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新冠病毒來源之謎加深:穿山甲成背鍋俠?每一次猜測或為屠殺一場

隨著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的持續蔓延,科學家們正努力找出新型冠狀病毒 (2019-nCoV) 的來源。


幾周前,中國科學家根據遺傳學分析指出,以螞蟻為食的穿山甲有著重大嫌疑。然而,在對這項研究和之後公佈的另外三項穿山甲冠狀病毒基因組研究的數據進行審視後,科學家又表示,雖然穿山甲可疑,但是這個謎底還遠遠沒有解開。


新冠病毒來源之謎加深:穿山甲成背鍋俠?每一次猜測或為屠殺一場


科學家假設,此次新冠病毒是從動物身上傳染給人類的,就像其他冠狀病毒一樣,比如2002 年的 SARS 病毒,被認為是通過果子狸傳染給人類。


雖然此次疫情初期,數十名感染者被指來自中國武漢華南海鮮市場,但之後對該市場發現的冠狀病毒樣本的檢測,並未確定其具體來源。


穿山甲「躺槍」


穿山甲是唯一身體覆蓋有鱗片的哺乳動物,已在世界上存在超過 4000 萬年。但同時,穿山甲也是世界上遭受非法交易最嚴重的哺乳動物,因其鱗片可以入傳統藥材,因此在國內備受青睞,相關走私活動也更加肆虐。


在 2 月 7 日的發佈會上,華南農業大學曾對外發布消息稱,穿山甲為新型冠狀病毒潛在中間宿主,穿山甲也一夜之間成為「眾矢之的」。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在廣東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獲得了一批穿山甲的組織樣本,其中 4 份來自中國本土的中華穿山甲,25 份來自馬來西亞。研究人員在對這批樣本檢測時,發現了一種冠狀病毒,對病毒的基因組分析,發現分離的病毒株與目前感染人的毒株序列相似度高達 99%。


此外,他們還分析了 1000 多份宏基因組樣品,通過分子生物學檢測,揭示穿山甲中 β 冠狀病毒的陽性率為 70%;進一步對病毒進行分離鑑定,電鏡下觀察到典型的冠狀病毒顆粒結構。


新冠病毒來源之謎加深:穿山甲成背鍋俠?每一次猜測或為屠殺一場

從穿山甲分離的新型冠狀病毒電鏡照片(來源:華南農業大學)


2 月 20 日,該研究內容發佈在生物醫學預印本網站 bioRxiv 上,具體而言,研究人員分離馬來西亞穿山甲的一種冠狀病毒,發現在 E、M、N 和 S 基因中分別與 2019-nCov 的氨基酸同源性為 100%、98.2%、96.7% 和 90.4%。


特別是穿山甲冠狀病毒 S 蛋白的受體結合域與新型冠狀病毒的 S 蛋白受體結構域幾乎完全一致,僅存在一個氨基酸的差異。更為重要的證據是,穿山甲外周血的冠狀病毒抗體可以與 2019-nCoV 結合,這是十分重要的血清學證據。除此外,穿山甲還表現出類似人的病理變化和臨床症狀。


就 S 蛋白來說,穿山甲冠狀病毒的大部分區域都與 2019-nCoV、蝙蝠病毒 RaTG13 相似,但它的前半部分卻更接近其他蝙蝠。因此,他們大膽猜測 2019-nCoV 可能起源於穿山甲樣冠狀病毒與 Bat-CoV-RaTG13 樣病毒的重組。


僅為猜測,無法石錘


之後,三項類似的對比研究也發佈在 bioRxiv 網站上。其中一篇由國際研究組織發表於 2 月 18 日的論文發現,非法販賣的穿山甲冷凍細胞樣本中的冠狀病毒基因組與 2019-nCoV 有大約 85.5% 至 92.4% 的相似性,特別是 2019-nCoV 在受體結合域中與廣東穿山甲冠狀病毒表現出非常高的序列相似性。


2 月 20 日,由中國團隊發佈兩篇的論文也研究了走私穿山甲的冠狀病毒,與 2019-nCoV 的病毒相似度分別為 90.23% 和 91.02%。


新冠病毒來源之謎加深:穿山甲成背鍋俠?每一次猜測或為屠殺一場

新冠病毒


但實際上,研究人員在論文中表述的病毒基因高相關性,只涉及受體結合域特定位點,並沒有涉及整個基因組。


華南農業大學寄生蟲學家、前文論文作者之一 Xiao Lihua 在之後的發佈會上解釋說,這是生物信息學小組和研究實驗室之間令人尷尬的錯誤溝通的結果。


發現 SARS 病毒起源小組成員之一的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病毒學家王林也發表示,「即使這兩種病毒的受體結合域達到 99% 的相似度,也不足以說明兩者的聯繫」。


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研究冠狀病毒的研究人員 Arinjay Banerjee 表示,「確定宿主的基因相似性應該比這些研究報告的要高。SARS 病毒與果子狸冠狀病毒

有 99.8% 的基因組相同,這就是為什麼果子狸被認為是病毒的來源。如果穿山甲是此次疫情爆發的根源,那麼也不會是這些研究中的這些穿山甲。


穿山甲的「殺身之禍」


此前,研究人員發現來自中國雲南省的一種蝙蝠與人類感染的冠狀病毒匹配度最高。2 月 3 日在 Nature 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該蝙蝠的冠狀病毒與 2019-nCoV 致病的遺傳物質相似性達到 96%,蝙蝠可能直接將病毒傳給人類,但這兩種病毒的受體結合域位點有關鍵的區別。


研究人員表示,「這種差異表明蝙蝠的冠狀病毒並沒有直接感染人類,但可能通過中間宿主傳播給人類。」


新冠病毒來源之謎加深:穿山甲成背鍋俠?每一次猜測或為屠殺一場


迄今為止,穿山甲是除蝙蝠以外,唯一發現被 2019-nCoV 病毒感染的哺乳動物。


雖然穿山甲是孤立動物,種群數量相對較小,處於瀕危狀態,但也不能排除穿山甲是從蝙蝠或其他動物宿主中獨立獲得 2019-nCoV 相關病毒的。


北京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的生態學家蔣志剛表示,這些論文提出的問題比它們回答的問題多。他問道,「如果穿山甲是病毒的來源,而它們來自另一個國家,為什麼沒有在那個地方的人被感染的報告?


如今,穿山甲是否當了新冠病毒的中間宿主尚未可知,但隨著對野生肉類的追求和在中國傳統醫學中使用規模的需求不斷增長,中國穿山甲瀕臨滅絕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非典爆發後,果子狸曾被大量捕殺。因此武漢江漢大學研究動物行為的 Sara Platto 也擔心,所有關於穿山甲來源的猜測,可能會驅使人們進一步殺死甚至消滅它們。


從東南亞到中國,穿山甲等野生動物的非法走私猖獗,禍根或早已種下。無論病毒的來源是蝙蝠、穿山甲,還是其他動物,其實問題都不在於動物,而在於我們與它們的接觸。


新冠病毒來源之謎加深:穿山甲成背鍋俠?每一次猜測或為屠殺一場


[1]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0548-w

[2]Xiao, K. et al. Preprint on bioRxiv https://doi.org/10.1101/2020.02.17.951335 (2020).

[3]Lam, T. T.-Y. et al. Preprint on bioRxiv https://doi.org/10.1101/2020.02.13.945485 (2020).

[4]Liu, P. et al. Preprint on bioRxiv https://doi.org/10.1101/2020.02.18.954628 (2020).

[5]Zhang, T., Wu, Q. & Zhang, Z. Preprint on bioRxiv https://doi.org/10.1101/2020.02.19.950253 (2020).

[6]Zhou, P. et al. Nature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2012-7 (20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