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有担当的人不畏惧逆境!“国士无双”钟南山,带给孩子的三点启示

“初一一动不动,初二按兵不动,初三纹丝不动,初四岿然不动,初五依然不动,初六原地不动,初七继续不动,几时能动?钟南山说动才动! ” 最早听到“钟南山”这个名字,是有人在群里发了这一句顺口溜。

当时,我们大多数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一场疫情会这么漫长和恐怖。只是从不同渠道获悉今年春节的特别,起因于一种名叫“新型冠形病毒肺炎”的病毒。就是它,让我们开启了“家里蹲”模式,打乱了我们原本的节日计划,还使孩子们的种种愿望和期待都落了空。那么,“钟南山”是谁?是病毒的克星吗?

有担当的人不畏惧逆境!“国士无双”钟南山,带给孩子的三点启示

随后,在关注各大媒体的报道时,我才渐渐后知后觉,了解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是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面对此次疫情,虽然已经84岁,但事事冲在抗疫第一线。

《人民日报》微博这样评价钟老:“84岁的钟南山,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一路奔波不知疲惫,满腔责任为国为民,的的确确令人肃然起敬。”

钟老是这样评价自己的,“我老有一种感觉,好像专门喜欢跟谁较劲,老觉得不管走到哪儿,自己都不太受欢迎。”

但事实上,钟南山院士是最受民众欢迎的“抗病毒英雄”。所以,朋友说自己家里读书不多的奶奶都说:“终南山是一座名山,钟南山是一个名人。”是的,钟南山院士,在祖国和人民最危机的时刻挺身而出。作为我国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院士在非典防治、重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等领域都是领军人物,对整个人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突出贡献!

这一次,面对疫情肆虐,他再次披甲上阵,

不顾个人安危,第一时间成为“逆行者”,支援武汉,抗击疫情,不论是专业知识,还是敬业精神,都孩子们去学习。更重要的是,可敬的钟南山院士这种勇于担当、心怀天下,战“疫”的优秀品质,给了现今孩子三个宝贵的人生启示。

有担当的人不畏惧逆境!“国士无双”钟南山,带给孩子的三点启示


【有担当的人不畏惧逆境】

不论是面对17年前的非典,还是今天的疫情,钟南山都用自己的实际行为彰显了一名勇敢者的担当精神。

2003年,面对非典,不仅普通人感觉恐慌,就连专业的医护人员也深感恐惧。钟南山院士说:“把重症患者都送到我这里来。”彼时,他还对同仁说,说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自己不冲上去,就没有人能够上去。他不仅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2020年,再次面临大疫,钟南山又是第一时间冲到了第一线。就在1月18日,武汉已经成为灾情最严重的区域,又正面临春运,四面八方的人流要经过武汉这个交通要道,才能回到老家,钟南山一面告诉大家尽量能不去武汉,就不去武汉,一面自己却挤在高铁餐车的一角,昼夜兼程地赶往了武汉。

面对疫情的突发情况,不怨天尤人,不沉湎于焦虑悲凉,而是前去支援。这种向逆风而行的勇气以及担当的能力。就是现代孩子严重缺少的“逆商”。

缺少“逆商”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较弱,遇事胆怯、不知所措,易怒易走极端。

2019年4月13日,重庆市大足区有一10岁小男孩因父母不准看电视,选择从20楼跳下去,当场死亡。

同年9月,同样因为看不了电视而选择跳楼的,还有成都城南华府小区的一8岁女孩,她从21楼纵身跳下。

真实的案例,惨痛的教训,值得每一个人警惕和反思!

所以,心理学家表示,对孩子挫折商的培养,刻不容缓。现代家庭中的孩子,衣食无忧,处处顺利,面对逆摬,完全没有抵抗能力。但是,俗语说:“人生之事,十之八九不如意。”在小的时候,父母可以帮助解决,长大以后,父母不在身边,你要怎么办呢?你是否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呢?是不是还要把失败归于他人、天赋不足等外在原因?是不是干脆就自暴自弃了呢?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遇见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经历生命里的风雨,才是生存法则,也是成长的基石。

所以孩子,要明白有担当的人,不畏惧逆境的人生道理!


有担当的人不畏惧逆境!“国士无双”钟南山,带给孩子的三点启示


【内心的强大源自于多读书】

著名作家曹文轩说:“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

虽然钟南山上学时逃过学,工作最初业务水平也并不高。但在母亲的鼓励中,父亲的沉默打击之下。35岁奋起直追,苦练本领,至43岁时,终于考取了去英国留学的资格,不仅如期完成学业,还赢得导师尊重和褒奖。他在英国的导师,专门还写信给中国大使对他进行了称赞。

虽然在“高龄”时,学习和工作上不出色,但钟南山没有气馁和放弃,而是用努力和执着,提高业务水平。因此,在17年前,他成了最先报告非典病例、建立隔离病房、制定出临床诊断标准、总结出救治方案的专业人士。在这一次肺炎疫情中,钟南山又是最先果断地提出冠状病毒人传人特点的专家,同时提出封城的明智应对措施。

很多人称赞钟南山是“敢医敢言”,这话当然没错,但我要说的是只有心中有底的人,内心才能够如此强大,而内心的强大是多源自于知识的力量。

疫情的无情蔓延,究其根源,是无知的结果:有些人不清楚隔离的意义,拒绝严护措施;有些人哄抢口罩、护目镜、中药等,有些人趁机囤货高价卖出生活必需品……

我们对些不明白这些人为什么这么恐惧,甚至置他人的生命而不顾。我们也不理解这些人为什么要“睁着眼睛说瞎话”,要发“国难财”!

孩子,这些人的内心,注定恐惧、荒凉和寂寥,因为他们的无知,导致他们永远看不到生命的真正价值和意义所在!

多读书可以解决无知的问题。正如英国哲学家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当危机突然降临,你在读书时所学的知识,就是你战胜危机最强有力的武器,同时,也能够你成为一个有格局、有温度的人。

比如在武汉方舱医院重疫区,那个躺在病床上读书的“小哥哥”,比如借别人家的WIFI也要上网课的那名学生……阅读和学习,就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使他们身处逆摬,生活充实,内心平静且乐观。而这种内心的丰盈,不仅有利于他们身体的健康恢复,还会让他们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希望!

正如尹建莉老师所写:“书籍就是一根魔杖,会给孩子带来学习上的一种魔力,能让他的智慧晋级。爱读书的孩子,就是被魔杖点中的孩子,他是多么地幸运。”

由此看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阅读都是重要的。而越是在疫情蔓延的危急关头,越能显示出读书的好处来。

所以孩子,为了不陷入迷境,为未来可期,多读些书吧!让书籍成为你的人生导师,让自己成长为一个明智和灵秀的人,这才是人生中最可靠、最能够受益终生的事,一定要记住这个重要的人生道理!

有担当的人不畏惧逆境!“国士无双”钟南山,带给孩子的三点启示

【健康的体质来自平时的锻炼】

众所周知,如今钟南山院士虽已经年逾80,仍保持着健康的体魄!

我们也可以看出,在镜头之下,院士身材挺拔,整个精神状态良好,丝毫不逊色于年轻人,这得益于他几十年如一日的运动与健身锻炼。钟院士自己也坦言:“运动对我保持身体健康起到了关键作用。”

《广州日报》也曾报道,钟南山酷爱竞技运动。比如足球、篮球、跑步都是他愿意去做的运动。他对运动的爱好从小养成,一度曾在校运动会上创下几项纪录,至今无人能破。钟院士的爱人,也是运动员,两人因运动结缘,医生与运动员的组合,非常健康和幸福。

在这次的疫情中,我们发现疫情有着“吃软怕硬”的特点,免疫力强弱是战胜疫情的关键。从得病患者群来看,被感染并迅速发展重病的,多是一些中老年人,以及本身体质差,有着慢性病的人群。年轻的、或是身体健康,免疫力强的人,即使不幸被感染,无症状,或症状相对轻一些,治愈率也相对高一些。

由此可见,免疫力差,病毒容易入侵并扩散。所谓免疫力,就是人体的防御机制。一个人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缺乏规律作息,缺乏均衡饮食,缺乏适度运动,就很容易生病,面对病毒的袭击,生命会变得不堪一击。如果连生命都逝去了,你还怎么为梦想去奋斗?你还如何去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这一场无情的疫情提醒了我们,并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人生启示,那就是身体健康,是一切的根源。因此,所以孩子,为保持健康的体质,请把锻炼变得日常好习惯,一直坚持下去。

有担当的人不畏惧逆境!“国士无双”钟南山,带给孩子的三点启示

寄结:

这次疫情,让我们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考验,有人把这种生活比作全国人民共同的一场修行,因为宅家带娃,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内省:要渡过危机时刻,有时并不是财富有多少,也不是房子有多大,而是一个人的内在品格有多优秀,以及日常习惯有多坚持!

雪莱说,“品格可能在重大的时候表现出来,但它却是在无关紧要的时候形成的。”好品格来自教育、环境和社会的磨炼。因此,宅家带娃的日子里,有远见的父母,不只是让孩子在家里安心学习,还会让孩子看到那些奋战在一线的“逆行者”:他们不仅是可敬的钟南山院士,还有那些被口罩遮住脸容的医生护士,还有为我们运送食材的社区工作人员,以及在街头坚持的警察等等,是他们的默默坚守,让整个社会保持了正常的运转。他们无私的贡献,他们的担当和责任感,他们大义之举,就是对孩子最好的品格教育。

当然,培育孩子良好的品格,以及优秀的生存能力,主要还是要在于父母的日常引导和以身作则。

毕竟,父母才是孩子人生中最早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孩子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底,并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所以,作为父母,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应该主要在精神上呵护、培养、引导孩子,并善用榜样的力量来引导孩子,唯有如此,才能促进孩子在健康成长的同时,成为一个既优秀又有温度的社会人。


有担当的人不畏惧逆境!“国士无双”钟南山,带给孩子的三点启示



今日一语:你有信仰就年轻,疑惑就年老;有希望就年轻,绝望就年老。

今日话题:各位老师家长,对于疫情之下的“逆行者”,对您的育儿可有什么启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