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一场疫情改变了什么——记录特殊时期的案件当事人

他们原本因为种种纠纷走进法院,并因为种种原因僵持不下,观念上的差异和“不蒸馒头争口气”的执着,最让民事法官“头疼”。不曾想,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带来了其他一些改变,我们欣喜地看到他们放下成见,互谅互让,握手言和……


一场疫情改变了什么——记录特殊时期的案件当事人


国家的事是大事,减少人员流动,我选择信任

一场疫情改变了什么——记录特殊时期的案件当事人

李先生与乔某原是朋友,数年前乔某向李先生借款几万元,后乔某偿还了部分借款并出具了延期还款协议。借款期限届满后李先生多次催要,乔某偿还少量借款后于2019年停机失联。李先生认为乔某“负债跑路”,遂诉至历城法院。


鲍山法庭王娅卓法官团队接到本案后,一方面配合李先生积极查找乔某下落、准备证据;一方面通过邮寄、电话、电子送达等方式与乔某取得联系,讲明利害,劝说乔某珍视朋友情谊、重承诺守信用。最终乔某主动还款8000元并与李先生沟通,双方达成了分期还款协议。


李先生在撤诉申请书中写道:“乔某现在在河南省郑州市工作。为了响应国家抗击‘新冠病毒’减少人员流动的号召,又鉴于乔某还能尽力主动分期还款,现向贵院提出撤诉申请。谢谢!”


一场疫情改变了什么——记录特殊时期的案件当事人


疫情当下,生意不好做,都是邻居,我们同意调解


一场疫情改变了什么——记录特殊时期的案件当事人


无独有偶,家住济南市历城区某小区的王先生夫妇和孙先生也在这一特殊时期达成调解。


2019年7月,王先生和妻子李女士在小区楼下散步时,遭遇小区某商铺煤气罐爆炸,二人被炸伤。孙先生是该商铺的经营者,虽然垫付了部分医疗费用,但双方就赔偿数额始终不能达成一致。该案春节前分到鲍山法庭王娅卓团队后,被告坚持认为两原告主张的数额过高。于是法庭组织双方当事人庭前交换证据,归纳总结争议焦点,并帮助孙先生分析每项诉讼请求的法律依据、计算标准和计算方式,同时劝说二原告在合理合法范围内主张权利。春节上班后,尽管当事人无法到庭调解,团队工作人员仍通过多种方式耐心给双方做工作,最终确定了赔偿数额,但在付款期限上又产生分歧。


“我现在生意都没开张,实在没有能力马上支付赔偿款,希望原告能够将付款时间定在6月30日”被告孙先生说。


本以为两原告会拒绝,没想到王先生爽快地答应:“理解!现在疫情当前,被告经营确实有困难,我同意被告说的这个时间!希望你的生意尽快好起来,按约定履行。”


一场疫情改变了什么——记录特殊时期的案件当事人


现在特殊时期,没必要再计较了,我马上转钱给原告


一场疫情改变了什么——记录特殊时期的案件当事人


原告张先生和被告黄先生因为一起两车相撞事故“结缘”,可是在车辆维修费数额上产生不愉快。张先生诉至历城法院后,鲍山法庭王娅卓团队工作人员在送达阶段即积极与被告沟通,被告黄先生称“事故责任我认可,希望法院转告原告,维修费我也不计较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别再出门打官司了”。原告张先生听说后,也很爽快地将车辆维修费的“零头”抹去,双方顺利达成了和解协议,当天被告就将赔偿款转给原告。


原告以“合法权益已得到维护,诉讼目的已经达到”为由递交了撤诉申请,该案得以圆满解决。


一场疫情改变了什么——记录特殊时期的案件当事人

一场疫情改变了什么——记录特殊时期的案件当事人


法官后语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一场疫情改变了什么——记录特殊时期的案件当事人


解决纠纷的手段、方式多种多样,友好协商、调解等方式具有简便、快捷、节省费用、有利于从根源上化解矛盾、修复社会关系等特点。其实,很多时候换个角度看问题,以宽阔的胸襟、长远的眼光去辩证的分析问题,很多烦恼也就迎刃而解了。


一场疫情改变了什么——记录特殊时期的案件当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