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6 2018屆考生如何面對高考志願最難填的一年?

2018屆考生如何面對高考志願最難填的一年?

高招諮詢新聞發佈會上,高考試題評價組學科專家、市特級教師鄭克強說:“今年高考的試題難度整體保持穩定,文綜和理綜的難度分別在0.65和0.68徘徊。多數學科從考試內容和結構上,並無大變化。但有些學科可能會體現一些新課標裡的新提法。”

值得一提的是,語文學得好,高考可能會“佔便宜”。今年,高考各學科的試卷閱讀量可能繼續增加。“作為中華傳統的語言系統不僅在文科,在理科中的應用也會繼續提高。試題文字量和答題量都在增加。這需要考生具有良好的閱讀和表達能力。”

高考成績一般,專業特長突出的考生如何報考?

考生喜歡數學、或物理、或外語、或經濟、計算機……等等。那麼報志願時就要從這些學科相關的專業出發,在分數有可能達到的範圍內,進行排列組合。如:專業——學校——地域——職業,再根據孩子其他方面的個人喜好,進行優選,最後,按照志願表的要求,排列出學校的順序和專業的順序即可。

專業優先原則最適合那些專業特長不明顯,什麼專業都好,或什麼專業都不太好的考生,其實,這樣的學生是大多數。

選專業不是擲骰子,隨機的選擇只會造成隨意的人生。

隨著新高考改革的深化,一方面高中學業已通過選科的方式與大學專業學習鏈接起來,新高一學子必須從進入高中的那一刻起,就積極思考自己到底適合學習什麼專業;另一方面,自主招生、綜合評價等特殊類型招生方式越來越受到高校,尤其是一些頂級名校的重視,而諸如清華、北大的各類學科營對申請考生的第一份檢視就是"專業申請理由"的撰寫,目的就是要考生明確想要為之奮鬥的人生理想。

報志願前,最主要的是要給自己準確定位。

填報志願要把握好“衝、穩、守”的關係。前幾個“衝一衝”的志願可以高於自己的正常實力,中間幾個“穩一穩”的志願屬於自己的正常發揮,而後面幾個“守一守”的志願主要是考慮自己發揮失常的去處。

其實衝穩守沒有嚴格界限,把自己正常發揮能夠錄取的院校志願放在中間位置,上下做延展為妥。平時發揮比較穩定的考生,延展的幅度可以略小一點。平時發揮不太穩定的考生,向下延展的幅度應當寬一點。

3月24日上午9點,精華學校攜手《教育面對面》舉辦“家有考生之大數據下的志願填報指導及一模命題方向預測”大型高考公益講座!

2018屆考生如何面對高考志願最難填的一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