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直击︱“西煤东调”主干线——大秦线2019年发运量简析

导语

2019年大秦线计划年运量4.55亿吨,较2018年增加了约400万吨;日均完成运量124.7万吨,较前一年日均增加1.1万吨。但实际情况是2019年1-12月大秦线累计完成货物运输量4.31亿吨,同比下降4.48%,全年的运量显然远低于计划运量。

据大秦铁路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12月,公司核心经营资产大秦线完成货物运输量3527万吨,同比减少8.06%。1-12月,大秦线累计完成货物运输量43080万吨,同比下降4.48%,降幅较1-11月扩大0.33个百分点。大秦线作为“西煤东调”的主干线其运输能力为4.5亿吨,山西、内蒙、陕西等主产区的煤炭主要通过该运煤通道,将煤炭外运至环渤海港口下水南运,2018年大秦线完成煤炭运量4.51亿吨,同比增加4.3%。

分析认为,2019年大秦线运量出现下滑的原因有:沿海电厂耗煤量同比回落,电煤需求不及预期;进口煤增加,削弱了下游对国内煤的采购需求;港口价格长时间倒挂,产地发运积极性不高;蒙冀线、朔黄线以及其它线路的分流等因素的影响。

直击︱“西煤东调”主干线——大秦线2019年发运量简析

沿海电厂耗煤量回落电煤需求不及预期

直击︱“西煤东调”主干线——大秦线2019年发运量简析

2019年沿海六大电厂日均耗煤量64.78万吨,同比回落1.77万吨,跌幅2.66%。此外,我国沿海地区实施“能源双控”,沿海多省市均通过提高清洁能源和外来电占比,压减煤炭消费总量。以浙江省为例2019年新增非水可再生能源21万吨标准煤,其中,新增光伏发电50万千瓦、风电5万千瓦、生物质发电10万千瓦。随着水电、核电等新能源装机容量大幅增加,对火电的替代性作用逐步增强,火电机组开工、负荷持续低位,沿海电厂电煤需求不及预期。

进口煤增加削弱了下游对国内煤采购需求

直击︱“西煤东调”主干线——大秦线2019年发运量简析

2019年全年,中国共进口煤炭29967.4万吨,同比增长6.3%。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国2019年进口煤炭到港量总计2.65亿吨,比2018年增加2810万吨,其中,华南地区1.49亿吨,占全国总量的56%;其次为华东及长江地区,为0.69亿吨,占全国总量的26%。进口煤炭量的增加,给传统的西煤东调和北煤南运的供应模式带来强大的冲击,也给大秦线运输带来很大影响。

除此之外,产地发运积极性不高以及其他铁路线路的分流也在影响着大秦线的运量。2019年受产地环保、安全检查,以及火工品、煤管票管制等因素影响,产地供应出现阶段性偏紧,加之煤价持续倒挂,部分发煤企业和贸易商往北方港口发运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大秦线运量。另外,2019年蒙冀线、朔黄线等其它线路运量的不断增加,部分原由大秦线外运的内蒙资源被转移至蒙冀线、朔黄线,运至曹妃甸港、黄骅港下水,分流了一部分大秦线的资源,使得大秦线发运量有所回落。

进入2020年,随着宏观政策支撑力度进一步加码,经济基本面对煤炭需求的拉动力度或将有所改善,沿海地区工业用电重新得到提振,加之进口煤平控政策的实施,国内煤炭市场需求将明显转好,大秦线运量有望再次冲击4.5亿吨运输目标。(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微信公众平台据卓创资讯、煤炭资源网等相关消息编辑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