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惠王縱橫(六)——公孫衍一戰定河西的時局分析

在秦國曆史上,有這樣一塊土地,它代表著屈辱,浸滿了血淚。它在秦國衰弱時丟失,秦人子孫為奪回它前赴後繼,甚至連國君都因其喪命。這塊土地就是

河西

六代國君的四次河西之戰

河西——是指黃河以西,洛水以東的區域,為秦國領土。

惠王縱橫(六)——公孫衍一戰定河西的時局分析

河西 約等於 陝北高原


秦靈公(公元前424年-前415年)和秦簡公(公元前414年-前400年)在位時,魏國名將吳起先後發動兩次河西之戰,將其徹底佔領。

秦惠公和秦出公時,秦國內亂頻繁,無力爭奪河西。

秦獻公時(公元前384年-前362年),國君親自帶兵發動第三次河西之戰,但國力不足,先勝後敗,獻公死。

秦孝公時(前361年-前338年),商鞅在內變法積蓄國力,並抓住機會發動第四次河西之戰,奪回部分河西土地。

格局一新的秦惠文王五年

秦惠文王四年,霸權衰落的魏國與齊國結盟,企圖用“強強聯合”的方式稱霸天下。不料,這一舉動嚴重刺激了楚國,秦惠文王五年,楚國出兵討伐齊國。

其實不怨楚國反應過激,因為歷史上晉(魏)國、齊國結盟後,接下來的動作必定是揍楚國。楚國已經形成了條件反射,只要晉(魏)國和齊國結盟,它就會拉攏秦國。這次也不例外,楚國與秦國結盟,楚國pk齊國,秦國vs魏國。魏齊勢強,秦楚勢弱。


惠王縱橫(六)——公孫衍一戰定河西的時局分析

戰國前期地圖


本來大佬們打架,其它國家只需要吃瓜就行。但趙國不僅吃不下瓜,而且睡不好覺。趙國與魏國、齊國接壤,如果魏齊聯盟勝利,趙國就是下一個倒黴蛋。如果出兵幫助秦楚聯盟,又怕惹火燒身。一番糾結之後,趙國出兵圍困魏國的外黃,但卻並不真打,反而修築長城進行防禦。

趙國的加入,將部分魏國主力吸引到外黃,加上公孫衍使用間諜戰,挑撥魏齊聯盟的關係,使得魏王放棄了增援齊軍的行動。最後,齊軍在徐州被楚國擊敗,魏軍也被秦國攻佔雕陰,被迫採取守勢。

戰後,公孫衍因功升任秦國的大良造(大將軍+丞相)。

趙國的擔心果然成為現實,齊國向楚國求和,秦惠文王六年,魏國割地與秦國講和,齊國魏國合兵攻打趙國。面對兩個大佬的怒火,趙國根本無法抵擋,無奈只好掘開黃河,以水代兵,阻斷了齊魏的進攻。

天下形勢,到此煥然一新。魏齊聯盟雖敗,但底蘊雄厚,仍然未放棄稱霸天下的企圖。秦楚趙等國雖然實力較弱,但在勝利的鼓舞下,並不甘心雌伏於魏齊。一場稱霸與反稱霸的戰爭一觸即發。

虛虛實實的秦惠文王七年

這一年,秦國北方最強大的遊牧民族——義渠發生了內亂。這對秦國來說是非常好的機會,秦國派出兩路軍隊,一路由大良造公孫衍帶領駐防河西,另一路由庶長操帶領干涉義渠內政。

兵法有云: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秦國的這次軍事行動,正是這一思想的體現。

從短期來看,秦國的主要目的是扶持義渠的親秦派,從而操控義渠內政,那麼庶長操是這次行動的主角,公孫衍是配角。

從長期來看,秦國擔心義渠與魏國結盟,兩面夾擊秦國(四年前就發生過,參見 )。解決義渠問題是解決河西問題的副本,因此庶長操是此次行動配角,公孫衍是主角。

誰主誰配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關鍵是看穿什麼衣裳……額,不,是時局如何變化。


惠王縱橫(六)——公孫衍一戰定河西的時局分析


秦惠王八年,時機到了。

魏齊聯盟的第二次爭霸戰爭

秦惠文王八年,魏齊聯盟再次發動戰爭。由齊國pk趙國,魏國vs韓國,這又是咱們曾經說過的稱霸老套路——通過整合三晉(魏、韓、趙)來稱霸天下。

魏齊這麼猖狂,不擔心楚秦不開心嗎?楚國很消極,只要戰爭不是針對它的,它沒啥興趣,何況之前已經與齊國講和,因此不會參與戰爭。秦國口碑一向不好,雖然禮都收了,但真不一定辦事兒。所以魏國在河西安排了八萬大軍,用來提防秦國。

第五次河西之戰——秦國版的“千里躍進大別山”

魏國的主力一部分由龍賈率領,駐紮在河西防備秦國。另一部分由公子景賈率領,在中陽進攻韓國。整體形式就像毛主席說過的,兩隻拳頭一張,胸膛就露出來了。

秦國抓住時機,派右更嬴疾領兵出函谷關。嬴疾是秦孝公庶子,雖然年輕,但用兵老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連續攻克曲沃、焦城,直插魏國腹地。

河西和中陽的兩支軍隊,只得改變緩戰策略,倉促間與秦、韓軍隊進行決戰。公孫衍在河西圍殲魏軍,斬首八萬,生擒魏軍主將,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韓朋也在中陽擊潰魏軍。齊軍圍困邯鄲、平邑兩城,久攻不下,見魏國戰事失利,只得撤軍。

秦韓兩國的勝利,不僅宣告了魏齊聯盟第二次稱霸戰爭的失敗,更重要的是,魏國在河西的武裝力量被一掃而空,魏國國力大損,短期內無力與秦國在河西進行拉鋸。

收回河西的意義

收回河西地對秦國來說,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從軍事而言,秦魏兩國以黃河為界,秦國有險可守,再不必為首都安全提心吊膽。從政治角度而言,收回河西實現了百年夢想,代表著秦國實現了偉大復興,證實了商鞅變法的道路是正確的,是實現“秦國夢”的必要保障。

從公元前419年到公元前330年,歷時90年七代國君五次河西之戰,秦國終於在軍事上佔領了河西,如何讓魏國放棄對河西的追索,承認秦國的佔領,成為了擺在秦國君臣面前的新問題。請您關注我,繼續閱讀惠王縱橫系列的第七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