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 高中學習難不難?還在上初中的學生和家長看完

網友一:

高中學習難,至少是初中知識的10倍左右難度。你在初中經常看見滿分的卷子,你上高中估計三年也看不到幾次滿分的卷子。人還是那批人,只是教材不同了,分數直線下降,你說是不是難呀!

中考後的暑假要想學習高中知識,我覺得你最好以一門或者兩門學科為主攻對象,為啥呢?建立優勢科目,可以為自己提高自信。你想啊,期中考試全班沒有一個及格的,你既讓90%以上正確率,你說是不是很爽啊!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其實特別能給人自信。目前高考改革,三科主課語文、數學、外語是每個考生都要考的,其他六科政治、歷史、地理、生物、化學、物理,選三科參加高考,當然有的省還有個技術。

按分值來說語文、數學、外語是最大的,所以要提前建立優勢科目,這三個是首選項。而6選3科目反而後選主要原因是你還沒有完全解除,你還不不能確定改選那些課,萬一你學了一段時間之後,你覺得這個科目不適合你,那你暑假不白忙活了嗎。所以為了保險起見,還是語文、數學、外語這三科選擇最佳。

高中學習難不難?還在上初中的學生和家長看完

網友二:

針對不同的學生,高中學習的難易程度因人而異。屬於小馬過河,深淺自知。但是,相較初中而言,高中學習的難度提升了一個檔次。利用中考後的暑假,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希望以下建議對你有所幫助。

1、首先要做的,是明確自己的定位、目標及理想。建議多多交流,可以和父母、高年級(高中、大學等)的同學溝通一下。清楚目前自己的排名、自己希望考取的大學、未來學習的方向、以及自己為了自己的目標需要進行什麼樣的努力。只有明確目前的定位、目標及未來的理想,才能更好地進行系統的規劃和努力。

2、其次,是針對不同的學科,開展預先學習。以下面幾個學科為例,提供一些具體建議供參考。

數學:自學高中數學難度較大,因此,可以不去深入學習,預先看一下高中數學的課本(或者看一看高中數學的目錄及基本內容),初步對高中有一個體繫上的認知、有一個整體印象。自己也可以用“思維導圖”的方式,畫一張高中數學知識圖,為未來學習做一些規劃之類的。

英語:英語學習的資源和資料比較多,比如,每天讀一些英文的閱讀理解,聽一些英文的新聞(BBC、VOA等),或者找一些簡單的英文讀物進行學習;另外可以做的,就是被一些英文單詞。高中詞彙量較大,因此,可以提前集中學習,完成高中詞彙量的背誦,這個對未來的學習有很大幫助。

高中學習難不難?還在上初中的學生和家長看完

網友三:

單純地問高中學習的難易真的沒個精確的標準來回答,人們常說的一句話是:“難者不會,會者不難”,這就說明對學習的態度和方式技巧的把握的程度,一般說來,高中課程內容從深度與廣度方面都比初中的內容提高了不少,對於剛中考後的學子來說是很迷茫的,為了不至於剛上高中就覺得困難重重。

建議在暑期好好的通過軟件自學預習理科類的課程,因為理科類的內容比初中深難了許多,至於要預習成什麼程度,那得根據自身的程度去衡量。起碼得清楚每門功課的知識要點講的都是什麼,它們的構成原理及推導公式的變化。理化注重實驗,那就得多看視屏講解,直到自己明確掌握。

高中學習難不難?還在上初中的學生和家長看完

網友四:

高中的英語,不管是詞彙量還是時態句型,都比初中上了個很大的臺階,建議在暑假集中精力啃下高一單詞和語法,待上了學再去學習就顯得遲了半步。

再有語文,從多年的高考可以看出,語文的難度和廣度在不斷地提升,高中的語文再不會重視字詞的意思,而在於能力的提升,閱讀是重中之重,不但考學生對古漢語的掌握程度,更注重他們對社會現狀的觀點與看法,作為社會科學的工具,真的需要學生做大量的課外閱讀。當然,初升高過渡最平穩的是語文,語文能力提高了自己也感覺不到提高了多少,下降了也感覺不態明顯,要補嘛,一時也不知怎樣去補救,這個科目得從長遠點點滴滴的積累。

高中學習難不難?還在上初中的學生和家長看完

網友五:

高中學習當然會比初中難一些,但也不會出現學了總也學不會的現象。要想學好,還是需要孩子的求知慾和好勝心,沒有這些玩意,確實很難。初中畢業後建議多玩多走走,高中才能專注於未來的目標。不過你放心,少有人會在高一高二有特別明確的目標。即便有目標,他們往往也不願意特別勤奮,只有極少數人才會真正從一開始就高效率學習,大多都要等到高二、高三才開始努力。

網友六:

高中學習比初中難,不管文科還是理科,對理解能力要求要高几個級別。中考後的暑假應該先學習一下高一的教材,這些教材可以從書店去買,大概瞭解知識點的難度。高中的學習目的是為了高考,選擇一科你認為最好的,為以後高考做準備。暑假就學這一科,比如中考成績最高的是英語,那你就算做好學習英語的計劃,將來是否報考跟英語相關的大學。

高中學習難不難?還在上初中的學生和家長看完

最後:

高中生和初中生最應該學好英語,看上方圖右下角,找到它,那裡有英語角,小編邀請了外國人、大學生、留學生進去陪大家。這些同學會倫敦腔、美音、印度腔,歡迎大家一起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