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赵立新批评演艺圈只注重年轻貌美,称“中年女演员无戏可演”,你怎么看?

雨天论娱乐


我是老田,我来答。赵立新这番话铁骨铮铮说出了事实,虽是事实却是伪命题。

事实上时下的演艺圈中年妇女真的几乎无戏可演了,霸屏的绝大多数是没有演技的小鲜肉。尽管,“中年妇女之友”式的粉丝也很多。

先问一句,你知道迪丽热巴吗?你知道赵丽颖吗?可是你知道赵立新吗?


知道赵立新这个名字是多年前,当时汤唯刚拍完《色·诫》。有人找到我让我出一套赵立新的宣传推广案,价格好说。

赵立新是谁呢?汤唯的老师,据说人不错。据说汤唯对他很尊敬,经常送他红酒。

后来文案出来了,对方拿到案子,再无回音。不过,我倒是记住了赵立新这个名字。请注意,不是杨立新!


“中年女演员无戏可演”,汤唯女神离中年究其有多远?这句话怎么来的呢?2018年元月,赵立新在综艺节目《声临其境》走红,他在这个节目中的精彩演绎震惊四座。这句话瞬间走红。

但问题是,不但中年妇女无戏可演,许多中年男人也少戏演。因为娱乐时代车轮滚滚一直向前看。邓婕、江珊、蒋雯丽,这些名字一直在出现,谁也不必替谁喊冤。

所以,赵立新这番话说的看似事实,实则是个伪命题。


田金双


认同,这确实是现在行业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比如在《美好生活》中,主演是张嘉译,在剧中他的母亲是宋丹丹饰演的,宋丹丹为了形象符合这个角色,还特地带了假发,两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年龄差只有9岁,但在剧中,一个可以跟小姑娘不清不楚,另一个却只能演他妈。

除了在这部戏中,宋丹丹此前也在不同的戏中演过这样同样类似的角色:妈,她在《金太郎的幸福生活》中是跟李小璐斗嘴的妈,在《老米家的婚事》是慈爱的母亲,越到后面,这些角色之间就越是雷同,以至于连宋丹丹本人,也慢慢深谙这个角色的表演,一举手一抬足,该用怎样的语气怎样的动作,她都很熟悉了。

而宋丹丹还是圈内人气和演技都很好的中年女演员,尚且角色雷同无戏可演,其他的中年女演员就更甚了。另一位母亲专业户恬妞,当年她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自己37岁的时候转行演母亲,演了10天都哭了,英文自己也就比当时自己的“儿子”大10岁而已,但是后来她慢慢接受了,开始不断接母亲的戏,当时她说,女演员年纪大了,有戏来找就十分幸运了,要看开。

另一个《琅琊榜》中,饰演母亲的张琰琰,比她剧中的儿子扮演者还小两岁。

很多女明星都会排斥演母亲这样的角色,但是市场是这样,没有好的面向中年的剧本,越来越追求年轻貌美,对女演员比男演员更苛刻,希望这些可以改过来啊。


颜公子看剧


赵立新老师这一段话说得非常铿锵有力,而且很有道理。但是赵立新是谁?显然知道他的人远不如知道赵丽颖的人多。所以这个人凭什么说这样的话呢?

赵立新在2018年1月以综艺节目《声临其境》走红,他在这个节目中的精彩演绎震惊四座,四国语言随意切换,声线丰富多变,呈现出的大家风范更是圈粉无数。这时候人们才注意到这个曾经在很多影视剧中担任过配角的,已经50岁的男演员。而实际上,他一直都是中国话剧届的扛把子,集演员、导演、编剧于一身的演艺多面手,被圈内誉为“全能型人才”。

更厉害的是,赵立新曾在前苏联留学,后来成为考入瑞典国家话剧院的第一个中国人,人家是见过大世面的,对演艺圈当然会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发表的这一段微博,得到了网友的一致点赞。

确实,长江后浪推前浪是国内演艺圈中一句常能听到的感叹。女演员必须要永远年轻,永远光鲜亮丽才能有人气,有人气才能有戏演。与其说她们是演员,不如说她们是明星。所以十年前的四小花旦双冰,如今要么退居二线要么跨界,似乎是主动选择了更多,但其实也是当下的影视作品很难再选择她们。不是谁都是章子怡,还能碰上王家卫带来如《一代宗师》宫二这么经典的角色。

赵立新微博中提到的那几位外国中年女演员,如今都还活跃在电影一线。特别是梅姨,早已经成为奥斯卡女主提名最多的人,这几年没事儿就入围没事儿就入围,弄得大家都说奥斯卡一旦选不满女主提名就得拿梅姨充数。但她是充数吗?不是的,她每一次的提名都是实至名归。这一方面是她演得好,另一方面也是好莱坞电影类型丰富,依旧能给她这个年龄段的女明星带来表演机会。

反观国内,和梅姨可以相提并论的大概是斯琴高娃,和比诺什有一拼的能有蒋雯丽,加上邓婕、江珊,当然还有巩俐,这些女演员的实力都很强,但适合她们的角色实在是太少太少了。这种全民娱乐的时代,年轻网友的追捧是明星赖以生存的空气,很难出现真正具有艺术价值的文艺、影视作品。

为敢说真话而且字字在理的赵立新点个赞。


捕鱼小分队


赵立新指出的不过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中年女演员无戏可演”。很多优秀的女演员只能在婆婆妈妈的角色中纠缠,在演技最成熟的年龄段,却接不到一个适合的角色。屏幕上到处可见“漂亮的皮囊”,用同一个表情撑过一部又一部剧集,这是一个尴尬的现状。

马思纯也曾说过自己的小姨,著名演员蒋雯丽“都快没戏拍了”,宋丹丹在综艺节目中也说过她从40岁以后都接不到好戏了,只能在《美好生活》中演比她下9岁的张嘉译的妈妈,她们可都是国家一级演员,可见这不是一个个别现象。

反观男演员,跨度就非常大,40多岁的大叔级别,和相差20多岁的90后也能组“cp”圈粉;而女演员,要么在偶像剧中当个花瓶,扮演“高龄”的少女;要么过了40岁这个坎之后直接升级一辈,像闫妮等人,在剧中谈个“姐弟恋”被攻击的不像话。

看看陶虹,在《演员的诞生》还是如此令人沉醉;像袁泉,在《我的前半生》中,气场明明足够强大;秦海璐在《南方有乔木》中的“女老大”是如此霸道。这些年龄上的“中年女演员”,气场强大,演技不俗,却偏偏只能给人作配。怪不得网友自发写剧本《淑女的品格》为她们打抱不平。

在更多的电视剧中,女性的角色都是“等待被拯救”,身边必须有标配的一、二、三、四、五位不等的男性角色护航,这是社会上男性的视角,更何尝不是很多女性的幻想,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大女主”戏会如此受欢迎了。

对于投资人来说,只追求短期利益,什么热门投拍什么,导致市场上的雷同剧太多,这样的环境下,优秀女演员的越来越难培养出,或者被埋没,这种急功近利的环境下,也再难出现优秀的剧集了,不知道何时能有改善啊。


注视这视界


虽然说出来不太好听,但确实是实话。

举个例子,蒋雯丽对比外甥女马思纯,马思纯还有好多戏可拍,而蒋雯丽接到的都是电视剧剧本,能做主演的电影则完全没有。这些话,听着心酸。难以相信,贡献过那么多精彩角色的好戏女演员,居然难接到好的通告,而且很少例外。

是什么造成这种情况呢?

一方面是演员自身的原因。现在压根不是女演员靠脸,靠演技,靠自身,去保住演艺生涯,而是她们的事业被早早设定好了无法打破的局限。以青春鲜嫩面孔为主的流行剧集,面对的多是年轻受众群体,他们是市场金钱的主要贡献群体。

另外一方面就是目前我们的电视和电影,几乎都是为了赞助商而拍的。形式、内容、剧本、主题,一切都不重要,因为投资商要挣钱,回报怎么快怎么多就怎么来。至于演员演技、故事内容之类的几乎没有人关心,钱才是第一位的。

这就是中国女演员的现状,其实不光是女演员,上了年纪的演员大部分追求的是艺术上的升华和演技的转型突破,而现在的一些功利心重导演和投资方追求的是快速的回报和高的收视率。两者在大部分时间的矛盾是无法调和的。

男作家王朔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年轻有什么了不起,你老过吗?

其实不惧未来的关键在于,老得好看,老得有价值。


娱乐新连线


我是影评人曾先森,我想聊聊我的看法。

中年女演员无戏可演,在国内确实是存在的,这也是一种普遍现象了。我的个人看法是,本身从影视剧的剧本模式上,都大多倾向于年轻貌美的女星,和小鲜肉或者大叔搭档。真的确实少见中年女演员承担主要戏份,或以中年女演员为主角的电视剧和电影。

这是女性演员除了在事业上,也承担了家庭角色有关。其实,比如说赵薇,她也是演过#虎妈猫爸#和#亲爱的#的角色。但像蒋雯丽啊,宋丹丹啊这样的老戏骨,确实很少有制片找她们担当主演了。这有一个女性社会角色的问题。

第二点,关于赵立新老师提到的只注重年轻貌美,曾先森觉得这就不像第一点那样,是客观原因。而是整个社会整个娱乐环境不是很好的情况下,演艺圈过多的消费年轻貌美的小鲜肉,和女演员,这是弊端。当我们的影视环境要靠这样的流量来产生价值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要检讨一下呢?曾先森觉得有必要。


曾狄影画


这个问题在《我就是演员》也出现了。

最近一期的《我就是演员》,多次登上热搜。

并不是靠着多么令人精湛的演技或者演员间的撕逼,而是台上的三个女演员,哀怨婉转间表述了自己的悲怨。

杨蓉:自己已经三十加了,却怕被市场淘汰一直维持少女人设。

王媛可:拍《延禧攻略》之前将近11个月没有戏来找我,可能都快放弃做演员了。为了养家糊口,在考虑是不是该做其他的职业。

斓曦:本以为生个孩子嘛停个一年两年的关系不大,但是现实狠狠地打我的脸。

别的两个不清楚,其实杨蓉出道很多年了,以她拍摄的第一部作品算,至今已经22年,而距离被被大家熟知的《少年天子》来算,也有16之久了。当年只有21岁的杨蓉,已经具备一个好演员所需要的演技——角色丰满的生命力,同时还有性格里最核心的一个东西,俏。

但随后很久一段时间里,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错过了张艺谋,赵宝刚,海岩的邀约,直到最后,靠着于正才在在《宫锁珠帘》中饰演大反派袭香。

从刁蛮可爱到被占有欲和控制欲吞噬,害死了唯一爱自己的男人。

广受好评。

然而之后几年,杨蓉就在反派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还一直或多或少都和少女沾边。

用杨蓉的话说,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市场:中国的市场充斥着少女修仙,少女暗恋,少女甜宠,却少见一个成熟女性的成长之路恋爱历程以及职场经历。

是这样么?

好像是的。

流量小生的威力越来越大,每年都有新的小生走上舞台,占据着原来属于上一辈的份额。中档的杨幂,杨颖,杨蓉三姐妹战战兢兢不敢老去,年轻的古力娜扎,迪丽热巴,杨紫等人早已开始风声鹤起。更年轻的张子枫,陈文淇等人也开始登上屏幕,这么一想,老一辈的却是压力更加巨大。

所以才《如懿传》首播时,44岁的周迅因扮演少女青樱而被网友骂惨,同时扮演富察皇后的董洁也因38岁还扮少女遭吐槽太老。

然而这真的是社会的错么?

首先要表明的是,明星一直是一碗青春饭,赚得就是年轻气盛风华正茂时候的三两个快钱,之后很多都慢慢陷于沉寂,只有些许才能脱颖而出,从年轻演到年老。

更何况,光是那几年赚得,运气好点,就比普通人一辈子都多了。

只是人永远不会满足,想要一直红。

然而哪有这么容易?

看看杨蓉在这次节目上的表现,情绪里有变化,从一开始以为胜券在握的盛气凌人,到后来得知也不过只被人算计的棋子的哀怨,有这种感觉,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对后宫女子命运悲凉的刻画,甚至不如当年21岁的自己。

这次表演里,根本找不到她以前最好的那种特质——生动。她的演技,在岁月的摧残下,已经有了力不从心的感觉。

这又怪得了谁呢?

还不是自己的原因。

天天泡在烂剧里,和一些根本不愿意琢磨演技的人在一起,时间久了,全是对自身的消耗。好演员真的是磨出来的,一个台词,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其实都有讲究,碰到了比自己更好的演员,虽然有竞争,但是更会有进步。

真的能出头的,能长久的,都是这样的人。

看看在导师台的三人,谁不是跌落谷底或者郁郁不得志多年,即便是一直春风得意的徐峥,在人在囧途之前也有长久的沉寂。更不用说章子怡的三门事件,吴秀波的大器晚成。而也正是有了这些经历,几人才能茁壮成长,成为演技派,实力派的代表人物。

试想,杨蓉杨幂这样的,即便接到了《我的上半生》这样的剧本,能演的出彩,拍的出俏么?还是只单纯的玷污了这个剧本,留下不尽的唏嘘。

而业务能力,需要沉淀,需要积攒,就像游泳,只有先沉下去,才能最终浮上来。

一方面把持着流量的名字,在一些不需要演技只需要噱头的大制作中漂泊起伏;另一方面又怨天尤人,呻吟着社会不公——这样一想,是不是有点无理取闹?

社会还是有公平的,可能会有一些小小的弊病但并非一潭死水,没有实力才是真的无药可救。

业务能力才是硬通货。

喜欢可以关注同名微信公众号:东门十三街


东门十三街



碗耳一笑


近日赵立新通过微博斥责演艺圈弊病,赵立新称很多优秀的中老年女演员无好戏可怕,女演员的艺术寿命短到让人叹息,他列举于佩尔、梅姨、比诺什以及今年奥斯卡影后弗朗西斯没戏演,赵立新毫无避讳的指出,现在的演艺圈跟世界价值观、文化观念背道而驰,追求的高票房率,注重要的是满屏年轻漂亮。赵立新的观点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本人赞同。
赵立新,演员、编剧兼导演三重职务,精通英语、瑞典语、俄罗斯语、中文四国语言,被娱乐圈誉为“全能型人才",获得过最佳剧目奖、电视剧三等奖、最佳男配角和2017年年度魅力剧星,他的微博言论,并非信口开河。他在演艺圈混迹多年,各种演艺圈乱象他没有见过,他的言论也是为曾经辉煌一时的中老年优秀女明星叫屈。


在10多年前,邓婕、刘蓓、俞飞鸿、蒋勤勤、蜪虹、陶慧敏、郝蕾、张静初等女演员十分红火,而近几年确很少或者见不到在荧屏,即使有戏也是配角,或者是质量不高的作品,她们的辉煌已成过去式,她们的演艺之路越走越短。取而代之的是年轻的、漂亮的女演员,颜值高,才能取得高票房,而忽视精神品质和人文关怀。
为什么演艺圈只注重年轻貌美的女演员?每部作品的出现都是为了赚钱,没有年轻貌美的女演员支撑,无法提高票房,编剧也就专写年轻貌美的剧本,导演也是专挑年轻貌美的女明星,中老年女演员有时只是陪衬而已,而中青年观众也酷爱年轻貌美的女明星,所以演艺圈就存在中老年演员无戏可演。


舞动人生124



我是在看了《永不消逝的电波》开始喜欢赵立新老师的,我特别赞同他的说法。现在我们看电视电影,基本上都是流量小花、小鲜肉们的面孔,而老一辈的演员很少出现,要不就是配角,感觉挺可惜的。



不过在这个利益为上的社会里,什么赚钱就拍什么,谁能带动收视率就优先请谁,所以呀,我们看到的好剧也越来越少了,有点悲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