缺乏賀表,結果惹怒了嘉靖帝。


為了迫使百官上賀表,嘉靖帝再次發出一封上諭,甩鍋之術運用相當嫻熟,成功地轉移了矛盾。同時裕王跑去探望百官,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終眾人落下了“悔恨”的淚水,一致表明,一定要上賀表。

與此同時,賑災前線歸來的海瑞,也在集聚力量,打算向大明朝之病根發起挑戰……

楊角風談《大明王朝1566》第161期:大明王朝:海瑞上諫“治安疏”揭龍鱗,為什麼最終還能全身而退?

大明王朝:海瑞上諫“治安疏”揭龍鱗,為什麼最終還能全身而退?

一、

海瑞醒來後,對李時珍分析了大明朝真正的病根:

“視國為家,一人獨治,予取予奪,置百官如虛設,置天下蒼生於不顧,這就是病根!”

那麼這句話如何解釋呢?

我們看海瑞的理解,他提出夏商兩朝,就是隻有君王沒有百姓的天下,結果百姓生活極度困苦,群起反之,兩個朝代最終滅亡。

等到了孟子時候,他提出了一個理論:

“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

秦朝不尊孔孟,結果三世而亡(這裡包括了在位四十幾天的秦三世,子嬰)。到了漢朝,漢文帝的時候,他執行君臣共治,結果實現了太平盛世,也就是文景之治。

以後不管朝代怎麼更迭,凡是君臣共治,以人為本,則天下太平,反之,則天下大亂,尤其是大明朝太祖高皇帝:

“厲行一君獨治,置內閣,視同僕人,設百官,視同仇寇,說打就打,要殺便殺,授權柄於宦官,以家奴治天下……”

更重要的是,天子腳下,新年之時,竟然一群百姓極寒而死,為官者還一再強調,別讓皇上知道,以免掃了皇上遷居之喜興。所以,海瑞要以一人之力,上疏嘉靖帝,直達病根。

大明王朝:海瑞上諫“治安疏”揭龍鱗,為什麼最終還能全身而退?

二、

我們再來看整個事情經過,海瑞為什麼早不上,晚不上,偏選擇這個時候上疏?

其實歷朝歷代文官上疏,且又是犯上直諫,絕不是一時頭疼腦熱,都是提前策劃,抓準時機,一擊必中,舉幾個例子:

《鄒忌諷齊王納諫》中記載鄒忌,因為要跟城北徐公比美,就問妻子、小妾、客人,他們都說自己美。但是等他跟城北徐公真正比了之後,發現不是那麼回事。於是跑去向齊王進諫,說齊王的後宮、臣屬、四方人都矇蔽了齊王,於是齊王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於是齊國變得強大起來,實際上,進諫這件事是存在的,但是是不是這個理由,並不一定。更大的可能是鄒忌早想進諫,不過是想了好久,想了這個一個招數罷了。

西漢時期的東方朔,也是向漢武帝進諫,一開始也是不被採納的,他最終放大招選擇了將死之時,終於讓漢武帝採納,同時留下這麼一句名言: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包括歷史上上諫第一人魏徵,之所以能一再上諫並被採納,有一定的歷史原因。畢竟唐太宗李世民要樹立一代明君的形象,有這麼一個前太子屬下為自己效力,起到一定的安撫作用。

雖然唐太宗在魏徵死後講自己失去了一面鏡子,實際上心裡還是暗喜的,不然,也不會後來推倒魏徵的墓碑。


大明王朝:海瑞上諫“治安疏”揭龍鱗,為什麼最終還能全身而退?

三、

海瑞並不是不想進諫,只是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時機,也就是說,並沒有直接抓到嘉靖帝的把柄。

前面一期我們也講到了,嘉靖帝是甩鍋的好手,不管說話,還是辦事,尤其是寫成文字的上諭,聖旨,都是滴水不漏。如果沒有極其敏銳的洞察力,根本發現不了大明朝的病根在他身上。

文官上諫,結局大都不好,一方面看君王是否聖明,另一方面也要掂量一下自己幾斤幾兩,同時找好時機,才有一絲成功的希望。不然的話,海瑞也不會遣散妻子老母,買了一口棺材,視死如歸。

​這件事的起因是什麼呢?

就是嘉靖帝時日不多,他想盡快入住萬壽宮,但是國庫沒錢了,財政不支, 在這種情況下,他暗示內閣想辦法為自己籌錢。

除了各部強擠出一些銀兩外,趙貞吉出奇招,先是山東的賑災的銀子省了,讓江南各省協助賑災。再就是讓在京的京官俸祿遲發,讓大家能為主子效力。

理想是豐滿的,但是現實很骨感:

海瑞作為一名戶部主事,偏偏就巧妙地都經歷了,先是過年發俸祿,其他戶部官員躲得遠遠的,他去發,差點捱揍。再就是天子腳下的大興縣災民遍地,還是海瑞領了這麼個差事,去完成根本完成不了的任務。

但經歷了大興縣餓殍遍地,西苑前百官哀嚎之後,海瑞卻沒有直接進諫。而是選擇了在百官被安撫,百姓被賑濟,百官都在上賀表的時機,爆發。這份假冒的賀表“治安疏”,又是最後一個,最後一個時辰,才進獻到嘉靖帝手上。

而,這個時機的把握,恰恰好!


大明王朝:海瑞上諫“治安疏”揭龍鱗,為什麼最終還能全身而退?

四、

海瑞此舉就在於,成功地把所有人綁在了自己的戰車上:

首先,就海瑞本人來講,他上諫的主要原因就在於目睹了災民之慘狀,欠俸之悲涼。之所以會發生這種事,就是因為把本該賑濟災民的銀子,和本該發俸祿的銀子,給嘉靖帝修了宮殿,所以,根源直指嘉靖帝。

其次,嘉靖帝之所以給了海瑞這個機會,就是因為他挪用銀兩,引發了京官的不滿。他為了震懾眾人,彰顯天威,逼著眾臣給自己上賀表,這才導致最後一個時辰給了海瑞機會,根源還是在嘉靖帝。

再次,海瑞利用了嘉靖帝的多疑之心,玩得一手暗度陳倉的把戲,硬是離間了嘉靖帝跟黃錦的關係。逼得趙貞吉不得不站出來替海瑞說話,趙貞吉背後又是徐階,徐階背後就是裕王。這就導致,這件事,不管怎麼處理,打斷骨頭連著筋,誰都跑不掉。

最後,那就是百官,俸祿不僅沒領到,還招致了一頓暴打,嘴上說著上賀表,實際上哪個人心裡是願意的?要說他們多喜歡海瑞,那也不至於,但是在整個大環境下,如果不為自己爭取點權力,未來的路更難走。所以,雖然他們並不喜歡海瑞,但是這件事上,又不得不保,不然這一切行為的出發點,合理性將全部崩塌。

包括慫恿海瑞上疏的李時珍,也是因為當初上諫嘉靖帝,讓他不要修道,這一切的根源都是在嘉靖帝身上。

也就是說大家其實都認同,朝廷目前出現的問題,就是因為嘉靖帝,只是礙於皇權,他們不敢說出來罷了。所以,這時候蹦出來一個二愣子,他們必然是想盡辦法去保,保住了,以後自己地位上升,至少有一定話語權。保不住,那麼死的還是海瑞,跟自己無關,總之百利無一害。


大明王朝:海瑞上諫“治安疏”揭龍鱗,為什麼最終還能全身而退?

而嘉靖帝,再怎麼強勢,主要還是靠的震懾力,靠的是幾派關係平衡。可是如果所有的官員都倒向海瑞這一方的時候,他也是無力迴天的。

所以,不要覺得海瑞是個二愣子,情商低,其實他不僅聰明,而且智商相當之高!

大明王朝:海瑞上諫“治安疏”揭龍鱗,為什麼最終還能全身而退?

這也是為什麼,他最終能活命的原因所在!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看《大明王朝1566》,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喜歡就關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