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上火下寒”、“上實下虛”體質的日常調養

“上火下寒”、"上實下虛”

一般是指上焦、中焦(頭面、上肢、胸、胃部)有火氣,

出現口乾舌燥、手汗、煩渴、目赤腫痛、頭痛、口腔潰瘍等症狀;

同時兼有下半身(小腹、子宮部、前後二陰、腿、腳)的寒症情況,

比如怕冷、腹瀉、腰膝痠軟、白帶淋漓、痛經、月經不調、宮寒不孕、腳涼抽筋、水腫等。

具體症狀因人而異,寒熱又有程度輕重不同、偏頗不同。

“上火下寒”、“上實下虛”體質的日常調養

昨天,發表了一篇關於“上火下寒、上實下虛”證的文章,

許多朋友發來信息,諮詢具體的治療方法和日常調養的方法。

下面我就從日常的衣、食、住、行四個方面,跟大家聊聊:

一、衣,指的是穿著。

“上火下寒”體質者,應該“春捂秋不凍”。

隨著季節和溫度的變化及時增減衣物,千萬不可“要風度、不要溫度”

尤其應該注意腰腹部和腳部的保暖。

“上火下寒”、“上實下虛”體質的日常調養

二、食,飲食宜忌。

(中藥調養,因為本證寒熱交雜、虛實相交,所以最好在中醫的指導下用藥,

在這裡我就不具體介紹了。)

要以平性食品為主,如麵食類:大米飯、饅頭;大米粥、南瓜粥、銀耳粥、八寶粥。蔬菜類:白菜、茄子、豆角、西紅柿等,少吃羊肉、辣椒、韭菜,以免上火。保證一日三餐吃熱、吃飽、吃好,勿過飽而傷害脾胃之氣。少食煎炸、燒烤食物,可改為水煮、清蒸等烹調方式。無論冬夏都應少食啤酒冷飲、生冷硬食物。

注:感覺“上火”千萬不要亂用清熱瀉火藥!

感覺“體虛”也不要隨意使用溫補滋養藥!

三、住,生活起居

1.不住陰暗潮溼處,房間多通風換氣。


2.衣服被褥經常曬洗,保持清爽乾燥。

3.不熬夜!堅持每晚11點進入熟睡狀態,

此時對應的是子時,膽經當令。

肝膽負責機體的代謝解毒功能,此時人體進入熟睡狀態,有利於肝膽經氣暢行。

子時一陽初生,不進入熟睡狀態的話,

人體的陽氣不能正常的生髮、涵藏,日久則陽氣暗耗,下焦更寒冷。

4.每晚堅持用熱水泡腳半小時,可以溫養五臟六腑,有助於陽氣的生髮。

5.慎吃西藥、打點滴、喝飲料,以免加重肝腎的代謝負擔、造成毒素累積。

6.調節情緒,保持心情愉快!降心火、滋腎水,調和陰陽!

四、行,運動鍛鍊

1.手掌搓腳心,左手搓右腳,右手搓左腳。腳心的湧泉穴,便是足少陰腎經的首穴。常搓腳心有降虛火,填補腎精,聰耳明目的效果。

2.經常十指梳頭,讓氣血形成大循環。並且疏風解表,減輕上火的症狀。

3.跳繩,踢毽子,金雞獨立,慢跑都可以引火下行。

4.其它綜合性運動:

因“動則生陽”,加強體育鍛煉,可以昇陽驅寒、健脾祛溼。應該春夏秋冬,堅持不懈,每天進行1~2次。具體項目,因體力強弱而定,如易筋經,瑜伽、散步、慢跑、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內養操、工間操、球類活動和各種舞蹈活動等,亦可常作日光裕、空氣浴,強壯衛陽。氣功方面,堅持做強壯功、站樁功、保健功、長壽功。

關注我,一起關注身心健康!

“上火下寒”、“上實下虛”體質的日常調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