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人的生命力,是在痛苦的煎熬中強大起來的

提起生命力我們很自然的會想到路遙《平凡的世界》和餘華的《活著》,前者是通過人在痛苦的煎熬來彰顯生命力的強大,後者是通過生命的韌性來展示生命力的強大,哪一個更能體現生命力呢?

路遙的一生是在痛苦的煎熬中度過的,最終熬成了《驚心動魄的一幕》、《人生》、《平凡的世界》等著名的作品,無論是馬延雄還是高加林亦或孫少平都在苦難的煎熬中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但是路遙在痛苦的煎熬中,積勞成疾,英年早逝,說明生命的脆弱,但是他在短暫的生命中顯示出了強大的生命力。

人的生命力,是在痛苦的煎熬中強大起來的

路遙《平凡的世界》

餘華是先鋒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善於揭露人性,從《許三觀賣血記》到《第七天》再到《活著》都在對人生命力進行探索。和許三觀一起賣血的其他人相繼得病離開,但是許三觀卻用賣血度過了人生的一個個的難關,賣血成為了他有用最好的證明;楊飛父子在另一個世界的苦苦尋覓,通過陰陽兩界中人和事的描寫,揭示出一種永恆的生命力;面對愛護自己的父母、懂事的兒子、乖巧的女兒、體貼入微的妻子、孝順的女婿、乖巧的外孫的相繼離開,福貴展示出了生命的韌性,體現了強大的生命力。

人的生命力,是在痛苦的煎熬中強大起來的

餘華的《活著》

01活著比死亡更能彰顯生命力

雖然總是說:“好死不如賴活著”,但是當面對無法承受的深重苦難的時候,我們希望用死亡來結束苦難的折磨。在《平凡的世界》中主人公孫少安面對心愛的潤葉表白,內心何等的歡喜,但是貧困的家境、懸殊的社會地位立馬給了澆了一盆冷水,他不得不忍痛割愛,拒絕的潤葉的愛,內心痛苦可想而知。正所謂:“福不雙至,禍不單行”,被田福堂舉報因私分荒地,被罰在大庭廣眾之下做檢討,使自尊心特別強的孫少安無地自容。在玉米地裡放聲痛苦,回憶起自己13歲輟學回家和父親扛起家庭重擔的磨難,明明相互愛著卻無法和潤葉在一起的心酸,為村民辦好事被處罰的委屈,他想結束自己的生命,但是想到自己肩上的責任和義務,他擦乾眼淚繼續負重前行,在痛苦的煎熬中彰顯強大的生命力。

人的生命力,是在痛苦的煎熬中強大起來的

孫少安因私分荒地被處分

在餘華的《活著》中當家珍走了後,福貴為她感到高興,因為家珍活得太苦了,死亡成為她結束這種苦難的唯一解脫。原本是大家閨秀卻嫁給了福貴這個登徒浪子,好不容易福貴浪子回頭了,兒子有慶卻意外的死亡,對一個母親來說打擊何其的大,女兒嫁了理想的夫婿,一家人的日子有了好起來的跡象,女兒在生孩的時候,又大出血死了,更可怕的是一生心強的家珍,患上了一種“肌無力”的疾病,讓她時刻感受自己沒用的煎熬。

人的生命力,是在痛苦的煎熬中強大起來的

《活著》中的家珍

活著比死亡更能彰顯生命力。活著任憑風水雨打,都依然挺立,不被苦難打到,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勇士,正如魯迅先生說的:“真正的勇士,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和慘淡的人生”。

02承受痛苦比結束苦難更能體現生命力

人之所以痛苦是因為你對生活還有希望,人就是靠希望才能走完一生,哀大莫過於心死,如果沒有希望,如何走過多艱的人生?在苦難中成長起來的人,總是被人所敬仰,佩服他經歷苦難的韌勁,就如我們膜拜一課百年大樹一樣,我們崇敬的不是它的枝繁葉茂,更不是它的樹大根深,而是它經過的歲月和時間。

人的生命力,是在痛苦的煎熬中強大起來的

百年老樹

在承受痛苦中人總是能夠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在《平凡的世界》中孫少平不甘於在農村的老婆孩子熱炕頭,去黃原攬工,幹最苦的活,石頭壓爛了脊背,第二天還要繼續承受石頭的重壓,每次都是鑽心的疼痛;為了看書,在四處漏風的沒有修成的樓房內藉助豆點大的燈光看書;為了寄宿,受盡了白眼,嚐盡了人生的心酸,但是在苦難中對不平的事情,依然顯出了高貴的品質,這就是在承受苦難中形成的強大的生命力。

人的生命力,是在痛苦的煎熬中強大起來的

孫少平在承受苦難中的生命力

當出現難以置信的事情的時候,人總是會掐自己,看自己是否會疼痛,如果疼痛就證明事情是真的,不是在做夢,可見承受痛苦是人生具有的本色。在《活著》中當看到福貴和老牛在夕陽下走來,當得知這位老人相繼失去自己的親人,仍然承受痛苦,獨自前行,我們被他強大的生命力所震撼。他沒有用極端的方式結束自己的苦難,而是迎接苦難,擁抱苦難,心平氣和的回憶過去幸福的點點滴滴,將強大的生命力詮釋得淋漓盡致。

人的生命力,是在痛苦的煎熬中強大起來的

福貴和他的牛

03已失去比未得到更能展示生命力

人生最痛苦的莫過於未得到和已失去,但是已失去比未得到要痛苦得多。未得到只是心有不甘,從來沒有嘗過得到的甜蜜,但是已失去卻是對曾經甜蜜的追憶,對失去應有甜蜜的悔恨,就如《平凡的世界》中孫蘭花一樣,她從頭到尾都是窮,從來沒有嘗過幸福的滋味,所以面對結婚後的苦難,依然逆來順受、無動於衷。如果讓她擁有幸福,結婚後再承受苦難,也許她無法忍受。正因為她從未得到過,就不會面臨失去的痛苦,但同時也是悲哀的,她的一生只能和苦難為伴。同樣孫少安失去了心愛的田潤葉,孫少平失去了摯愛的田曉霞,在失去中他們懂得了生活的意義,明白了生命的真諦。在承受失去的苦難要逼承受未得到的痛苦,更能展現生命力。

人的生命力,是在痛苦的煎熬中強大起來的

未得到過幸福的孫蘭花

福貴的一生在不斷的得到和失去,最終在對已失去的態度上,體現出了強大的生命力。很多人都說餘華的《活著》太悲慘了,那是沒有身臨其境的體悟福貴的幸福。他有溫柔賢惠、勤儉持家、始終愛他的妻子家珍,而且兒女雙全,兒子有慶從小懂事,懂事的福貴都覺得心酸,兒女鳳霞乖巧,乖巧的福貴都覺得對她心中有愧。即使女兒因病成了啞巴,但是找了一個理想的夫婿,女婿對他們也是關懷備至,孝順有加,隨著外孫苦根的出生,福貴走上了人生巔峰。隨著他們相繼離去,福貴一個人和一頭牛,細數著曾經幸福的點點滴滴,在已失去中彰顯著強大的生命力。

人的生命力,是在痛苦的煎熬中強大起來的

幸福的福貴

得失寸心間,我們總是喜歡得到,不喜歡失去,在我們的思維中多就是好,總是想著有備無患,所以我們的時間和空間都被備下的東西填滿,使我們的生活擁擠不堪。就像人際關係,總是信奉多個朋友多條路,將自己的時間和經歷用在維持人際關係上,但是真遇到困難的時候,環顧四周一個有用的都沒有,所有事情都得自己來處理。我們要對人生做減法,不要再做加法,只有減法的人生才能清爽而有意義。人生是一個不斷失去的過程,不管多麼美好、多麼有意義、多麼不捨,最終都會失去,只有不斷適應失去,生命力才會不斷地得到強化。

人的生命力,是在痛苦的煎熬中強大起來的

減法的人生更具生命力

路遙《平凡的世界》和餘華的《活著》哪一個更能彰顯生命的意義呢?《平凡的世界》全景式描寫了在改革過程中黃土高原歷經苦難的孫玉厚、孫少安、孫少平等人,在痛苦的煎熬中強大了生命力,而《活著》卻一直瀰漫著死亡的氣息,把死亡看成了一種解脫,從堅強的活著承受苦難的角度來說《平凡的世界》比《活著》更能彰顯人的生命力;《活著》主人公福貴面對至親至愛的人的離開,顯示出了比《平凡的世界》中孫少安、孫少平更好的人性,從得失的角度看,《活著》更好的詮釋了生命力強大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