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9 科技進村:從化田間地頭的農業技術變革

科技進村:從化田間地頭的農業技術變革

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全從化年輕人都在關注哦~

今日是從化青年轉載南方日報關於從化鄉村振興的相關發展資訊的第四天,從團君繼續與大家一起見證從化的振興。

蔬菜瓜果種植不使用任何化肥與農藥,雞、鴨、鵝、魚塘與農作物一起共生共存,形成相互促進的有機生態內循環系統;水稻種植不再需要人工田間管理,一隻“機器鴨”便可讓百里之外坐在監控室內的工作人員“知天、知地、知水稻”……艾米會創始人唐飛認為,傳統水稻種植已經到了升級的關鍵時期。

過去當人們談論起農業生產時,腦海中多半浮現出“面朝土、背朝天”的田間耕作場景,以及各家農戶代代口耳相傳的“看天種植”經驗。而今,走進廣州從化的鄉村,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的現代農業讓人們耳目一新。

從人才進村到科技賦能,年輕人紮根鄉村的背後,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以全新的方式更深、更廣地影響到農業、農民和農村,迸發出推動鄉村經濟發展的新力量。

農業新氣象

精品辣椒架起國際合作橋樑

科技进村:从化田间地头的农业技术变革

走進從化西和村,一路上奼紫嫣紅,鮮花盛開,自然風光旖旎。玫瑰園、櫻花園、多肉植物基地沿著一條大道漸次分佈,構成了這條村莊的產業脈絡。

韓國人愛吃辣,對辣椒也深有研究。令人意外的是,一家由韓國人創辦的大一國際辣椒研發公司已經隱藏在西和村裡十多年,每年,這裡的新技術研發成果從廣州源源不斷髮往世界各地。

韓國人李度鉉就是這裡的首席科學家兼創始人。多年來他紮根在西和村,帶領著20多人的團隊在這裡研究著世界上各類品種辣椒的種植技術。“辣椒的生長需要充足的光照,同時不同辣椒品種在不同生長期,對光照、溫度、溼度、土壤等要求也各有不同。從化地處北迴歸線,其亞熱帶氣候為研究各類辣椒品種提供了天然實驗室。”李度鉉表示,來自從化辣椒實驗室裡以高科技研製出的精品辣椒種子,不僅聚焦中韓兩國貿易市場,還面向印度、巴基斯坦以及東南亞市場投放供應。

李度鉉在北京設有營銷總部,從廣州從化到北京是“在合適的地方種辣椒,在合適的地方賣辣椒”。“我們育種研發能力很強,一年半就可以培育出新品種,更新速度快。”在他看來,研發能力是他們獨步全球辣椒市場的最重要法門。

伴隨著人才的流動,越來越多新技術在鄉村出現,成為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原動力。“我們是以耕種土地的概念來種植蔬菜,以五無即無農藥、無化肥、無除草劑、無轉基因、無激素來生產有機蔬菜,土地越種越肥。”西塘村農耕田緣聯合品牌創始人王海寶自信地表示,依靠5年的探索,農耕田緣成為目前市場上種菜不用任何農藥的企業之一。

4年前,王海寶和他的團隊決定先用10畝地測試種植“五無”蔬菜的可行性。“種植前,我們先採用水殺菌的辦法,用附近的河水先浸泡農田7天,殺死土地裡的蟲卵,然後在農田上安裝防蟲大棚,把害蟲與蔬菜種苗分割開來。這次,我們的測試成功了,效果很理想。” 王海寶如今經營的“農耕田緣”擁有菜園景觀綠化200多畝,建設蔬菜大棚30個,佔地面積20多畝,並建立了雞、鴨、鵝、魚塘的生態養殖,與農作物一起共生共存,互相促進,形成了一個有機生態內循環系統。

王海寶表示,通過使用自制肥料促進蔬菜生長的方式,種植出來的蔬菜不僅可以保證口感,而且很少被蟲子吃掉。

像與蟲卵“賽跑”這樣的新科技已經逐漸深入到鄉村的田間地頭。隨著越來越多消費者希望吃上放心健康的農產品,龐大的消費升級市場催生出許多和“農耕田緣”一樣秉持綠色無公害生產標準的創新農業企業。

田間新變革

大數據連接田間和“舌尖”

時值南方7月水稻收割育秧之際,在位於團星村的從化艾米農場裡,聘請而來的農民在迅速收割金黃的稻穀後,將其放進冷藏室。大約兩個月,這批新收穫的胚芽米將送到4000名會員的餐桌。

搭乘“互聯網+”、大數據乃至人工智能的發展快車,2014年誕生在從化的艾米會給人們餐桌上的主糧稻米賦予了全新的“科技味道”。“如何只是傳統農業,我覺得太沒挑戰性了。”聯合創始人陳丹丹從地產公司跳槽而來,投身農業生產。

科技进村:从化田间地头的农业技术变革

艾米農場用軟件系統管理水稻種植。南方日報記者 符超軍 攝

與一般的農田不同,艾米農場的禾苗間暗藏傳感器,數據在數秒的時間裡迅速傳輸到位於天河的營運總部。“數據監控平臺相當於艾米會的‘中樞神經’和‘大腦’;傳感器將氣溫、溼度、水質、土壤等各項指標全部監測並上傳至數據庫,讓系統對水稻生長全週期瞭如指掌。”項目總監桑強告訴記者。

得益於對水稻生長全週期的數據化分析,艾米會種植的稻米都無需播撒化肥與農藥,稻米質量擁有統一標準、生態種植全流程。“更重要的是,依託大數據建立起的生態人工智能農業,徹底改變了傳統農產品種植生產方式。”唐飛說。

目前,艾米會在廣東設有包括從化在內的6個試點基地,每個基地的稻田數據都能收集禾苗生長數據。通過對水稻週期數據化分析,製作水稻最佳生產規律圖,總結出生態水稻生長評分標準——《艾米秘籍》。這便是唐飛所說的種植“有據可依”,由數據指導,讓農民實現規範化、流程化生產。

藉助數據平臺、社交媒體的熱潮,訂單式農業迅速在鄉村冒起。通過技術的連接,消費者與農田實現了更具體、更直接的交互。

蔬菜從30多攝氏度的田間採摘,首先需要進入冷庫,在20分鐘內降溫至9攝氏度。經過冷處理,袋裝的有機蔬菜售價為16元一斤,大大提高了附加值。“我們採取的辦法其實是源自歐美的CSA(社區支持農業)模式,消費者家庭需要什麼,我們就生產什麼,更增加了有機標準讓消費者吃得更放心、更健康。”

從最初依靠消費者眾籌啟動,到現在積累了4000名家庭會員,李衛鵬與另外兩名夥伴合作創辦神農田園目前已有123畝地,有著6名管理人員和20餘名務農人員,年產量達15萬斤,針對珠三角地區400個會員家庭提供80多種農產品,每年可實現盈利300萬元。

“以後不再是先生產再找渠道,而是預訂式生產,用需求規劃品種、數量及流程。”李衛鵬認為,從化水質、土壤等指標優於周邊地區,流程的重構大幅提升農業效率,讓這些原生態的產品加快走向珠三角乃至全國。

“我們生產十多個品種的生態大米,通過定製的會員反饋,可以收集到不同人的口味,在明年的配送上將更加精準。”陳丹丹認為,從田頭到舌頭,新技術的出現將激發一場源自農村的產銷變革。

鄉村新變化

新型職業農民逐漸湧現鄉間

三將軍村村民張雪佳今年61歲,4年前他加入艾米農場。“從前這裡所在的農田基本是荒廢的,因為水稻價值太低,賣不起價錢,沒有願意耕作。”他告訴記者,以前是出外做小生意謀生,2008年開始回鄉種地,每月大約有2500元收入。

科技进村:从化田间地头的农业技术变革

艾米農場 南方日報記者 符超軍 攝

艾米會來到村裡,通過集約土地建立起佔地320畝的現代化水稻農場。一支平均不滿30歲、近60人的年輕團隊活躍在鄉村,成為艾米送到鄉村的第一份厚禮。“公司員工主要是1988年至1996年之間出生,95%是85後,創始人都是80後。”陳丹丹說。

艾米會聘請了18戶當地農民作為職業農民,按照標準化流程種植生態水稻,年收入達到八九萬元,比以前翻了一番。張雪佳說,像他一樣“轉身”成為新型職業農民的村民越來越多,這在900多人的三將軍村裡引起不小轟動,大家都很興奮,也很關注。

在艾米農場幾公里外,西和村組建的青年創業先鋒隊開始融入鄉村田園、民宿等特色產業中。創業分隊長邱穩莊今年29歲,大學畢業後工作不久便回鄉創業,農業部綠色認證的火龍果熱銷讓他自豪不已。“火龍果繼續有,順豐讓我們果果走遍天南地北。”他在微信朋友圈發佈銷售業績。

邱穩莊依靠父親從事農資買賣的經驗,探索出種植水果的最佳方式,用最合適的肥料培育出最具有營養的土壤,並帶動農民參與其中。邱衛東等50名西和城康片村民與邱穩莊主導的水果迷城有限公司簽訂協議,成為種植“合夥人”。“跟著企業種植火龍果、番石榴、蓮霧,每年可以賺取萬元以上的額外收入!”邱衛東的職業是工人,業餘時間他拿起鋤頭重操舊業,成為職業農民。

憑藉各種新技術加持,被改變的不僅是農產品質量和農業生產方式,農民收入得到明顯增長的同時,角色也產生深刻的變化。對於團星村和三將軍村的2000多名村民而言,艾米會帶來的新技術不但利用了荒廢許久的土地,更是通過資源盤活讓農民獲得增收,得到職業的成就感。

“現有320畝土地每年種植兩季稻,每畝土地年產值從原先3000多元提升到1.4萬元,農民每年收入相當於城市白領。”唐飛說,散戶農民搖身一變成為技術型職業農民,收入有了保障,農民才能真正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

人才的紮根帶來了技術、資本、理念等要素進村,新技術在廣州北部農村廣闊天地大施所能、大顯身手,由此催生的一批新型職業農民活躍在田間地頭,他們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用行動激起鄉村發展現代農業的新脈動。

艾米“逆襲”背後:

城與鄉的雙向互動啟示

對於不瞭解艾米會的參觀者而言,走進位於天河區保利中辰廣場21樓的艾米會運營中心,看到這個標準的互聯網辦公環境,很難想象這是一家與水稻種植緊密聯繫的農業企業。

在能容納近20人左右的辦公室裡,黑板式的背景牆上寫著“讓農民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讓城市家庭擁有健康的主糧”。“這既是艾米會的企業文化,也是企業的願景與使命。”每週,艾米會創始人、CEO唐飛都要奔走於天河CBD與從化農場之間。

雖然紮根在農村,艾米會並沒有把目光停留在村裡,他們更希望通過新技術應用場景成為城市與鄉村之間聯繫、互動的橋樑。

技術讓城鄉邊界變得模糊

去年底,深圳的人們驚訝地發現寶安區一個商場裡,竟然能看到綠色的稻田,這讓城裡的孩子異常興奮。這是艾米會在深圳投放的“天空水稻親子藝術樂園”體驗館。

“在當地商場提供的露天平臺上,利用獨特的環境建成自然闊野的全場景沉浸式‘天空水稻親子藝術樂園’,將鄉村生機盎然的綠色稻田搬進城市高樓商業鬧區。”唐飛說,這樣的“入口”,不僅將出現在商場,還能設在社區、家庭、學校甚至旅行社。這些展示區以鄉村自然稻田為生態規劃建設核心,為周邊社區家庭建造跨城鎮的田園親子自然體驗區,向城市家庭輸出自然教育的農業品牌。

紮根農村的企業跑到城市裡“逆襲”展示,這極為罕見。在唐飛看來,技術的力量模糊了城鄉的邊界,也抹平了兩者之間的認知鴻溝。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的應用下,耕田勞作將來甚至可以像在互聯網公司上班一樣,成為年輕人“很酷”的就業選擇。

每月15日,密封的有機胚芽米通過快遞抵達4000多名會員家庭的餐桌。從鄉村到城市,胚芽米開始成為居民親近鄉村的“入口”——去年,在艾米農場稻田裡上演的交響音樂會吸引越來越多家庭的關注。

頗讓村民意外的是,交響音樂響徹百里之外的從化艾米農場上——樂團舞臺設在金黃色的稻田中央,和著蟲鳴鳥啼、風起雲動,音樂彷彿破土而出渾然天成。唐飛向記者憧憬道:“只要用心呵護,美麗鄉村就能實現。”

城鄉雙向互動的新思考

從農業企業進城到人才、技術下鄉,城市成為鄉村配置資源的源頭,而鄉村又成為城市人們渴望的“桃花源”。

友生園林有限公司董事長潘翠玲帶領團隊,潛心3年種植新型農產品。“把養花的理念和技術融合到水果種植,以新技術創新出新產品,提高農業的附加值。”她認為,農業發展必須走向產業化、規模化,這過程中科技的力量不能缺席。

科技进村:从化田间地头的农业技术变革

西塘村

在西塘村邁出農村科技的第一步後,潘翠玲顯然有著更大的雄心。“我們計劃與中國農大、華農、仲愷農業科研院所等機構合作,建立專家智庫,通過引進人才和技術,讓傳統農業向標準化、數字化、智能化轉型。”

“從以前的鄉村單向輸出,到現在的城鄉雙向互動,鄉村不僅引來遊客,還引來技術和模式,城市富餘的資本和對美好生活的期望也得到滿足。”她說。

早前在增城的全國特色小鎮交流會上,學者專家都指明瞭城鎮化與鄉村振興融合新路徑。

在農業農村部經管司有關負責人看來,廣州特色小鎮大部分是產業傳承與發展的重要載體,注重生產、生活、生態協同發展,並把特色小鎮建設融合到鄉村振興發展中。

“鄉村振興與城鎮化並行不悖,城鎮化減少從事種植業的農村勞動力,引入電商、文旅等資源,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鄉村振興讓農村不再是單一生產空間,還要成為城市居民嚮往的生活空間。兩篇文章都是向著相同目標努力,相輔相成。”他說,城鄉的雙向互動,將為鄉村振興發展提供更有廣闊的空間和前景。

專家觀點

“科技+資本”可讓農業成為朝陽產業

華南農業大學廣東農村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杜金沛

青年人才向鄉村流動,一方面反映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大背景下,產業發展出現深刻變化,農業產業屬性發生改變,即從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轉變為技術密集、資本密集型產業,農業生產低迴報的現象也得以發生改觀。

另一方面,青年人才進村創業將為第一產業科技創新注入新鮮血液,符合當前構建創新型國家的需要與佈局。近年來國內大學農業專業畢業生就業率非常高,反映出全社會對於農業的認識正在變得更加科學與客觀。

毫不誇張地說,隨著科技與資本的注入,農業未來將成為一個可期待的朝陽產業。

目前我國農業發展已經從溫飽型需求轉為質量型需求,消費者對於優質、安全的農產品消費量與日俱增。當前,許多生態農業科技型企業都把目光投向互聯網,通過後者把農產品生產、流通甚至銷售的過程全流程上傳,讓消費者可以在購買時調閱作為參考。

他認為,互聯網確實解決了農業生產加工全流程當中的信息流通不暢的問題,但是消費者也僅能從中瞭解單一產品的生產過程,仍缺乏可信賴的統一標準,而且流程存在被篡改、替換的可能,這應當是單純的“互聯網+農業”發展觸碰到的“天花板”。

解決農產品統一標準問題,“區塊鏈技術+農業”可能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今,傳感器、人工智能等技術逐漸運用到農業生產加工全流程中,點對點的數據採集、分析與歸類讓科技型農業更是邁入精準農業發展方向。區塊鏈技術帶來的安全數據庫將儲存龐大的數據,並最終在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和質量控制方面建立全國統一標準,實現優質有機農產品在全國範圍乃至更大範圍內流通。

從化青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