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1 日軍的情報戰曾厲害到什麼程度:竟能從股票中算出美軍的進攻日期

日軍的情報戰曾厲害到什麼程度:竟能從股票中算出美軍的進攻日期

(電影《登陸之日》)

日軍衛生隊從三角山轉移到了733高地。圍繞這塊高地,雙方曾反覆爭奪,僅坦克兵就交戰多次,因此戰壕都不用挖,全是蘇軍原先呆過的現成戰壕。

733高地上有一支日軍炮兵分隊,這支分隊剛剛領到炮彈,興之所至,便一連向蘇軍陣地扔了五六發過去。

士兵們多半時間只有捱打的份,難得見自家威風一回,都像小孩子過年看放鞭炮一樣,拍手歡呼起來。歡呼聲未停,蘇聯人就送了回禮過來,三十幾發炮彈,眼睛都不眨一下的。

這就是有錢人家的做派啊。士兵們慌不迭地抱著腦袋趴在地上,除了暗念阿彌陀佛,沒人再敢吭氣了。

高地上的日軍炮兵可能是像衛生隊一樣,從二線陣地新調上來的,膽特別肥。他們自思在步兵面前丟了面子,還想再找回來,蘇軍暫時停止炮擊後,又裝上炮彈,賭氣似地打了三發。

這下可捅了馬蜂窩。那邊看樣子真生氣了,嘩嘩嘩地還擊了幾百發炮彈,733高地四周被打得硝煙瀰漫,塵土飛揚,士兵中彈慘叫的聲音不絕於耳。

步兵們那個恨啊,你要打就打個徹底,要不打就乾脆捏著鼻子一聲不吭。明明沒幾發炮彈,卻硬要逞能,解決不了問題不說,還暴露了陣地目標,徒增傷亡,這不欠揍嗎?

日軍的情報戰曾厲害到什麼程度:竟能從股票中算出美軍的進攻日期

(電影《《來自硫磺島的信》)

於是眾人都回頭來,毫不客氣地朝炮兵嚷道:“別打了!”

從8月1日開始,蘇軍一直保持著積極進攻的姿態,而且呈現出一天換一個陣地的“喜新厭舊”模式,即今天打酒井聯隊,明天打山縣聯隊,童叟無欺,人人有份,不過持續的時間一般都不長,似乎並不以完全攻下陣地為意,只是給點顏色就算了。

朱可夫究竟想幹什麼,會不會就此發起大兵團作戰,成為日軍高層最想知道的一個秘密。

這個秘密,朱可夫不會自己說出來,只能靠情報,而日本陸軍內部並不缺乏情報戰高手,比如參謀本部情報部的情報參謀崛榮三。

崛榮三有很高的情報解析天賦,在日後的太平洋戰爭中,他曾準確地分析出美軍所要攻擊的目標、內容以及日期,因此被許多參謀戲稱為“麥克阿瑟的參謀”。

崛榮三的一句經典名言是“要成為長耳朵的兔子,只要完全變成兔子就可以了”,其情報生源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一件事是“股票分析”。太平洋戰爭期間,情報部事無鉅細,每天都要收聽和紀錄美國的廣播節目內容。要從這麼浩瀚的信息量中發現有價值的情報,如同大海撈針,所以眾人只是按部就班,就事論事,對這些內容本身並沒有一點興趣。

日軍的情報戰曾厲害到什麼程度:竟能從股票中算出美軍的進攻日期

(電影《《來自硫磺島的信》)

起初崛榮三也是如此,但慢慢地他從股票價格波動的消息中發現了玄機:只要罐頭公司和製藥廠的股價上漲,太平洋上的美軍鐵定就要開始啟動下一輪進攻。

崛榮三通過分析,得出結論,美軍每次出兵前,都要大量生產食品罐頭以及抗瘧疾的藥品。

在諾門罕戰役中,參謀本部情報部同樣也對蘇軍動向作了大量的跟蹤分析。早在6月中旬,情報參謀們就掌握到一個情況,即蘇軍正通過西伯利亞鐵路運輸載重汽車。

參謀本部立即向關東軍司令部進行了通報,並特別提醒關東軍,鑑於載重汽車將可能成為蘇軍兵站運輸的主要手段,必須迅速改變一個錯誤判斷,即蘇軍不會在諾門罕地區使用大兵團作戰。

辻政信收到情報後卻不以為然:就算蘇軍在用載重汽車而不是馬拉大車卸貨運貨,可是你們這些搞情報的弄弄清楚,大會戰是什麼概念,那得需要多少載重汽車啊,蘇聯有那麼多嗎?

情報參謀們費盡辛苦,給辻政信幾句話就打發掉了。

日軍的情報戰曾厲害到什麼程度:竟能從股票中算出美軍的進攻日期

(電影《《來自硫磺島的信》)

日本陸軍實行的是維持作戰主導體制,作戰第一位,情報和後勤只被作為作戰的補充,可有可無。日軍的參謀分為三個級別:作戰參謀、情報參謀、兵站參謀,像稻田正純、辻政信這樣的作戰參謀地位最高,情報參謀和兵站參謀屬於一類,地位很低,且不受重視,這也就難怪日軍的情報和後勤系統總是拖後腿了。

崛榮三為太平洋戰爭提供的情報準確及時,但從來沒有被參謀本部和軍事主官們採納過。戰後他不無悲憤地總結道:“昭和陸軍根本就不懂情報這個東西。”

儘管情報參謀在參謀本部也不值錢,可話又說回來,他們畢竟是本部門的人,現在竟然被作為下級機構的關東軍嫌棄,還是讓人感到臉上無光。

(節選自關河五十州《當關東軍遇上蘇聯紅軍》)

實體書《當關東軍遇上蘇聯紅軍》已出版上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