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赵左《溪山无尽图卷》:写尽江南真绝色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3040

赵 左(1573-1644) 溪山无尽图卷 手卷 设色纸本

1612-1613年作

题签:

1.明赵左溪山无尽图卷。

2.董题赵文度山水长卷真迹。小长芦馆珍藏。

钤印:慈溪严信厚印

题识:壬子春三月之朔,余过吴兴写子久溪山无尽图,成於癸丑秋前二日也。赵左。 钤印:赵左、文度

题跋:

1.赵文度笔法师大痴,佐以黄鹤山樵,甚有士气。天启丙寅(1626),余游云间,购其真本不可得;崇祯戊辰 (1628)冬再觅之,得八小幅,製一册,作拱璧藏之,终苦易尽。壬申(1632)元月,又得此卷,结构之工,笔法之妙,可谓倾海出珠矣。时董宗伯舟泊邗关,相与叹赏竟日。郑元勋识。 钤印:元勋私印

2.赵文度初为小景,以元季为师。及游长安,尝过余苑西邸舍,观所收董巨、宋人名迹,遂翻然一变。此图殆尽其伎俩,今亦不可复得矣。其昌题。

3.予藏程松门画《沧江萧寺》一帧,自题云“自予写一邱一壑,往往设色浅绛,大痴追踪不及,幸得师大痴之赵文度师之。”然观松门所作,深邃幽古,气势蓬勃,其所以稍逊文度者,时露猛笔耳。文度之笔,金刚杵也。读是卷者,自能知之。筱舫观察鉴家令题,即求指教。癸卯 (1903)二月,吴俊卿。 钤印:苦铁、聋

鉴藏印:郑超宗珍藏、侠如、士介、润州戴植平生欣赏、古润戴植培之氏一字芝农鉴藏书画记、芝农、戴培之家珍藏、倍万楼主人、慈溪严氏小长芦馆珍藏、小长芦馆主人、慈溪严氏筱舫收藏金石书画之印、筱舫经眼、曾在沈剑知处

说明∶

1.郑元勋、郑侠如兄弟皆为董其昌好友。郑元勋(1598- 1645),字超宗,号惠东,其原籍为安徽,後居扬州。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後请假归乡,次年授兵部职方司主事。工诗善画,为江东名流。善山水,宗吴镇,尤工山水小景,措笔洒落全以士气得韵。崇祯五年(1632)卜得城南 废圃,筑别业奉亲。董其昌见其园盖在柳影、山影、水影之间,故书“影园”二字为赠。然郑元勋英年早逝,徐沁《明画录》云“因悍镇分地临扬,欲纾难而出语小误,为众击惨死,时论惜之卒年四十八”。郑元勋家族本世居安徽歙县,先人於万曆年间到扬州从事盐业。到郑元勋这一代,郑氏由商而儒,博学能文,名重海内,而且,郑元勋加入了闻名遐迩的文人结社——复社。此卷郑元勋题跋详述得其经过,并倩董其昌题跋:“壬申(1632)元月,又得此卷,结构之工,笔法之妙,可谓倾海出珠矣。时董宗伯舟泊邗关,与叹赏竟日”。

2.郑侠如为郑元勋四弟。郑元勋之父郑之彦,字仲隽, 号东里,年十九,补扬州郡秀才。有子四人,即元嗣、元勋、元化、侠如。郑侠如字士介,号休囤,明崇祯十二年(1639)贡生,授工部司务。“迨超宗死难,士介徒步入应天,哀泣上书得白”,可知其与二兄郑元勋最为相善。入清後归里,筑“休园”,“二亩之间,及王氏园,超宗有影园,赞可有嘉树园,士介有休园,於是兄弟以园林相竞矣”。扬州诗文之会,以马氏小玲珑山馆、程氏筱园及郑氏休园为最盛。康熙间,以其子郑为光贵,赐翰林院庶吉士。

3.戴植(清道光间,19世纪), 字培之、芝农,江苏镇江人。清道光年间人。富收藏,精鉴别。

4.严信厚(1838-1907),字筱舫,以字行,浙江慈溪人。精於商务,颇为李鸿章、荣禄赏识。经营票号、盐运,晚年任上海商务总会首任总理。 雅好书画,收藏甚富,以“小长芦馆主人”闻 名於时.。

画心:28×605 cm. 11×238 1/4 in. 约15.2平尺

题跋:28×127 cm. 11×50 in. 约3.2平尺

估价 RMB: 30,000,000-50,000,000

下面请横过手机,

不要着急,

平心静气,

慢慢欣赏,

满纸旧时山水——

赵左《溪山无尽图》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这幅《溪山无尽图卷》,画如其名,特点就是长长长长长,溪山风景无尽头。

这种手卷,就适合放在案头,一个人安安静静欣赏。展卷看完一幅画,仿佛不出门也能欣赏一路风景,这是交通不发达的古代,人们自娱自乐的方式。

但画家赵左,对于不了解中国美术史的人,可能不太熟悉。其实,他算得上是明末松江画派的开山之人。

你可能会问,松江派最有名的不是董其昌吗?

实际上,董其昌之所以有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当官,政治地位高,身份显贵,门人多。

赵左虽然画得好,但一生都很穷,为了赚钱,还曾经给董其昌代笔。

但查阅史料,我发现,赵左只是现在没有董其昌名气大,他在世时,还是很受明末画坛认可的。

明末清初,收藏家周亮工在《读画录》里写:“赵文度,名左,华亭人,与董文敏同郡同时,笔墨亦相类,世人谓开松江派者,首为屈指”。

蓝瑛、谢彬在《图绘宝鉴续纂》中也说 : 赵左,字文度,华亭人,善山水,笔墨秀雅,烟云生动,烘染得法,设色韵致, 吴下苏松一派,乃其首创门庭也。

这些人话里话外都传达出一个观点——赵左山水画得好,开创了松江派,实力扛把子。

艺术史是很公平的,不会辜负真正画得好的人。仇英如此,赵左也如此。

赵左的山水画,最早学董源,后学米家山水、元四家。他被黄公望圈粉最深,成了他的铁杆迷弟,画了好多仿黄公望的作品,比如北京故宫藏《摹子久富春大岭图》,上海博物馆藏《仿大痴秋山无尽图卷》、广州市美术馆藏《仿黄子久山水卷》,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仿子久溪山无尽》。可见他有多爱黄公望的山水。

凑巧,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那幅,《仿子久溪山无尽》,正在展出,而今天我们介绍这幅《溪山无尽图卷》,两幅画不仅名字像,连构图也很像。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上)赵左《溪山无尽图卷》局部

(下)赵左《溪山无尽图卷》局部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美国版画于1611年,而北京保利这一版《溪山无尽图》画于1613年,也就是前后两年。

我们估计,赵左先画了美国大都会这一版《仿子久溪山无尽》,画完已经到了1612年。他细看已经画完的长卷,觉得后半部分的溪流画得不好,这对于有“完美强迫症”的赵左来说,无法忍受。

于是,他又花了一年时间,在1613年中秋节前两天,完成了北京保利这一版《溪山无尽图卷》。

花了这么长时间,不仅因为赵左在当时有名,要各种应酬,替人捉刀。更是因为他要精益求精,尽力将这幅长卷画到最完美。

走进赵左《溪山无尽》图卷,画面分为三段。

开篇首段,是一段绵延密致的山麓。山石林木之间,村落、小桥、流水若隐若现。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一老者持丈,缓缓过桥,走向山中人家。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如此依山傍水的好地方,高士最爱泛舟湖上,一派悠然。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延山麓水波一路向左,红墙古寺在一片密林之后显露出来,古朴静谧,将烦嚣隔离天外。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山石高耸,树木蓊郁,沿蜿蜒山路而上,在半山亭流连一会儿,听溪过,看云起,最是雅致。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山麓尽头,是一片烟波浩渺,江上几粒渔舟,周围群山环抱,山间多亭台楼榭,写尽水乡之秀美。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这村社俨然是江景别墅,打开窗就能看到山岭连绵,隔江而望。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山寺、古柏、红叶、渔舟,相映成趣。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进入长卷第三段,江左又见群山逶迤。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山脚屋舍,可坐观山涧瀑布,飞驰而下。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林泉静流,古意盎然,余韵悠远。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赵左向来“惜墨构思 ,不轻涉笔”。因此画卷笔笔都是精心铺陈,一卷观完,确实是山长水远,无尽秀美。

画法上,可以看到赵左吸收了董源、二米、元四家之所长,尤其是黄公望笔意。

比如山石多用长披麻皴: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有时略带荷叶皴: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他爱用干笔焦墨画线条,但又用墨色晕染。山石的苍茫,得到了水汽润泽,特别能展现江南山水的灵秀。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而赵左一年前所作美国大都会藏《仿子久溪山无尽》,山石画法多用荷叶皴,显得更为厚重苍莽。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对比《富春山居图》,可以看到《仿子久溪山无尽》似乎更为接近黄公望笔法。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元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卷(浙江省博物馆藏)

这也不难理解,赵左在画《溪山无尽图》时,应该是想要弥补一年前画《仿子久溪山无尽》时的缺憾,因此画《溪山无尽图》时,更突出了他自己的风格,淡化了仿黄公望笔意。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赵左没有在这卷加上“仿子久”三个字。

但毫无疑问,赵左是非常熟悉黄公望的。当时他与董其昌关系很好,而《富春山居图》就在董其昌家里,赵左应该是时常去他家里观摹名迹,所以才能画得这么好。

1613年,赵左完成《溪山无尽图》之后,此卷先后由当时的江东名流郑元勋、郑侠如兄弟先后收藏。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郑元勋喜欢赵左的画,在想买赵左的真迹,但是买不到,后来他买到八小幅画,制成册页珍藏。1623年,他运气非常好,买到了赵左最好的这幅《溪山无尽图》,技法之工巧,令人惊叹,当时恰好董其昌过来,和他一起在船上看这幅画看了一天,赞叹不已。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董其昌看完后也题了一段,当然他比赵左大二十多岁,也是领导一样的口吻:

“赵文度初为小景,以元季为师。及游长安,尝过余苑西邸舍,观所收董巨、宋人名迹,遂翻然一变。此图殆尽其伎俩,今亦不可复得矣。”

这段题跋的重点是:(赵左)直到来我家看了我收藏的董巨、宋人名画之后,画艺才大为长进。

不过,他也确实肯定了赵左这幅画,是“殆尽其伎俩,今亦不可复得矣”,是赵左穷尽自己毕生功力,世间绝无仅有的精品。

此画后经戴植、严信厚、沈剑知等历代名流递藏,收藏脉络清晰,流传有序。更为珍贵的是,长卷后,有董其昌、郑元勋、吴昌硕先后题跋。

王时敏《仿古山水册》:复古的极致

赵左是松江画派第一人,但董其昌也是很牛的,毕竟是他完发展完善了文人画体系,并率先提出“山水画南北分宗”理论。赵左画艺虽好,但董其昌改变了中国美术史走向。

但董其昌会老,南宗画派也要后继有人才行。他认为,王时敏是最佳选择,“可备传灯一宗,真源嫡派”。

王时敏是官三代,父亲早逝后,是身为万历内阁首辅大臣的祖父将他抚养成人。明亡后,他本可以当清朝的官,但还是选择了隐居,专心画画。

跟着传统的祖父,王时敏也成了“好古之人”。他拜董其昌和陈继儒等大咖为师,仿古山水画得越来越好。

南宗画派在他的带领下,越来越大势。他开创了娄东画派,成为“四王”里的大前辈。后来皇帝也认为他们的仿古山水好,是“正统”,就这样,四王这组“清朝F4”在画坛的影响力一直持续到今天。

王时敏的仿古山水好到什么程度,从下面这套八开的《仿古山水册》就能看出来。

这套册页,是大收藏家王季迁先生的旧藏,1986年,著名鉴定家徐邦达先生看过册页后,鉴定为真迹。

看过这套册页,才知道王时敏真是仿谁都行,仿谁都能仿得特别好。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3043

王时敏(1592-1680) 仿古山水册

册页(八开) 设色纸本

题识:

1.仿赵文敏。钤印:王时敏印 2.仿赵伯驹。钤印:王时敏印 3.仿赵令穰。钤印:烟客 4.仿倪高士。钤印:王时敏印 5.仿北苑。钤印:烟客 6.仿梅道人。钤印:逊之 7.仿大痴。钤印:王时敏印 8.仿黄子久。钤印:王时敏印

鉴藏印:季迁珍藏

说明∶

1.王季迁旧藏。

2.1986年由徐邦达先生鉴定此作并留有照片资料,在八张照片背面分别签署了:“(清初)王时敏山水册,真迹,徐邦达”字样。

3.上世纪九十年代启功、傅熹年两位先生曾目鉴此作, 确认为真迹。

44×28 cm.×8 17 3/8×11 in.×8 约1.1平尺(每幅)

估价 RMB: 15,000,000-25,000,000

这套《仿古山水册》没有年款,但从风格上看,应该是王时敏六十岁左右画的,属于中期的作品,此时他仿古已经形神兼备,同时也开始比较自如地添加一些个人笔墨情趣。

前三开分别是仿赵孟頫、赵伯驹、赵令穰。虽然这三位都不是很“南宗”,甚至偏“北宗”,但董其昌很推崇他们,王时敏也跟着模仿,并都能get到精髓。

仿赵孟頫这一开,笔墨温润儒雅,充满文人气质。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仿赵伯驹青绿山水。山石树木,一笔一划,工巧纤细如牛毛。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仿赵令穰,夏天小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后面主要仿元代诸家,加了个董源,大部分是水墨。

仿倪瓒,就是要惜墨如金,枯笔干墨。点苔是小横点,又叫“鼠屎点”,精打细算,多一点都不肯点。把简单、孤独、寂寞、冷淡贯彻到底。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仿董源的水墨山水,线条少,皴擦点苔多。画山是点点点,画树是点点点,但浓墨点还是淡墨点,大一点还是小一点,疏一点还是密一点,里面有很大的学问。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仿吴镇。吴镇学的是董源长披麻皴,但他喜欢用中锋和侧锋,淡墨湿笔晕染点苔。这里的点苔,王时敏比吴镇的圆点要细长一些。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最后两开都是仿黄公望。

这一开是水墨山水,笔墨纷披而下,松秀清润。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这一开是仿黄公望的浅绛山水。浅绛山水始于董源,盛于黄公望,色彩淡雅,明快,清透,比青绿山水更多了文人意趣。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这套册页虽然是王季迁的旧藏,但之前很少有人知道。相反,更有名的是一套收藏在故宫的王时敏山水册页。

从构图、题款,到尺幅,和保利这套几乎是差不多的。(“故宫本”尺寸:纵44.6 厘米, 横29.6 厘米;“保利本”尺寸:纵 44 厘米,横 28 厘米)。

那是王时敏六十一岁时,给他女婿画的《摹古山水》十二开。有确切的年款,里面除了仿以上诸家,还有仿巨然、米芾、王蒙。著录于《中国古代书画图目》、庞莱臣《虚斋 名画录》,最早着录见于晚清藏书家蒋光煦《别下斋书画録》卷二。是经过其八子王掞、晚清庞莱臣递藏的珍品册页,而且是故宫收藏的“一级品”。

一级品是什么概念?故宫有14万件收藏品,一级品只有几千件。

那两套册页其中的绝大部分,是高度相似,甚至相似到“双胞胎”程度。

对比是最好的鉴定方法,我们不妨把北京保利《仿古山水册》和故宫本放在一起,找一些不同之处。

一、仿赵令穰:

首先,路的曲折蜿蜒程度,是保利本更复杂也更合理。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左图:“保利本”;右图“故宫本”;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左图:上、下“保利本”;右图上、下“故宫本”

院门的建筑结构,保利本是正确的,右边四根竖线形成里面,斜进去一根竖线,代表门半开。而故宫本这个建筑结构是不合理的,缺了一根。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左图上、右图上“保利本”;左图下、右图下“故宫本”

保利本有风的流动,柳叶都有走向,而故宫本相对杂乱。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左图上、左图下“保利本”;右图上、右图下“故宫本”

保利本的草更加自然挺拔,而故宫本则偏瘦硬单调。

二、仿赵伯驹:

保利本的树木根部生长抓地感强,而故宫本就是在山石间搁着的感觉。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左图“保利本”;右图“故宫本”

下面这四个立柱的前后远近关系,哪一本处理的更合理,就非常明显了。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左图“保利本”;右图“故宫本”

我们找到靠谱的无异议的王时敏作品中画亭子的细节,可见王时敏不太会弄不清楚远近关系。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左图《溪山亭子图》浙江省博物馆藏(参考图)

右图《仿黄公望浮峦暖翠图》青岛市博物馆藏(参考图)

三、仿赵孟頫:

桥柱的关系,故宫本也没有处理好,看上去像是危桥。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左上图“保利本”;右上图“故宫本”;

左下图《山水图轴》上海博物馆藏(参考图);

右下图《为奉山作山水图轴》上海博物馆藏(参考图)

像房子窗户结构这种细节,故宫本则略去了。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左图“保利本”;中图“故宫本”

右图《仿宋元六家山水册之六》上海博物馆藏(参考图)

四、仿巨然、北苑:

点苔代表着一个画家的功力,点苔的位置、层次、自然感,都是功力的体现。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故宫本这里又是失掉了不少细节。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左图“保利本”;右图“故宫本”

五、仿黄子久:

故宫本不少建筑结构的远近关系上都出了问题。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左图上、下“保利本”;右图上、下“故宫本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左图“保利本”;右图“故宫本”

六、仿梅道人: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山间一条曲折蜿蜒的路直接省掉了。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左图上、下“保利本”;右图上、下“故宫本”

七、仿黄子久: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左图上、下“保利本”;右图上、下“故宫本”

这里建筑的不同倒不是结构的问题,而是用笔的问题。明显保利本的用笔相对高级。

八、仿倪瓒:

远山和江边山石的处理,保利本的更加符合倪瓒“枯淡”的美学,和方笔的特点。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左图上、下“保利本”;右图上、下“故宫本”

这两套册页,一前一后,均被徐邦达先生鉴定为真迹。

1986年,徐邦达见到了“保利本”之后,不仅拍摄了照片当作研究资料,还在八张照片背面分别签署了:“(清初)王时敏山水册,真迹,徐邦达”。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不仅如此,1990年代,启功、傅熹年去美国拜访王季迁时,也一致鉴定保利本为真迹,并留下“佳”的评语。

这两套册页,在保利本出现之前,没有人怀疑过故宫本。

但比对之后,我们都不免打下一个问号,至少,保利本的精彩程度,是高过故宫本的,而王季迁又收藏的是这一套,徐邦达、启功、傅熹年都认定过。

到底是什么原因,可以研究的地方多着呢。这也是收藏古画的魅力之一吧。

清初四王里,王时敏留下的作品,本来就是最少的,而精品大多都被公立文博机构收藏研究。在民间艺术市场上,能见到北京保利春拍呈现的王时敏《仿古山水册》这样保存完好,完成度高的精品册页,实在是非常难得,拍场上肯定会有精彩的表现,值得期待。

傅山《草书七言诗》:生命力在蒸腾

百代标程今季收了一件傅山的书法。

傅山我们讲过好几次了,明末清初的一个奇人,但实际上他的本色,还是一个文人。

而在真实的历史中,他是鸿儒,经史子集,无所不通,能诗善画。被誉为“清初第一写家”,草书和他的暴脾气一样,张狂怪异。

他总结出“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 宁直率毋安排”的理论,被当做“丑书”的祖师爷。

他的书法更能征服日本人。

日本很早就有了傅山研究会,博物馆和私人藏家也喜欢收藏傅山的作品。

日本傅山研究会代表今川鸥洞曾说:“傅山作品会在日本流行下去,年轻人喜欢傅山书法,被其书法作品中线条的跃动感和生命韵律感所震动”。

这种线条,在下面这幅《草书七言诗》中就能见到。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3041

傅 山(1607-1684) 草书七言诗

立轴 水墨绫本

题识:风花雾柳恕分明,勉一拥书老眼瞪。无可奈何难字过,藞傞漫引杜先生。傅山。

钤印:傅山印

出版:《傅山の书法》山内観編,第22页,二玄社, 1994年4月5日初版发行。

诗文著录:《霜红龛集》十三,第332页,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01×49.7 cm. 79 1/8×19 5/8 in. 约9.0平尺

估价 RMB: 3,000,000-6,000,000

这是傅山典型的草书,满眼不按常理出牌的弯弯绕绕,反叛,却充满生气。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转弯回环处,气势不断,牵丝速度感极强,笔力是刻意控制的,所以结字不松散。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对比一下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这件《七言诗》,雄强流畅的气息,也是相符的。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傅山 七言诗 200.5X50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北京保利这件《草书七言诗》应该是傅山晚年的作品,书风已经很成熟,确实能够体现出他的草书水准。而且由于保存得当,品相非常好,近年来市场上出现的傅山作品中,此件草书也属于精品力作。

1994年日本出版了一本《傅山の书法》的书籍。编者是日本书法家山内観,他看到这幅字时,写下了这段话:

“我看过蜘蛛吐丝的样子,吐丝时,被风吹到很远的地方,而且不停地出现小小的摇动。看到不停地变化的这幅书法作品,不得不要考虑生命的最后一刻。突然想起来十九世纪末的異才画家克里姆特的《向日葵》。生命是无常的。但是,形态是永久不变,又是静谧,又是奢侈,甚至很像波德莱尔唱歌那样的肉欲的样子。如果我能窥视永恒的形态的缝隙”

乍一看,好像他描述得很夸张。实际上,这幅草书在手机上是看不出效果的。

这首七言诗,被写在绫绢上,有两米多高,半米宽,你要在现场,看实物,看它悬挂在墙上时,那种自由的线条,去感受那种生命力在蒸腾的气势。

石涛《品茶图》:“北漂”前的快乐时光

清初四僧,都有一段国破家亡的故事。但四个人里,石涛年纪比较小,国破家亡时,他才三岁,并没有很深的“亡国恨”。

所以初出茅庐的石涛,并不甘心青灯古佛过一生,他多次试图跻身上流社会。

他决定北上进京当“北漂”,好把一身才艺“货与帝王家”。但在1687年,石涛受邀先去扬州参加雅集,北上行程暂时延后。

在扬州交游期间,偶然的机会,让他画下了这幅《品茶图》,回忆他和好朋友胡孟行1686年一起喝茶的情形。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3042

石 涛(1642-1718) 品茶图

镜心 水墨纸本

1687年作

题识:半晴半雨襟难披,榴花蒲叶枝枝奇。节佳何与道人事,笑支瘦骨临窗西。叩门者谁数行字,岕山之茗妙新至。一介持赠手自封,烹傍炉香聊自试。何以当此双眉开,淪铛然炭先悠哉。永宁吸水莫问价,玉川分椀还胜杯。白隐碧漾雪何翠,心从舌沁诗渐催。吟成数语半难就,须待先生同结构。来朝雨霁兴如何,一棹凉风满怀袖。丁卯搜得丙寅重午前雨中解元胡孟行先生以岕见赠一稿,来朝清爽,一与岕同烹即熟矣,画笔随就, 并成短句,未知有当於七椀两腋以供一笑否?今用书此画,自是清湘一家言。石涛济道人广陵树下。

钤印:法门、善果月之子天童忞之孙臣济之章、老涛

鉴藏印:宝研斋、嵋南、高培兰印、香舲秘玩、苏氏伯安珍藏

出版:

1.《石涛:清初中国绘画与现代性》,187页,三联书店, 2010年4月,[美]乔迅著。

2.《石涛研究》第二版,51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6月,朱良志著。

3.《传世石涛款作品真伪考》674页、104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6月,朱良志著。

著录∶《石涛诗文集》,12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6月,朱良志辑注。

说明∶

1.胡任舆(?-1704),字孟行,号芝山,南京上元人,康熙二十年(1681)乡试第一,康熙三十三年(1694)以状元登第,金陵著名文人。

2.高佩兰,字杏林,号香林,同治光绪年间人。知湖北应城、蔪水等县。

3.苏伯安,民国时期著名藏家。

122×55 cm. 48×21 5/8 in. 约6.0平尺

估价 RMB: 6,000,000-12,000,000

胡孟行是货真价实的江南大才子,康熙三十三年(1694)中了状元,但他和石涛喝茶聊天的时候,还是南京解元。他们一起喝的是岕茶,比龙井、云雾还珍贵,据说是贡茶。

半晴半雨的天气,俩人坐在坐在窗边,一边观景,一边谈诗论画,一边煮着新到的岕茶。心情怎么样?石涛在《品茶图》里自题:“来朝雨霁兴如何,一棹凉风满怀袖。” 一言蔽之,爽。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这次和友人的会面,景好,茶好,心情好,所以画也是相当好。画完《品茶图》,石涛意气风发地开始了他的北漂之旅,后来虽然失败了,但从另一方面讲,却是艺术史的大幸事。

《品茶图》画的是半晴半雨的山色,因此石涛用了湿笔淡墨,小心翼翼地晕染,营造出一种云雾弥漫的感觉。山石的线条,用了中锋长皴,细密交错,以重墨密集点苔,凸显山势苍茫。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仅靠水墨变化渲染,便将云雾的轻柔,与山体的厚重融为一体,让人身临其境,可见石涛对自然观察之细,笔下表现力之强。

此时石涛长期与文人画家交游,阅历渐长,他不愿意再学董其昌,再摹古仿古,他想画自己的风格。《品茶图》已经开始有点儿“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倾向——打破传统,笔墨自由苍莽。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卷》 1691 年作,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对比一下公藏机构石涛的作品,风格相近。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山窗研读图》皴法苔点(上海博馆藏)

《品茶图》经过清代官员高培兰,民国著名书画收藏家苏伯安先后递藏,并有过多次出版记录。

这幅画,不仅是石涛艺术创新过渡阶段的代表作,也成为石涛在扬州交游时期的重要参考资料。

张宗苍《云棲山寺》:

香火鼎盛的当年,如今只能画中见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3045

张宗苍(1686-1756) 云棲山寺

手卷 设色纸本

题识:臣张宗苍恭写。

钤印:张•宗苍

题跋:

1.汪由敦(1692-1758)题:一碧万竿翠,双流百折澄。竹泉行处尽,门径得来登。磬礼悲心佛,畴咨苦行僧。钟鱼守本色,拳拂谢多能。矮屋常妨帽,明珠不断灯。莲池家法在,六字括三乘。御製云棲寺六韵。臣汪由敦敬书。 钤印:臣•由•敦

2.乾隆(1711-1799)御题:偶逢粘壁宗苍画,更见由敦书有诗。原是云棲所旧作,可当禅偈以观之。神来腕运者何在,泉韵峰容故若斯。装卷石渠庋佳迹, 珍其人往自为嗤。辛丑(1781)九秋,御题。 钤 印:古稀天子、犹日孜孜

鉴藏印:石渠宝笈、石渠定鉴、宝笈重编、乾隆御览之宝、 乾清宫鉴藏宝、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 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八徵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洗尽尘氛爽气来、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

著录:

1.《秘殿珠林石渠宝笈汇编·石渠宝笈续编》第四册,第772页,北京出版社,2003年。

2.《清高宗(乾隆)御製诗文全集》第七册,第612 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3.清·胡敬辑《国朝画院录》(《历代书画录辑刊》 第一册,第440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

4.《故宫已佚书籍书画目录四种》(《赏溥杰书画目》)第十四页,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民国二十三年(1934)八月。

5.福开森著《历代著录画目》第266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

6.《国宝沉浮录》第41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修订本。

说明:

1.乾隆帝御题,汪由敦题御製诗。

2.清宫原装裱,玉别子完好。

46×230 cm. 18 1/8×90 1/2 in. 约9.5平尺

估价待询

乾隆十六年,杭州五大丛林名刹之一的云棲山寺,迎来了南巡到此的皇帝。乾隆四次到杭州,八次驾临云棲山寺,可见他有多钟意这个风水宝地。

乾隆不仅在寺中礼佛,也深深被此地美景所吸引。寺中更有他的爱豆董其昌留下的墨宝——《云栖碑记》一册和《金刚经》一卷。每次到寺中,乾隆都会欣赏一番,忍不住手痒,还在《金刚经》上题字题诗,以表达他的喜爱之情。

就在这一年,一位叫张宗苍的画家,为乾隆进献了《吴中十六景》。当时宫廷画家一味追求工细华丽,而张宗苍的画充满野逸气息,让乾隆眼前一亮。

龙颜大悦,66岁的张宗苍得以成为宫廷画家,而且待遇超级好,刚一进宫就被封为一等画画人,“每月钱粮公费着照余省,丁观鹏一样赏给”,丁观鹏当时已经是画院一等画家了。

好吃好喝地供着张宗苍,乾隆就是为了让他专心画画。

七月十二日,太监拿来条画宣纸一张, 册页宣纸十二张,手卷宣纸六张,并传旨:“俱着张宗仓画,赶出外时一定要得。钦此。”

张宗苍就在画院日夜不停地画呀画,在职五年,有一百多件作品著录于《石渠宝笈》,成为作品被收入《石渠宝笈》数量最多的宫廷“院画家”。

乾隆喜欢张宗苍的画,不止是嘴上说说,每件作品画完他都要好好观赏,一高兴就题诗,光《石渠宝笈• 续编》著录乾隆御题张宗苍作品就有47 件!所题内容就是大夸特夸,比如“艺苑於今谁巨擘,中吴宗苍真其人。”

当然,“云棲山寺”也归张宗苍画。

画中山峦起伏绵延,草木茂盛丰美,隐藏在云山深处的云棲山寺,悄然展现在我们眼前。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通过此手卷,确实可以看出,张宗苍的山水画风格比较苍茫浑厚,不同于当时的院体画家的华丽柔媚。

他画山石,多用干笔皴擦,线条雄健有力。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而画树木时,多用淡墨,干湿并重,层层积染,不急不躁。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因此看这幅画,山坚实厚重,树绿意润泽,寺庙沉静悠远,丝毫没有浮躁之气。

但是这样好的画,却没有裱成手卷,而是做了贴落。

贴落是清宫的叫法,其实就是类似于壁画,直接贴在墙上,没有裱成画轴的。故宫至今还有很多宫殿,保留着当年用于装饰没有揭下的贴落画。

所以你看这幅手卷顶部,有一条宽约2厘米的白色部分,我猜测是当贴落时,被框子或者墙纸压住的部分,所以氧化程度不严重,而画心风吹日晒,就氧化的比较严重。

张宗苍去世后,七十多岁的乾隆偶然间看到《云棲山寺》这张贴落,感怀故人,让人把画揭下来,重新装裱成手卷,做了一首五言排律诗“御制云栖寺六韵”,让大臣汪由敦题在画卷上。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本卷 汪由敦题 御製诗 云棲寺六韵

从乾隆御题“偶逢粘壁宗苍画,更见由敦书有诗。”可以看出,《云棲山寺》创作完成后,是被当做“贴落”,装饰在皇宫内室。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本卷 乾隆皇帝 御题

这么好的画,当然要著录在《石渠宝笈 • 续编》中。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石渠宝笈著录页影

后来《云棲山寺》手卷一直珍藏宫中,据《故宫已佚书籍书画目录四种》记载,是末代皇帝溥仪,以“赏赐溥杰”的名义,带出宫外。

此卷流出北京,先存放在天津静园,后辗转运至长春“伪宫”,即小白楼,和其他成百上千件国宝,储藏在一起。抗战胜利后,溥仪匆忙离去,《云棲山寺》再次散落民间。

杨仁恺在所著《国宝沉浮录》中,记载了“张宗苍《云栖山寺图》, 《石渠宝笈重编》着录。真迹。在吉林省公主岭私人手中”。

幸好上天眷顾,这本手卷几经磨难,依旧装池完好,卷前宫廷造办处御用八达晕锦包首宛然若新,题写“干隆御题张宗苍画云栖山寺” 玉别子完好无损。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云棲山寺始建于北宋,乾隆时期空前兴盛,到民国已年久失修,建国后曾有一段时间被改建成工人休养院,总之物换星移,现在已经找不到古代寺庙的痕迹。

幸好张宗苍还留下了这幅《云棲山寺》手卷,让我们依稀感受一下当年寺庙鼎盛时期的模样。

炫富不如炫画

转发分享本文章,提升朋友圈美学品味

你见过没见过的江南绝色都在《溪山无尽图卷》|画事

“民国画事,深情讲述艺术家,专业解读艺术品,直接深入艺术市场。致力于做最好的艺术自媒体,写最好看的艺术文章。——人生不长,你需要读点好东西。关注我们,持续接收好文章。”


民国画事更多精彩内容

这样的老太太世间不会再有——张大千传奇女弟子方召麐

画出伦勃朗之后,人工智能会不会超越赵孟頫和王羲之?丨画事

抽根烟冷静一下,猜猜这幅达芬奇能卖多少亿?丨画事

看完这些不说人话的艺术评论,感觉说都不会话了丨画事

他活了九十多岁,一心一意当了一辈子“花痴”|画事

这儿有一片拍卖的蓝海,最最适合捡漏!|画事

鲁迅笔下,阿Q打进尼姑庵没抢到的宣德炉,有啥好?丨画事

评论区留言,和画事君聊天儿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