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赵娟: 脱贫攻坚路上的“铁娘子”

赵娟: 脱贫攻坚路上的“铁娘子”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为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怒江州各级各部门积极抽调精兵强将,组建“背包工作队”开展“背包上山、牵手进城”行动,集中精力、集中时间攻坚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赵娟是福贡县发改局职工,有丰富的驻村工作经验,精通傈僳语。她积极响应号召,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背包工作队”,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巾帼不让须眉的精彩故事。

  架科底乡南安建村是福贡县脱贫攻坚的“上甘岭”和“硬骨头,是贫困发生率最高、工作矛盾最突出、工作难度最大的村。赵娟作为“背包工作队”队员来到南安建村后,主动深入走访群众,联系群众,交心谈心。不分昼夜,用心用情奔走于扶贫搬迁的第一线,履职尽责,深入细致的宣传、讲解搬迁政策。

  在“背包工作队”到来之前,南安建村易地扶贫搬迁存量还有251户1366人。要让每一户需要搬迁的群众搬迁,这就意味她和队员们要倾听一千多种不同的声音,要数十次往返于山路崎岖的村民小组、走访最边远的农户。

  在易地扶贫搬迁宣传动员工作中,赵娟是队员们眼里的“主攻手”,入户过程中大家遇到困难,碰到不懂的地方,总是积极向她请教。她是群众心中的“贴心人”,不厌其烦地为群众“解惑”,田间地头、农家院落都留下了她的脚印。通过近半个月的集中攻坚,她和队员们共完成了79户群众的抽签看房,而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一段段见证初心的书写,也是一场场干部作风的锤炼。

  “赵娟心中始终装着百姓的冷暖,为让搬迁群众尽早抽房入住,她发挥自己精通傈僳族语言以及熟悉政策的优势,凭借多年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深入搬迁户家中反复做思想工作。通过耐心细致地说服动员,许多搬迁群众被她的为民情怀所感动,愿意搬迁并陆续抽房。”队员杨建平说。

  “她很有耐心,来我家好几次了,用傈僳语和我们拉家常,讲政策,觉得她很亲切。”通过赵娟的宣传动员,原本不愿意搬迁的村民红南家也同意抽房搬迁了。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赵娟作为一位母亲,一位女儿,为了打赢脱贫总攻战,她舍小家顾大家,积极投身于脱贫攻坚工作中。勇于冲锋在前,只因心里装的全是搬迁群众,全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为福贡战胜贫困的誓言。

  “女儿在外地上大学,原计划今年寒假回来福贡和我呆几天,但因为脱贫攻坚工作正处总攻阶段,我又加入了‘背包工作队’,没有时间陪她。80多岁的老父亲,一个人住在县城,进村后,一直忙于工作,没时间看望老人家。”赵娟在谈及家庭时,眼眶不禁湿润了。

  脱贫攻坚最后决战的倒计时已经开启,告别贫困的千年梦想,也浓缩在这一百多个日日夜夜的接续奋斗之中。

  “脱贫攻坚,谁说女子不如男?”赵娟经常开玩笑说。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她以这股子韧劲、闯劲和拼劲,面带微笑,将责任与担当扛在肩上,与队员们一起,以服务贫困群众为己任,撑起了南安建村易地搬迁的“半边天”,为福贡县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贡献出一份力量。

  “脱贫的任务还很繁重,工作量还很大。接下来的时间,我们要努力在易地搬迁补短板上下功夫。现在对于我们工作队员来说,真是滚石爬坡,背水一战。我们绝不辜负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对我们的殷切期望,一定把这个硬仗打赢、打好,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目标。”赵娟坚定地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