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令人魂萦梦绕的五种潮汕小吃

令人魂萦梦绕的五种潮汕小吃

吃牛肉记得烫一下就捞出

每次自我介绍是汕头人,大家第一反应都是:“哇你们的牛肉火锅好好吃啊!

此言不虚,牛肉火锅锅底原汁原味,没有太多复杂佐料,牛杂筋道有嚼劲,牛肉丸爽口弹牙,瘦肉滑而不腻。

但潮汕不仅有牛肉火锅,还有隐匿在街头巷尾的各色诱人小吃。偶尔也会炸一两个福建人来吃。

以下是我个人辗转各地,依旧心心念念的家乡美食:

一 无米粿

令人魂萦梦绕的五种潮汕小吃

韭菜馅的无米粿

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偏偏有一种潮汕小吃叫嚣道:我们即是无米之炊。

相传,有位巧媳妇在做饭时发现大米没有了。于是她灵机一动,用番薯粉做粿皮,用现成的韭菜做馅料,制成了这种美食。这种不需要大米的食品很快推广开来。

小时候最喜欢吃小学门口的无米粿,馅料不止韭菜,还有土豆,包菜。

看阿姨煎无米粿简直是一场视听盛宴。

一个个无米粿裹挟一层鹅油,在油锅里奋力挣扎,翻滚逃窜,逐渐变得焦黄。

哔咔一声,鹅油与粿皮相见恨晚,一点就着,缠绵在一处,耳边响起它们相知相融的爱的交响曲。

如此声色犬马,令人接过新鲜出炉的无米粿就顾不得烫,狠不得当场对这金黄剔透之食生吞活剥。

二 番薯粿

令人魂萦梦绕的五种潮汕小吃

炸得金黄的番薯粿

不是我独爱煎炸之物,是这厮实在太撩人。番薯裹挟一层面粉经过煎炸,外酥里嫩,喷香冲鼻。既保留了番薯原本入口的柔软,又额外增添了一丝酥脆。

两种口感在口腔中驰骋,厮杀,最终合为一体,完美融合。

除了打个优雅的饱嗝,我找不到其他表达敬意的方式。

小学门口的炸番薯档也卖菜头丸,以一条马路为界,与对面的无米粿档划分楚河汉界,共同侵袭我们这些小学生的味蕾。

三 牛筋丸

令人魂萦梦绕的五种潮汕小吃

牛筋丸

我酷爱牛筋丸,而我潮州的朋友崇尚牛肉丸。要说这两者的区别,大概还是主要成分的不同。

牛肉丸的主要成分十成十是牛肉,且肉质细滑,咬下去是紧实的感觉,较为纯粹;而牛筋丸因为额外添加了嫩筋,吃起来很有嚼劲,口感较为丰富。

至于像《食神》里面可以打兵乓球的牛肉丸,抱歉我还没亲眼见过。不过咬一口牛肉丸汁液四射,喷洒到电脑屏幕这种事就太常见了。

需要说明的是,牛肉一斤在我们这边也得四五十块。因此,网络上贩卖的二三十块的牛肉丸,到底是掺了多少猪肉,或者其他牛肉粉,就得各位食神自行甄别了。

四 肠粉

令人魂萦梦绕的五种潮汕小吃

加牛肉番茄生菜,菜脯要多

第一次在广州吃到当地的肠粉,我是拒绝的,与我印象中的肠粉大相径庭。

汕头的肠粉首先得皮薄。厚厚的饼一团的肠粉何来吃头?

其次,材料要足,还要荤素结合,要因地制宜地包裹食材。

蚝,虾,牛肉是首选,猪肉鸡蛋也可。

菜的搭配以生菜豆芽为佳,也有番茄来增色。

再次,个人很爱吃菜脯,所以菜脯要多。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卤汁要咸香,稍微透着一丝甜,又不能过咸。这样才能令肠粉皮增色添味,而又不喧宾夺主。

“老板来一份牛肉肠粉,加一条粿,菜脯要多,给我淋多点汁。”

五 菜脯蛋

令人魂萦梦绕的五种潮汕小吃

爸妈拿手好菜

这并不是汕头特色的小吃,但确实家家户户都会做的小菜。

每每家里缺乏食材,只有有蛋,有陈年老菜脯,即可变成一道佐饭上佳的菜脯蛋。

做法每家各不相同,也有加葱,加猪肉的。

每次回家,家里的桌上放着这道菜脯蛋,我总忍不住多夹几筷子。

不知是因为那香过头的蛋香味,还是因为隐藏在小小美食背后父母的心意。

其他还有菜头粿,蚝烙,水晶包,狮头鹅,落汤钱等等出色选手,但本次只获得提名,不再额外篇幅介绍。

不说了,我得再烫几颗牛肉丸来解解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