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职场上,什么是弱者思维,什么是强者思维?

Hello木先生


【木先生说】弱者思维和强者思维其实已经被大家说的很透彻了,所以今天我想从另一个名叫“共需感”的角度,和大家聊聊共需感下的强、弱者思维,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我公司有个同事,名叫丁丁。从我认识他开始到现在,他都是一个情商极高的人,也是一个精力十足的事业型男人,每天奔波在不断社交和交流的路上。


他是我见过的社交能力最强的一个人。和他相处和交谈,你感觉总是舒适的,没有障碍的,他总是擅长把握别人的优点,长处,然后用语言发掘出来,把对方烘托起来。


我一直以为,这是一种独特的修养,是情商日趋渐长所生长出来的专属于他的独特修养,所以他的交际面既广且深。但是今天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于他这类人而言,也许不单单可以用精巧的修养和高品质的情商来形容这种个性。

什么是强、弱者思维下的“共需感”?


我想首先需要解释一下“共需感”这个词。共需感也有点共振,同频,找寻存在感和认同感的意思,一类需求的追本逐利,就是在寻找共需感。


而需求本身,一般不是自发的,而是当别人有而自己没有的时候,这种落差会产生需求,当我们的需求同步共有的时候,这个感觉,就叫做共需感。


我们的共需感,其实可以分类成俩个大类,一种是弱者思维下的共需感,另外一种,是强者思维下的。一个强者,永远会追逐更强者的优点做为共需感的根基;一个弱者,则只会发掘更弱者的弱点作为共需感的养分。


这是俩类很难被浮于表象的共需感,我们多数人,并不会感觉到,我们的共需感是在强者一边,还是在弱者一方。

强者思维下寻求的“共需感”和弱者思维下的寻求“共需感”。

有一个我们经常遇到的情况,会加以佐证,我们到底是哪一类人。


我们会经常发些,包括我们自己在内,总是在下意识的在任何一个事情上,去寻找身边人关于这个事情某一个维度的弱点,而对其加以关注和评论,而另外一些维度的较强的一面,我们却自发的时而不见,这是为什么呢?


当我们用弱者思维去寻找共需感的时候,我们对爬坡,努力,向着更高的方向努力的这种会很累的行为是本能的规避和逃避的,但是弱者依然需要共需感来维持心态的平衡,所以弱者永远会不自觉的找寻在某一个方面更弱的人,来加强自己的共需。


举个例子,这就好像自己是1,而有人是10,内心虽然希望有10的强悍,但是却承受不来达到10的困苦,于是开始放弃,寻找其他人身上的0,然后不断的用这些0来滋养自己的自己,这种共需感,让自己仿佛间,变得强大起来。


忽而发掘,我本人远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强者,我自己就是一个不断在发掘身边人弱点的人,现在看来,这恰恰证明,我是一个羸弱不堪的弱者。


像我的同事丁丁,他强大到足以忽略别人的弱,因为他明白,这个弱点,与他没有任何意义,而发掘别人的强,才能让自己的共需感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让自己与强者同频,与弱者剥离。


我是木先生,优质职场领域创作者,专注职场话题,输出有料、有态度的职场问答,期待与你共同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