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4 90后回答HR为什么要走:“工作无非就是为了这三样,样样没有”

去年开始公司的人力部门经常忙碌,因为公司补充新生力量,人来人往,看着好像很繁忙,实际确是暗流涌动。


刚来的小刘之前在韩国某大型船厂做底层管理人员,跳槽到大型设备行业做销售工程师。可能也是运气不好,公司前三年的业务因为市场看好所以一直走高,但是小刘来了之后业务又开始悄然萎靡。

其实在老员工看来,这是市场发展的周期性变化,是必然趋势,但是放在刚毕业两三年的个人身上,就显得是像一场灾难。

小刘前天提出辞职。总经理之前很看好他,问他为什么要走?

工作无非就是三件事情,钱,前途,开心,样样没有,我留在这里干嘛?”

90后回答HR为什么要走:“工作无非就是为了这三样,样样没有”

总经理希望让我劝一下,因为培养一个有意愿做销售,还懂技术的销售工程师,这当中不仅有个人的努力,

的确花了公司较大的成本。

可是问题的关键在于:当行业不好的时候,你想突出重围几乎就是奇迹,赚钱尤为困难。为了赚钱你要拼命工作和出差,又影响个人生活,结果心情也很差。

钱没有,前途看不到,心情很低落,难道还要在这里留着过年吗?我很理解小刘。

想了很多话和前辈的例子,还是没有说出口,相反地,觉得在小刘这个年纪,说这样的话,基本代表了所有90后要跳槽的人的声音。

反观那些35岁左右,80年代初出身的人,往往都已经在一个公司待了好多年,比如7年。七年就是一辈子,我在这个岗位也坐了整整七年。工作上没什么大波折,升了一次岗位,但是温水煮青蛙的感觉越来越强烈。

你说怕不怕?真怕自己出门左转,发现自己只会做这一件事,然后,老了回忆起来,这辈子只会这一件,活了多少年,原来正儿八经地只活了没几天,其他的一直在重复。浪费了那么多宝贵时间。


90后回答HR为什么要走:“工作无非就是为了这三样,样样没有”

但是为什么总也是犹豫,从心理学来说:人会习惯于关注负面事情,总也是纠结风险,害怕失去,担心未来不确定的收益,从不敢想未来的红利。

如果你也才三十几岁,也处于“钱给得少,心受伤了”这样的情况,大前研一的一段话可能会帮助你:

30几岁的上班族,不仅累积了足够的实务经验,体力、精神、能力等各方面也都处于巅峰状态。为达到理想目标,往往可以一天20小时以上全心投入工作,因此,这也是接手管理职务的最佳时机。

除此之外,30多岁另一项难能可贵的特质,在于「仍保有转换跑道的可能性」。由于你的职业生涯规划尚在起跑期,仍保有相当程度的余裕,即便有心转职,为「改变」而付出的代价也相对较小。

综上所述,20-35岁,是最适合上班族全力以赴,一步步迈向成功的阶段。

90后回答HR为什么要走:“工作无非就是为了这三样,样样没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