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有求於人時重重許諾,最後卻賴掉了,晉惠公是怎麼做到的?

既柔情又冷血的秦穆公(二)

秦穆公和夫人伯姬的感情應該不錯,這和秦穆公本人的性格有關。秦穆公不是一個寧折不彎的人,是一個有柔情能迂迴又會思考的人。本身秦穆公娶了伯姬就是一個說明問題的例子。從大哥秦宣公時期的秦晉河陽之戰,到秦穆公時期的秦晉之好,外交策略的改變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秦穆公對大局進行了思考。伯姬生育二子一女,如果生育的數量不能完全說明夫婦之間的感情很好,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有證明意義的。除此之外就是當伯姬作為一個秦國的君夫人為她的母國晉國利益、為了她的弟弟去要挾秦穆公的時候,秦穆公妥協了。韓原之戰秦國俘獲了晉國君臣,在伯姬的干預下,秦穆公最終把晉惠公夷吾釋放回了晉國,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伯姬在秦穆公心裡的重要性。


有求於人時重重許諾,最後卻賴掉了,晉惠公是怎麼做到的?


晉獻公一死,晉國大亂,先後即位的太子奚齊與公子卓子都被大夫裡克所殺,公子夷吾求得了秦國的支援回晉國即位,就是“晉惠公”。在晉惠公執政時期,晉國和秦國的關係並不是很友好。晉惠公為了能求得秦國的支援回晉國即位,向秦穆公許了重賄,用晉國的河西之地作為許諾,求秦軍護送回國。晉惠公不是不知道河西之地的重要性,但是聽了大夫郤芮的話,回國即位可以擁有君位和百姓,土地何足惜?而秦穆公當然也知道夷吾不是那種能安邦定國的人,但正為如此,晉國有這樣一個猜忌招恨的國君,對秦國是非常有利的,何況還有河西之地的誘惑,於是就在這種各有所圖的情況之下,秦穆公派秦軍護送夷吾回去即位。

雖然兩個人都各有所圖,但是晉惠公和秦穆公兩人一個渣到沒底線,一個卻有情有義有氣度。晉惠公能當上晉國國君下了兩重功夫:除了重賄秦國之外,另一重功夫就是針對晉國國內的。當時在晉國國內的關鍵人物是殺了奚齊和卓子的大夫裡克。晉獻公的託孤之臣,另一位晉國大夫荀息也死在裡克手裡。還有一位重要的人物,大夫丕鄭,這是裡克的老朋友。所以,當時夷吾為了能得到晉國內部的認可就有必要先取得裡克的認可。當時流亡在外的晉國公子不只夷吾一個人,不說別人,就只是公子重耳也很有可能被裡克接回去即位。夷吾為了搶得先機,在賄賂秦國的同時也給裡克寫了一封信,信的內容是:如果裡克能迎立他為國君,就把“汾陽之邑”封給裡克。“汾陽之邑”是晉國的一個地名,具體指哪裡眾說紛紜,有的說是山西瓜衍縣,有的說是山西河津市,還有的說是山西襄汾縣。


有求於人時重重許諾,最後卻賴掉了,晉惠公是怎麼做到的?


《史記》的“晉世家”說,本來裡克是想要擁立重耳的。之所以沒有達成是因為重耳拒絕了。重耳說:我是奉父命出奔的,現在父親死了又不能盡人子之禮,怎麼敢回晉國去即位。儘管這話說得冠冕堂皇,但是背後一定有隱情。因為重耳身邊有跟著他一直流亡在外的足智多謀的舅舅狐偃。按《國語》中“晉語”的相關段落,狐偃堅決反對重耳回去即位。狐偃的話說得也很冠冕堂皇:父死是悲哀的事,回國即位是歡喜的事,可如果以即位而歡樂不就是以父死為樂嗎?父親死了還要很快樂,這很不像話,還怎麼教導百姓?再說,現在晉國很混亂,趁著亂回去即位就會喜歡混亂,這樣德行就怠惰了。重耳聽了說:廢話,如果不是喪父,怎麼會有君位空出來讓兒子繼承?如果不是國中混亂,誰又會想到來接我即位?舅舅你就說實話吧。狐偃這才說了實話:父死是大喪,兄弟之間又有讒言是大亂,大喪加大亂是情況非常複雜的時候,這時候回去時機不好,難以立足,還是不要回去的好。重耳很聽舅舅的話,於是拒絕了裡克派來的使者。所以,裡克迎立夷吾並不是因為受了夷吾的空頭許諾,而是因為別無選擇。不僅如此,裡克還給自己招來了殺身之禍。

晉惠公元年,夷吾就派大夫丕鄭去秦國出使。夷吾教了丕鄭一套話,目的是為了賴掉之前許諾給秦穆公的河西之地。晉惠公許給秦穆公的地,《史記》的“秦本紀”裡說是“河西八城”;《左傳》裡說的更具體一點,叫作“河外列城五”。“河外”是指河西與河南。晉惠公許諾的範圍包括:東盡虢略,南及華山,內及解梁城。這個範圍是東到虢國邊境,現在的河南三門峽,南到華山,現在的陝西華陰,“解梁城”包括現在的山西解縣、運城的臨晉鎮、永濟的虞鄉鎮。這個範圍是無論對於秦還是對於晉,都是爭霸中原必不可缺的重要戰略要地。晉惠公許這個諾的時候是知道秦穆公對於這個戰略要地非常渴望,但他一旦成為晉國國君後就明白,這個重要的地域絕不能輕棄許人。


有求於人時重重許諾,最後卻賴掉了,晉惠公是怎麼做到的?


晉惠公讓丕鄭對秦穆公說,我們國君當初許以河西之地給秦君,這才能夠回晉國即位。我們國君倒是很想守信把河西之地割讓給秦國,但是大臣們都不答應。晉國的大臣們說:土地是先君的土地,國君當時是在外流亡的公子,怎麼有權力把土地許給秦國?國君說,“寡人爭之弗能得,故謝秦。”國君也無能為力,爭不過晉國的大臣們,只能辭謝秦國了。於是晉惠公就用這個辦法賴掉了對秦穆公的許諾。不只如此,連許給裡克的汾陽邑也一併賴掉了。可見晉惠公是個輕諾而不守信的人,有點滿嘴裡跑火車的意思。既然重要,就不要輕易許人。明知道重要還隨口許給別人,這是早就想著說了不算的。

最後裡克和丕鄭都死於晉惠公之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