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喜欢做老好人,是不是心理有问题?

听伍说


并不是,喜欢做老好人并不是心理有问题,最多只能说是情感不够成熟。

讨好者的本质看起来是服务他人,其实是为了索取回报。正如题主所说,希望自己怎么对别人,别人就会同样对待自己。

老好人可能为了不伤害对方或者彼此的感情而总是不表达自己的感受,当别人问自己怎么样好的时候,老好人一般会说“都可以啊、看你们吧”。

老好人经常不好意思拒绝别人的请求,同样,也不好意思向别人请求帮助,害怕别人觉得自己麻烦,实在迫不得已请求别人帮忙之后,会非常内疚,总想着什么时候能还回去。

这可能也是由于自己遇到别人的请求不想答应,但是碍于面子、碍于感情等,不好意思拒绝最后勉强答应,觉得别人可能也是这样的想法,于是不想让别人觉得自己麻烦,也就不敢请求帮助。

老好人看起来很好,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大家好像更喜欢有个性的人。这是为什么呢?

可能是老好人对人很好,但是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情绪,他人感受不到真诚,觉得有种疏离感。而且在人际交往中,大家是不会和老好人讨论问题的,因为老好人大多数时候只能给出一个中庸的建议。

老好人应该怎样改变现状呢?

1、练习拒绝

照顾自己的感受,当遇到不想做的事情、不想吃的东西、不想说的话一定要拒绝。当他人觉得你变了的时候,想要死缠烂打地说服你,你要勇敢地说“不”。

2、发现“美”

发现自己的“美”(优点),如果觉得没有什么优点就去增加优点,变得优秀了人会更自信,自信之后说话做事也会更有底气。

综上所述,做老人很累,放过自己吧。


——END——

你是老好人吗?你有什么方法改变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哦。

职场技能掰开揉碎讲给你听,欢迎关注【霸王课】头条号,一起加速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职场精英~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

霸王课


☞本篇由妇专委特邀心理问答专家志愿者王宏梅老师回答,头条号 心理咨询师王宏梅,欢迎关注。

“老好人”这种性格,是不是心理问题,还需综合分析,个案分析。但这种性格好不好呢?

肯定是不好的!

“老好人”看似强调“和谐”,实质是没有原则的一种表现,也是一种没有担当的表现。

“老好人”看起来谁也不得罪,实际上把所有人都得罪了。因为谁都支持的实质是谁都不支持。

在正义面前,“老好人”的存在就是对正义的伤害。

邻居家盖房子的时候,占了你家的地盘,坚持公道的人会说:你不应该这么做,你应该在你的地盘上盖房子,而不应该损害邻居家的利益。

可这个时候“老好人”会说什么?

他会说:大家都是邻居,都让一点才和谐嘛。

这种和稀泥的方式损害了别人的正当权益。

为什么会和稀泥?因为他没有力量,觉得谁都得罪不起,所以他想两边都讨好。

在一定的情况下,“老好人”其实是在助纣为虐。

★妇专委协会近期推出线上系列公益微课,每周一次,欢迎收听,详询请发私信或留言。

♥王宏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级职业指导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专家讲师团讲师。熟识精神分析、家庭治疗、叙事疗法。擅长领域: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人际沟通。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妇


其实未见的是心理有问题。


老好人的心理大概是这样的,就是,我自我价值很低。

我必须要迎合他人,做他人眼中的好人。

我才显得自己有价值。


那么这种情况,往往都是小时候,在家里。

被父母管控的很严重,被父母驯化的也很严重,一般都是遭到父母过度打压。

然后又灌输了一套价值观,所谓的为人处世的道理。


这个关系模式,就会内化在性格里。

在外面相处,也会用同样的一套,在人面前,是好人,其实是过度压抑自己个性,来讨好别人。


我个人,不愿意用这种这是一个心理问题的说法。

只是会认为,其实,我们中国文化很多家庭都是这么出来的。

一般这样的文化,容易熏陶出两种人。

一种就是老好人,这种人看起来挺好,但没有个性。

还有一种人,是坏人,但是非常有自己的个性和魅力。


但这个坏,未见得是真坏,而是不被道德舒服,活出真我。

我们父母那辈太多老好人了。

其实这是集体文化压抑个性长期导致的结果。


你能够意识到这个状态就很好了。

那么至于该不该做这个老好人,还是根据自己心来判断。

有时候我们需要做一下好人,有时候,做做坏人未必就是坏事。


猫黍说


什么是老好人呢?

老好人指的是随和厚道,性格温柔,不愿得罪人,不会拒绝别人,缺乏原则性的人。

在我看来,老好人们心理有问题倒不至于,说成心理有缺陷、或者漏洞好一点。

老好人在认识的初期,很受大家的欢迎。但也就是因为他的缺乏原则性,但到了中后期就会让他人还有自己,都感到很不舒服。

1、让自己不舒服

不懂的拒绝让自身缺乏原则性,对于他人的要求都是百般顺从,久而久之,他也会感到厌倦,但是又不知道用何种方式去表达,因为在他心底里认为拒绝别人是可耻,不道德的。


最后的结果就是爆发,然后一发不可收拾。

2、让他人不舒服

不懂得拒绝隐藏了自身的道德底线,作为旁人,无法在心里给对方定位。总觉得你好像还可以做更多,有的时候连自己都不好意思了,老好人却还显得那么的殷勤。

久而久之就会认为这个人什么都能为自己做,这个定位可是很可怕的。

因为他不在把你当做平等交流的人来看,所以只要老好人有一丝不顺从他的想法,他就会生气,用一句好听的话说:还不都是你惯出来的。

事后当他平静下来的时候,会觉得自己有不对的地方,但是同样他也会由此讨厌上老好人。


总之老好人要分清什么可以做什么不用做,明确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不要给他人制造困扰,也别为难自己。


小饭的私家花园


题主你好,喜欢做老好人,不一定就有心理问题。如果一个人喜欢做老好人,内心没有冲突,他本身很享受做好人的状态,他也能从做老好人中获得一定的价值感和满足了。如果是这样,是没有心理问题的。如果一个人,表面上老好人,内心却对自己做老好人的状态很不接纳,甚至否定、打击自己。内心的有着激烈的冲突,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那就说明有心理问题了。所以,我们不可一概而论,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说到老好人,通常给人一种窝囊,无能,好说话的印象。当别人叫他帮忙的时候,他不敢拒绝别人,害怕得罪人。觉得不帮别人对不起别人。有时候付出很多帮助后,痛恨自己,但往往又接着干。他其实很孤独,害怕被人排斥。他们感觉自己卑微,无价值。有人主动找他帮忙,会让他觉得自己有点价值,受人重视的机会也就来了。别人请他帮忙,在某种意义上,其实是他治疗自我无价值感的药方。老好人一直期待和某些人搞好关系,得到他们的重视,那么,当这些人开口,而且帮的忙也是举手之劳,他就会很欣喜地去干。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其实不是他帮别人,而是别人在心理上帮他!
你问题中提到的老好人其实内心是有期待的,觉得自己对别人好,别人也应该对自己好。但现实中,可能别人会回报自己,但也有可能不回报。当回报,老好人无价值感就会得到补偿,,当不回报时,他就会有一种被别人当傻瓜耍、利用的感觉,加重了他的无价值感。如果是这种情况,就需要提升自己的价值感,让自己走出老好人的怪圈。
答者:暖心理咨询师李菊红

快来关注暖心理头条号,温暖你的世界 让我们一起温暖世界 ~


暖心理


老好人做长了可能有一种“好人负担”,严重的话可能还会影响整体的幸福感,那喜欢做老好人到底是什么心理呢?快来看看心理学家的解读。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244fd0d4e0aacd849b62a633b7ae512b\

知我心理学



喜欢做老好人的人其实是自己太需要被认同的人。

人的一切行为都有他的动机或目的。总替别人想的人,在确实为别人好的背后一定有属于自己的需要,最典型的是被接纳,被赞赏的需要。而这些需要必须借助对象才可实现。对于曾有过被(生命中重要关系人物)抛弃或有被否定创伤的人,被认同需要几乎可成为一生的追逐。

老好人他们在付诸好行为时,其意识里并无想回报之意,而是潜意识渴望他人对自己关注和认同的冲动反应,因这份渴望,他会固执地通过不断地行好,来证明自己的意义和存在。

老好人又常被别人认为是讨好型人,是软弱,谦卑,没威信,不予回报他们也不会有被得罪的风险。总为别人想的人,无疑是对付出“好”有了成瘾性,瘾源来自他们心底太善又太脆弱,使得他们习惯用“与人为善”来为自己建立安全的人际关系。

老好人的“对人好”是防御被攻击、被伤害的最安全作法。而惟有内心软弱,缺乏安全的人才会对别人极端地好,以防止被人欺。通常情况下,惩罚的对象是做错事的人,谁忍心把矛头戳向好人呢。

老好人又常常是不快乐的人,不管是以“讨好人”来换取好评价,或防卫被欺负,还是用“人善(自卑)反被人欺”来解读他们之所以不快乐都不为过。重要的是,值得不快乐的老好人反思:你们的不快乐常常是长期忽视自己的真实感受,总是活在别人的眼里。你会发现:其实别人并不需要你那么多关心,你可以给自己很多关心;你太需要被认同,才必然有恐被拒的担忧;你的“过好”是自己怕丧失关系的一种心理反应,不说明是别人“知恩不报”;你可以认同自己的弱限,也欣赏自己的卓越点;你可以认同别人的不称赞、不回报……你才会发现很多属于自我的东西。


熊玲心理咨询


老好人我姐妹三个,我是老二我就是你们所说的老好人,家里的人都是疼大的爱小的基本上就没有我老二什么事了。这时候就是老好人了讨好父母讨好姐妹对自己的关注。父母说什么是什么也不顶嘴也不反对。姐们之间也是两头不得最到最后还都得罪了。委屈自己成全别人还到最后什么都不是。嗨可怜的老二可怜的老实人呀


71秋后辣椒


喜欢做老好人,其实是社会中的普遍现象。

老好人在我眼里是这样的:1、只付出,不求回报。2、总是给予,不接受他人恩惠。3、性格温和,没有脾气。4、怕给人添麻烦,不愿欠人性情,宁愿别人欠他人情。5、怕得罪人

老好人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人?他们很在乎自已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对自己的好特别在意,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来证明自己是一个老好人,并时刻保持这种形象。他们有些人对外是一个老好人,什么忙都帮,但是对待自已的家人会是另一种态度,甚至是无情。我有一个朋友,他就是一个典型的老好人,他身边的朋友不管大事小事,他随叫随到,在我眼里其实有些事情可以推了,他也揽着,但是他在家人眼里却不是这样的,他对家不管不问,老婆孩子有事叫不动他。

为什么会有好人的出现?是因为他们潜意识觉得真实的我坏的,是不能让自己和他人接受的,所以他们把真实的我藏起来,用行动来向外表示我是一个好人,我不是坏人。我本人觉得做好人其实很累,长期下去,只会积压心中的怨气,可能这个怨气他们自己都没有觉察到,因为他们平时忙于维护自己好人的形象,而忽视了自己内心感受,而这种内心感受被压抑到潜意识里了,只是他们在意识层面感受不到。

做好人一定要有界限。首先要学会拒绝。我也做过老好人,别人开口有事要我帮忙,其实我本来不太愿意,但是出于面子,又不好意思开口拒绝,可是换来的是自己的不情意,不舒服的感受,自己在帮别人做事的时候,做的也不好。其次,该索取地就索取。你帮助了别人,别人对你有所表示,一定要学会接受,甚至有时候也要主动索取,这样你会减少些怨气,会更有动力帮助别人。

要想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不赞成总做老好人,老好人是经营不到好的人脉的。


章鱼儿妈


人类有欺软怕硬的心理,在社交中总是习惯性地接受他人的任何请求,因此扮演了“老好人”的角色。

老好人,之前是指:随和厚道,性格温柔,不得罪别人,不会拒绝,缺乏选择性。


我觉得现在老好人可以分成两种:

一、不懂得拒绝。

这种人害怕拒绝别人,不知道要怎么拒绝别人。当拒绝了别人之后会有一种负罪感,觉得对不起别人,道德感让自己不知道怎么拒绝别人。

但是做也不是心甘情愿去做的,做的时候心里会发牢骚:为什么让我来做,为什么都要让我来做,为什么不能理解一下我。

二、因为自卑

害怕自己融不进去生活圈,为了迎合别人,也害怕自己被排斥;或者期待和别人搞好关系、得到重视。这种人表面是在帮别人,其实是别人在心理上帮他。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喜欢“老好人”,为什么?他们对每个人都笑语盈盈,温文尔雅,与你和睦相处。后来才发现,他们没有原则,没有自己的价值观,只是为了营造人际关系而去和每个人微笑。看似不会得罪任何人的老好人,其实把所有人都得罪了。因为没有立场的人感觉就是墙头草,不能分清是敌是友,这种人不是不喜欢,是不敢喜欢。


很多人想改掉“老好人”的头衔,却发现一点也不容易改,我认为可以从这两方面进行改正。

一、审视自我,增加自我价值

增加自身价值、增加底气。这样便不怕拒绝不怕失去。有能力做的更好,强大的自己不需要依靠别人的肯定也可以过得很棒。

二、选择性帮忙

也可以说是学会“拒绝”。可以多为自己考虑一点,同时学会向对方提要求、学会索取,关系是相互的,只有彼此相互满足,才可以真正长久,如果只是一方一味的付出,另一方会习惯这种模式,以为应该的,时间久了,会心理很不平衡,也不利于关系的长远发展。


最后,我认为“与其做一个博爱的烂好人,不如去爱少数人,也为少数人所爱。”大家觉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