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动辄减税百万,1400多家京企“扎堆”霍尔果斯

动辄减税百万,1400多家京企“扎堆”霍尔果斯

税收洼地,5年免税5年减税,助你提升净利润55%……在多家公司注册及财税服务机构的宣传页上,霍尔果斯被称为“避税天堂”。知事今日获悉,2011年至2017年11月期间,累计已有1431家北京企业在霍尔果斯设立1600多家子公司,投资额达217.7亿元。

动辄减税百万,1400多家京企“扎堆”霍尔果斯

不仅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等投资环境优越的重点城市都感受到了来自霍尔果斯的竞争压力。

这股企业迁徙热潮,始于2010年霍尔果斯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设立。

霍尔果斯蒙古语意为“驼队经过的地方”,哈萨克语意为“积累财富的地方”,自古以来就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根据相关政策,2010年至2020年期间在霍尔果斯新设、且符合《新疆困难地区重点鼓励类发展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的企业,五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期满后再免征五年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

伴随着2016年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在全国推行,霍尔果斯的优惠政策再次加码,在霍尔果斯开发区新设企业还可享受增值税及附加税返还,这使得京企扎堆奔霍尔果斯再掀高潮。自2016年至2017年11月,北京企业在霍尔果斯的投资次数就高达1600余次,相当于前五年的12.9倍。

以一家年营业额为3000万元的企业为例,在其他地区,需缴纳的增值税是291万元,附加税是34.9万元,企业所得税需缴纳162.8万元,个人所得税还要缴纳169.4万元,总纳税额达658.1万元。

而在霍尔果斯,这家企业162.8万元企业所得税完全被免除;附加税的15%可以返还,金额是5.2万元;个人所得税40%地方留存部分的90%都可返还,额度为60.9万元。转投至霍尔果斯,这家企业只要缴纳约429万元的各种税款即可,实际缴税额直降200多万元。

除了明面上的税收优惠,有些演艺明星上千万元收入的税率可达到40%,但如果将部分收入改为独资企业收入,就能按照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税率低为5%至35%。

巨大的税收落差,让全国各地的企业对霍尔果斯趋之若鹜。数据显示,常住人口仅8.7万的霍尔果斯,2017年新登记注册各类市场主体达14472户,增长341.6%。

令各地税收监管部门挠头的是,霍尔果斯甚至成了不少企业索要额外税收优惠的“底牌”,不给优惠就迁走。

哪些企业更热爱霍尔果斯?

新疆伊犁州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落户霍尔果斯的企业90%集中在广告影视、股权投资、电子科技等轻资产企业。

“影视企业还有文化创意企业出走霍尔果斯的相对较多。”一家财税服务机构的负责人表示,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很少迁往霍尔果斯,因为生产线和厂房迁移或新建成本太高,而要论起实际经营的营商环境和商机,霍尔果斯与北上广深等大城市还是无法相提并论。

面对税源流失现状,北京市多个部门就京企对霍尔果斯投资情况,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2011年至2017年11月,北京企业对霍尔果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投资达到624次,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投资达到367次,两者合计占到总投资次数的57%。

引人注目的是,在对霍尔果斯投资的北京企业当中,不少都是大型企业。其中,有111家为上市企业,有9家企业拥有专利数量超过50项,有19家企业拥有的软件著作权超过50项,有20家企业的作品著作权超过30个。

“有的电影票房高达几亿元,可留在北京纳税的收入不到两成,其余八成多收入都是在纳税门槛很低的霍尔果斯申报纳税。”知情人士透露,很多电影都是多家公司共同投资,其中注册地在霍尔果斯的越来越多,“霍莱坞”的名号也由此而来。

日渐成为关注焦点的霍尔果斯,也面临新的烦恼。近两年大批进驻的企业,只有2%属于实体型企业,98%都是“注册型”企业。

所谓“注册型”企业,就是有营业执照,根本没有固定资产或仅有少量固定资产,只有少量员工甚至基本没有员工入驻办公,也没有实质性经营业务,基本由当地代理公司打理。也就是说,热闹的企业大迁徙,能在当地以真金白银投入带动产业发展的空间非常有限。

近日,财税部门已提出要收紧霍尔果斯优惠产业目录,查处违规中介。

“例如霍尔果斯当地已要求注册企业要享受税收优惠,应在当地有实际办公地点和员工,并为员工缴纳社保。同时在享受优惠前应向当地税务部门提交商业合同等相关材料接受审核。”提供霍尔果斯公司注册服务的一家中介机构透露。另有消息称,霍尔果斯税务部门也开始要求部分影视文化公司自查是否存在税收违法问题。

总部和经营活动都在大城市,大部分利润却转移到税收洼地,是否有失公平?

“企业所得税应该由企业总部汇总缴纳,如果有些企业只在霍尔果斯设立分支机构,却违规将企业总部利润转至在霍尔果斯设立的分支机构并缴税,有关部门对于各种相关违规行为应严厉查处。”财政部财科所所长刘尚希分析,霍尔果斯的税收优惠政策是为了支持西部开发等原因而设立的,因此在政策到期前应该还会继续执行,但当地和其他相关部门确实应该微调政策,使之更合理,并强化对政策执行的监管。

作者 赵鹏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