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王志東:中國將在未來3-5年推出很強的機器人產品

近年來,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熱度在全球領域爆發,包括自動駕駛、服務型機器人等領域的研究也備受矚目。在這樣的背景下,2018世界機器人大會於8月15日開幕,來自世界各國的機器人領域的專家、企業齊聚於此。

在8月15日的開幕式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開幕致辭中表示,五年來,中國機器人產業規模年均增速接近30%,2017年達到近70億美元,其中工業機器人產量超過13萬臺。雖然機器人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但仍面臨諸多挑戰,核心技術尚待突破,應用領域有待拓展,法律法規體系亟待完善。

日本千葉工業大學教授王志東在接受央廣網採訪時,首先肯定了中國在機器人領域的發展,他指出,在高智能及簡單處理方面,比如人臉識別、聲音識別等方面,中國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同時他也指出了現階段仍需正視的問題及努力的方向。他表示,對於機器人來說,除了以上技術,還要有傳感器、驅動系統等機器人零件的硬件支持,才能夠讓機器人有效的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我注意到這兩年國內很多公司已經在下功夫做這些實事了,未來三到五年,相信中國會推出很強的機器人產品到世界上。”王志東說道。

機器人零件始終是機器人向智能化邁進的最大阻礙。王志東介紹說,雖然日本在近20年來很認真的研發出一些高質量的傳感器,但由於市場的限制,企業缺少刺激,在創新開發方面進步較慢。而在中國,很多人在很認真的從事新技術的研究與創新,技術日漸接近國際先進水平。王志東認為,開放的市場會刺激機器人相關產業的發展,而中國未來很可能會比日本、美國進展迅速。同時,積極的政策對機器人開發具有促進意義,推動整個產業向前走。在產品方面,由於自由度相對較高,產品的研發與創新相對來說速度較快。

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統計分析,2017年全球機器人產業規模超過250億美元,增長20%以上,預計2018年將達300億美元。業內人士稱,充滿巨大潛力的機器人,正在開啟智能新時代的大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