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跟著孔子學養生——不要爭辯

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翻譯:孔子說:君子莊重自尊卻不和別人爭,和大家和諧團結卻不結黨營私。

君子能和別人爭的東西只有在競技場上,君子在名利面前不會爭。不爭名利是因為養生,爭權奪利不利於養生,君子不會爭奪名利。

跟著孔子學養生——不要爭辯


錢鍾書是當代的博學鴻儒,根據他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圍城》熱播後,人們追捧他的著作,形成了“錢學”熱,錢鍾書始終保持靜默。

錢鍾書拒絕了各種各樣的名利邀請,把自己的稿費捐獻給國家,在自己的書房安靜的做學問,活了88歲。

錢鍾書愛人楊絳女士和他一樣淡薄名利,把自己的稿費1000多萬都捐給清華大學設立獎學金,楊絳女士是一個百歲老人。

有的單位每到評職稱的時候就亂了,人們為了幾個職稱晉升名額爭吵不休,互相在背後搞小動作。為了個人利益拉幫結派,在單位裡面搞小團伙,為了自己的利益不顧他人,完全沒有君子的自重自愛。

結黨為了營私,為了少數人謀利益,而不是為了大多數人謀利益。

君子不會為了讓少數人的利益而讓大多數人都不愉快,君子追求的是讓大多數人都愉快。

君子不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讓其他人不快樂,君子會和大家和諧相處,讓人感覺愉快,卻讓人感覺不到君子的存在。

跟著孔子學養生——不要爭辯


有個高僧替別人背黑鍋也不爭辯的故事:

鎮上有一個少女,有了身孕,父母逼問少女,孩子的父親是誰。少女被逼無奈,說孩子父親是附近廟裡的一位高僧,孩子出世後,這家人抱著孩子找到了高僧。

高僧只說了一句“ 這樣子啊!”便默默地接下孩子。此後,高僧每天抱著孩子挨家挨戶討奶喝。小鎮裡炸開了鍋,說什麼的都有。高僧被人指指點點,甚至辱罵。

一年後,少女受不住內心的煎熬,承認孩子的父親是另一個人,與高僧無關。 少女及家人慚愧地找到高僧,看到高僧很憔悴,但孩子白白胖胖。 少女滿心愧疚。 高僧淡淡地回了一句“ 是這樣子啊!”便把小孩還給了少女。

高僧被冤枉名聲掃地,卻始終不辯解,為什麼呢? 高僧說:“功名利祿為身外之物,能解少女之困,能拯救一個小生命,就是善事。”

被誤解時去爭論沒有用,爭一時的長短只能是浪費時間,不能解決問題,受損失的還是自己。

有個童話故事:兩隻山羊過獨木橋,一天兩隻小山羊由河的兩岸向河上的獨木橋走來,它們就在獨木橋的中間相遇了。小黑羊說:“我先上來的,你退回去讓我先過!”

小白羊也不甘示弱:“誰看見你先上來的,明明是我先上來的,你應該退回去讓我先過才是!”小黑羊說:“你真是不講道理,別以為你個頭比我大一些,就想欺負我不成,快退回去讓我先過!”小白羊瞪著眼睛:“我就不讓你過!”兩隻羊誰都不讓。

小黑羊一看,白羊一步也不退讓,於是小黑羊說:“不如這樣吧,我們倆來比試一下,看誰能抵得過誰,你看如何?誰輸了,就乖乖的讓道兒。”

小白羊輕蔑的說:“誰怕誰啊,比就比!”兩隻小山羊就互相用頭上的羊角使勁抵向了對方,只聽“撲通”一聲,兩隻山羊都掉進了河裡。

跟著孔子學養生——不要爭辯


為了沒有是非的事情去爭執,不僅得不到什麼,還會對自己造成傷害。退一步海闊天空,退一步不是因為膽怯,而是為了讓自己更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